红枣相关作文

【篇一:我爱冬天】

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冬天吗?请看下文。

“下雪了,下雪了。”我高兴地笑着。我把我的好朋友喊过来一起来堆雪人,打雪仗。

首先,我们堆起了雪人,姜博雯堆了2个雪球,组成了雪人的身体。甘甜拿了一个红枣,给雪人镶嵌上了鼻子。我拿着两个黑色巧克力豆,给雪人装上了两颗小眼睛。朱文轩捡了两根小树枝,为雪人插上了手臂。戴乐青找了一个红色的小桶,给雪人戴上了帽子。孙铭莲拿着黑色巧克力酱,给雪人涂上了嘴巴。最后,一个可爱漂亮的雪人堆好了,我们高兴的跳着。

接下来,我们开始打起雪仗。我用雪搓了一个圆滚滚的球,砸向姜博雯,不用说,姜博雯的样子让我哈哈大笑。她怒气冲冲地也捏了一个雪球,砸向了我。我赶紧接住,又砸向了她.....哈哈,我打了姜博雯5下,她才打中了我2下。正在我洋洋得意的时候,一个雪球猛地打向我。“碰”地一声,我被雪球砸中了。我看向那个“攻击”我的人,居然是朱文轩,我捏了一个雪球,趁她不注意,砸了过去。嘿嘿,朱文轩被我的雪球砸中了,我高兴地说道:“哼哼,这就是反败为胜。”

“叮铃铃”上课了,我们飞速地跑回了教室。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冬天了吧?嘿嘿!

【篇二:寒假开学作文】

一转眼寒假就结束了,又到了开学的日子了。这次开学对我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转学啦!由于妈妈工作单位的变更,我从原来就读的学校转到了解放路小学。

开学的第一天,妈妈把我送到了学校门口。一进校门,就看到几位戴着兔耳朵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站在那迎接我们。他们手里还拿着用彩带扎着的校报,发给每位进入学校的同学,校报上是小记者们报道的学校的一些新闻,看了校报,我对这所新学校又多了一层了解。

上午八点,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是校长致辞,接下来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然后“兔兔队”给全校师生表演了精彩的舞蹈。由于这天正好是元宵节,所以典礼中有一个特别节目,就是请出在元宵节出生的师生,大家给他们庆祝生日,唱生日快乐歌。最后结束的时候校长宣布:“今天的午饭有加餐—两个汤圆,谁吃到红枣汤圆就可以去金老师那领取一个小礼物。”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幸运地吃到了红枣汤圆,他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老师还给他们拍了照片作为证明,其他没有吃到红枣汤圆的人都羡慕极了。下午每位任课老师都对我们提出了新学期的新要求,让我们树立了新的学习目标。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很快,放学的铃声响了。在新学校我度过了愉快、充实的新学期第一天。

【篇三:寻找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恰如其分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浸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我似乎感觉到年味儿淡了,不同于小时候那般满怀欢乐了。我想要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童年时过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年到头来各种大鱼大肉摆满了饭桌。而我最为怀念的便是腊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经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红枣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锅中,用汤匙来回上下翻动着这一粒粒颗颗分明光泽的谷物,加入没过滴的清水,再改上锅盖,等到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个小汤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赤豆和红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处腊八粥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吃腊八粥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怪不得每次吃腊八粥的时候,便开始全身发热呢。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里,窗外已经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我赶紧丢下了碗筷,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奔向烂漫的红色天地。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缤纷夺目,一束束礼炮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花儿,幽暗的夜空顿时变得色彩斑斓,那礼花在空中盘旋呼啸了几周便愈来愈暗消失殆尽了。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整个子里灯火通明,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每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接着新的一年。这噼里啪啦热闹的声音,给新年添上了一抹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关怀。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年味其实无处不在。

【篇四:包粽子】

【篇一:包粽子】

陆怡灵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等习俗的节日是什么呀?当然是端午节啦!那香喷喷的粽子可是我的最爱。

今天一大早,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我凑过去一看,原来外婆在包红豆花生馅的粽子。只见她东一卷,西一绕,放点馅,再包一下,一个完美的三角形粽子像变魔术一般地出现在她的手上。

我见了兴奋不已,原来包粽子如此简单啊。我拿起剪好的芦叶,学着外婆的样子,依葫芦画瓢般地将它们依次叠好。可是看似最简单的排队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那些叶子就像调皮的小娃娃故意和我做对,这一片往东倒,那一片往西歪,我费了好大劲,它们才乖乖地排直了队伍。接着,我双手一绕,想将它们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怎么不对呀?外婆不也这样的吗?”我疑惑地自言自语。外婆见啦,摆了摆手:“不对不对,两只手的大拇指要按在芦叶下方,其他手指按在芦叶上方,然后向内绕。”我半信半疑,边做边想:这跟我刚刚做的不是差不多吗?在我多次尝试之后,一个奇怪的圆锥形用于问世了,可是好景不长,不一会儿,一片片芦叶松散开来,圆锥形的芦叶变成了小女孩穿的绿色的蓬蓬裙。外婆说道:“卷好了以后,你的手也不能松,一松,那芦叶就散架了。”听了外婆的话,我又卷了一次,这次我左手紧紧地抓住叶边,右手迅速往里面加米。呀!我的大拇指淹没在糯米里啦,我刚抽出拇指,粽子里的糯米“哗”的一下撒满了桌子,我望着眼前散落一桌的糯米,大汗淋漓。

外婆见我如此狼狈,抓起我的手,一步一步教我做。先拿四张芦叶叠好,然后绕成一个倒三角,加上糯米,然后再加一片叶子将粽子的底端包裹住最后一步就是用塑料绳绑住粽子。外婆一边做,一边说:“一定要记得捆紧,否则一煮,粽子就变成了芦叶煮饭了。在外婆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出了一个有点奇怪的“宝塔形”粽子。

没想到包这么一个小小的粽子,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容易呀。我明白了:原来做什么事都是熟能生巧。

【篇二:包粽子】

刘治辰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剥衣裳。”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我最爱吃的粽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大早,爷爷就准备了红枣、煮熟的芦叶、糯米和红包。

万事俱备,我的“粽子工程”马上要开工了。只见爷爷拿出三片芦叶,卷成漏斗形,舀几勺糯米,左一绕右一折,三下五除二的就包好了一个粽子。“嘿,这包粽子也不难,跟我们平时做手工差不多。”我信心十足地想着。眼见爷爷越包越多,我看得手痒痒,跃跃欲试。

我首先拿起三片芦叶,学着爷爷的样子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芦叶尾部,手指往里一收再一卷。一个“小漏斗”便映入眼帘。我赶紧往里面放入几勺糯米,再小心翼翼地将玛瑙般的红枣放入糯米中。我暗暗得意:这真是太简单了。“叮咚”“叮咚”,咦?这是什么声音?我低头一看才发现粽子破了个小洞,糯米像空降兵一样正在往下跳呢。我手忙脚乱地捏住“舱门”,赶紧拿了片芦叶,动作麻利地将舱门封住。“好险,终于不漏了。”我舒了口气。紧接着我又像盖屋顶一样将多余的芦叶盖上,再重新拿出一片芦叶,严严实实地给粽子裹了件大棉衣。最后拿出了秘密武器—针。我将针像剑一样刺进了粽子的中心,把芦叶的叶尖穿入针孔,再紧紧地一收,一个帐篷般的粽子便包好了。

粽子包好了。一个个五花八绑的粽子送进了高压锅。我左等右等,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剥下芦叶撒上点白糖。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不禁咬上一口,“真香啊!”这又香又糯的粽子真让我回味无穷。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也让家人吃上了我亲手包的粽子。我真喜欢端午节!

【篇三:包粽子】

王昌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每一听到“粽子”这个词,我就流口水,可又不知道粽子该怎么包,每年都是奶奶包好寄给我们。但是这个端午节,我跟爸爸妈妈提议我们自己学习怎么包粽子。

想法有了,那就去外面采摘粽叶。爸爸带着我们来到池塘边,采摘了一些芦叶。到家后,把粽叶洗净,用水煮、沥干,妈妈又拿出泡好的糯米,就可以包粽子啦!

我反复看着网上查的教学视频,边看边模仿!我将两片粽叶排在一起,往里一翻,一个小漏斗形状就做出来了。往里加入糯米并压紧,再把粽叶往前折,可是我试了好几次,就是包不成视频中三角的形状,急得我像抓耳挠腮的小猴子。我只好拆开再试,可是还是不行,一气之下我把扔下手中的粽叶,准备放弃了。妈妈看到后便说:“是你要自己学包粽子的,不能半途而废,把视频调成慢放仔细看再试着包一次。”我于是跟着视频中的慢动作一步一步地做,试了几次,虽然包的不是很好,但也是有些模样了。妈妈看到后给了我鼓励的眼神,我的信心来了,又试了几次,手法越来越熟练,包的也越来越漂亮。虽然不能和视频中的包得那么好看,但也是我的不小成果,我也会包粽子啦!

包好粽子后,接下来就是开煮。我把一个个小粽子放进锅里,加好水,开火,下面就是等待的时间了。过了一会儿,阵阵的粽子香气扑鼻而来,我忙揭开锅盖,夹出一个放到碗里,顾不上烫,剥开粽叶,品尝起来,粽叶的清香夹杂着糯米的甘甜,特别美味。

【篇四:包粽子】

龚熠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定听过这首童谣吧,一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首先我们准备好材料,有糯米、有肉、有咸蛋黄……再把粽叶洗干净,粽叶在水里绿绿的,像一条条腰带。

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你瞧“啪”粽叶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歪嘴老头”,他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个落脚点站下,却又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又像个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外婆瞥瞥那不象样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说拿过粽叶,耐心的教导起来:“包粽子要专心致志,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正反!”我听了很奇怪,心里想,小小的粽子还有学问,还是乖乖学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样子了。

我把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一叶叶叠好,从中间卷曲,做成漏斗的形状,先放一颗枣,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绕四卷一位大肚将军出现在我面前,在给他系上要带,他就显得更神气了。就这样,我包了好几种口味呢!有红豆,肉,蛋黄等,我兴奋极了!

包粽子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吃着自己包的粽子,香在嘴里,甜在心里……

【篇五:包粽子】

施奕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沾白糖,龙船水下喜洋洋。”呵呵,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准备包粽子啦!

早晨起床,只见奶奶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瞧!青翠欲滴的粽叶,珍珠般的糯米,玛瑙似的红枣,还有肥嘟嘟的五花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啦!只见奶奶拿出三片粽叶叠在一起围成了圆锥形,一个温暖的“小窝”就搭好了,再用勺子盛起两勺糯米和两粒红枣放入“小窝”内,用手轻轻地按了几下,把余下的粽叶往上包,盖住“小窝”的出口,再绕上线绑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从奶奶的手中“诞生”了!

原来这么简单,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圆规型,再把一粒粒“小珍珠”放入粽叶里。可是刚放进去的糯米又调皮地溜了出来。这时,我气急败坏。连忙用绳子胡乱地在粽子上绕线,这哪是粽子呀,简直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一旁的奶奶看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没事,再包一个,你刚刚放的糯米太多。”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奶奶的指导,终于大功告成,包了个漂亮的粽子。

“角儿包的尖,粽儿圆又大……”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格外香,格外甜,虽然包粽子很不容易,但是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可真快乐!

【篇五:粽子那些事】

浸在水中的粽叶,和加了碱的糯米,还有洗好了的红枣,这是要干什么?当然是要包粽子啦!

“先拿一片粽叶,像这样,卷成漏斗的形状,把手放进去,转一圈,这样才能保证有手掌大小的空间,然后……好,最后用绳捆好。”姑姑正在传授包粽子的要领,我认认真真地听着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片粽叶,按照姑姑说的,将粽叶卷成了漏斗的形状。眼尖的姑姑马上发现了破绽,摆摆手让我改正:“你这样就不对了,有尖的这一头要高一些,不然用绳捆的时候不好捆。”我连忙改正,将它转了一圈,“漏斗的出口”果然小了很多!

米要放多少?一勺?还是两勺?我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算了!一勺吧!接下来要干什么?哦!要用筷子把米戳到“漏斗的出口”。

我戳得正起劲,眼尖的姑姑又发现了破绽:“你手不要抓得太紧啦!不然米又戳不下去啦!”

好了,该放馅了。我拿起一个红枣,狠狠地摁下去,摁扁了才肯松手。

接着,我又舀了一勺米,盖在红枣上。又用大拇指狠狠地摁紧、摁实。

接下来,是时候“全军出动”了。我仍然一只手抓着粽子,另一只手则立刻将多出的粽叶包上。抓粽子的手则迅速翻下上面多余的粽叶,在下面的大拇指和中指马上抽开,盖住了翻下来的粽叶。另一只手又抽开,将向上翘起的粽叶折出条痕,立刻又向左边偏。哈!这一部分完工了!

经过“紧锣密鼓的收割”,只剩下收尾工作—捆绳。

姑姑从椅背上捆着诸多缝纫线中抽出一根,并让我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抓着粽子。

啊?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它们可最不听使唤!

想着想着,大拇指竟“擅离职守”,我忙把它“抓”了回来。

就在姑姑捆绳时,中指不知哪儿冒了出来,“抢夺”了小拇指在半“领地”。直到姑姑绕到第二圈,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捆好绳。

在姑姑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勉强“完工”了。吃一个粽子连简单都不算,可做一个粽子困难却比攀登蜀山还要难,由此可见得:有付出才有回报。

【篇六:新年习俗】

在我们的寒假期间,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春节里有很多有意义的习俗。

春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家团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离家有多远,都要在年三十儿这一天赶回家和家人团聚。过春节还要挂灯笼、贴春联,这象征着团圆和喜庆,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幸福平安。还有一个习俗是磕头,初一的一大早,我们要早早地起床给长辈们磕头,这是一种孝敬;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这是一种关爱,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在北方年三十儿这一天晚上必须包饺子,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有的饺子里会包硬币,谁吃到了就会发财;有的饺子里会包红枣,谁吃到了就会有好运。每当奶奶把饺子做好了端上桌,我和哥哥都抢着一个接一个地吃,都想吃到硬币或红枣,谁先吃到了,会感觉很骄傲呢,一脸神气。

其实对我们小朋友来说,过春节最好玩儿的是放鞭炮。听爸爸妈妈说,在古代,人们用放鞭炮来驱赶“年”这个怪兽,后来这个习俗就一直延续到现在。放鞭炮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但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所以很多城市已经不允许放鞭炮了。过年听不到鞭炮声,好像少了年味吧?

春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猜灯谜、踩高跷、逛庙会、赶大集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非常喜欢这些有趣的文化,也特别享受春节给人们带来欢乐、祥和、团圆的气氛。

【篇七:最难忘的一件事】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记得,三年前的端午节,我家准备包粽子了,妈妈忙着浸糯米,爸爸又把又大又红的红枣洗得干干净净。姨妈正在认真的刷洗着粽叶,表哥站在一旁整理洗好的粽叶条儿,我呢?当然是袖手旁观了,就是我想去帮忙,也没有活让我干呀,一想到香甜的粽子,我便谗得直流口水。

妈妈算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见她挑起两张粽叶,迅速卷成一个“喇叭”,再用小勺舀一些糯米装进“喇叭”里,然后均匀地镶上又大又圆的红枣,最后拿了几根线绳,左一包右一裹地系紧了。一个个像模像样的大粽子就诞生了。这看得我目瞪口呆,不禁竖起了大姆指。

“紫彤,我来教你包粽子吧!”妈妈突然非常亲切地叫我。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这有什么好教的?我看看就会包了。”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喇叭”,然后用勺子舀了些糯米,把红枣放在米的中间,然后包了起来。可是它却不听我的话,糯米“唰唰”地漏了出来。我急忙拿出了线绳乱系了起来,糯米还是“唰唰”地往出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看,这哪像是妈妈的粽子,简直是个丑陋的“胖和尚,”桌子上满是散落地米粒。

家里的人哄堂大笑,我站在一旁,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都有。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凡事学而会,任何事物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要想掌握一门技巧,就得虚心学习……”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来,咱们一步步学!”妈妈边说边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我就一心一意地学习妈妈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我慢慢就掌握了方法,越包越好了。

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在桌前品尝粽子,小心翼翼地拉开粽子线绳,轻轻地咬上一口,啊!真香,真甜,我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粽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是每当端午节我都会想起,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干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篇八:记忆中的美味】

自暑假结束,便又继续循规蹈矩的日子。这不,还没吃几天食堂的大锅饭,嘴里已经淡出了鸟味!

在人头攒动的食堂里,扒拉完盘里的饭菜,忍不住挥箸“指点江山”了。

回想起某一美味,舌上的味蕾瞬间被激活,但口中仍是无味,只得望梅止渴似地咂巴咂巴嘴,然后咽下一大口唾沫。

日日吃着学校硬得粒粒可数的白米饭,开始怀念糯糯的,黏黏的红枣糯米粥。上面浮着一层煮得软软的燕麦,缀着几粒饱满润泽的红枣,腾腾的热气和着暖暖的枣香、粥香,一勺勺送入胃里,身心顿感欢愉。

有时早晨嚼着又大又枯的烧饼,喉头干涩难咽,嘴皮都绽裂。于是,发自内心地渴望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儿。想着那滚烫的鲜汤,漂浮着翠绿的葱段儿,喉间似有馋虫抓挠作痒,却仍是无计可施。只得愤愤咬下一口烧饼,干涩地咽下。

人就是这样,对于那些望不到嘴里的美味,有一种过分的执念。其实“千里莼思,末下盐豉”,并非似想象中那般迷人。犹记得幼时十分钟爱一家早点铺内的小笼包。那家铺子的小笼包十分厚道,里料的的确确是给足了的。无论从包子哪一边咬下去,总是一口见肉的,且馅儿肥瘦搭配适宜,既不透着肥肉的油腻,也不觉得瘦肉的结板。但自我去家上学后,就鲜有光顾了。几年后,辗转回乡,总对那面薄馅大溢满香气的小笼包念念不忘。便七拐八弯地去寻,终于寻着那家铺子,心下大喜过望。装了几笼后,仔细观之,发现几年未见,这包子越发娇小玲珑了,咬了一口,还没尝到馅,再咬,终于咬出一嘴肥肉……好不失望。遂不复得当年之美味,徒留遗憾。

我总算明白,大抵那些美味们都有个时序,人应逢时按节地好好享受一番,才不负大自然的恩泽。开春了,韭菜抽苗了,撸一把韭菜苗儿,搁上鸡蛋一块儿烙成喷香的鸡蛋饼。后来,刺槐开花了,摘几串和些米面,蒸成清香的蒸菜,淋上几滴香油吃……再后来,夏季到了,什么嫩滑爽口的小菜都出来了,莲蓬,菱角也来凑凑热闹,更少不了消暑的绿豆汤……秋风一过,糖炒栗子的香气便已洋溢满大街……冬天,更不用细说,丰盛的年货到下半年都吃不完。

眼下,中秋临近,开始分外思念月饼的滋味。黄澄澄的月饼印上几个“合家团圆”的字样,轻轻咬上一口,蛋黄的馅儿在舌尖流转,个中滋味,实在令人神往。

【篇九:不能吃糖的烦恼】

“啊,啊,啊!”小时候,每次妈妈带我到牙科看牙齿,医生都要求我张嘴。看完牙齿后,妈妈给我发了最后“通牒”:“牙齿都坏成这样了还吃糖,为了长好牙齿今后不许吃糖!”

可贪吃的我那能做得到,仍然偷偷吃起了糖,没想到“恶魔”妈妈一把抢过糖:“讲了不能吃糖,还在吃糖!”我大声哭泣,但愿用哭声能换回哪怕一颗糖,但结果却是残酷的。

妈妈出门了,我把家找了个遍,可就是找不到我那被缴的糖。

妈妈回家了,我跑到母亲前,用充满泪水的眼神看着妈妈。但我不但没有得到,刚想张开的嘴被母亲两颗大红枣塞住了,我心里犹如被刺了两剪刀。在家找不到糖,就用钱去外面买。刚拿到储钱筒,我的心又被刺了一剪刀,心中的火苗一下子破灭了,钱早被料事如神的妈妈掏空了。

我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回走着。不小心,被自己的鞋绊倒了,“嘭”的一声,牙齿磕到了桌子上。“牙掉了,我可以吃糖了!”我拿着磕下来的牙齿找妈妈,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可想而知,得到的后果就是更加不能吃糖。从此,不能吃糖成为了我童年驱之不走的烦恼。

【篇十:年】

年,岁月与轮回的象征,一声“过年了”便可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隧道,与之前所有有关年的记忆串接起来。

与平常日子不同的地方,除了气氛,便是一个“吃”了。不得不说的,就是外婆做的花馍儿了,我是吃着外婆的花馍长大的。每年年前,我总会嚷嚷着要吃外婆的花馍馍,她总会乐呵呵地应承我,然后麻利地用一双巧手三下五除二地把那不成形状的面团子在手中一翻、一卷、一夹,面团便开出各种形状的“花”来,让人赏心悦目。外婆边做馍馍边用各种充满童趣的语言为我解说:“这个是欢鱼吉兔,是过年时给小孩儿们吃的,吃了可以变得聪明伶俐,在来年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你看,那个是元宝,那三个是马蹄,这些要先给天上的各路神仙供奉,有了灵气以后,再给大人们吃,让大人们来年平平顺顺,财源滚滚。”每每这时,我便很崇拜地看着外婆,然后偷偷从外婆身边扯下一小块面团,学着外婆的样子揉搓着,可却怎么也不成个样子。

另外一个充满年味的面食便是花糕了。如果说花馍是精致的小玩意儿的话,那么花糕,便更像是那盛开的百花园,丰盈、华丽、富贵。花糕有很多层,底层与第二层之间铺满了红枣,寓意红红火火,周边还有用面捏成好看的花边。二层与三层之间以红枣和福手花馍相间点缀成一圈,寓意福气满满。而最上面一层,又是另外一种气象了,左右两侧是两条活灵活现的鱼,中央是盛开的莲花,是一番鱼穿莲的景象,寓意连(莲)年有余(鱼),希望来年大获丰收。

更有意思的是出笼的花糕了,掀开锅盖,“雾气”弥漫,好是神秘,待雾气消散,那蒸笼中的一个个“胖娃娃”渐渐显露真容,经过蒸气的洗礼,它们个个胖了不少,增添了几分“富贵气”。那大花糕出锅冷却后,还需要经过一道最精彩的工序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样子。只见外婆从橱柜最深处拿出一年才露一次脸的各种绘画工具及色彩,带了老花镜,拿出一把极小极小的刷子蘸上颜色,细致入神地在花糕上绘画,小心翼翼地,仿佛手捧着价值连城的珍宝,此时的外婆俨然是一位质朴的民间的老艺术家。我连呼吸都是轻轻的,生怕影响了外婆的创作,破坏这美好的场景。再看看花糕,经过外婆的巧手,莲花着上了新衣,欢鱼也点上了鱼鳞,福手也被染红了,让人心生怜爱,不忍心下口。

年年过年,年过年年,年是春节蒸笼里白花花的花馍团子诱人的馨香,年是油锅里金灿灿的肉丸子爽口的劲道,年是家家门前红色春联画出的喜庆,年是每个孩子手里提着的那盏流星般游走的灯笼的鲜艳,深深烙印在你我的心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