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相关作文

【篇一:珍惜时间议论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他一生撰写和翻译了640万字,平均每天写2000字,为无产阶级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遗产。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聊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的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看到鲁迅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时间就像流星,一眨眼便不见了,它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在你发呆时,在你打盹时,它就从你身边走过,当你发现时再去追它,那就太晚了。

既然我们永远无法追上时间,那何不珍惜时间呢。像鲁迅先生一样,认真、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这便是对时间最大的尊重吧!吃饭时加快一点速度,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读几篇文章,睡不着时起来背几个单词……这些都是珍惜时间的方法。

仰望天空,回忆自己的点点滴滴:多少次,我因几道题不会而焦躁,如果珍惜上课的时间,好好听讲就好了;多少次,我因作业写到凌晨而疲累,如果珍惜白天的时间,不那么贪玩就好了……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无论干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因认识自己而感到骄傲。要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管我们想什么、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眼前这如花似锦的青春,都不该浪费每分每秒不分昼夜喧哗流过的时间,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朋友。

【篇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第一次接触到书就是在育才学校读一年级时。对什么都好奇的我,拿到新发下来的课本时,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里面那一幅幅漂亮的图画,新鲜的油墨香味,一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书里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安徒生童话》好似《一千零一夜》里那位肚子里装满了无数故事的姑娘,每次打开它,就好像展开了一趟奇妙的旅行。我看见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我看见海的女儿躲在礁石背后,为王子的婚礼流泪,最后化作了泡沫;《十万个为什么》像一个魔术师为我揭开了生活中令人费解的谜团:蛇没有脚为什么爬这么快?黑猩猩为什么能学会表演杂技?为什么宇宙里的星球怕漩涡?云为什么掉不下来?猪笼草是怎样“吃”虫的?《西游记》里的人参果真的存在吗?《多啦A梦》告诉我怎么做人,有一次大雄拿到了一支神奇的笔,什么题目都能做对,本来想拿去参加考试。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我也知道了考试不能作弊,要靠自己的实力。

我喜欢读书,学习再紧张,作业再多,也不肯一天不读书。书带给我的快乐,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课间十分钟、自主学习时间、睡觉前,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书津津有味地看,班级图书馆的书早被我翻了个遍,同学们笑我快成书呆子了。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这池塘,天天读点有益的`书,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读书是成才与进步的阶梯。读书让我认识了许多的名人:高尔基、列宁、周恩来……他们越过时间的阻隔,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读书让我游历祖国的美好河山:云雾缭绕的黄山、五光十色的西沙群岛、遍地是宝的小兴安岭;读书让我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好:春花的烂漫,夏荷的婀娜,秋叶的绚丽,冬雪的晶莹。

高尔基说爷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读书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热爱读书的,通过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法宝。

老师告诉我:“读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的善读者,都给自己定了读书的规矩或是原则,其中以鲁迅先生最为有代表性:鲁迅读书的秘诀,那就是‘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有了这个秘诀,鲁迅学到的知识越积越多,学问越来越渊博,终于成为我国现代最有成就的大思想家和文学家。”我们要做到“眼到”、“口到”容易,而“手到”就要一边读一边涂画、录要点,记下疑问、感想,使阅读更为积极,而且加深理解记忆。“心到”就是要在读书时用心思考,真正理解,弄懂弄通。

我是小草,书就是土壤;我是小鸟,书就是天空;我是鱼儿,书就是大海。让我们共同在书海中尽情地倘徉、遨游,同学们,请和我一起来爱书、读书、享受书吧!

【篇三:舍得云开见月明】

大千世界,人生百志,选择太多,失去太多,悲苦太多,诱惑太多。

人生需要舍得,有舍才有得。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只有懂得舍得,才能赢得人生的灿烂辉煌,才能收获人生的条条硕果。

因为舍得,山泉倾泻而下,舍弃了安逸闲适,选择了一路向前奔向大海,最终得到了自由。也好似李白才气横纵,文思如黄河之水,涛涛不绝。却也有勇气舍得,懂得舍得,甘愿舍弃功名利禄的黄金枷锁,从而悠闲自在。我们有时也应该像李白一样,舍去一样东西其实也会得到一样东西,舍得云开才能见月明。

因为舍得,苍松傲对苍穹,告别了肥田美水,选择了在山巅上默默扎根,最终得到了文人名士的敬仰。如同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刀,割下了国人思想中的毒瘤,振臂高呼唤醒民众麻木的精神。因为舍得,鲁迅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一位以笔代刀的战士,一位扛起民主科学大旗的勇士。正是果断舍得,让鲁迅获得了非凡的人生。当然,我们的人生也正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因为舍得,我们的人生才得以见到光明。

因为舍得,寒梅择时绽放,舍弃了舒适温暖,选择了在严冬中凌寒绽放,最终得到了世人给予的美名。舍得,其实是一种生命的抉择,是一种心灵的深荡,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我国著名书法大师,书法鉴赏家启功先生是一位智者。他懂得舍得,一生不慕名,不逐利,面对荣誉、名利,一直推辞如同“闲云野鹤”,可正是因为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只追求心性的修养,他充满人生乐趣,一生恬淡。这就是舍得带给我们的宽慰,有舍才有得,舍得云开你才能见到月明。

行走在人生的轨道上,而舍与得则伴随轨道两旁两者少一方则后患无穷。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懂得索取,同时也要学会放弃。两者如胶似漆,恰似伴侣,伴随一生。

所以,让我们学会舍得,懂得放弃,舍得虚名、欲望、权势、金钱,那么人间就会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安逸,也多一份和谐。舍得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倘使你舍去一点,便也有得到一些。所以舍得不是失去,而是拥有别样的收获。

【篇四:直面困惑】

世人在面对困惑时,无外乎两大结果。一种是解惑,另一种则是麻木。至于哪些结果更多一些,我一直都认为,困惑和麻木更大程度上属于前因后果的关系。

在处世哲学的观念中,有“入世”和“出世”的观点之分。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为什么会有两者区别,我认为正是对待困惑的方式。“入世”的积极向上使困惑豁然开朗,但“出世”的颓废逃避也导致其继续消极,继续困惑。

面对旧中国社会的怪状,鲁迅先生困惑了。他“彷徨”,他“呐喊”,“狂人日记”震惊神州;面对现行教育制度的畸象,韩寒同学困惑了,先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穿越那“三重门”,后来又把思维定格在不变的“零下一度”,也激发了不少同龄人与他一起振臂高呼,“像少年啦飞驰”;面对当今文化界的种种丑态,余秋雨先生困惑了。他辞去实际官职,轻装上路,进行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行程里作下“山居笔记”,在人情冷暖中领受“霜冷长河”,在古文明遗址边“千年一叹”,最后感悟出“行者无疆”。但是,怪状依旧延续,畸象仍然存在,丑态还在显现。鲁迅先生早已作古,不必再去惊扰他伟大的灵魂;韩寒同学不再愤青,弃笔改作了赛车手,余秋雨先生也放弃申辩,独自揣测下一站路行何处。

曾经的斗士不再抵抗,曾经的智者不再雄辩,曾经的困惑继续困惑,曾经的麻木依然麻木。人生最大的悲哀也在于此,在于面对困惑的麻木的继续,在于面对麻木的精神的僵化。面对麻木的笼罩,“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大夫投入汩罗江;面对麻木的笼罩,孙中山先生依然发出“天下为公”的呼喊;面对麻木的笼罩,鲁迅先生的文章始终如航标灯般清晰。

我们应该如何?是选择麻木,还是选择抗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应该如何?是乖乖地闭嘴,还是对困惑的现象提出质疑,“真理只有一个!”

生活如此,社会已然,困惑依旧。这些都是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去正面现实,坦然处之。

我们拒绝麻木!

【篇五:阅读名著】

在茫茫人生中,人们做过很多事,也肯定读过不少书。我就读过一些,我觉得最具有影响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名著。阅读名著,就像品味一瓶珍藏的美酒,要细细地品,才能知晓作者的用意。

“尘海苍茫沈百感”

“鲁迅的文章,是需要细读的。”这是很多书中说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也确实需要细读。《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从生活回忆中选取的若干有意义的片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妈妈,她一脚踏死隐鼠的事让我记忆犹新。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表现出她的细心与爱心。《朝花夕拾》中,讽刺的文字不少,而且有些地方,讽刺的更加隐秘,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

永远的洋车夫

老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骆驼祥子》写的是老北京洋车夫祥子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段是祥子买第一辆车的时候,他卖了三年的苦力,终于买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高兴地不得了。通读全文,我领会到了老舍给我们的启示,你是否也能读出来呢?

他们胜了世界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充满了艺术,带给大家启迪。《贝多芬传》让我们知道了贝多芬不为人知的一面,《米开朗琪罗传》让我们懂得了梦境比阴暗的现实幸福无比,《托尔斯泰传》让我们明白了托尔斯泰认定的事实:生命就是痛苦,但我们要战胜痛苦,取得成功。

阅读名著,就像是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要认真地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篇六:感恩朋友——巴金散文读后感】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他的散文集像初升的阳光沐浴着我,他成了我散文阅读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路标。

他的《朋友》和《秋夜》这两篇散文是我一直珍藏着的。我不仅为他的文笔深深叫好,还为他那颗懂得感恩的心深深敬仰。

“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是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情。”是呵,朋友,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实在的词!当你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朋友时,你还是富有的。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你的一个依赖,《朋友》这首歌也受到我的青睐。“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在巴金的全部生涯中,朋友们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雨声,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这是巴金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的风景描写,那天正下着雨,巴金的描写使我置身处地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巴金一直把鲁迅先生当做自己的老师,一直崇敬着他。我想:巴金本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却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老师,看得出,他为自己的散文还感到不足,我也从这看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孜孜不倦、求上进的心态。

巴金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让我点燃朋友们的道路。”是啊,奉献自己是一种美德,点亮别人是一种胸怀,巴金先生的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散文是一方面,人格是一方面……

【篇七:藏在语文书里的秘密】

每当读到有关鲁迅的文章,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藏在语文书里的秘密。

六年级上学期,由于更换成部编版教材,我们首次接触到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于是,夹杂着各种通假字,拗口词语的白话文以排山倒海之势,如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需要背诵的自然段,晦涩难懂的词语,极难理解的文章令我们束手无策,抓耳挠腮。在这种境况之下,许多同学心中的报复情绪暗暗作祟,美其名曰以“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为缘由,对单元页鲁迅的黑白照片进行一次报复性的“改头换面”工程。

翌日,我经不住其他同学的诱惑,也偷偷地用自动铅笔一笔一笔地画着。正在兴头上的我哪里会知道,我的行为被站在窗户外的语文老师抓了个正着。

下午的语文课上,老师结束了单元练习的第2课时,但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我们完成配套练习,而是带领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这位被誉为“民族魂”,以笔代剑的伟大战士。我发现她的脸色与往常不一样,变得严厉,甚至还有些许愤怒,介绍完了鲁迅的人生和其他名人对鲁迅的评价,老师话锋一转,“那么,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到底是否真正地尊重了这位大家呢?”说罢,她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立刻羞红了脸,低下头不敢再看老师。

是啊!鲁迅先生以笔代剑,吹响革命的号角,他的文章如匕首,刺穿笼罩于中国上方的黑色幕布,让长期生活在动荡局势中的贫苦人民看到生的希望。我们怎么可以在伟人的照片上乱涂乱画呢?我没有擦去涂鸦,就是为了让我时刻警醒,老师用特殊的方式让我们明白错误,我们也用特殊的方式保存住藏在语文书里的秘密,时刻警醒,也永远警醒。

【篇八:学会创新】

有许多人,都喜欢将某种物品或者某些事情当做一种潮流,而一些不知道的人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潮流、是一种时尚,甚至放弃做最真实的自己,而去模仿某个明星或者网红。宁愿当别人的复制品,也不愿去做那个可能不完美但却很真实的自己。创新就是唯一能打破这种不良风气——跟风。用创新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是一味的去跟风模仿,也不是去只能在外面看到的人或事都是一模一样,毫无新鲜感,让生活不再有原来的乐趣,变得无聊乏味。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曾经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体现出了鲁迅坚韧的战斗精神,也让我懂得了要学会创新,开创新的生活。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复制品,生活本是有许多的道路,通往成功是属于你自己的成功,但却因为世界上有一种跟风的不良风气,它便被人们把这种风气变成了一台复印机。每个人都像一颗金色的星星,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闪烁着光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魅力,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的外貌动作,行为和语言,更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世界上没有两片纹路一模一样的树叶,人也是一样,就算是双胞胎性格特点也不会一样,我们活在世上就要活的精彩、活的独特,让创新充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我们都要在心中铭记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的去追求时尚和潮流。我们每个人都散发着独特耀眼的光芒,我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故事,厌烦了大同小异的电影,那么我们更不能去和别人一样。千篇一律的人或事,总会让人厌烦,让我们学会大胆勇敢创新。

【篇九:落叶归根】

老屋是我出生后住了很久的地方,自从祖父带着祖母和一家子来到这儿以后,我们就再没回去看过。

绍兴是伟大文人鲁迅的故乡,老屋也就位于鲁迅故居后的那个小弄里。老屋前淌着一条细河,过去十分的清澈,后来被附近的场子搞得又黑又臭,而今又如同魔法般的恢复了清澈。

老屋的门,已经有了岁月的缝隙,透过那小小的洞眼,可以望到室内,那些残损的墙好似勾描着一幅幅画卷,诉说着曾在这儿居住过的人和事,手慢慢的摩擦过老屋早已失色的墙垣,才想起这曾是几代人一次次修砌而成的。也许我的祖辈们也曾在这里象这样留下过掌印。闭上眼,我可以感觉到那些温热的手掌,可以听到那些过往的喧嚣和热闹。

再走进那个已成为杂草天地的院子,就如同走进属于鲁迅的百草园,那种质朴的情感升至鼻腔,一转头,眼前好似出现了祖辈带着我们玩耍的情景,已而泪如雨下……

那颗年久无人照料的银杏树仍然挺直的站在我面前,而它的脚下早已是满地金黄的美丽。正值秋季,一阵微凉的风吹过,那飘落的树叶就像是摇钱树上的金子般下落,那般急切的下落,当触碰到地面时却戛然而止,就像是孩子寻到母亲那般心安。

落叶归根,唯美……

回家之后的那天,父亲问我去了哪儿,我便老实的交待了这次独旅,而那年的春天,父亲便带着母亲与我踏上了归根之旅。拍了许多珍贵的影相,回来之后便送到了病重的祖父床头,病中的祖父只说了一句:“好想回家看看……”便闭上了双眼,离开人世而去了。

之后我们没有为祖父办隆重的悼别会,只是带着祖父的骨灰乘车远行至老屋,带祖父回家,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老屋前,满地的银杏金黄一片……

【篇十: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

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如鲁迅的话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灵魂的一小部分。

我的家乡在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居住着汉族、回族、哈族等不同民族,而在我的学校,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大家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而我们生活在西沟乡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和我的小伙伴巴丽江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那是四年级上学期的一节体育课。当时是夏天,又临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都汗流浃背。终于听到体育老师说下课,我们早已酷热难耐,巴不得飞回教室休息。于是,我们像离弦之箭奔向教室。跑着跑着,我突然听到从背后传来“啊”的一声。发生什么事情了?循着声音看过去,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

我们班的巴丽江坐在地上,我看到她的膝盖上渗出了鲜血,她一定是因疼痛哭了起来。我当时看见就立即转身向巴丽江跑去,在旁边安慰她,扶她起来。经过我的安慰后,巴丽江坚强地站了起来。我用手搀着她,一步步走向了教室。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民族,可是我们心连心,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做学习上的助手,生活上的伙伴,成为一对真正的好朋友。

记得有一天,我们放学,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忘记了带雨伞,懊悔地说:“我怎么这么笨呀!连伞都没有带。”于是我坐在楼梯口,想让大雨停下以后,我再出去,没想到,雨越下越大,我想:“这下完了,万一这雨不停了,难道我还在这住一晚上?”我一想这可不行,于是,我就站起来,径直地向门口走去,抬头向上看,天上电闪雷鸣,再看看雨,就好像往下倒一样,看样子一时停不下来,我还是自己回吧,我跑着跑着不觉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雨变大了,重重地砸在我的头上,让我叫苦不迭。

突然,我感觉不下雨了,我抬头向上看,巴丽江正向我伸手,说:“马旭瑶,没带伞吧,快起来吧,我们一起回家。”我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不用客气,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嘛。”我的心里此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帮助”从此,我变得更爱帮助同学了,因为,我以巴丽江为榜样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回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

这些只是我们班盛开的友谊之花的几朵。在我们班这个友谊的大花坛里,竟相开放的友谊之花,还有许多许多……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只有重视团结维护团结,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社会才能更好的和平发展。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