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相关作文
心灵憩息地作文750字01-23
当生活负载于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时,当世俗的喧嚣与烦闷让我困于呼吸时,当眼前的世界让我暂时不屑于眷恋时,我总会闭上眼睛幻游于我的心灵憩息地,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涤荡我蒙尘的灵魂,静静地,听花开花谢,看云起云落。在我的心灵憩息地上,有豪放派,婉约派的大诗人们。苏轼面对风流赤壁高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手持凉酒低吟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外貌丑陋、内心却...
第一次撒谎作文400字01-23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件事使我难忘。经历了那件事,我似乎长大了许多。一天早晨,我在家里看电视,爸爸对我说:“乐乐,你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宿新市?背过!”我爽快的答应了。爸爸临时有事,让我在家认真背过。爸爸走后我整个人放松很多,就去看电脑了。我正悠闲的看着电脑,突然听到了上楼声,一定是爸爸回来了,完蛋了,我还没有背古诗那。要是爸爸发现我玩电脑克怎么办啊?于是我灵机一动,脱下鞋子,轻轻地跑回屋,拿起书后...
寻找心灵的故乡作文750字01-23
新鲜空气,绿树红花像是只存在于那名叫“乡村”的地方。到处是用钢筋与混凝土建造出的“现代化”,空气中充斥着紧张与繁忙,人们的脚步总是飞快……。这就是城市。然而这样的地方却是很多人的向往-那些最纯朴的人啊!他们所知道的只有城市的发达与便利,熟不知这儿并没有肥沃的心灵牧场。很多人在城市中迷失自我,任心灵在城市黑暗的一面流放。他们的知觉已麻木,心已无坚不摧,眼泪被他们认为是懦弱的表现,他们或许早已成为利益...
小学:告别母校作文500字01-22
曾几何时,琅琅的读书声在我的耳边响起;曾几何时,老师慈祥的面孔在我的眼前浮现;曾几何时,同学们可爱的笑脸在我的脑子里萦绕。这,使我想起了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的母校——实小。她,是我就读了六年的学校;她,是养育了我六年的学校。说起老师,是您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是您教给了我许多知识。多少个朝朝暮暮,您用婉转清脆、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着我们渴求知识的心灵。“含辛茹苦,呕心沥血”都形容不了您对学生所付出...
扫尽心灵中的尘埃作文750字01-22
是枯枝败叶,是漫天轻尘,巷道里的石墙因风吹卷而扬起的灰尘纸屑彰显无力,尽管阳光乍泄,但还是因它们而好似多年未见阳光,苍白显老,污垢遍身的人,他拼命遮掩双手,企图想摆脱在烈日暴晒下悠悠行走的微尘。仿佛是幻听,住在这里的居民好像还听见老杨先生,每天清晨挥舞着竹子做的扫帚,大把大把地扫着弄堂,===沙沙”的声音,尘埃浮起,听见那扫帚声渐行渐远地离去,没有人敢打破那份沉寂依然习惯的日复一日地泛起昨日的老黄...
细微深处作文650字01-21
一朵花苞,包含着整个暖春的繁华;一捧清泉,汇聚着一片湖泊的勃勃生机。我始终相信,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深处,都能读懂生活含蓄的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细腻了,慢慢地感觉自己,好像成为了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的脑海里,便会弹出一串串的问号,因为细微的深处隐匿了许许多多被我们忽略了的再小不过的、已知亦或是未知的细节,渐渐地,衍生出一个奇妙的、无止尽的,...
爱比一切都重要作文500字01-21
爱高于一切,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就算你拥有无价的财产,也不会换来别人的宽容与谅解。只有用爱去感动别人,融化别人,你才能在心灵上有宽慰,没有任何的愧疚之情。爱有的时候真的如同空气一般,是你既猜不透,也摸透,只能让你用心灵去感受这些伟大的力量。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六千英里寻母,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工人家的十三岁的儿子,独自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在一路中,马尔可...
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作文550字01-21
月光如水,倾泻了一地的回忆。将我的思绪化作缕缕烟霞,缠绕着如霜的月,穿过四季的轮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那个月光如水的今晚。谁知道,当麻衣划破心灵,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距离?谁知道,当月光伴着死亡笼罩着灵牌之位,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当揪痛人心的哭声在耳畔久久地回荡,当素白的麻衣披在身上,当遗照上的微笑久久地凝视着我。那一刻,我才明白慈祥的太公(外曾祖父)休息了,永远地休息了;那一刻,我才明白太公离...
泪,流在心里作文800字01-21
又是那三月柳絮飘飞时,看着那雪花般美丽的精灵从树上落下;再随微风飞向远方,飞向那广阔无垠的大海,飞向我心灵最深处的记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空气似乎也凝固了。突然,一声嚎啕大哭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种不祥的预感像电流般击穿了我的心。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只见妈妈红着双眼,泪流满面地跪在奶奶的床前,爸爸站着沉默不语,我慢慢地走了过去,来到奶奶的床前。只见奶奶安详地躺着,一动不动,我知道,我最敬爱、最疼...
表达,切莫过于极端作文400字01-21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之时,总是会有一些人面临着很多的选择,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这很正常,但是有些极端的表达似乎就不合常理。或许在日本挑起“钓鱼岛事件”后,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中就经常会看到类似“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极端表达,这种言论可以说是一种理智丧失的体现。再到当人们对某一事件极度愤慨的时候就会说:“某某某,抓到一律判死刑。”这样极端的话。还有,在许多报刊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的心灵鸡汤,让人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