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相关作文
李煜词集读后感作文1000字07-28
胭脂泪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题记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千年的风雨,淡褪了刀光剑舞,洗去了琉璃芳华,沉淀了你的目光,却化解不了你的忧伤。你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只能无言。一杯浊酒消愁,往事依旧在目。国已破,家已不能回,心该何处归?花依开,月依圆,却早已物是人非,抬头望月,惨白的弯月勾住...
且看山间那一轮月作文500字07-28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挂在山间的那一轮明月永远是那么独特。月,它是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月亮的白,并非纯白,而是微微带有几丝银色,如同注入了几丝纹银的颜色。它的光泽,并非像太阳那样的温暖。月光是冷凝的的,是略带有几分凄凉意味的冷光,月虽无法同雪的洁白无瑕相比。也无法同身价不菲的珍珠相比,更无法同香气扑鼻的栀子花相比,但这些都不重要,它是越不屑与任何人...
月圆中秋之夜作文650字07-26
盼星星,盼月亮,在我望穿秋水的盼望中,终于盼来了中秋。我喜欢中秋,以为能吃上香喷喷的各式的月饼,最重要的是能够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月亮哦。中秋节是我们古代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历来就有中秋节吃月饼、上月的习惯。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几乎中国的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喜气洋洋,为什么呢?因为早就有中秋团团圆圆一说,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吃着月饼,欣赏在月亮,欢快的诉说着,该是多么的美好呀!今天中秋,还没到晚上天还没黑我就催...
南潮游记作文700字07-25
终于等到期盼以久的小记者活动了!我们这次前往的地方是位于炮台镇政府西侧和埔仔社区接壤的南潮乡。南潮是北宋潮州先贤吴复古所创,距今已有900多年,全村的人都是姓吴的。南潮有许多的榕树,真不愧为榕树之乡,榕树形状千奇百怪,有的榕树像一个弯腰搒鱼的人;有的则像一把巨大的伞;有的则像是一条站立的蛇。一路上,地上干干净净的,河水清澈见底,河两岸是整齐的大理石护拦,我惊讶地说:"这里真美呀!我印象中的农村到处...
中秋遐思作文500字07-24
明月把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今晚的明月格外的圆,像一个玉盘挂在夜空中。我凝望着明月,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打湿了衣领,遥远的眼神中,仿佛是岁月的记忆。我植树十五年了,你陪我十五年,十五年,不管你给我吃什么,属你那黄馍馍的味道最好吃。每天,我和其他五个伙伴回来,你就会站在门口,提着水壶端着黄馍馍。你系着围裙,手上全是白花花的面粉。拿着手帕,为我擦汗。每天植树的时候,需要水你总是提起水桶,走到几公里,...
赏月是一种享受作文750字07-2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古以来那轮明月就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各种对月的想象也是五彩缤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那月光安抚了他们的心,也给了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对我来说,安静的夜晚,静静地欣赏一轮明月,真是一种无比的享受。又是一个十五的晚上,当太阳踏着红霞,穿着金衣离开西方的山涧时,日里隐藏在太阳光辉下泛着浅浅银色的月亮也就显现了出来。这月...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450字07-24
仰望着皎白的明月,在云层中穿行,猛然发觉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已随着时间,悄悄离我而去,拾起记忆的贝壳,让我倍感珍惜。我万万没有想到我能走出那一个用眼看不到,用心抓不着的困难,是你给予了,我精神的力量。我清晰的记得。以前我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每一次考试常常都伴随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掌声。到了初中,我只是班里的小角色。想起以前与现在的一张张不及格的试卷,想起父母和老师那一张哀伤的神情,我感到,无比悲伤,...
中秋寄思作文800字07-24
又到中秋明月时,今年的中秋与以往不同。预示团圆的桌子旁没有了爷爷奶奶的身影。奶奶是前年93岁时走的,爷爷是去年91岁时去世的。走时爷爷和奶奶结婚将近七十年了,在此之前他们是村子里唯一一对将近九十岁的夫妻。这是令我们家族引以为豪的。感慨时间过的可真快!记忆中的他们还是那么清晰:爷爷步履蹒跚柱着拐仗,每天都坐在路旁看人来人往。奶奶迈着她的三寸金莲在家里忙里忙外。奶奶虽然比爷爷年龄大但身体一直比爷爷的要...
唐诗的魅力作文800字07-2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科学、文学、艺术等。而让我觉得最有魅力的莫过于是文学当中的唐诗。刚开始接触唐诗时,只是觉得唐诗的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有韵律,都是那么的令人朗朗上口。虽然不能理解诗中的内容,但这韵律已经令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唐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领会到诗中的内容,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体会到诗中的魅力。唐诗的魅力体现在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看那苏...
人生路上欢愁多作文900字07-23
路在何方,就在脚下,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题记再优美的文字都是对欢乐和愁苦的诠释。人生何缘不快乐,只因未读李太白?那一年,他踌躇满志,满腹经纶。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作诗立就,才华出露。年少本轻狂,唐玄宗御手调的羹至今还散发出阵阵香味;那双傲慢的靴子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中,只是人却不见了。世人皆知使国舅研墨亦是他的杰作。年少时的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豪放不羁,人生之路充满...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