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相关作文
渴望一滴水作文650字10-16
萧萧竹林,一声清脆鸟鸣,抖落了枝叶间的露水。一阵清风吹过,千缕竹叶回旋而下,叮咚叮咚是山泉的欢歌。闻一曲柳笛,俯身捧起一口甘露。细细品尝,味虽清甜,但我更渴望的,是一滴来自心灵深处的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欢窗外清脆的鸟鸣,喜欢周围同学的轻言细语,但最动听悦耳的还是粉笔摩擦黑板的沙沙声。黑板上那一个个看似平凡却都带着魔性的符号,扣响了无数古人的灵魂。穿越时空,我在摸索着,透过这粗糙的书本纸页,仿佛来...
聪明与智慧作文1000字10-15
我们常夸赞某人聪明,往往是由于他能巧妙地解决当下某个棘手的问题。而智慧,则是一种贯穿人生的态度与能力。所以简单一点来说,聪明是一时的随机应变,而智慧则是更为长久的聪明。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如影随形。聪明的人或许能想尽办法规避风险,而当遭遇了无可回避的挫折之后,智慧的人则能更迅速地爬起来继续生活。作家朱西甯十年的心血手稿被白蚁吃去后,他并未恼火地计较自己投入了多少努力,在懊丧的情绪里停滞不前,而是将白...
爱的叮嘱作文600字10-09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窗上;雨天的第一滴水落在干涸的泥土上;冬天的第一朵雪花飘落在松树上……这些都是爸爸爱的叮嘱,是我幸福而又无奈的记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再需要他更多的帮助,自己正在慢慢长大,而他却在渐渐老去。也许是自己走的太急,看着窗外迷人的风景,却忘记身边的关怀,平时交流不多,但他默默地付出只是希望我能过的更好;也许是太无知,伤人的话不知说了多少,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付出,而我却不懂...
原来这么简单作文2000字10-05
【篇一:原来这么简单】王若溪从小我就害怕独自一人待着,而黑暗更令我惧怕。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妈妈便要求我晚上一个人睡觉,来培养我的独立性。可是从小和妈妈睡惯了的我,非常害怕又黑又静的环境,就只好找一切借口拖延。最终,妈妈实在拿我没有办法,只好把我硬生生关在房间里,关灯后,便离开了。我眼前顿时一篇黑暗,什么也看不清。窗外似乎能听见几只青蛙的鸣叫,“哇哇”声在黑暗中显得更加恐怖。我轻轻拉开窗帘,对面大楼...
给心灵留些空隙作文800字09-30
陶渊明为心留白,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只要采菊离下,悠然见山的生活。李白为心留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只求放鹿青崖、骑访名山的淡然。屈原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发出“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的呐喊。给心灵留些空隙,才能走上人生的坦途。智者给心灵留些空隙,他会放慢追逐名利的脚步,回归本心。当今之世,物欲横流,放眼天下,真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使人毫无精神,遂使心灵蒙尘,从而变得“语...
完美人生作文750字09-27
热爱生活,就该热爱生活的全部,包括残缺和遗憾。——题记有人说:“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不禁想,那是怎样的一句话,闪耀着一生的辉煌,包含着一生的沧桑,还是掺杂了些许的遗憾呢?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真正的英雄是看透生活的本质,却依然热爱生活。”张爱玲曾说:“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那是精致繁锁的美,却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若我能选择,我宁愿穿旧的袍,因为崭新的袍像极了苍白的人...
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作文600字09-22
有这么一位青年人,他每天竭尽所能地工作,不分昼夜地学习,可事业上收获甚微,为此,他十分苦恼。一天,他找到一名位智者诉苦:“我每日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所有心血花在了工作和学习上,收获却少之又少,真是天道不公!”智者笑而不语。这位青年继续说道:“我爱好文学,也爱科学。同时,我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也十分浓郁,为此,我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这些。”“请等一等!”智者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迎着阳光,把光和...
坚定生命的航线作文700字09-17
不是蝴蝶飞不过沧桑,是它没有坚定目标奋力展翅,不是水滴不穿顽石,是它没有坚定意志始终如一。就像两只碰撞的蜗牛不够坚定目标,不抵诱惑,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一样,只有坚定自己的目标,尽力去做,才不枉流水似年,才不叹青春仓促。夕阳西下,青青南山,一锄一把,一位老人在这一刻被历史定格。几被诚邀,依然一花一世界,不懂厚禄。高喊“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太短苦太长,既然坚定生命的航线,那又何必偏执。“晨兴理荒秽,带...
道德点一盏心灯作文800字09-13
搭起心灵的圣坛,守住心灵的契约,敲响心灵的钟声。道德,点一盏心灯。道德,来源于善心。善,只有一个,那就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心动。善良的性,纯真的情,净澈的心。因善而仁,因仁而爱。无善念,犹如雄鹰折了翅膀,从云端坠落,远了高空,近了低地;无善心,犹如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的夕照,虚幻存在,只要一触,就会随着水纹消失;无善情,犹如一枚飘荡在风中的果子,渐渐失去水分与香气,只余干涩。若无善心,我们的心灵不再有似...
语言作文750字09-12
语言之学问甚繁。欧阳永叔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本意乃颂山川之美景,以示醉翁悠然自得,心旷神怡之念。然今人以此句为贬用,或曰:“不可知其人之心也。”或曰:“其意不善。”此何之谓?以异眼视一物,其形意异也。吾尝与友于午时携作业之师处。适值吾师阅卷,且下午有课。曰:“退之,此时方至,吾何以咸阅之?”吾与友乃退,方行,师又言:“今后若我课于下午。且作业收于午后者,不必携来与我。”吾屈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