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相关作文

【篇一:高中责任的议论文】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勇于承认错误,是一种责任。1920年,有个八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足足可以买下125只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每天省吃俭用。一年后终于攒够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为社会贡献,是一种责任。优秀的生物学家、病理学家梅契尼科夫把一生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病逝前,早已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供医学解剖用,并内定了解剖医师。临终前,他对那位医师说:“你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你在负责解剖我的尸体时,请注意我的肠胃,我身体的毛病,八成是发生在那里。”

热爱祖国,是一种责任。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小的时候,有一次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约岳飞去拦路抢劫。岳飞果决拒绝了他们的要约,并劝阻他们不要去干。但众兄弟并没有听他的劝说而离开了他。岳飞母亲听说此事后,很高兴。但又害怕他在自己死后经不住,于是她拿来绣花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然后涂上醋墨。这四个字便永不裉色了。从此岳飞英勇杀敌,真正达到了他母亲的要求。

古今中外的人们,因为勇于承担责任而有口皆碑,流芳百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人生的信念;“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豪迈的誓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们的情怀;“拯救祖国”是他们的呐喊。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责任;关心老人,爱护儿童,这就是责任;堂堂正正做人,为人民谋利造福,这就是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责任。

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篇二:奇妙的水生生物世界】

暑假第一天,我开启了一次生物科普夏令营之旅,主要学习显微镜下的水生生物世界。

首先,老师带我们了解了世界最毒的动物——澳洲箱水母。箱水母有24只眼睛,60条3米长的触手。如果在海滩上看到“小心水母”的警告标识,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下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箱水母可是会在极短时间内让人死亡。

接着,我们开始动手操作。首先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肉眼看不清和看不见的草履虫和绿眼虫。草履虫在显微镜下就像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米粒,而绿眼虫则像黑绿色的小点点,好玩极了!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它比我想象的大好多倍。

然后,我们开始解剖文蛤。跟我合作的小姐姐碰都不敢碰,我却一点儿都不害怕。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腮和脚,然后用剪刀把文蛤剪成一条条,发现了更多平时忽略的东西。以前我一直以为文蛤是植物,现在才知道它也是有腮有足的软体动物。

最后我们迎来了大挑战——解剖活龙虾。我挑到的是一只公龙虾。一开始,我拿着它的触须,让它转圈跳舞。当我准备解剖的时候,它突然开始拍打尾巴,吓了我和小姐姐一大跳!后来,经过老师的协助,我们成功看到了它的腮和砰砰跳的心脏。龙虾的生命力真顽强,让我惊讶无比。

这次夏令营让我感受到了微观世界的精彩和奇妙,认识了起初排斥的解剖。充实的一天不仅让我和小伙伴收获了很多知识,还收获了一个新朋友——我的小鱼珍妮尔。

【篇三:好奇】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的好奇心不是针对多方面,只是针对别人的笔。你会想:笔有什么值得好奇的?这我也想过,可还是忍不住地去看别人的笔,几乎我们班的笔都给我看遍了,但我仍然反复地去看他们的笔。看厌了就跑到隔壁班级去看,不管他们怎么训斥,我就是迟迟不肯离开,直到他们摆出要打人的手势时,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

在笔中,让我最好奇的还是钢笔,我对钢笔的好奇心远远地高高出了水笔。最近,班上流行起了一种叫“凌美”的钢笔,我一旦看见了就把它握在手上不想放下。当然,我最喜欢的“派克”不能不提。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到新华书店去买钢笔,我也把那里现有的“派克”都“解剖”了一遍,可惜太贵,最终没有买下。

我一旦喜欢上一件东西,就会对它产生巨大的好奇心。不过,请注意你的笔,不然马上就要被我拿来做“解剖”实验了。

【篇四:圆圈人生】

年年月月日日地走在人生这条路上,也尝试着去解剖人生。结果竟然是那样惊诧,人生只是一个个的圆圈拼成的……人们又常常把圆圈想得很复杂,很可怕。然而,到最后常会发现,跳出圆圈其实不难。人生解剖结果如下:

圆圈A:蹒跚学步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开始,便落入此圆中。一直依赖着父母抱着。一旦父母走开,只有哇哇大哭的份儿——因为不会走路——他还没发现,圆圈已越来越小。直到岁月把圆圈压缩到容不下他的时候,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跳出圆外——他便因此迈出了第一步。他回头一看,跳出圆圈A实在容易。

圆圈B:对高等学府的追求

从背上书包开始,注定了12年的寒窗,也开始落入此圆中。不论此圆是什么——中考,高考抑或考研,当知识把圆圈压缩时,很多人只是在圈内扑腾。“这下完了,过一个月就高考了……”回来,有些人在圆圈中挣扎困惑,等待圆圈的期限;而有些人则鼓足勇气,跳出了这个圆圈。回头一看,跳出这个圆真的不像想象中的恐怖,只是可怜了那些还在圈里的人。

圆圈C:承担家庭的责任

人生如逝水,跳出B圆圈后很快便迎来了C圆圈。从小就在旁人的关怀下长大,也不太懂如何去关怀别人。可是,家庭又很快地把圆圈压缩了——上有上了年纪的父母,下有不明事理的儿女。此时,有些人便会想:“这还了得,我哪受得了这么重的负担!”他们被圆圈包围得惊慌失措。还有些人,他们纵身一跃跳出圆圈。他们努力工作,化压力为动力,取得了事业与家庭双丰收。他们回头一看,这个圆圈也只是个纸老虎,跳出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艰辛。

圆圈D……E……F……

人生的圆圈实际上很多,我们也便是在一个个圆圈中前进。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圆圈在压缩,有时会觉得无路可走。实际上,跳出圆圈常常没有我们想得那样困难,只要有勇气去跳,便是一个成功者。我们只要自信、乐观地去面对每一个圆圈。我们就会是人生之路上的胜利者。

【篇五:第一次解剖青蛙】

我左手拿着屠蛙宝刀,右手拿着放大魔镜,对着“蛤蟆怪”一番残杀,这就是我四年级的第一次解剖。

那时四年级的我对生物疯狂着迷,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青蛙的”内脏,好奇心让我兴奋不已,叫上朋友拿上小刀和被改进的军用放大镜,装备齐全,随时准备进军。

夏天正是蛙类产卵期,来到后山。因为刚下过雨地面潮湿,有一些小水洼正是蛙类产卵的好地方。我们躲进了由艾草形成的巨大绿色屏障,静静等待青蛙的到来。等了半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上钩啦!一看,不是我们期望中的青蛙,而是一只柚子般大的难看的癞蛤蟆,算了,癞蛤蟆就癞蛤蟆吧。我们用一把抓到的艾草杆把它固定在石板上,从颈部下用刀慢慢地切开,一直切到腿那儿,用小树枝撑开肚皮,恶心的一幕顿时出现:血液像开了堤的河水疯狂地涌出之后,一片内脏出现在我们眼前,谁看了都想吐。

但好奇心更胜一筹,咦,心脏怎么还在动?原来神经细胞并没能死亡,举起放大镜一看,通往心房的血管仍然继续流通。再翻到背后观察,突然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喷了出来,直接喷到了朋友的下睫毛上,还有一丁点溅进了眼睛,朋友顿时感觉眼睛疼痛难忍,“啊啊啊”地直叫,这时癞蛤蟆潜意识的防卫,还是触动什么了?

我将朋友送回家后,立马研究起来。记得在生物收上说过癞蛤蟆的毒腺是长在后背颈部的后面一点点,切开一看,果然是的,只见乳白色的液体正缓缓流出。为了验证毒性的强弱,我捉来一只大黑蚂蚁,用树叶沾上毒汗,滴在蚂蚁的嘴里,然后放走。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大黑蚂蚁抽搐了几下,接着走一步停一步,十分艰难,当它走到第五步时,便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好恐怖啊!我连忙翻看肚皮,看到一个内脏里流出不明的液体,会不会又是毒液呢?切开细看,原来是一个翅膀的残体,按纹路按体形按大小来看,应该是晴蜓的翅膀。一只癞蛤蟆能吞下一只蜻蜓,真不可思议呀!

癞蛤蟆是有思想的吗?看看大脑就知道了。我用小刀把头骨剔出,一个小东西掉了出来,用放大镜一看,粉红色的,接近半圆的形状,错不了,这一定是大脑,我曾在书上看过。但是它只有芝麻点大,难怪癞蛤蟆这么笨!我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个眉豆一样的子宫,果然是个母的!我切开一看,卵没了,但在旁边却出现了一些黑色的小珠子,我细细一看,原来那些正是它的卵。我明白了,母亲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把卵排出,自己则承受着那地狱般的切割。并不是人之间才有亲情,动物也有。这么伟大的母亲,我怎么能对它这样呢?我一时觉得愧对它。

这次解剖经历让我懂得了许多,永远难忘。

【篇六:读《非洲雌象麦菲》有感】

假期里,我读了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的作品《非洲雌象麦菲》,可谓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述:一只叫麦菲的非洲雌象,被人类给捉住了,结果中途发生了车祸,因此逃进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麦菲想进入洛亚象群,却被象酋布隆迪视为怪胎,因为它长着三尺宝牙。后来象酋被两头象篡夺了王位。麦飞救了布隆迪,还帮他东山再起。结果后来却因为一些事而发生分歧。还有次,象酋见死不救。让麦菲被遗弃了,后来麦菲想尽方法上来,气势汹汹地与布隆迪拼命。可最后却因为肚子里孩子撞断了自己的三尺宝牙。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麦菲正准备和布隆迪拼命。然而却因为肚里的孩子放弃了这一念头。最后还因生存压力不得不撞断自己的宝牙。而这样不仅让我领略了母爱的伟大,还让我了解了大自然的残酷。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有着千千万万的人在和你竟争,如果不想被别人远远甩开。就要努力学习。

这本书也令我进入了深深的思考,比如我想不通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和动物好好相处呢?为什么那些利欲熏心、贩卖动物的人类只知道向动物无尽地索取再索取,难道他们有吃有穿还不够吗?为什么为了那点利益就去残害一条鲜活的生命,真的值吗?

沈石溪先生曾说过,人类和动物是平等的。记得有一次,我在桥头上看到这样一幕:好几名青年正拿着弹弓对树上的鸟,随着“嗖”的一声。一只鸟就从上面掉了下来,“喳喳”地叫。那听起来凄惨的叫声,在那几名青年耳中仿若未闻。他们将小鸟捡起来,放在一块石头上,突然拿起了一把小刀,我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们拿着小刀开始了解剖,对,没错就是解剖!那是多么地狠心,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那些刽子手,就在我眼前,我却无法阻止。为什么!小鸟明明没有招惹他们,他们却无情地杀害它。

我不禁悲愤,喃喃自语道: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动物,就会死气沉沉,还会使生态不平衡等等。所以让我们好好保护动物吧!

【篇七:我长大了】

“好的,我马上到。”妈妈打完电话后便说:“洋洋,我做好饭了,如果你饿的话就先吃吧,我马上回来。”说完妈妈就走了。

哎,妈妈又走了,我一边叹息一边写着作业,写完了,我舒舒服服的打了个懒腰,“妈妈还没有回来,我肚子都饿了”我心想着我慢慢悠悠地走进了厨房,忽然发现妈妈还没有做稀饭,“要不然,我替妈妈做个鸡蛋汤当稀饭吧!”我心想着就拿出了个鸡蛋,因为是第一次打鸡蛋,所以我就把它当成了个熟鸡蛋来对待,从它的“头”开始“解剖”它,就在它碰到桌子的那一瞬间一些黄色的蛋清流了出来,就像瀑布一样流到了地上,我瞬间傻了眼,妈妈可是今天早晨才擦了地的呀,哎,我还是拿拖把来擦擦吧!解决完了第一个鸡蛋“瀑布”,我就又拿起了一个鸡蛋,小心翼翼的从它的“肚子”部分开始“解剖”,这次很成功,蛋清和蛋黄准确无误的流到了碗里,我顿时松了一口气,紧接着我又“解剖”了一个鸡蛋,还是很成功,我就拿出了一双筷子,均匀的把两个鸡蛋融合到了一块,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了,可是,我却被“要插电”这三个字吓到了,当时,我的内心十分纠结:妈妈走之前嘱咐过我一定不能碰插座,但是,我却想给妈妈个惊喜,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插上了电,开始做鸡蛋汤,我首先倒上了点开水,然后又把鸡蛋放了进去,过了五分钟,鸡蛋熟了,可是,我一尝,一点也不好吃,一点味道也没有,对了我可以放点糖呀!说完,我就十分从容地把白糖拿了出来放了一勺,我又尝了一下,“嗯,真好吃!”我说道,然后,我又拿出了两个小碗,盛了两碗,端到了餐桌上。

刚做完这项工作,妈妈就回来了,她看到,激动地说搂住我说:“洋洋,你长大了,知道给妈妈做饭了,妈妈好高兴!”我说:“妈妈,你高兴就好,对了,你赶快尝尝我做的鸡蛋汤好不好喝!”说着,我就把鸡蛋汤端到了妈妈面前,妈妈拿着盛着满满一勺鸡蛋汤的勺子,小心的把鸡蛋汤送入嘴中,细细品尝,她吃完以后,眼眶里瞬间挤满了眼泪,她忍住眼泪说:“洋洋,你做的太好吃了!”说完妈妈的眼泪就夺眶而出,我连忙说:“妈妈你别哭啊!我饿啦,咱们去吃饭吧!”妈妈说:“好走吧!”说完,我们就去吃饭了。

通过这件事,妈妈从此对我刮目相看,因为她知道我长大了!

【篇八: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别人的缺点耿耿于怀,对自身的不足却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我们缺少自我淘洗的勇气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常思己过,自我淘洗,你会发现:“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自律的表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与其洋洋得意地批评别人,不如气定神闲地审视自己。人之大敌莫过于己。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在那“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割发代首,这不正是严于律己的表现吗?毛泽东——这位倍受人民爱戴的领袖曾带头自我批评,他曾说过:“批评自己的缺点就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正是因为他淘洗了昨天之过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在看庞涓,倘若他能自我淘洗、严于律己,而不是采用卑劣的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又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泱泱秦国,要不是秦始皇残暴昏庸不听信忠臣之谏不思己过,又怎会让伟大的功绩二世而亡,空留悲叹?又怎会使子孙帝王后事之业的梦想破灭成灰?这些鲜活的例子生动地印证了:“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勇敢的表现。

人类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其实我们只是需要一份勇敢面对自己勇敢淘洗自己的勇气罢了。从今天起不再自欺欺人,常将“勇“字放心头,常把淘洗挂心间。三国时,蜀国与魏国在街亭交锋,马谡言过其实致使蜀军大败,不得不退回汉中,诸葛亮上书君王引咎自责,愿降三级。诸葛亮勇于担当、自我淘洗的精神和这份全军前自我批评的勇气,被传为了千古佳话。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自以为战无不胜,不知反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幻,已非他日之格局,夷邦的坚船利炮竟打得清朝这只老龟更拼命地往壳里钻。他们的胆小懦弱、愚昧狂妄带给了国家和人民惨重的教训。如此看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都要在自我淘洗中完善和成长——“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自尊的表现。

清代陆陇其曾说过:“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人,容易在取得小小成就之后沾沾自喜,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丑态。把过去了的辉煌挂在嘴边的人注定只能活在昨天。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仰天长啸:“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他的骄傲狂妄不知反省执迷不悟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如果他多一点醒悟、多一点自尊、多一份谦逊,也许历史会被改写,命运将会不同。唐太宗若自恃丰功伟绩,不听魏征的劝谏,不思自己的功过得失,又怎会有“贞观之治”的美名流传呢?只有把成功抛在脑后,汲取经验,淘洗自己,批判自己,以求明天更好,这才是一个人自尊的表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如果连自己都不能严加管束,不经常批评自己、淘洗自己,这便是对自我的不尊重,那么想成就一番事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淘洗能化干戈为玉帛,淘洗能化荆棘为坦途,淘洗能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常思己过,自我淘洗,不亦乐乎?

【篇九:敢于自我解剖——读《一件小事》有感】

在鲁迅先生的众多文学著作中,有一篇短小,精炼,却寓意深刻文章,名叫《一件小事》。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车夫的淳朴与善良,而是鲁迅先生敢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文章讲述了民国六年的冬天,鲁迅先生雇了一辆人力车去赶路,却碰倒了一位老妇人。尽管鲁迅先生坚持认为她没有受伤,车夫却毫不理会,带着老妇人走进了警局,通过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这件小事,使鲁迅先生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鲁迅先生对国家没有了希望,已经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脾气越来越坏,也开始看不起人。开头中,当车夫扶起老妇人时,鲁迅先生没有同情,而是在一旁幸灾乐祸:“车夫多事,也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在看到了车夫的行为后,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自己:“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批判自己的渺小,心灵的黑色,对车夫的尊敬溢于言表。结尾,作家做了深刻的反省,改变了以前的自己,有了新的希望。时时在困难的时候用这句话鞭策自己,“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了我的勇气和希望。”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渐渐联想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我从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自我解剖,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反省,甚至也很少听取别人对自己批评,就算有缺点也不承认:一次考试,我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回家后边和爸爸开始了分析,中间的许多错题,我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丢分。可我却自欺欺人,坚持认为自己学的很好。爸爸一指出我的错误,我就怒目圆瞪,强词夺理地反驳:“才不是这样的,我明明就是粗心大意!”紧接着,又想尽办法,证明这些题目以前正确过。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自己的缺点。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感到万分后悔。对“别人的解剖”都无法接受,那又怎么可能自我解剖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拥有这样的成就?因为他不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具有敢于自我解剖的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时,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正视它,敢于与它搏斗而不在意他人的指指点点,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

【篇十:解剖《花木兰》】

诗歌当中的木兰,是有情有义、勇敢机智、胆大灵活、又热爱生活的人。但是在电影中的木兰却表现出更丰富的面貌。

花木自小便聪明伶俐,志气高昂,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却常常弄巧成拙。“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年迈残疾的父亲毅然接过征书。一旁的木兰希望能劝阻官员,可官员丝毫没有怜悯之心。木兰懂事孝顺,可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并没有发言权力。

木兰毅然替父从军。开始时,她不自信、容易气馁,但是凭着不懈的努力和一股韧劲,她克服心理生理障碍,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成为军中重要的大将。

回到大营,大家惊觉大部队在匈奴的魔爪下全然覆没。在一片狼藉中,木兰找到一个娃娃,她捧起它,贴近怀中。木兰的女子天性,对童稚的爱护由此可见。

在雪山上,新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木兰丝毫不惧,充分展示在训练中培养出来的沉着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当自家将军不幸掉入雪流,木兰不顾生命危险的去营救。可见,木兰真是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好女子!

在战争中,伙伴们发现木兰的女儿身,并把她遗弃在冰山雪地。木兰却并未灰心绝望。匈奴再侵,木兰回京报信,可惜人们已对她不再信任。木兰却并未放弃,她带着同伴闯入皇宫搭救皇帝。相比将军的紧张恐惧,木兰在千钧一发之际再次以高强的武艺和聪明机智解救将军,并顺利打败敌人,解救皇帝。谁说女子不如男?

皇帝称赞木兰,承认她的功勋,皇帝在天下人面前向木兰鞠躬,这的确是不会出现在封建社会的事情,但是谁又能说没有受感动呢?

木兰并不是传统的闺阁女子,她聪明,好强,有自己的主张。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她得到了多方的帮助,但成长毕竟是个人的事。她凭着自己的意志,经历磨难与挫折,终于由一个平凡的女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