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喜欢的小动物】
头戴红帽,身穿绿袍,会说人话,你说它学,猜一动物。答对了,是鹦鹉!
我家就养了这样一公一母两只虎皮鹦鹉,公鹦鹉是蓝色的,我叫它“小蓝”;母鹦鹉是黄色的,我叫它“小黄”。它们的爪子尖尖的,尾巴长长的。它们的羽毛很鲜艳,色彩斑斓。
鹦鹉学舌是因为它喜欢模仿,但我们家的鹦鹉很奇怪,居然不会说话。后来我才知道,想让鹦鹉说话需要对它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两只鹦鹉似乎很喜欢打架,这不,它们又打起来了。这次,小蓝占了上风。小黄集中生智,一蹬腿,小蓝还真有点被吓着了。两个小家伙的爪子很有力,适合抓取,能轻轻松松地“走横杆”。
鹦鹉喜欢吃谷物和果实,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是小米和水。刚开始,它们很胆小,我们一靠近,它们就变得畏畏缩缩的'。后来,它们渐渐胆大了。一到吃饭时间,它们就争先恐后地飞向食物,你推我挤,都想第一个吃到。经常是小蓝夺得“食物抢夺赛”的冠军。
那时,正是三九严寒,两只鹦鹉最终还是没能承受住寒冷的考验。虽然它们陪伴我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它们带给我的快乐却是长久的。
【篇二:与你一同前行】
翻开记忆的书册,不经意望见那闪耀的签,有你的记忆从心底层层浮起……
小时候,与外婆同行,得快乐……
幼时的我总爱缠着外婆,我俩一起漫步田间,捉一只起舞的蝶,吟一首有趣的诗,采一朵绽开的花。幼时我的手活像一条倔强的鱼,总想挣脱外婆的大手的束缚。有时找个空子抽出手,外婆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盈盈的对我说:“嘘,别动,听那小虫儿的鸣叫。”我顺从的停下声仔细地聆听,外婆一把抓住我的手,我俩“咯咯”的笑,笑声在田边萦绕着,久久不绝。
长大后,与外婆同行,学知识……
生日前夕,我同外婆约好一起去她家玩,不到外婆家,就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是外婆。一下车,外婆就拉着我进屋,今天我要和外婆学习包馄饨。第一次包馄饨竟然有一种考后听分数的紧张感。外婆首先做了个示范,放好菜后,一折、二捏、三翻,一个精致的馄饨便“活跃盆中”,我也“鹦鹉学舌”起来,可是我这么捏不对,那么翻不牢,我包出来的馄饨又丑又松,外婆看我懊恼的样子,悉心的指导我,那双手触动我的手,也触动了我的心,外婆的手毛毛的,覆满了茧子,那是操劳的痕迹,那是岁月的影子。外婆见我愣了神,不经拍了拍我道:“傻丫头,发什么呆呀,好好学。”所谓,名师出高徒,在外婆的指导下,我也包的有模有样了。
而现在,与外婆同行,知感恩……
近日,外婆因外公的病情憔悴了许多,周日,我寻思着去帮帮外婆。刚到外婆家,正巧外婆刚要洗菜,我忙叫住外婆:“外婆,我来帮你的忙。”外婆见我来了,走出来拉着我进去,和外婆拉了会家常,我拉着外婆到沙发上坐下,调好外婆平日爱看的电视剧。帮外婆洗菜,刚触到水,不经立马抽回,这么冷的天,如此刺骨的水,外婆平日就是这样的吗?我回想起外婆的手,布满了膏药,有的地方甚至裂开了,我不经鼻子有些酸。第二天,我买了一只护手霜,拉着外婆坐好,我轻轻的为外婆涂抹着,一点一点,匀开,凉凉的感受滋润了外婆的手,也滋润了我的心。外婆笑了,如开了一朵花,向我灿烂的绽放,心底的温情像一朵大大的棉花糖,膨胀开来。
回望成长路,悠悠外婆情。成长的路上,一直有外婆的陪伴,往后,我要拉着外婆一直走下去,漫步在这人生之路上。
外婆,与你一同前行,我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
【篇三:快乐游园】
说起快乐,我就会想起那天去深圳野生动物园的事。那天早晨,我们收拾好背包就出发了。
海豚表演
进入野生动物园,首先我们来到海豚表演现场。我们刚坐下,就听到有人喊:“有人跳水了!有人跳水了!”只见5个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其中一个运动员因为动作失误掉到水里去了,看着他那狼狈的样子,现场观众笑得前俯后仰。爸爸说,这是特地设计的搞笑片段。
接下来是海豚表演算术,说到海豚表演算术,那可真不得了。这是一对海豚姐妹,姐姐8岁,妹妹7岁,每当她们算完一道算术,就会游回去,获得一条“鱼”的奖励。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奖励的是什么东西,但看上去就是一条鱼。海豚姐妹是怎么算的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们的计算结果是对的。比如说:主持人说2+3=?,她们就会摆5下尾巴游回去,等于几就摇几下尾巴,好神奇吧!
大熊猫睡觉
当我们来到熊猫馆,看到两只熊猫,一只白一点,一只黑一点,可它们并没有吃竹子,而是正在睡懒觉,害得我们只拍到和大熊猫睡觉的照片。
鹦鹉学舌
看见鹦鹉,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是怎么说话的。饲养员选了一只红色羽毛的大个子鹦鹉来表演“鹦鹉学舌”。表演开始了,饲养员说:“你好!”鹦鹉抖抖翅膀,张开嘴巴:“你好!你好!”饲养员说:“再见!”鹦鹉也紧跟着说:“再见!再见!”
我们还看了好多有趣的表演,也见到了许多不曾见过的动物。这一天,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快乐,留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回忆,我永远记得这次快乐之行。
【篇四:我喜欢的小鹦鹉】
我家养了一只小鹦鹉,名叫“小淘气”。它有一身黄色的羽毛,光滑得好像抹过油似的。勾子状形的嘴,黑色的眼睛,圆溜溜的,显得格外漂亮。那一足脚,紧紧地抓住脚下的木架,显得很有力度。
一天早上,我醒来后,走过它的笼子旁边,它就“啾啾”直叫,好像在说:“主人,我饿了,喂我点吃的吧?”我刚喂过一小时的饭,它又“啾啾”直叫,好像又在说:“嘻嘻,小主人,我又饿了,再给我喂点吧?”我生气地瞪了它一眼,“小淘气”好像是看出了我的不耐烦,不再出声了。
还有一次,我刚给它倒满了水,它就两分钟喝完了,我很生气,都想骂它,这时,它睁着那双水汪汪地眼睛望着我,一副无辜的样子,我也就算了。
这就是我的“小淘气”!人都说鹦鹉学舌,但是,它暂时还不会学话,我想,以后它长大了,我得慢慢地教它。
【篇五:天堂】
天堂!厕所就是天堂!
大家一定很好奇,厕所不是臭气熏天吗?怎么会是天堂?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老妈。
有一天,老妈突然宣布禁止爸爸抽烟、喝酒,禁止我们玩手机。
爸爸听到妈妈的命令,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我和老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这毕竟是老妈之命,不得不遵。于是,我们三人便一起商量着到哪老妈才不会发现我们。还是老弟机灵,说:“我知道一块圣地――厕所!”我和爸爸举双手赞同。于是,我们三人便鬼鬼祟祟像小偷一样溜进厕所,“咔嚓”一声把门锁好,我们顿时从拘束的小鸡变成了自由的雄鹰,玩手机的玩手机,抽烟的抽烟。
一刻,两刻,三刻……老妈觉得情况不妙,她一边敲厕所门,一边喊:“你们好了没?我要上厕所了!”“不好!”弟弟和我急忙把手机藏进肚子里,可爸爸在厕所抽的烟味还没散尽。怎么办?怎么办?要被发现了,我们三个急得在地上直打圈圈。还是老弟镇定,说:“喷点空气清新剂不就好了?”老爸鹦鹉学舌:“对呀!喷点新鲜空气剂就好了。”折腾了一番,我们打开了门,妈妈走进来,一会儿看看垃圾桶,一会儿看看洗手池,又看看我们。弟弟急忙走上去抱着妈妈,可怜巴巴地说:“我饿了,我要吃饭。”妈妈犹豫了一下,出去了。我终于松了口气,爸爸吐了吐舌头,说:“刚才真捏了一把汗,妈妈也是为我们好,我们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呵,厕所就是天堂呀!可呆在“天堂”的滋味一点儿都不好。
【篇六:鹦鹉学舌】
一天,我们在广场上看见了两只鹦鹉。一只鹦鹉,头顶绿色的毛,羽毛呈深绿和鹅黄两种颜色,在阳光下越发有光泽。眼睛像两颗宝石,机敏的环顾四周,十分可爱。
都说鹦鹉学舌很好玩,我决定逗逗它。我对她说了声“你好”,它眨着眼睛盯着我,在确定我没有恶意后,也学着我,伸长脖子说:“你好!”它的声音粗壮有力,我又去斗另一只鹦鹉也对它说:“你好!”可它却没有搭理我,还把头扭到一边去了。于是我又去逗那只鹦鹉,我说:“你好,再见!”它也和我学:“你好,再见!”边说还边,扑扇着五彩色的翅膀。我心想:这鹦鹉把中文学得那么好,英文会不会说呢?于是我饶有兴趣的对它说:“Hello!”可它反应了一会儿,不会说,于是就把头扭到一边叫了起来。这只鹦鹉可真聪明,不会说就不说。
不一会儿我们就回去了,这只鹦鹉可真逗。
【篇七:实践出真知】
何谓知?了解,明白,最终大彻大悟?何谓行?尝试,实践,终而学以致用?二者是人们提升自我的两个阶段,并无非孰轻孰重,孰难孰易。如果非要划一个界限,那只能说知是行的前提,而行是知的升华。
“知,识也。”不论是技巧还是经验,抑或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准测,这些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一同构成了人生中所有的所谓知识的东西。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继承他人的记忆和经验,也就是最通常的学习过程。读一本好书,听他人的谆谆教诲,从家人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太多太多的媒介可以让我们学习。诚然,记忆不等同于知识,只有融会贯通当然,知识得以拓展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愈走愈深,得益于人们不断地思考,探索。踏在前人铺好的基石上继续建设,这种模式适用于全部学科的知识积累。知不应只停留在嘴边,只会侃侃而谈者和鹦鹉学舌没有差别,只有将知识深深印在心中,这些知识才能真正改变人的行为,丰富人的底蕴。
“行,人之步趋也。”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大概是对“行”的最通俗的解释了吧。然而天下的实践,并不只是出去走走就都能透彻地了解了的。实地考察当然是实践,还原书本中的实验也是实践;验证一个理论是实践,发掘理论并探索更多价值更是实践。不仅仅是验证,更多的是拓展,这便是实践的真正意义。没有拓展,人类谈何进步。
由此可见,二者都是在求知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同等重要。人们总是试图说明“行”应该是“知”的后续阶段,并且想要完成也不甚容易,然而不曾想过,难道对于知识的探求不也是“行”一种的方式吗?运用掌握的知识来探寻更深层次的真理,不也就是对于这些知识的实践与利用吗?如此,“知”与“行”不再是那么对立,反倒是在某一点上交融了,这一点也就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的临界点。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只知其中一个而忽视了另一个,或是死记硬背生怕漏下什么,或是没有方向地乱做一气。或许,人的能力本就不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尽毕生心力也就只能达到其中一个的极致境界。而有人或许连极致也难以触及,刚刚入门就浅尝辄止。与其讨论两者到底哪个更难一点,不如说其实两个都很不易,尤其对于想做到精通的人而言。
实践与真知,两者不仅是因果关系,更是并列关系。它们同等重要,也同样值得我们用心地去做,去实现,去力学笃行。
【篇八:可爱的小鹦鹉】
一天,朋友送给我一只小鹦鹉,它非常可爱。你看,那黄绿色的羽毛中有一个灵光的脑袋,上面嵌着一对小巧的、晶莹剔透的、绿豆似的眼睛正在闪闪发光。它的脖子非常短,却非常灵活。它的翅膀很短,身子很胖,很难想象它是怎样飞起来的。它的腿很短,尾巴很长,当它站在树上并背对着你时,你甚至会以为它没有双腿!
它和别的鹦鹉一样都有一个其它鸟类所不及的本领——鹦鹉学舌。顾名思义,就是学人说话。它学的很好,有时,我给它放故事听,它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保证不出任何差错,甚至有时候语音语调都非常像,让人难以辨别真与假。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它竟在我耳旁念起了唐僧的经文,唉,没办法,谁叫我总是给它听《西游记》呢?
它的飞行技能也掌握得好极了。一天,我突发奇想,决定测量一下它的飞行能力。我把门窗和电扇都关上,打开笼子,只见它先试探性地伸头,见我不管它,就在屋里飞了几周,又回到笼子里。
这就是我的小鹦鹉,它很可爱,我很喜欢它。
【篇九:游野生动物园】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了青岛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让我大饱眼福。
我们先来到鹦鹉乐园,只见一只只鹦鹉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美丽极了!“你好!你好!”“恭喜发财!恭喜发财!”鹦鹉不停地跟游人打招呼,语气声调都跟人及其相似。“鹦鹉学舌”的成语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鹦鹉的表演也很精彩,瞧:一只鹦鹉正在走钢丝,它先轻轻地飞上钢丝,然后一步步平稳地走过了钢丝。别以为鹦鹉的表演结束了,它还要再走回来呢。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不禁为它捏了一把汗。可鹦鹉却轻松地走了回来,我不由地赞叹:鹦鹉不仅嘴巴乖巧,它的身体也很灵活啊!
接着,我们又来到猛兽区。只见一只黑熊和驯兽员正在跳绳,别看熊平时很笨拙,跳起绳来可是灵活的很呢。还有一只老虎正在跨栏,你看它的前爪先越过了栏杆,紧接着后爪也顺利地跳了过去。“完美!”我不禁欢呼起来。森林之王真是很有飞人刘翔的风采呢!表演结束后,老虎挥动双爪,向我们告别,样子有趣极了!
然后,我们又观看了孔雀开屏、3D画展,都非常好玩。
最后,我们来到小山上野餐,一边吃一边欣赏美景,好不自在。
一天的行程马上就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岛野生动物园。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动物园,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可爱的动物们,我还会来看你们的!”
【篇十:“六一”排练之趣事】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放在手心跟我来……”《最好的未来》,是我们班“六一”儿童节表演的歌曲,它是一首手语歌。
手语,是聋哑人的语言。它非常奇特,几个动作就能让聋哑人与他人进行沟通。手语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那不是一般的难。今天,我们就学习了手语,那动作做得简直是群魔乱舞。你瞧,光“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这一个动作,同学们就是囧态百出,有的把手向前伸,有的将手往左边放,还有的呢,停在半空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你看,够奇葩吧!
“嗯……这个动作,应该是这样做的吧!”苍多多一脸疑惑,抓耳挠腮,觉得自己似对非对。热情的“祁大侠”见状立即出马,他拍拍苍多多的肩,一本正经,信心满满地向小苍演示了一遍“正确动作”。只见他慢慢地把手伸出来,又软软地收回,再像小树发芽一般,将胖乎乎的小肥手伸向天花板,肉嘟嘟的小嘴巴合着节拍,脸上的表情包可丰富了。一旁的小苍呢,看得一愣一愣的,咧着嘴,皱着眉,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似乎在想些什么。不一会儿,祁胖胖演示完毕,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苍多多立刻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原来就是这样做的。”一边说一边鹦鹉学舌般认真地做了一遍。一旁的我险些笑昏过去:祁胖胖把错的动作告诉了苍多多,苍多多还以为是对的,学得起劲嘞。哇哈哈,真是太逗比了!
“这是最好的未来,我们用爱铸造完美现在……”优美的歌声,欢快的笑声,在教室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