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关作文
忆中秋作文900字09-10
在中国,有一个美丽而又美好的节日——中秋节。秋天是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在这美丽的季节中,也有一个美丽团圆的节日,在那一天,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八月十五那天的月亮又大又圆,就像是一个白色的月饼,自古至今,中秋节就是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大的节日,中秋节从中国流传到各个国家,被各个国家的人民所欣赏,中秋节又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女儿节、玩月节、拜月节和团圆节。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
继承与创新作文900字09-09
近年来,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继承与创新呢?记得老家附近有一座小寺庙,那是一座坐落于半山腰处的庙宇。在山下经过时,会看到瓦片上泛着太阳的光泽,跳动着星星点点的光芒,有时亮得刺眼。有时爬山锻炼身体,会遇见下山的衣着朴素的僧人,他们走着自己的路,不顾我们这些登山者的出现,神态总是平和...
传承作文作文900字09-07
传承在我心执笔挥洒,篆隶草行楷,停笔回首,中华几千年,萦绕脑海,传统必传承。在二年级,张老师是我的书法老师,他已经50多岁了,但脊背依然挺拔。他很黑,也很瘦,脸上的青筋脉络分明,如竹竿上攀着树藤。他总是笑呵呵的,常与同学们开玩笑,闹成一双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在凹进去的脸与幽黑的皮肤衬托下,像是黑暗中闪烁的星辰。一年前,他的一场讲座,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我的心共存。那天如往常一样,我们嬉皮打...
春节传统美食之腊肉作文550字09-07
过春节总少不了一种传统美食——腊肉。在我家乡,家家户户腊月初旬就开始忙着制作腊肉。因为腊肉是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腊肉全体呈金黄色,瘦肥相间,只是看看就让人口水直流,胃口大开。腊肉的制作材料很单一,就是猪肉。虽然制作材料简单,但制作过程不简单哦!首先把买来的的猪肉放上盐巴,放在通风处晾几天,然后烧柴生火,切记火不要大了,再在火上撒一层厚厚的木屑。等有烟冒出时就可以熏肉了。熏肉时,要用专门的...
返璞归真作文1000字09-0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精神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质朴纯粹,简单闲适的生活都是古人所喜欢,所向往的。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中国文化情怀。然而工业化的冲击,科技化的冲击,使我们的文化走向混乱,我们的精神陷入了迷途。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可我却恋上了书信,恋上了松竹民居,恋上了简单闲适,恋上了返璞归真。不知何时起,我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单的生活。内心坚定地想要一份安静...
你抢走的是红包,还是亲情?作文1000字09-04
在这信息时代,什么事情仿佛都变得多元化和碎片化。社会上,总是讨论着关于金融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等等。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大街上,人们的手中总攥着手机;公司里,职员的面前总摆着电脑。在宏观的世界里,人们接收着断断续续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而这一切,只是在仅仅几年时间内完成的。微信红包大概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物了吧。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大多相隔千里,而眼前这一块看似冰冷的屏幕,却连接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400字09-04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按照中国的传统,今天的人都应该回家与家人团聚,我当然也不例外。今天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吃过美味的晚饭,我就开始了赏月,在这美景中我陶醉了,我开始了一次奇妙的月球之旅:我一个梦醒来,就发现我懂了月球,我看到了嫦娥与月兔,月兔在做着丹药,也许,那就是数以万计的人们想要的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吧。可是那是给谁的呢?也许是给天上神仙...
实体书店的生存之道作文作文1500字09-03
【篇一:实体书店应以“时”为贵】最近,某大学纸质图书发烧友协会研究发现:实体书店在虚拟书店的冲击下,近半实体书店选择关闭或转行,一部分书店选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营模式,极少数书店依旧固守传统,一成不变。对此,我认为实体书店应以“时”为贵。与时俱进,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深圳有一家实体书店。作为一家传统书店,它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却有它独特的经营模式——“无人看管”、“无门书店”、“自借自还”。...
弘扬中国文化作文700字09-02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祀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
中华传统文化之殇作文700字09-02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这其中的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