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一样的新学期作文】
新学期新开始
啊,漫长的寒假结束了,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新的开始,新的目标,新的期望。
新学期开始了,我也长大了,更成熟,更稳重了,不再是以前那个稚嫩的小孩子了。发下新书了,发下的不仅仅是书,还有更多的.期望,未来。包上的不仅仅是书皮,是更多期望的翅膀,是崭新的未来。
新学期了,我应当好好地和同学相处,不闹别扭。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长辈和教师的期望。还有要遵守纪律,班规,不能再调皮让长辈和教师担心了。
我要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那天电视上那一幕让人痛心疾首的:在一个贫困的上去里,那些孩子的学校是茅草盖成的,连屋顶也没有。夏天烈日炎炎,他们也没有电风扇,也没有冰激凌能够吃。冬天他们头上没有帽子可戴,手上仅有一层薄如纸的手套,耳朵冻得通红,风一吹,房子都快塌了。而我们的生活多优越啊!学校开始加固了,教室宽敞明亮,不用担心房子会塌掉。夏天有电风扇,冬天有暖气,我们真幸福!
新的开始,新的期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二: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热热闹闹的春节又到了。在春节里,小朋友们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穿上新衣服,到长辈家拜年,收到红包了。
今年也不例外。拜完年后,我和妈妈一起整理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一看这数目还真不小。你看,这是奶奶、外婆分别给了1000元,舅舅给了800元,小姨1000元……看着这些钱,我眼睛眯成一条缝,心里乐开了一朵花,心满意足地笑了。
咦,这里还有50元,是谁给的呢?这么少。哦,想起来了,是大姨婆给的,难怪红包当时摸起来扁扁的,我就觉得有点不屑一顾了。这时,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宁宁,你别小看了这50元钱,这是大姨婆一年辛苦劳作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她的红包比谁都来得不容易。”听妈妈这一说,我羞愧的地下了头,不禁回想起那天拜年时的情景。
那天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和妈妈到永康老家的大姨婆家拜年,走了很长的`一段山路才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的拜年礼物,在村子里的小弄堂里七拐八拐,来到一幢破旧的黄泥和木板搭的楼房,这就是大姨婆家了。我们进了家,大姨婆和大姨丈公高兴地给我们泡茶,让我们吃花生和他们自己做的麦芽糖。爸爸、妈妈和姨丈公聊家常,姨婆则拉着我的手问我杭州的学校好不好,学习成绩怎么样。大姨婆告诉我,因为以前家里穷,所以几个表哥读不起好学校,所以读书成绩都不好,让我一定要珍惜在杭州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做大事情。从大姨婆的话里,我感受到了她对我浓浓的期待。在我们拜完年告辞的时候,大姨婆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塞进了我的手里,说:“这是给你的压岁钱。你拿着买学习的书用。”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我:“你大姨丈公生病了,干不了重活,所以去田里劳动的活大多数是大姨婆干的。她给的红包一定是平时种菜拿去卖,辛苦赚来的。”
现在,我看着这50元红包,我仿佛又看到了大姨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长满冻疮的双手,听到了她殷切的嘱咐。我想这钱是大姨婆平时辛苦积攒起来的,我一定要合理利用大姨婆给我的钱,更加努力的投入学习生活中,不辜负长辈对我的期望。
【篇三:学会面对作文】
我想要对自己说:十三岁的我,终于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在外人看来,我一直一个娇小姐,受不了任何的委屈,失败了,还总是爱哭。总是要等着长辈过来安慰我。然而,在我十二岁的那年,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勇敢的,去用自己的双手,抚平伤口。学会如何去照顾自己。
还记得,我十二岁的时候,六年级的升学考试我以失败告终,一向在前五徘徊的我,成绩竟排到了班级第二十一名,但我没有哭,只是默默地咽下了那苦涩的泪。
回到家,长辈们也没有太多的责怪,他们说应该让我自己好好想想。我也开始面对镜子,重新审视自己。那天晚上,我首尝失眠的滋味,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但我只明白了一句话:生活是公平的,你对它付出多少,它就对你回报多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预习初中一年级的一些课程,并且还去书店买了参考书,试着做七年级的功课,我还向学习成绩好的姐姐请教,改变了一贯的`学习方法。
终于,中学生活来临了,我谨记上次的失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重拾自信的我勇敢的战胜了六年级的那次挫折。
十二岁的光阴,渐渐的消逝了。但是那在十二岁时,所感悟的道理,却一直铭记在我的心里,久经不散。
在那过去的光阴里,我明白了,只有敢于面对挫折,跌倒了,能够自己爬起来,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最后,我想对离去的十二岁说:十二岁,谢谢你让我学会了面对挫折。
【篇四:广州春节作文】
众所周知,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各不同,如:冰心奶奶文章中的“耍花会”、“拜祖宗”、“烧烟花”;上海人家的“接灶君”、“吃颇有来头的年夜菜”、“吃守岁酒”;闽台人家的“午时茶”、“彩春卷”……许多精彩绝伦的习俗活动,而广州春节的习俗活动也别具特色。
年前,大人们忙于为家里添补新衣。除夕,奶奶和妈妈熟练地用双手包出一个个圆嘟嘟,白花花的生面煎堆。然后,我和姐姐用瓦盘将生面煎堆一个又一个地垒成金字塔状,一趟趟运向目的地——厨房。最后,经过爸爸和爷爷的“神厨手”——一个个金灿灿的`炸煎堆带着油香和对新一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新年愿望出炉了。那阵阵香味馋得我们几个小孩子直流口水。
大年三十,妈妈上街买来几盘蔬菜,并将它们端正的摆放在客厅中央,这令我大为不解,问道:“妈妈,您为什么要买这几盘蔬菜?它们又分别寓意些什么?”妈妈听后莞尔一笑,说道:“呐,这是一盘葱苗,寓意你们会再来年变得更聪明;这是一盘蒜苗,寓意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寸光阴;哦,还有,这是一盘胡萝卜苗,寓意我们将天天鸿运当头!”当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楼下串门,一进门,我就马上说吉祥话:“恭喜发财”,“身体健康”……叔叔阿姨们就不停地给我们红包,就连生活拮据的老阿婆也给了我们一个二十元的红包。然而,进门时,我发现他们家家都在客厅最明显的地方摆上几盘蔬菜。
大年初一,妈妈带我们去给长辈拜年,一路上,我不停地对长辈们说:“祝您恭喜发财”、“祝您身体健康”“祝您青春永驻”……长辈们便会给我们许多红包,收得我们手抽筋。晚上,妈妈郑重地递给我和姐姐各一份“压睡钱”(压岁钱)并吩咐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放在枕头下睡一觉。
元宵节吃过长辈做的素汤圆、用年前买的几盘蔬菜拔出来做了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斋后,广州的春节所带来的热闹才慢慢平息下来……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做煎堆”、“买蔬菜”、“收红包”、“枕着压岁钱睡觉”!
【篇五: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并不陌生,如《傅雷家书》中的父亲,以写信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教育孩子。我的父母也是用心良苦的,用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歌颂母亲慈祥、有爱的伟大形象。那一次,是母亲的宽容,慈祥伴我成长,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长大了。那天,母亲如往常出去买菜,留我一人独自在家,本来一切那么平常,可不知怎的,当我看见母亲房中摆着一个漂亮的花瓶,我的心像被钩子勾住了一般,禁不住拿起瓶子欣赏,突然,“啪!”的一声,我全身冒着冷汗,心想:这下完了,我打碎了母亲最喜爱的花瓶!于是,我立即跑去将房门上锁,再飞快地跑回“案发现场”盯着这堆闪着似泪光的碎玻璃,在深深的懊悔与恐惧中,我渐渐的睡着了。
“嘭嘭嘭,快点开门呀!”房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我被惊醒,猛地从床上跳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踌躇不决到底要不要开门?忽然的,我隐隐约约地听到门口传来几声哭声,我急躁的心平息了,就像大海般的平静、安详。我打开了房门,“对不起!妈,我想……”话音未落,母亲紧紧地抱住我,看到了房间内的那片“狼藉”她说:“我很担心你,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你用心道歉了,你勇敢地打开了房门——更是你心中的那扇门!所以,今天你长大了,妈妈以你骄傲!”我哭了,沉浸在母亲的慈爱,更是宽容。
母亲的“风”是宽容、勇敢、爱人,这些种种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有一种“风”是严厉、稳重如山,更是一丝不苟的。一次普普通通的进餐,父亲却使我懂得了不凡的意义。那天中午,我与父亲两人一起吃饭,看到桌面上有汤,便自然地拿了一柄勺子放置在我的碗前,突然,父亲放下筷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无论你与哪位长辈共同吃饭,应该由长辈先动筷,如果餐具不齐,应该主动拿给他。”我点点头,尽管心有百般疑惑,可仍旧这么做了。久而久之,我渐渐地习惯了,不论是与哪位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都会如一地夸我有礼貌、真文明。听到这些,我才明白。父亲是教导我做一个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的人。
母亲与父亲的两股家风,让我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学会了很多,明白了,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
【篇六:送葬】
我终于明白,奶奶为什么要先回老家了,因为村里有个长辈去世了。我应该叫那长辈什么呢?爸爸说大了我五辈,要搭梯子叫,跟我们家很亲。
又是大雨纷纷,狂风大雨,显然老天都很伤心。奶奶带着爸爸、姐姐和我去送葬。
我和姐姐打着雨伞,忧伤地走着,气氛真的很糟糕。由于爸爸要帮忙,我和姐姐跟在大部队靠后一些。
走了一段路程,终于可以休息了,我感觉很累,姐姐更累。我赶紧跑到前面对爸爸说:“爸爸,我太累了,你背我吧!”
爸爸又说:“我还有事,你这么大了要坚持,只有送到目的地,才能表达你对老人家的尊敬。”哎,真的是累呀!
姐姐大声说:“你还是男人吗?都没有我一个女孩子走得快。”我也大声说:“你个子那么高,还可以储存很多力量。你看我又胖又矮,一会儿就累了!”姐姐瞄了我一眼,又继续往前走了。
继续走了一段路程,突然又停在了半路上,可能是太长了,要休息会儿吧!我也蹲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太脏了,全身都是泥巴,特别是脚上,都被覆盖了。
终于到了目的地——公墓,爸爸叫我们在下面等,我也只好听了爸爸的话。
带着悲伤的气氛,终于弄好了。返回的时候发现,蚊子也送了我无数个大红包,是真的累呀!
【篇七:春节】
我家乡在文成,那里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新年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环境迎接全新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人数不胜数,为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年夜饭,看着欢乐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街道上空荡荡,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祝福。而像我们这样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目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期望与欢笑。
【篇八:我喜欢的经典作品】
自从外公给我买了本《弟子规》后,妈妈总是让我背上面的内容,我很反感,每天都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古文有什么意思呀?特别是《弟子规》里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过犹待,百步余。”为什么长辈没事时要立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开?为什么要等长辈离去约一百步之后,自己才可以走呢?我们为什么要学古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妈妈告诉我:“《弟子规》是国学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背诵它是为了让你了解和学习古人的礼仪和良好的习惯,还能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品格呢!”于是我不在反感背诵国学经典了。现在,我已经能够背诵《弟子规》的一大部分了。
记得有一次,陈岳叔叔来我们学校讲课,他对我们说:“《弟子规》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应该好好地背下来。”之后我更加努力的背诵《弟子规》了,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如何尊敬自己的父母;“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告诉我应该孝顺父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告诉我要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家人和睦相处,父母会很开心。这使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一定也要学习孔融谦虚礼让的精神。“过犹待,百余步。”现在我知道这是对长辈应有的尊敬。“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在告诉我们要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让我知道了借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也要及时归还。这又使我想起了《宋濂借书》的故事,宋濂家里穷没钱买书,他就去别人家里借书,主人要求十天之内还书,可这本书十天之内根本无法看完,但是十天后,宋濂竟然冒着大雪把书还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以诚为先。
想当初,我只是把《弟子规》当任务来背,而现在,我明白了《弟子规》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篇九:孝义的传承】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传綂,也寄托着生者对于死去亲人的怀念与祝福。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反对封建,反对迷信,可是人们却又常常做一些‘迷信’的事。在过年的时候明知道死去的亲人不会回来团圆却还是要留一个位置,明知烧了的纸钱只会化为灰烬却还是那么用心,明知道再多的祈祷也是徒劳,却还是说的津津有味。是他们过于无知还是在期盼……
也许我还不能理解,但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在今年的春天,我再次拜访了已逝的亲人,怀着一种沉重而复杂心情,不知是怀念,还是伤感,但这一行却证实了我对‘迷信’的体验。在农村里的坟大多数都是在山坡上的,那里杂草丛生,僻静荒芜,多年的老路被重重覆盖,不见踪影,只觉得眼前是一片“杂草原”。可是年年岁岁,长辈们却总会让儿孙们的身影出现在那些老路上,僻静荒芜的小径也就显出些许热闹,在我看来,人到了年老的时候、记忆力会减退,可他们却把这里记得如此的清楚。顺着小路,来到坟前,坟是那么的朴实、低矮。每次的到来,长辈们都要清理坟墓,动作是那么仔细,神情是那么虔诚,我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做。可是他们每次都会做的很好,把挡在坟前的小树砍掉,让阳光直射过来,将坟墓照得更亮,每当他们在除草的时候会特别的轻,特别的小心,像是怕把他们弄痛一样。缭绕的香烟和燃烧的烛光,嘴里唏嘘动着的语词,虔诚的祷告着对儿孙的保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终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无知。并非迷信,也并非封建,那是‘孝义’。是对已逝祖先的孝敬和尊重,是对亲人的爱与保护,是对传綂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他们要为下一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回想今天,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利益、虚荣、背叛亲情,在他们踩着“亲情”说,利益比天高,比海大,比一切都有价值时,他们是多么的卑微和可耻。
‘孝’是我们的传綂美德,“尽孝”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今世的亲人,没有来世的亲人’。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尽到该尽的义务,将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篇十:改变了我的生活】
太奶奶的离去,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周末常去太奶奶家住。太爷爷在我出生前便去世了,我只在照片中见过他的模样。爸爸妈妈工作都比较忙,有时他们都出差了,太奶奶便独自照顾我。我从小就贪睡。记忆中太奶奶独自照顾我时,她老是不舍得叫我起床。于是我就一觉睡到中午,一起床就吃中饭。太奶奶做饭比妈妈还是差了一截,但是味道也不差,相比于如今中学的饭菜简直是美味佳肴。可我比较挑食,太奶奶做的饭我随便挑些吃几口就不吃了,让太奶奶很头疼。太奶奶最喜欢给我讲故事,我听也听不进去,过一会儿走神儿了。等爸爸妈妈接我回家时,我还抱怨连篇。
到了小学高年级,周末补课渐渐地占据了周末,我便很少在太奶奶家里住了。通常一年就见面五六次。2016年,太奶奶住院了。期间我也去探望了几次,之后便借口学业繁忙,很少去了。
五年级上学期,这是我小学最后一次运动会了,我还有两个项目要参加。正整队准备上场时,爸爸妈妈神情严肃的跟体育老师说了几句话,便将我拉出了队伍。
爸爸妈妈直接将车开到了医院。妈妈去停车,爸爸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到病房。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凑近一看,居然是太奶奶:面色苍白,插着呼吸管,电脑上线条跳动着。爸爸拍拍太奶奶,太奶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爸爸指指我,凑到太奶奶耳边,轻声说:“曾孙来了。”
从未想过太奶奶已经病得这么重,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天,我给太奶奶讲了很多很多故事,大多是当年她给我讲的。下午2点钟,太奶奶陷入了昏迷。
第二天凌晨,太奶奶在睡梦中安静地离去了。参加葬礼,大家默哀时,都挂着眼泪。可我突然发现,太奶奶留给我的记忆,有太多空白。从小到大,我与太奶奶交谈的时间,也就不过几个小时,甚至还没有我每天睡觉的时间多,内容也大多是生活中琐琐碎碎的小事,没有深度的交流。
没有了太奶奶的陪伴,整个城市只有爸爸妈妈是我的亲人。姥姥姥爷在北京,爷爷奶奶在西安;小姨在加拿大,大伯在美国。甚至爸爸妈妈,也年近半百了。
这改变了我的生活。从此,我更加珍惜与长辈相处的机会,孝敬,体贴他们。虽然进入了中学,学习的事务经常让我目不交睫,无暇帮助长辈。但理解长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在长辈劳累时送上一句问候,这难道不是孝敬长辈的一种方式吗?
只有失去了,才珍惜;只有错过了,才遗憾。我们,总是争取未得到的,而忽略所拥有的。让我们把握当下,等到失去了,不留遗憾!(公众号:我们55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