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相关作文
月光下的村庄作文500字12-02
我们老家有一座山,山下面有一条河,水流很急。家长经常嘱咐我们不能去河里玩。一天晚上,我和弟弟在门外玩耍,我的好朋友豆豆来约我们去河边玩。我一口答应,拿起手电筒就出发了。到了河边,我们玩了一次漂流记。那里清风拂面,月光下,几只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我们说好先去抓鱼,我脱掉鞋子,刚下水就有一条鱼从我脚边游过,我顿时感到夏天的水是多么清凉啊!在水中,我们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离岸边越来越远,水也越来越深...
家乡的画作文550字12-01
我长大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那里住的人们都非常的善良,在那里也有许多美丽的风景。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我们就认为它们是最美丽的风景画。猜猜它们在哪儿?猜不出来了吧!我来告诉你,它们就是三月的春、六月的夏、十月的秋和十二月的冬。春天,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金黄色的迎春花开了,好像是它把春天唤醒了。杨柳姑娘在河边梳理着头发,小溪里的鱼儿、小虾们也醒了过来,在水中游来游去。农民伯伯也开始忙着去市...
追寻精神的天空作文900字11-30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接受大地的馈赠。阳光温和,我们感受自然的温暖;天降甘霖,我们享受水的滋润。人类社会纵使再繁华,其中一点一滴也都源于自然。其实不止是物质,就连人类的精神,也都源于自然。自然大地本身不是坚实如恒,我们怎会有探求真理的决心?如果自然不是欣欣向荣、万象纷生,我们怎会对真、善、美有任何的理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在江上的清风明月间,体悟...
我心中的孟浩然作文350字11-30
他,隐居南山苦读诗书;他,奔赴长安科举落榜;他,饮酒作乐毒发身亡;他就是布衣诗人——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现了他对花的惋惜之情,“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表达了他对月亮的感谢之情,“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示他对科举落榜的悲伤之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示他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孟浩然写了一首诗叫《过故人庄》,我非常喜欢这首诗。这首诗的故事是:乡村的老朋友已经准备了黄米饭和烧鸡...
家乡的新变化作文450字11-30
2020年,我们的国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普通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理想生活的追求。什么是小康生活,这可以从我的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中真切的感受到。我的家乡在一个叫东湖的小村庄里,以前那里的地面很脏都是泥土路,下雨天根本没有办法行走,村道也弯弯曲曲的很狭窄,有些地方连一辆车也开不过去;房子都是些石头、泥土和木头的房子;小溪上的小桥是用木头搭的,两边没有护栏,每次人走在上面都是心惊胆战的,生...
乡下人家作文650字11-27
我的老家——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朴素的美。乡下有许多空地,它是小草的地盘,大片大片的绿色就好比一块上等的碧绿色丝绸。咦,这是什么?一抹彩色的东西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上。哦,原来是镶嵌在大片的绿色中能令人眼前亮起来的一簇簇小花。它们是那样鲜明,躺在这儿晒晒太阳,根本就不亚于在城里的席梦思床上享受空调。清晨,人们还在睡梦中,随着一声声鸡鸣,人们一天的农忙生活开始了:男的扛着锄头,女的戴着...
绿水青山的童年作文700字11-25
一座绿油油的大山,四周徘着几条小溪,山中杂着一排简朴的民房,是我昔日的家。那时我才2岁,它是什么村庄我并不科长,但我只知道那是我的出生地。这个村庄,由破烂不堪的瓦片随意交叉而组成,好似孩子乱添乱画的涂鸦,随性、自然,在十几间民房中,第六间是我外婆家,虽然很古朴,但又充满一种温馨的感觉。门前的挂绳上挂着几件衣服和两床被单,领里左右的阿姨也十分热情,这个村庄是热闹的。村里有厂房、洗衣间、理发店、服装店...
温暖的旅程作文550字11-25
跨越半个地球,去到那方土地,那宁静的村庄,那人来人往的街市。阳光的沐浴下,有这样一场温暖的旅程。前不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伦游学活动。去到那里,是足够欣喜的。那里没有更多的资本主义的冷漠,倒是多一度温暖。那里的人们是十分爱笑的。每日游走于英国的校园之中,总能看见那里大大小小的学生都是很兴奋的,我甚少看见他们忧伤、忧虑、不开心的样子。而他们的欣喜几乎全部都是在于我们这些客人激动的“HI”,但也许也...
渴望做狼的猪作文1200字11-21
都说梦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总是骨感的。上天似乎很喜欢捉弄我,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脸上就伴随着一块又大又红的胎记,不规则的而且是极其丑陋的。此外,上天还给了我一个丰满的身材。我的宿命,我的这一世似乎从我出生那一刻就与苦痛,悲伤,被嘲讽等这些词画上了等号。我的邻居是一只小白兔,那雪白的肤色,那充满诱惑的眼神多么勾魂啊,怪不得主人永远夸他可爱又呆萌,他吃着新鲜干净的食物,住着温暖舒适的小窝。而我又丑又胖...
有了党和人民,就都好了作文800字11-21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领导我们,走向小康,走向复兴。有了党和人民,就都好了。匆匆填完入团申请,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尚未平息,想起春天下乡扶贫的那次经历,我便更加期待入团。我的父母都是公务员,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第一个一百年即将画下句号,“全面小康”的号召也在加紧。清明前后,我便随父亲一同下乡,游乐的同时,加强与国家生活的联系。行车至临近的泰兴,扎进一座小村庄,四周的景象既陌生又熟悉。随着汽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