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节相关作文

【篇一:国庆趣事作文】

十月一日,多么美好的日子啊!我终于有机会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站在舞台上用自己优美的舞姿为庆祝祖国母亲六十岁生日而骄傲自豪啊!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谭老师把我们班的5位女生叫到操场,说是要从学校几百名会跳舞的同学中精挑细选出一百人,参加我市庆祝祖国的'大型文艺演出。谭老师教了我们一些优美的动作,然后,分8组,进行选拔。轮到我们祖时,我很紧张还是被选上了。

从第2天起,我们就开始了排练。我便每天早早的起了床。谭老师把我们的队形重编了。然后告诉我们新的舞蹈动作。就这样,每天早上都可以看见有一百人在篮球场上跳舞。

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庆祝祖国大型群众歌会文艺演出。5点爸爸妈妈送我来到了学校做准备。7点赶往一中,我们路上很兴奋。我跨入一中大门,那气势磅礴的景象啊!人善人海,在洪亮的国歌声中,红旗飘飘。首先,主持人宣布:“汨罗市市委书记上台讲话”。人们欢呼着。市委书记走向演讲台,书记首先说了我们汨罗是60年来的极大变化。然后书记讲了我们汨罗史上影响社会最大的十大人物,“下面尤白市长宣布活动开始”。现场一片肃静,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到。“下面,我宣布汨罗市歌唱祖国大型群众歌会现在,正式开始!”白市长一说完,全场沸腾了起来。我们的节目是安排在第五个。第一个节目:划龙舟:龙舟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举办的节日!第2个节目是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第3个节目是爱我中华。随着音乐欢快的旋律,我也唱了起来。快轮到我们表演了。我急急忙忙穿好舞鞋跑向后台。“五十六民族是一家,下面有请罗城学校的学子们带来舞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舞台上的我很紧张!台下这么多的观众。心跳得好快好快。我放松了情绪。优美的跳着舞。做完最后一个动作后,我不紧不慢的退了场。突然间我听到了一阵悦耳的掌声。“太好了太完美了。”我听见了舞蹈老师的感叹声!是啊!我为我亲爱的祖国载歌载舞而兴奋。

我不禁感叹,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有一些人为了祖国付出了自己很大的代价和生命!

【篇二:不一样的端午节】

我们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到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

可现在呢?街上空空荡荡的,路边的水稻一望无际,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空气中飘着浓郁的稻谷香。我们像风一样飞快地来到了外婆家,发现外婆家只有外婆和舅爷两个人在家。因为表弟跟他爸爸妈妈去他自己的外婆家里去了,我有点失望。

一进门来,只看到外婆在做家务活,舅爷在用木头做家具,两个人忙来忙去,没时间招呼我们。我和妈妈走进厨房干起活来,干完这些活,我就自觉地帮忙烧起了火,妈妈就开始炒菜了。

一转眼,时间就过去了,天上不知不觉下起了大雨。好在妈妈已经做好了五道香甜可口的饭菜了呢!我们就坐下来一起吃饭。吃完饭之后,雨也变小了,我们就回家了。

今年的端午节可真是不一样啊!

【篇三: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一:重阳的桶蒸糕】

柯依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各种糕点的喜爱可以说是溢于言表。在我们上海更是有很多出名的糕,比如:杏花楼夹沙糕、沈大成条头糕、崇明糕……但是有一种糕让我百吃不厌,那就是——桶蒸糕。桶蒸糕是我们上海闵行郊区一带比较传统的农家纯手艺糕,现在这种糕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糕,另外还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层糕。

时光的胶卷滚动起来,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而我认为太奶奶是对我最好的人。她每天都跟我讲她以前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又十分煽情。她时不时还会与我分享美食。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到重阳节,她都会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做桶蒸糕。

每次重阳节,太奶奶的女儿们(我都称呼她们为奶奶)事先都会商量好到太奶奶家一起做糕,一方面是想看望太奶奶,另一方面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次家庭聚会。奶奶们也会分工明确比如谁带糯米啦?谁带枣子啦?……那时我还小,手又很笨,做不了什么精细活儿,只会给太奶奶和奶奶们添乱。于是就在一边看着太奶奶和奶奶们做糕。只见太奶奶将糯米粉和粘米粉灵巧地揉合在一起,接着大奶奶将适量的水轻轻地倒入粉中,与太奶奶可谓是无缝衔接;而二奶奶则是在一旁见缝插针的撒白糖。白糖才刚刚落到白白的粉上,太奶奶这边又开始了揉搓糯米粉……如此这般反复,糖和米粉团好似被施了魔法一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此时三奶奶登场了,她主要负责过滤粗粉,被过滤出来的粗粉又回到了太奶奶的手中继续被揉搓,而细粉则交给三奶奶收集,最后再交给四奶奶。四奶奶与大奶奶一起将收集的细粉上锅起蒸,一层成形后再加上原先准备的枣子、白糖、小坚果等,然后再铺上一层半截手指高的细粉,盖上盖子继续蒸,等到这层糕成形后再往上加一层,如此反复5次……“孩子们,这糕的味道好不好,甜不甜就得看我们的用心程度了啊,大家加油喽!”随即,太奶奶唱起了民间小调,那天籁之声使大家更用心地做糕……

一道道工序在我眼前划过,看着太奶奶娴熟的技法,我不禁觉得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太奶奶。通过一个上午的制作,一个个白胖胖的桶蒸糕都出锅啦,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悠悠的米香,以及那甜甜的枣香,慢慢地心里也甜起来了。无论是初学走路的小孩子,能独立一个人自己工作的大孩子,还是长满一头白发的老孩子,只要一闻到桶蒸糕的味道,谁不是嘴里即刻甜甜的,心里暖暖的。太奶奶把糕端上桌,所有人围在饭桌前,我大筷子连夹五块往嘴里塞。奶奶对我说:“宝宝,慢点吃,会胀着的。”太奶奶袒护着我说:“没事儿,今天高兴,让范儿多吃几块啦!”我对太奶奶的认识又更深了一层,对她的爱也更深了……

现在,每到重阳节,家里的长辈们还是传承着原来的习惯,大家集中到某一家一起做糕,我也仍然会跟着奶奶一起帮着长辈们做糕。大家还是和太奶奶在的时候一样,配合还是那么默契,宛如太奶奶在时一样。而糕的味道也没有变,甜甜的透着丝丝米香,枣香,远远地耳旁似乎又能听见太奶奶做糕时唱得小调……

【篇二:七宝古镇的“斗蟋蟀”】

王印麒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派粉墙黛瓦,青竹幽兰的江南古镇景象。没错,我从小就出生在意境如此优美,自北宋遗存下来的千年古镇——七宝。

七宝七宝,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玉斧。传说和建造蒲汇塘桥有关,建桥之初,难以合拱,众工匠无策之际,来一白发老者,顺手拿起桥头店家一把斩肉之斧扔于桥下,以垫桥基,塘桥由此得以建成。而从此之后那白发老者却不知去向如人间蒸发了一般,仅留一柄玉斧供后人怀念。祖辈们有声有色的叙述着那个故事,连我都如数家珍。

古镇老街并不大,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以塘桥为中心划分为南街和北街两段,北街以卖杂货,特色小玩意儿为主,由北至南经过塘桥便是我最喜欢的南街,人尽皆知的美食尽收眼底。

南街尽头拐个小弯来到久负盛名却渐渐没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蟋蟀草堂”,聊起“斗蟋蟀”祖辈们个个口若悬河,可谓是鼎盛许久。关于七宝蟋蟀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所撰《蒲溪小志·风俗》中“俗至秋深则斗蟋蟀”,草堂中还有传说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松江歇脚,南方官员星夜驶马进贡一批良种蟋蟀,途径七宝时马匹失蹄倒地蟋蟀尽数逃走,因而将良种蟋蟀留在了七宝。七宝在明清两代是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人们有闲暇之余用蟋蟀进行博彩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斗蟋蟀”。有人捉,养,买卖,斗,规模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远,加上七宝蟋蟀骁勇善战,赢多输少,是远近闻名的名品,因而七宝的蟋蟀便身价不菲。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村里每到蟋蟀身强体壮时,便要组织每家挑出壮丁分组轮流在深夜对农田进行巡逻值班,以防一些“不速之客”。因为每每到了这个时节,来自各地的蟋蟀爱好者便会前来“寻宝”,半夜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农田间,寻觅他们的“精兵强将”,所以难免会破坏庄稼。妈妈说:好几次我们家的西瓜地都被踩了一大片,她吃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西瓜。可见,当时斗蟋蟀盛行的火爆场景。今日的草堂,尽管没了当年的门庭若市。但是文献的记载,文物的陈列展示,场景的布置,加上妈妈的故事,仿佛让我时空穿越了一般。

走出“蟋蟀草堂”仿佛依旧能感受到昔日“斗蟋蟀”时令人紧张刺激的吆喝声,感受到“斗蟋蟀”这项民俗活动时人声鼎沸的景象。陶醉间,隔壁茶楼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琴声飘来,余音绕梁,音色正浓……

【篇三:厦门集美的龙舟节】

张楷添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每当吟诵起这首诗歌时,我就回想起去年端午节在厦门经历的龙舟节的场景……

去年六月,我和家人在厦门集美区观光,那里的环境优雅,风光旖旎,我们饶有兴致地观赏了万宝山果园,满怀敬意地参观了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居,最后我们去了集美学村和闻名遐迩的龙舟池。时值端午时节,集美地区举办着各种传统的风俗活动,比如包粽子,射草箭,汉服表演等等,我们都看得兴致盎然,流连忘返。逛到龙舟池河畔时,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度“嘉庚杯”龙舟节。只见那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定睛数了数,竟然一共近50支队伍参加龙舟池竞渡。我又好奇又兴奋地挤到人群队伍的前面中观战。比赛一开始,只见许许多多青壮年男子奋力划船,霎时间,鼓声,号声,呐喊声,声声大作。只见几艘龙舟劈开水面飞速前进,正是“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这样的龙舟比赛在其他地方也比比皆是,但是集美“嘉庚杯”的龙舟比赛却还有标新立异之处。最有意思的要数“龙舟拔河比赛”和“爬圆木抓鸭子”了。“龙舟拔河”顾名思义就是两艘龙舟中间栓上麻绳,两方试着用桨划船,把对手拖到自己一边,而失守的一方一不小心就“船仰人翻”,虽然我不是任何一支队伍的粉丝,但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我,我握紧拳头,使劲地给所有队员加油鼓劲。紧接着的环节更好玩了,那就是“爬圆木抓鸭子”!参赛选手需要在悬空于水面上的涂满了油的圆木上尽力趴在原木上并保持平衡,然后慢慢向另一端的爬去,爬到木头尽头时,将上面已经捆绑好的一个箱子打开,事先放在里面的鸭子“重见天日”,激动不已地纷纷跳进河里,而选手们也要立马跳进河里去追赶,一边游泳一边奋力抓鸭子。这些惊慌失措不甘被抓的鸭子岂能让选手们轻易得逞?只看到选手们不是吃力不讨好地奋力直追,就是刚抓到的鸭子稍有不慎又从手中仓皇飞走。我第一次在现场观看这样逗趣的风俗活动,看得时不时哈哈大笑,现场的观众们也都忍不住发出了一阵阵善意的哄笑。欢乐的时光很快在落日的余晖中悄悄溜走了,意犹未尽之余,籍着龙舟节“嘉庚杯”三个字,我们不由得缅怀起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大约半个世纪前,陈嘉庚先生把在海外做实业赚到的钱都用来兴办教育,兴建了集美学村并创办了厦门大学。同时他提出要让民众“德智体”全面发展。于是,他又耗资筹建了“龙舟池”,在端午节里大力推动了一年一度的“嘉庚杯”龙舟节,鼓励学生乃至集美学村的人民通过水上运动来强身健体。陈老的苦心造诣使得这一风俗在厦门集美区传承至今。陈老在推动厦门地区的文化教育的丰功伟绩,也使得他成为爱国华侨的千秋典范,获得人民的景仰和爱戴。

在得知陈老的感人事迹后,我感慨万千,心想厦门集美的龙舟节的风俗活动之所以在各类端午节活动里能够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这个风俗活动形式的令人耳目一新,独具一格;也不仅是因为这个风俗活动近大半个世纪来生机勃勃,历久弥新;更是因为它背后那伟大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的强大支撑。

【篇四:我家的端午节】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族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今天我们一家准备去汨罗市屈子祠度过这美好的端午节。

我们来到屈子祠,屈子祠建立在汨罗江边,因为当时屈原就是在这里跳汨罗江自尽的,所以后人就在江边建了屈子祠。这时,江面忽然传来几声震天动地的锣鼓声,直撞我的耳膜,我连忙捂着耳朵朝江面看去,哇,原来江边在进行龙舟比赛呢!随着一声刺耳的哨令,锣鼓敲得更加响了,仿佛大地都在震动,前后各四位划船手将船桨插入水中,拼命划起来,顿时江面上水化飞溅,四艘龙舟在江面上飞速移动着,不相上下,这时一艘浅蓝色的龙舟迅速超越了其他龙舟,正要直奔终点时,一艘绿色的龙舟迅速加速,紧跟在浅蓝色龙舟的身后,在这偌大的汨罗江中,仿佛只有他们两个正在比赛,现场十分激烈,胜负难定;就在距终点二十米的地方,绿色的龙舟迅速加快速度,就在距终点十米的地方超越了浅蓝色的龙舟,第一个抵达了终点。

看完了龙舟比赛之后,我们又先后体验了包粽子、包香囊,还观看了上红等活动。这一次的端午节真是快乐又充实。

【篇五:我的第一次采访】

8月2日下午,我到熹龙大酒店五楼会议厅参加了以“花好月圆,情满人间”为主题的中国月饼名城(茂名)2020中秋文化节启动仪式。

在会场里,随处可见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月饼,这些都是我市各大月饼企业生产制作销售的,有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也有这些年流行起来的水果、酥皮等。我试吃了一块“陈皮五仁”,嗯,陈皮的清香,夹杂着浓郁的五仁味,让人感到齿颊留香。都说“中国月饼看广东,广东月饼看茂名”,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茂名不愧是“中国月饼名城”“中国月饼名都”。

领队的记者大姐姐给我们安排了任务,一会儿活动的间隙,分头采访现场的月饼企业负责人。呀,我报道过龙舟节、邀约过路人参加活动,但是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不由得有些紧张。对方是一个企业负责人,会不会觉得我的问题很幼稚?万事开头难,第一个问题很重要,我应该问些什么呢?有了,现场有着各式各样的月饼,我就问“主推哪种口味的月饼?”还可以追问“为什么推出这些口味?”

准备妥当,我邀请了海龙阁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戴国荣先生接受采访。我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然后稳稳地拿起话筒:“我是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余尚鸿,请问……”戴先生始终面带微笑,听完我的问题后,侃侃而谈,海龙阁在原来传统工艺上进行改良创新,开发了流心、榴莲等口味的月饼,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口味,让中秋这一传统节日过得更加时尚、年轻、有活力。

采访结束,戴先生还热情地表扬了我,说我小小年纪就淡定不怯场,我的脸上也不禁挂起了笑容。

第一次采访就这样愉快地结束了,但小记者的路还悠长并且充满挑战,期待我的下一次采访。

【篇六:端午节吃粽子】

前几天,我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个:如端阳节、龙舟节、屈原日、女儿节等等。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包粽子和划龙舟是普遍习俗,不同的地方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放风筝等习俗。端午节有一个来历,就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种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枣粽、蛋黄粽等等,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是肉粽。你们没想到吧,我妈妈也会包粽子。妈妈先把糯米和咸肉混在一起,再倒点酱油,放点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妈妈拿起两片长长的粽叶,弄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填进椎体里面,再用绳子捆紧。妈妈说,在这时候要注意一点,米不能装得太满,不然煮的时候会撑破的。妈妈用这种方法快速包了两大锅粽子,直接放在高压锅里煮。没过多久,粽香和肉香飘荡开来,我仿佛身处粽子的世界里,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咬伤=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无比,邻居们都被这香味吸引过来了。

端午节不光是玩耍、品尝美食,其实更需要的是家人团聚,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