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相关作文
我战胜了恐惧作文600字02-04
昨天晚上,我上完兴趣班,已是九点多钟,因为爸爸妈妈有事不能来接我,我只好独自一人步行回家。迈入小区大门时,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我马上走的这条路是小区里最黑、最静的路。路两旁长了许多树木。在漆黑的夜晚看上去,就让人不寒而栗。走这条路到我家楼底下至少要5分钟。在这条路上,我还得经过3个“恐怖点”。第一恐怖点——进小区走几步路就到了第一恐怖点。路的一旁栽种着一些比较矮的树木,树的旁边是一个地下停车场...
那一定会很好仿写作文2000字02-02
【篇一:那一定会很好仿写】在一个稻谷飘香的田野里,有一颗小麦种子,他被土壤紧紧地包裹着,他身体蜷缩,很不舒服他想:“要是我能变成小麦,随风起舞那一定会很好!”,过了一天又一天,他终于长成了一个小麦。旁边的小麦都被收割了,他很好奇她的朋友们都去哪啦?,过了一阵子,他被收割了,他上了卡车,在这城市里跑来跑去,他想,要是我能做成面包那一定会很好!,于是他被运到了加工厂,经过多次加工,他又被运到了工厂,做...
我最喜爱的植物作文500字02-02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手中的笔来赞美竹子。“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中都有竹子的身影。它那坚强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竹,多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啊!它顽强的生命力却实在让人惊叹。它未出土先有节,长成后就很高了,高得让人看不见它的头。竹子非常有骨气。冬天大雪纷飞,寒冷的风吹的其他树叶都落了,只有竹子迎风而上,开的异常旺盛。在我的老家,算得上是开门见竹了,即使是冬天,也感觉不到冷意。一打开门,映入...
参观熊猫基地作文1000字02-02
今天我一大早就被妹妹给推醒了,妹妹说:“姐姐,姐姐,你真是一个大懒虫,太阳都晒屁股了。”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一个懒腰。妈妈说:“我们今天的行程是你们孩子最向往、最喜欢的去处--四川成都熊猫基地。听到这个消息,我睡意全无,高兴的跳下床,开始麻利的刷牙、洗脸。要知道,这里可是熊猫的人间天堂,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亲眼见到国宝大熊猫呀。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哇!竹子好多呀!如果我也有这么多的零食该多好呀...
那永恒的竹作文700字02-01
我喜欢竹,曾迷恋村前宅后的竹园。看眼前绿影斑驳,记忆中和竹有关的诗纷纷涌上心头。最熟悉的是王维的《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从小就会背,在竹园里独自吟诵时,却难体会到它的妙处。那时,衣衫褴褛,里有菜色,饥饿,疲惫,没有明月相照,更没有古琴可谈,哪里来那一份闲适和风雅?倒是想起李商隐的《湘竹词》,有些共鸣:“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写...
这件事真让我……作文400字01-31
在一天早饭后,我和几个同学去竹林玩耍。用一根绳子,一块木板,做成了一个秋千。我先坐上去,让另一个同学推,推的好高,真恐怖。我们几个人这样轮流打秋千,一个玩了另一个玩,每个有都迫不急待的等着轮到自己。终于又轮到我了,我非常高兴,我坐上了秋千秋,另一个朋友在我后面推。我总是觉得不够高,我说:“哥们儿,用力推!”那个朋友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向前推。突然,大事不妙了,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我从秋千上摔了下来...
我的手工制作作文800字01-30
上个星期,老师说这个星期要举行橡皮泥活动,班里一阵欢呼雀跃。但老师又说只许买粘土不许买起泡胶,班里的女生都蔫了一大部分。星期二,我早早地从从篮球班回来,快速换完衣服吃完饭拿起钱飞奔到学校门口,挑了半天终于挑中了一袋超级粘土。到了班里,同学们买的橡皮泥多种多样。有的是太空泥,有的是普通粘土,还有的则是超级超轻粘土,竟然还有同学买了起泡胶。人员到齐,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制作。”话音一落,同学们就开始了...
我们的校园作文350字01-30
我的学校是竹园小学。一进大门,你一定会被那一丛芳香四溢的栀子花和茂盛翠绿的竹子吸引。那些竹子也许有很多年了,已经有三层楼那么高。自古竹子就有“虚心、高节”的美称,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最爱的就是竹。从“月光下的凤尾竹”想到葫芦丝,提起葫芦丝就会想起我们学校,我觉得这些竹子就是我们竹园小学的象征。校园的大墙上用精美的砖拼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那些画中的寓意深远,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
国宝大熊猫作文350字01-29
大熊猫活泼可爱,惹人喜爱,还被称为国宝,因为数量非常稀少,大熊猫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大熊猫长得非常好看,耳朵、鼻子、手臂、小腿,还有那黑眼圈,这些都是黑黑的,可能是被晒黑了吧,不仅黑成这样,而且他还很贪吃。对吃的也有讲究,只吃新鲜的竹子,竹笋,玉米秆等,它居住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山区。你问它是熊科还是猫科,那我告诉你它是熊科,大熊猫每年4-5月份进行生产繁殖,一胎只能生一两只,数量非常稀少,我...
箫膛曲作文800字01-29
日光肆意地飘落世间,惬意地躺在村头、竹稍、灰墙上。“哧哧”的通箫膛的声音从小竹院内传来,生动了这一方天地。爷爷今年六十五,四十年来爷爷始终如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儿靠山,气候干,竹子润,养活了一批手艺人。而爷爷是这一辈中制箫最好的,他制得箫音色清脆,动听缥缈,似远似近、澄澈空灵。他平时说话也不紧不慢、心平委婉,村人敬称他为“曲老儿”。左邻右舍有人技术不过关,喊他来指点;有人摩擦口角,喊他来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