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相关作文

【篇一:博物馆游记作文】

有一次带着好奇进了博物馆大厅,但是记不清情况了,于是又向往着去。

今天天气相当凉爽。我在自行车上出汗了。停了车,快步走进深不可测的大门,差点忘了检票;只恨父母腿少,所以去不了古玩馆。故地重游,感觉真的不一样。

沿着走廊,我首先进入了长江中下游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博物馆。从骑玉到闪耀青铜。从精美的漆器到精致的瓷器。从各种交通工具到高超的纺织刺绣,从精致的江南饮食到奇异的鬼神,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稀世珍宝,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在玉石展室里,最吸引我的是一个白玉算盘。长不超过6厘米,宽不超过2.5cm。上框、中框、下框。数珠是用无暇的.白玉做成的,从做工上来说还是相当精细的。让人感觉圆润顺滑。如果不看说明书,我想没有人会相信这是宋代的算盘。

在漆器房里,豪华的家具和精致的沙发,购物用的果盘和小宝瓶,巧夺天工的红木漆箱就更不用说让人赞叹了。

大概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我在瓷房里游荡了最久。中国瓷都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不去这个博物馆,就不容易理解中国=瓷都这个有趣的英文公式。的确,在这个展览室里,琳琅满目的瓷器令人叹为观止。而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瓷器的细腻质感和悠久历史。

【篇二:穿越在荆风楚韵里】

今年寒假,我在家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激发了我探索历史的热忱之心。我对爸爸说:“2018年,我要把这九大博物馆全部都看完!”爸爸说:“别急啊!探索历史要有热忱之心,也要有耐心。这九大博物馆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有各的特色,只有认真做一些功课,才不会走马观花呀!今年春节回老家,我带你去看看附近的几家博物馆。”我有点失望地说:“那些小博物馆里有什么好看的呀?”爸爸回答:“你千万别小看这些博物馆。咱们的老家是楚国故地,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楚国最兴盛最辉煌的四百多年,是在荆州一带。鼎盛时期的楚国,面积近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五百万,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老子、钟子期、屈原、宋玉,还有刘邦、项羽,可都是楚国人呢,怎么会没有好看的呢?”

带着期盼和一些疑惑,我回到了老家。第二天,爸爸就带我来到荆门博物馆。在这里我看到了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原装书”的郭店楚简,还有2300多年前的战国女尸,三国时期的铜弩机。果然,这里的宝物还真是不少呢!春节后,我来到了荆州博物馆。荆州是楚文化圣地,在这里我看到了编钟、越王剑、吴王矛、虎座鸟架鼓、竹简、丝绸、漆器等各种精美的楚文化遗物,这里的青铜器数量很多,让人感到神秘、庄严和大气。我还看到了一个漆器辟邪,形状非常独特,它可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根雕作品呢!在钟祥博物馆,我看到许多明代帝王和藩王墓中出土的金银器和珠宝。在襄阳博物馆,我看到了很多史前时期的彩陶,东汉时期各种神态的陶狗。襄阳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文物,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时期的青铜马,它身材高大,被称为“华夏第一青铜马”哦!

回杭州之前,爸爸带我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它是《国家宝藏》节目中的九大博物馆之一。我首先找到了《国家宝藏》中推选的三件国宝——曾侯乙编钟、云梦睡虎地秦简、越王勾践剑,它们就这样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里馆藏非常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让我最为震撼的是“曾侯乙”专馆,这里展出了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兵器、车马、金器、玉器、漆木器和竹简,还有举世罕见的古乐器,比如编钟、编磬、鼓、琴等。我心里想,说不定,这个曾侯乙家族也有一个乐队和合唱团呢!

寒假中参观了五家博物馆,欣赏了众多代表荆楚文化的文物,我在这些藏品中畅游,在荆风楚韵里穿越,我仿佛觉得文物真的活起来了。文物是有生命的,它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也活在我们现代人的心里。我要把探索博物馆的行动继续下去!

【篇三:为你点亮一盏灯】

人们常说,行走在世间的一切都需要那么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其实,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也是如此。当我们的社会正遭受着异域文化的冲击,在我们的国民沉溺于舶来品制造的迷梦中时,谁又将为羸弱不堪的传统手工艺点上一盏希望之灯!

童年

约莫已过了十年的光景,我依然记得那几位紫藤下的老人。她们早已过了耳顺之年,瘦削的面庞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那一双双修长的手依旧如少女般灵巧。每凡无风的午后,当阳光从墙垛上掠过,撒向攀在石架上的紫藤,几位老人总会按时到达,摆弄起石桌上那些饰着阴阳花纹的瓶瓶罐罐。那时的我还是个稚嫩的孩童,总会凑上前去,细细“品味”一番。

之间几位老者一手托着一只原木阳刻牡丹图瓶,一手用一直蘸有透明漆料的中号毛刷沿纹路勾画着。我不解为何要用原色漆料为素色木瓶上色。几位老人揽过我的肩,那一双双不再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孩子,你看”那只纤细的匠人之手指向一桶密封着的漆“那是用漆树的汁液熬成的,做法讲究极了。这纯天然的宝贝是用来防水的,叫‘大漆’,旧时候都是富贵人家才用得了的。”我听的痴迷,老人家们也讲的高兴,索性便练起一只精雕的小木镯,手把手地教了起来。执毡笔的手沿着纹路一点点推进,直至划过整条纹路。晶莹剔透的大漆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别样的光芒,好像在向世人宣告着这项古老技艺的复生。整个夏季,我一直守候在漆器和老人们的身边,直至深夜,目睹着这三件漆器在她门手上获得新生。看到我,她们常笑着对彼此说,这手艺不会绝了。老人们每日都会点亮紫藤架上昏暗的吊灯,却也同时点亮了漆器几近燃灭的生命之火。

少年

渐渐地,我再也无暇顾及那些包裹在大漆里的漆器了。直到两年前,我应好友之邀参观珐琅厂举办的一个精品展会。掐丝珐琅彩在冷色调的灯光下格外素雅,默默地讲述着昔日的华贵与辉煌。我竟一时兴起,拖着好友走进了生产车间。空旷的厂房里只有几位或年轻或年长的师傅和堆砌着的石粉颜料。一个年长的师傅好想看透了我的心思,放下手中的活计,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制作过程。我再一次被传统手工艺精准,繁复的工艺所吸引,对师傅表明了深入学习珐琅的心意。师傅却苦笑起来,指了指身边的小师傅:“你不是第一个啦!五年了,我们收了十个孩子,只有这个姑娘还在。她耳朵不大好,听不到外面的嘈杂,心静。”

我一时间不知所措,脑海中浮现起了那曾令我魂牵梦绕的漆器。恐怕,我也同许多人一样,只是试试而已……

四月

我翻出那只深埋箱底的漆器镯子,敲响了老人的房门,记忆中大漆的清香再一次扑面而来,浸润了那颗干涸的心。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