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相关作文
那文化,那汉字,那魅力作文800字01-07
汉字有千千万万个,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有它各自的含义,但在与许多文章中含义却不一样了,在文言文中,有古义和今义,这使汉字又增添了色彩。在汉语中,这个母语成为全国的普通话,成为各国人交流的方式,甚至有人说道汉语比英语更重要,是的,有些地区高考已不再进行英语考试,这也更加表明了汉语的重要性,可以举个例子,在汉语中“喜”字代表充满高兴,愉快。而“哀”字代表一张充满愁眉苦脸的脸。有人用汉字来说明自己的性格...
我学书法作文400字01-06
以前我的钢笔字写得不好,如今我有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这得从我小学三年级时说起。记得三年级时,老师对我们说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生活,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刚开始妈妈让我练钢笔字,可是我对书法一窍不通,只是乱写一气,这样两个月过去了,我的字写的还是一塌糊涂,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灰心了。一次妈妈让我写一个“太”字,可是“太”字底下的一点没写不好。我为一个“太...
我心中的黄河作文700字01-06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逐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文化从你这里发源。你曾经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与民族的更替,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败殷商,再到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黄河都默默注视着它的儿女不断向前。你也见证过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这里,建立了殷商,发掘了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鼎;这里,建立了西汉,发明了比欧...
吾辈少年,慨当以歌作文900字01-06
孙中山先生曾寄厚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诚然昂扬高唱的中华民族,其悠扬笙歌源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古有杜子美俯仰人间,体恤生民,高歌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近亦有林则徐舍己忘我,社稷为先,呐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吾辈正值青春,乃21世纪之新青年,惟有拥上青天,揽九月的逸志,怀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气;得十年饮水,难凉热血的毅力,方能歌唱青...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700字01-05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养育了十三亿的炎黄子孙,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用五下余年的奋斗为基石,受尽耻辱,受尽嘲笑……今天终于成就了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华文化不计其数,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号称“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发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民俗。而到现在,那些让人期盼的传统节日却平淡得像白开水一样,平淡乏味。听爸爸说,他小时候...
继承与创新作文800字01-03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种丰富,思想多样,信奉众多的世界上,这些东西常常会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是该继承传统呢?还是该勇于创新呢?继承,从小的方面说就是继承一种信仰和信念,从大的方向说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创新,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探索与智慧而创造出来的结晶,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科技上。但是,无论是一味地...
国家!国家!作文1200字01-03
我们中华民族,沧桑巨变,历史风云变幻。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波涛滚滚,奔涌不息,孕育出了多少多少的人才,造就出了多少多少辉煌灿烂的文化!国家,一为国,又为家。只有有了一个个的小家,才能有了中国——这历史悠久,屹立东方的巍峨的中华民族共和国!回首我国沧桑的往事,不禁触怀感伤。还记得我国在古代时候的辉煌吗?我国在秦朝的时候就发明了五律以及各种各样的音乐。其实秦朝在这个时期就发展到了中国文化在古代的...
观《一堂好课》有感作文550字01-02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堂好课》。这堂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爱国?”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爱国?首先说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做为青少年的我们一定要爱国!因为爱自己的国家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那么中华民族是如何崛起的?是如何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这都是中华民族爱国的表现呀!为什么要爱国?如果不爱国,当时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难道都是被逼迫去打仗的?不,...
传承长征精神作文800字01-01
八十年前,一支由中华民族的精英组成的钢铁洪流,冲破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从而完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转移,这就是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英雄们创造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人类永不消失的遗产,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硝烟已尽,雪峰依旧;江水东去,铁索犹寒。长征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
中华汉字作文900字12-31
一种方正端和的文字,框架出中华民族千年格局;一种通达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华夏人民旷远气度。汉字,何以独立于世界文字,在几经变迁后仍融于民族血脉而源远流长?我想,当你屏息注视,当你聚焦笔尖,你会明白,它每一处连缀、每一抹转合中的刚柔并济,圆融大方。就来源而言,众说纷纭之间,指向的莫不是汉字之取材提炼于生活。目所触及、耳所遇见皆能化为笔尖简洁而形象的线条,君可见,甲骨文中,“水”有其流畅波澜,“火”亦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