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能百忍自无忧作文】
我实在不明白韩信忍胯下之辱竟如此为人称道。
如若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后,终老不曾声名四海,以寄食为生,并对给予饭食之人许诺:必有重于报矣,那么我们还会赞许他的隐忍、克制,理性的选择以及远大的抱负吗?不会。
直到韩信功成名就之时,曾经的胯下之辱倒为他的奋斗史增添了一抹亮色——能屈能伸。
那么值得称道的是忍胯下之辱本身吗?忍辱,失去尊严,在尊严重于生命的世俗观念下,当众从人胯下钻过,极其难堪,无异于猪狗。
那是荣辱观极强的时代,但如果韩信真的一刀刺下去,秦朝律法苛严,势必两败俱伤,韩信之举不过徒增笑料罢了。没有人会记得一个草芥之人的傲骨和尊严。
但是,韩信如果受了胯下之辱,最终没有建立功勋,那么这个插曲也只会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之中荡然无存,韩信也将被人们嘲笑为胆怯的懦夫。
别总想着你的尊严不可侵犯,在你没有成功之前,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尊严,虽然这很残忍,但韩信深谙这个事实。也就是说,值得称道的并非忍辱本身,而是韩信日后获得的成功。
甘受胯下之辱,说明此人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留待有用之躯去完成更重要的大事。值得玩味的是韩信能在转瞬之间,计算着拔剑杀人的后果与钻胯之间的利害关系,并迅速做出判断,这样的迅疾、果断真可算是理性、机敏,或许人们会笑他不丈夫,在乱世,一个一身武艺的男儿,良策在胸的丈夫,地位卑微、贫苦落魄,想要出人头地,活得轰轰烈烈,或许不得不投军从戎,不得不凭借战功而改变命运。那么在建立功业之前,你是要追随怒发冲冠式的无脑勇夫,还是要做韩信这样的人?
苏东坡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就不会为眼前的小恩小怨鲁莽冲动。可见,韩信绝不会若此苟活于世,他必定有着强烈的志愿而有所作为。因此,值得称道的也并非其受辱本身,而是其远大的抱负和强烈实现的愿望了。
【篇二:试卷发下来后】
漫长的复习终于迎来期中考试,今天终于要发试卷了,我心里无数次想我能考到理想的分数,对分数充满了无限希望。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成绩击破了我的妄想。
发试卷之前,整个班上充满了火药味,简直就是世界大战前夕,暴风雨前的宁静。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安静的恐怖,安静的可怕,仿佛世界在此刻骤然停止。学习对手之间的拔剑怒张,一争高下。我很紧张,一直在想“我考了多少分”。我希望在老师的表情上找到蛛丝马迹,可是老师的演技太好了,让我彻底放弃想象,心想,不管是好是坏,我已经准备好接受了。
发试卷了,先从低分数到高分数,经过不及格,六十分、七十分、八十分到九十分,我的心七上八下的。当报到我的分数时,我很失望。回到位子上,我边改正边反省自已,“我还可以写得更好些。”我沮丧地想。
经过语文课的一次打击,我已经对数学分数不再抱有希望了。唉!果然和我想得一样。
出乎意料的是英语课,让我失望的心又重拾信心!
我对这次考试很不满意,爸爸妈妈应该也是吧。我想改变历史,总结经验,改掉粗心的毛病,扎扎实实学习,我相信在以后的考试我会考得更好。
【篇三:论尊严】
尊严是什么?有人理解为容不得自己受半点侮辱,别人恶言相加,就用拔剑而起来应对。如果“尊严”是这样得来的话——硬要别人承认得来的——我认为这反倒是不自信、不自尊的表现。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或是逼别人承认自己的尊严,单凭他们的行动就足以让人敬而服之了。
李嘉诚小时候就胸怀大志,然而有一次母亲带他去算命,算命先生却说,这个孩子将来养活自己是可以的,难有大事业、大成就。李嘉诚连句不服气的话都没有。可几十年后,他成为亚洲首富,假如有的人天天买彩票中头奖,连中三年,也不如他公司一个项目投资的钱多。李嘉诚没有去反驳瞧不起他的人,但李嘉诚失去自己的尊严了吗?答案显而易见。面对外界的歧视,他淡而处之;做行动英雄,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自尊,才是真正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如果都像匹夫一样挺身而斗,那么天下便少了一个韩信,多了一个市井小民,尊严又从何谈起?一时的胸中畅快,比之功名有成、万人景仰,哪个又才是真正的自尊呢?
由此看来,维护尊严不需要过多的话语,也不用因他人侮辱自己而凌厉出击,应当像海一般包容一切恶意,像山一般高耸做出不容人忽视的成绩。山的尊严、海的尊严,又何须证明!
【篇四:行路难读后感】
李白,是唐朝一位著名诗人,作下无数首诗,其中《行路难》这首诗是他被逐出长安时所写。
行路难的前两句是“金樽清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杯里的酒,一斗价格十千;盘中盛的菜肴,收万钱。我却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心中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河,冰块却堵塞了大川。要登太行,风雪早早封山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却抱有远大的志向,理想。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李白气概豪迈,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污浊。难的并不是他的“行路”,而是往后的日子。这也让我明白,日后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准备好去迎接未来的风风雨雨!
【篇五:鼓励催促成长】
人的生命不是很长,但是也不短,至少有七八十年。人小但总是要长大的,长大的过程就叫成长。
既然是成长,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失败和挫折,尤其是思想性格上。那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鼓励。
鼓励是一种信心。公元206年,项羽在亥下之战中惨败,绝望之下拔剑自剐。虽然当初有很多人鼓励他,但他自己没有鼓励自己。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他积极的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回到江东在那里积蓄兵力,还是有可能夺回自己的江山的。
不是有一句话叫“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吗?由此可见,项羽不是输给了刘邦,而是输给了自己,就因为他没有鼓励自己,没有给自己信心。
鼓励有是一种斗志,当人生的雨季来临时,请不要忧伤,不要彷徨,不要失望,而是满怀斗志地面对困难。在关键时刻鼓励自己,梵高不就是在经历过许多人的嘲笑后成功的吗?他那时就是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斗志,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鼓励自己也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有了信心和斗志,做事情能不成功呢?其实,成功就在不远处,只是在最后时刻,你需要再自我鼓励一下。否则的话,成功可能又会和你擦肩而过了吧。
人生总需要成长,成长就总会有失败和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鼓励。有了自我鼓励,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