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给大海的一封信】
大海:
你好!也许你瞧不起我,因我只是一不足道的小女孩。但是,你不能无视地球上的生灵!
前一阵子,印度洋发生了大海啸,平时安静的你,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呼啸着,奔腾着,跃上东南亚那一片美丽的土地,你知道你做了些什么?你毁了一片美丽的土地!也许那对你来说,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游戏,但对于一个生命来讲,你使它失去了它最宝贵的东西——生命。还有它亲人的泪。
大海,平日里,你风平浪静,是那样的美丽,你每天迎着太阳跳舞又赠给了人类无数鱼虾等海鲜。你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但是,你以为,因为你平日对人类的贡献大,你就可以在游戏时,一下子使上百万人失去他们的所有财产——生命,亲人,自由……
你可以瞧不起人类,可以瞧不起人类地财物,但你不能瞧不起天下苍生。天地之间,只有生命是最可贵的!——无论是人类的、的、植物的。
《精卫填海》的想必你也知道,你应该明白,任何一个生灵,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命而不计付出。
你是没有生命的,也因为这样,你永远都不会死,永远都体会不到死亡的感受,但是,你得明白生命对于一个生灵有多么重要,你得明白生离死别的痛苦!
你可以瞧不起我,可以瞧不起给你写信的女孩儿,但你必须——尊重生命!
此致
敬礼!
地球上的一个生灵
20xx年1月19日
【篇二:何为幸福】
每天两点一线的奔波,繁重的课业,繁杂而忙碌的生活似乎让我没有丝毫幸福之感。闲暇之时徜徉诗词文赋,翻越千山万水,在与古人的攀谈中对幸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身处晋末乱世的五柳先生,晚年退隐躬耕,过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生活。他少年时胸怀大志,怀着“兼济天下,道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坠入官场。却经历了四次宦海沉浮,使他看清了人世沧桑,不为“五斗米折腰”。把酒于东篱,临渊而赋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凝望傲然挺立的菊花,他会心地笑了。即使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却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让后世仍能感受到他淡泊的心境、归隐的幸福。
由盛转衰的唐朝让少陵野老扛起了夹缝中芸芸众生的叹息。他一点一滴地细数黎民苍生的苦难,蘸着满腔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身为诗圣的他在自己的破茅屋中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用自己的笔铸就了饱含血泪的诗史,用一颗仁厚的赤子之心揭露了朝廷的腐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虽生活贫困,却用自己的爱国之心,在黑暗的社会中用自己蘸满血和泪的笔谱写了自己悲壮的幸福。
宋末的乱世让本应满载闺中少女一切幸福的易安居士开始过上了飘泊无定的生活。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情投意合的丈夫赵明诚的思恋成了她心中抹不去的伤痕。第二次婚姻的失败更使她愁上加愁。国家山河破碎,处处物是人非。她留下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以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后人心中留下无尽的哀愁。晚年的她怀着对曾经的幸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怀念留下一首首婉约的词句。她在用笔怀念幸福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着别样的幸福。
原来,幸福就是这样:当一个满怀理想的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当一个忧伤的人找到一种排遣内心忧愁的方法,内心都会涌出一种幸福之感。现在自己的忙碌奔波不正是为今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吗?想到这,内心的幸福之情不知不觉间油然而生。
【篇三:骄傲三境】
屈原高吟在汨罗河畔吟诵“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骄傲;
钟南山在非典期间否定卫生部说法,提出防治非典有效的新方案,是骄傲;
菲利普斯在奥运会赛前对媒体笑称要为美国力夺八金,是骄傲;
刘翔复出,微笑从容,坦然面对,蝉联全运会三联冠,是骄傲;
可见,骄傲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与相信,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同样是骄傲,也会因人而异,有不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切皆因骄傲的境界不同。
在我看来,骄傲也有三重境界,罔不因势象形,因人而异。
第一重境界:放眼天下,舍我其谁,唯我独尊。
自恃才高,傲物无礼,藐视天下苍生之人,往往处于此境。他们充分自信,过度自满,认清自己的才能,却看不清时势,将自己摆在不恰当位置。他们的才能的确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有骄傲的资本,但也正是他们这份骄傲,往往让本该受万人景仰的他们成为众矢之的,或落得一个悲惨下场。三国中的马谡,自信饱读兵书,才能卓越,临行前立下军令状,固守街亭不在话下。但是,他最终因为这自矜功伐,唯我独尊的骄傲而大意失守街亭,被孔明挥泪斩去。这是马谡的骄傲,自知而不知世,浅薄而低级的骄傲。
第二重境界:看透世事,善于包容,所以怜悯。
一个人能够骄傲,往往是因为比别人懂得更多,却不一定看得更透。在黑客小说《天擎》中有一位叫凌梦蝶的女子,她天性聪异,倍于常人。过人的天赋让她成为全能型强人,也能深知身边人的愚钝与悲哀。自知高人一等,她说:“我懂得他们不懂得的,看透他们看不透的,觉得他们很可悲,所以我怜悯他们,不会因为他们而生气、计较。”于是,她的骄傲收敛在怜悯慈悲的笑容中,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世人不知,往往要受蒙蔽,为她平易近人的表象所欺骗。但骄傲是真,怜悯是假;疼惜自己是实,宽怀他人是虚。这是骄傲披着美丽的外衣在跳舞。但是谢幕之后,仍是尖锐的傲慢,无视的冷漠。
也许有人要说,张扬锋锐是骄傲的本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骄傲终究是骄傲,而无法化身为谦和这种内在美德。事实真是如此?且让我们来看看最高层次的骄傲。
第三层境界:大象无形,化骄傲于平和,化才华于骄傲。
所谓实力不够,动作来凑,小才往往华而不实,而大才朴实无华。大骄傲亦在此理。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因为自身实力登峰造极,眼界开阔,包罗万象,骄傲到了极致,也便成了骨子里的一种秉性,便演化成淡然与平和。万事万物皆了然于胸,众人皆在己之下,没有什么不可骄傲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再值得去骄傲,也就无谓了。心胸开阔如斯,而又深知苍生黍离,所以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如佛陀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便是骄傲的极致。极致的骄傲,是看透后的淡然物外,是知人知己爱人爱世的成熟与平和。庄子逍遥物外,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出于此吧。
所以骄傲有三境,而所处境界取决于自身修养与才华。小才华造就不可一世的小骄傲,大才华铸就极致的大骄傲。这种骄傲,是一种光鲜而不刺目的颜色,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是如炉火纯青的境界,是臻于完美的人生艺术,也是骄傲者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不断充盈自己,让自己的才华学识宽博如海;不断提升素质,让自己的心胸广袤如天空,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傲万物于心。让骄傲发挥到极致,也便是精神的完美与崇高。
【篇四: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曾经我从不相信,努力便会成功,运气是我唯一的倚仗,我从不努力,正因如此,我甚至不能保护住你—我的夷光。
你可曾记得你我初识的那天?
浣纱江上,我乘一叶扁舟,许多的浣纱女中,我一眼便发现了你——那个最美,声音最动听的女子。我鼓起勇气道:“三日之后,此地相见,可乎?”
三日后,我早早到了江边,却发现一袭白衣的你早已在那里等候着我。你我泛舟江上,谈天论地。我渐渐发现,你不但温柔体贴,而且学识渊博,又有一腔爱国热情,这热情点燃了我的斗志。从此,一颗种子,埋进了我的心田——
战败的消息接连传来。当生灵涂炭之时,我作为人质入吴为奴,你因容貌倾国倾城而献身吴王,为越国的东山再起立下汗马功劳。但从此,你不再是夷光,世间也再无夷光。你,便是西施。
我站在城楼上,看着龙蛇般的车队慢慢行走在通往吴国的路上,我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努力,攻破吴国,我们终将一起归来——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不眠不休,我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策略,我一次又一次地昏睡在桌前,我一次又一次地想着天下苍生……
一座城池,两座城池……我第一次觉得努力便会有收获。每攻破一座城池,我便离你,离我们的国土更近了一步。
吴国灭,我依旧站在城楼上,看着接你回来的车队,这一次不是出去,而是回家。十年的努力,我终于换回了你,我终于有了保护你的能力。你走下车轿,向我款款走来。十年的岁月,你并没有苍老,依然风姿绰约,甚至多了一份优雅。
你虽为一介女流,却心系天下苍生,是你,使我不再堕落,懂得了努力,有你的支撑,我才会平息战乱,拯救天下苍生。
你悄悄地改变了我,男儿当自强,卫国保边疆,这份对家国的痴迷永远不变。
【篇五:游国恩寺】
去到风景优美、宁静怡人的云浮,若不能一睹国恩寺真颜,实为天下一大憾事。
清凉的早晨里,最好的去处便是绿水微漪的莲花池旁那古色古香的亭子。坐在粗糙不平、落满岁月风霜的木椅上,手臂轻轻一搭棕红的围栏,见快门闪动时不经意的回眸一笑,把在微风中轻摇、露出粉嫩花蕊的莲花,花瓣上欲往池里跳的滚圆的珠水,偶尔略过水面的蜻蜓,一起勾画进了这世间最诗情的画。
初晨的光辉在水波里隐隐闪动,略有些迷蒙地抬起头,入眼的便是唐朝女帝苍劲有力的“国恩寺”三个字。大门背后,重重叠叠的寺庙在龙山上排开,如墨一般沉寂。右脚跨过门槛,顺着歪歪扭扭的石梯一路向上。无人跪拜的小佛正襟肃容立在小小一方室里。插在一旁炉鼎的香火一摇一摇,照在了小佛金铜色、年轻而静谧的脸庞上,看上去非但没有一丝诡异感,反而令人心生暖意——似乎觉得在这样风和日丽的晴天里,久久居于阁内,点上烛光,是理所当然的。
漫步在国恩寺内,一双耳朵并没有多大用处。只有在恰好某个时候,才能听见更远的山林里传来一声沉闷的钟声,有时候伴着几声蝉鸣,再听着它们渺远地逝去。一向爱用童音嬉闹的孩子们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轻轻将脚踏在青色的石板上,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烁的是渴慕。他们在渴慕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这份难得的宁静吧!
继续往上走着,汗水淋漓间,终可瞥见在树丛里若隐若现的一方瓦尖。迎着香火萦绕而来的氤氲,一座硕大的寺庙显露出了真容,那名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老人,眼皮闲闲搭下,盘膝正坐,合上了已被铸成金铜的手掌。他的嘴似乎微微张开着,像是要念出吟遍一生的偈语,也像是要对天下苍生送出最美好的祝福。跪在了佛像前红色的软席上,第一叩首,愿家人朋友一世平安,身体健康;第二叩首,谢国恩寺容世间万分希冀,愿将自己最美丽的部分展现给天下;最后一叩首,愿天下苍生,生生世世,心怀善念。我想,这就是古今圣僧,如六祖,成佛的初心吧!
万籁寂静,但余钟磬音。这令人沉醉的国恩寺……
【篇六:与唐诗一起走过的日子】
穿过历史的烟云,仿佛看到了宏伟的唐朝。唐朝的繁荣昌盛,雄浑气度,是否在你脑海中浮现?唐朝,我认为最有魅力的——是唐诗。
很小的时候,就听父母在耳边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父母是有心让我多接触唐诗的,而我也一直深深享受着唐诗。它如一杯清香沁脾的茶,香味早已深入我的骨髓;似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它的美持久地在我的脑间萦绕……
当我失意消沉时,李白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舞着我;当我懒惰散漫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又点醒了我;当我夜间赏月时,王维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使我满心欢喜,家乡的山水如此灵动!看见一位军人,总会想到他是否会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和豪迈气概。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唐诗一样可以穿越千年而无时无刻不占据我的生活。
唐诗啊!唐诗!你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你身上有着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唐朝既是辉煌的,又是糜烂的,值得庆幸的是,总有一群民族的脊梁在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一生关心民生疾苦。这种忧国忧民的愁,何尝不是唐诗的一大魅力?
与唐诗一起走过的日子,听到了它的精神呐喊,喊出了唐朝的恢宏气魄,喊出了诗人们心底的声音!唐诗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宝,涉过时间的长河流传千年,超越一个鼎盛时代的一切,抽象为唐代的符号。
与你走过的近十年光阴里,我已清楚地明白,不能没有你!可爱的伙伴——唐诗。
【篇七:拨动心弦】
心弦已被拨动,谁来为他弹奏,谁又能抚平他的波动?
入夜,我独自站在宿舍里,望着月光,忆着过往。曾经我所经历过的一幕幕像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中回荡。
来时母亲的叮嘱,父亲的相送,在我眼前浮现,一路上父亲并没有说话,安静,安静,到寂静,我们只是望着彼此,无言……
宁静被叫卖声打破,听到买吃的时,我不自然的抖了抖,父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给我买了一桶面,但却没有给自己买,我说我不饿但他坚持让我吃下去,吃完,他说他去把汤倒掉。我默默看去,他竟将汤全部喝掉,我惊呆了,父亲喝完往回走,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火车不停的在奔驰,我的思绪也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父亲的一举一动勾动着我的心弦久久不能平静。终于到站了,父亲起身去拿箱子,偶然间发现父亲的黑发中夹杂着丝丝白发,我这才意识到这已不再是那个年轻的父亲了,他老了。这是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岁月将那些痕迹显现出来,而我却从来没有注意到,真可谓是枉为人子。
到了校门口,我执意要父亲进去坐坐,但他没有。临走时他只留下一句话“三年苦学,只为高考,别对不起自己”。
父亲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回味,在惆怅,突然豁然开朗。三年苦学,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若无法做到最好,但只要尽力,不要为三年后留下遗憾,对得起自己就好。
父亲的一举一动拨动着我的心弦,它在颤抖,它在振动。
月色变的柔和,它温暖的普照着大地苍生,如像父亲,温暖着我。
【篇八:心中的明灯】
古道边的灯火,大海上的灯塔,夜空中的银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路。心怀一盏明灯,为我们的人生导航。相信,总有那么几盏明灯,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为你守候。
心怀一盏明灯,体会文人骨气。
他少时便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渴望自己也能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奈何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既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又“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尽管也曾不止一次进入仕途,但总觉得“志愿多所耻”每每总以辞官归隐而终,使他“大济于苍生”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的可能。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骨气却让世人赞叹。他一生清高,不为利?所动,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蔑视功名富贵。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真正的明灯,感叹“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最终选择一挥衣袖,与官场诀别。在晨光熹微之时归于田园,以躬耕终老,成了隐逸于世外的“五柳先生”。
陶渊明,你就像一盏明灯,以文人骨气之光,照亮了你眼前的路,也照亮了我心中的那条路。
心怀一盏明灯,体会重情重义。
他与李白的情谊世人皆知。当初他们一见如故同游齐鲁,赋诗作歌,情比手足。同为诗人,他们互赠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厚的情感。一首《赠李白》真切地展现出了李白的狂傲风采,而且可见他对李白的了解与赞赏。匆匆作别后,他时刻牵挂着这位老朋友。他在李白患难之时没有离弃。反而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惦念之心:“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他们的友情是真挚而深远的,由此足以见得他是重情重义之人。
杜甫,你就像一盏明灯,以重情重义之光,照亮了你眼前的路,也照亮了我心中的路。
夜空中,闪烁的星,他们就如同一盏明灯,装点天空,一排排路灯,为前进的人引路,一座座灯塔,为晚上的航船,带来一丝光明。
古道、大海、夜空,都有属于自己的明灯,我们自己心中也应该有一盏明灯,它能引领我们走出黑暗,走出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篇九:放手是成全,也是爱】
在电影院,一对情侣在看电影,女孩看上男孩的怀里流眼泪,她说她忘不了他,男孩轻轻的帮她擦去眼泪,宠溺的摸摸她的头说,那你去找他吧,电影散场,庞大的电影院里,男孩哭的撕心裂肺。这是网上的一个故事,却让许多人看的泪目。因为他们其中也有选择放手的过往,正如那句话所说“放手不是不爱你,而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放手让你去找你爱的人。”
路星河在余淮消失后的那几年中,向耿耿求了56次婚,我想如果后来余淮如果没有出现的话,那么路星河还会继续像耿耿求婚,直至耿耿答应为止。可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是最让人无能为力的,路星河爱了耿耿那么多年,最后选择放手成全她,让她归属自己的幸福。有个小剧场就是,路星河在高一时背的《长恨歌》当时语文老师只划了几句要求他们背诵,可路星河却硬着头皮背了整首,因为他无意间扫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只因为里面四个字“耿耿星河”,少年的喜欢就是那样简单。我们会惋惜路星河放弃了耿耿作为他最后的结局,但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
在西游记之女儿国里,不就是女儿国国王亲手为唐僧披上袈裟吗?放他离开,去拯救他所中所爱的苍生。国王约定若有来生,可是她清楚的知道成佛以后哪有来生,而那份约定不过就是自欺欺人,让自己的余生里有个假想的期盼。可她还是选择放手,因为她爱他,不忍让他为难,让他最追求他的苍生大义。
其实在现实生活里,在无能为力的时候却遇见了最想照顾的人,有太多人选择了放手,是因为他喜欢她,不希望跟他在一起受苦,希望她能遇见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
放手是成全,也是爱。
【篇十:遇见杜甫】
“李杜诗篇万口传”,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读杜甫的诗。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杜诗,亦或喜欢上杜甫这个人。当杜诗受到了历代诗家“奇才奇气”、“立言忠厚”的赞叹之后,多数现代人倒觉得他为人太消极,所作之诗风格太沉郁,太消沉。
那么,杜甫果真如此吗?
是,却也不全是。离了沉郁便不是杜甫,可他的一生又怎是区区“沉郁”就能说尽的呢?张爱玲曾说: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或许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如果你读过青年的杜甫,或许便能理解那份沉郁,那种一个人对一代江山的守望。它注定是满腔悲凉。
想便知:他打小就老是哀叹,感伤吗?并不是,年青的他有他的拏云壮志,直指那个时代一个青年至高至伟的追求。他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现实偏偏不如他的愿---昏君当道,奸臣掌权,战火频仍,国破家亡。现实可曾给他退路吗?没有!他眼中,所见之处,满目皆疮痍。哪些“朱门酒肉臭”的人又哪里会知道,贫穷的人在粮食收获的季节都会发生变故,致使“贫窭有仓卒”。杜甫何尝不愿做一个畅快的诗人?但残破的江山,总争着入他的眼里,然后又流泻在他的笔端。
由少壮入残年,他的足迹踏遍河山,却也没能为那个时代做些什么。面对牵肠挂肚的苍生,只有无能为力。何不放下呢……这便是当代人们要问的吧。当现实令人绝望时,陶潜、太白、东坡都选择放下了,其身其心一道遁去。然而,或许是在受儒家氛围熏陶的家庭中长大,杜甫被深深地印上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印记。他所选择的,是在尘世间继续浮沉。无论是“常恐死于道路中”,或是处于“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尴尬处境。他始终无法释怀,无法撇开他心心念念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明苍生。
有人说杜甫愚忠,即使心中念着苍生,试问又有何人能知?何人能晓?可悲的正是,无人知,少人晓。甚至连他本人也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作为区区一个诗人,他的声音何其微弱。诗中的呼喊只能随着世事的秋风飘荡、湮灭。可他,仍用仅存的,微薄的一丝盼望,支撑着从青须乌发到苍苍白发。
我们既渴望有人代表义理和公心,却又对“知其不可而为”的坚守不屑一顾。是现代人太过苛刻了吧。
于天地苍茫间,于高台楼阁上,我遇见了一个,背影寂寥却顶天立地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