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相关作文
这就是一幅画作文550字08-26
世间姿态万千,皆可为画。景,可为画;物,可为画;人亦可为画。却不知,生话就是一幅画。从小执笔练画。一支朴素的铅笔,在纸上作出五彩纷呈。直直线条,勾勒出圆满世界。不少人都会朝着我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赞叹。现如今,我再望那些以往“传神”的画作,却顿时感觉画中的景没有神彩,画中的人失去了韵味,一度想寻找答案,面对着石膏像,一丝不苟地绘画,尽管再细致,再分明,画中依然透露着呆板与死气。漫步在桂花小道上,...
蓝溪桥的面作文600字08-25
每到周六的早上,爸爸经常会早早地把我叫起,驱车来到我们涟源蓝田老街的蓝溪桥面馆,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开始我只知道面条好吃,很有嚼劲,吃得津津有味。后来,爸爸对我说,蓝溪桥面馆承载了很多涟源人从小到大不变的记忆,见证了涟源人的朴实善良与勤劳,也是涟源人思乡恋乡的源泉之一。渐渐地,我对爸爸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蓝溪桥面馆坐落在涟水河畔,面积不大,从外面看甚至还有一些破旧。面馆旁就是蓝溪桥了,古老的三...
一碗面作文700字08-16
我和姥爷的感情就如一碗香气浓浓的炸酱面,丝丝缕缕,盘绕缠绵。——题记如今我已上初中了,学业较忙。由于距离也远,所以去姥爷家的次数减少了,同时吃到姥爷亲手做的炸酱面的机会就更少了。无意中闻到附近面馆飘出来的炸酱面香气,让我渐渐回忆起那种别具风格的味道。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住在姥爷家的我突然嚷起来:“我要吃炸酱面,我要吃炸酱面!”姥爷一听,“宝贝,姥爷给你做好不好?”“不好,我要吃外面面馆的!”姥爷笑...
我的父亲作文300字08-16
我的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他对各种美食都喜欢,但他心灵深处最神往的还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肝面。父亲通常周末带我去吃面,父亲对面馆是有讲究的,他除了苏州一绝的“东吴面馆”外一律不去。到收银台前他先给自己点上一碗猪肝面,再给我点一份我的挚爱——焖肉面,加上一碟酱爆猪肝。父亲总是说汤里的猪肝味道淡,要给我吃最入味的才好。吃姜丝也是随父亲,第一次看到父亲往姜丝里倒醋,觉得好吃,就立刻夹了一大块塞进嘴里。呸...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作文450字08-13
星期天的一个早上,我大约七点起来到面馆去吃面条。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看见一个扎两个小辫子的小女孩,她通红的脸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可爱。这个小姑娘大约七岁,她手里拿着一个钱包好像在等人。我走进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因为我的肚子很饿,所以很快就吃完了。吃完了,我走出面馆,还看见那个小女孩在哪里。过了一会,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急匆匆的向面馆的老板说:“老板,请问你看见我的钱包吗?”老板回答说:“老人家,我...
其实不简单作文700字07-25
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被端上了餐桌,它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厚的底蕴。让我对炸酱面有了重新认识,是在一家小面馆里。街上凄清无人,唯有街边这家小小的面馆里炊烟升起。老板是一个老北京人,做炸酱面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碗中白气缓缓升上天,乳黄色的面条上撒着不同的辅料。我用筷子将碗中的面拌好,轻轻夹起一根面条送入口中。筋道的面条混着小麦的清香,淡淡的咸味传入口中,唇齿间,肉酱化开了,一点一点地将麦香中和。我不禁惊...
熟悉的味道作文600字07-22
那个冬天,寒风凛冽,尽管城市的繁华区,依然是只见车不见人的,一个刚放假的中学生成了路上最引人注意的人,她骑着一辆自行车,这车看上去很新,但款式却像是几年前的,她两只手戴着黑手套,握在把手上。她把车停放在一家小面馆门口,一开门,眼镜上就蒙上一层雾,她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上,到前台,“老板,来碗臊子面”。她坐在靠里的位置。又一会儿,面来了她尝了一口,“好烫”她再次摘下眼镜,认真地吹面,白气拂过她的脸颊,...
关爱作文400字07-22
关爱,不可缺少;关爱,无处不在。步步走向成功,步步走向成熟,妈妈的爱就在门后。每年,每月,每时,每分,每秒都少不了爱。妈妈的爱,不仅仅是口上说爱,而是用行动来表示。“滴答,滴答”下雨了。雨中的我:头湿了,衣服湿了,就连新买的鞋也被雨淋湿了。全身湿漉漉的,像只落汤鸡。慢慢走回去算了,反正怎样也得淋湿。我一走出面馆,拇指大的雨点地在头上,已经把头发淋湿透了。“啊切”我打了一个喷嚏。妈妈,快来救我。当我...
一碗面的哲理作文800字07-20
这里的冬天寒意凛然。早晨一出门,脸上、手上、脖子上,凡是露出的地方都如刀割般疼。然而却是个难得的晴日。丝丝阳光淡淡地洒下,平息了我内心的一寸焦躁。这个时候,吃上一碗热乎的,别提多暖心了。径直来到楼下的一家面馆,要了一份正宗的兰州拉面。然后坐在了那家面馆里静静地等待。也不知有多少牙签被我折断,也不知有多少餐巾纸被我浪费。忽地意识到自己此时的举动多么幼稚。没错,时间,就是时间,上一秒已成过去,然而我却...
唯利“非”图作文750字07-19
当下,人工智能让计算机越来越像人一样思考,显出人一样的智与能。然而,不知何时起,很多人亦像计算机眼中只有“1”和“0”这般,眼中只有利与不利。海量的知识、信息让人的大脑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也让人越来越趋向于精致的利己主义。且看,网民们的麻木与盲从,促使水军肆意横行,让是非对错难以分辨。于是,唯利是图的人得到了一片胡言妄语的肥沃土壤。崔永元和方舟子的“世纪之争”,在一句又一句的口水中满满发酵成一场挖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