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暑假反省作文】
人生如水,待涓涓细流汇入大海,你再想要去享受水的清冽甘甜,只有望洋兴叹;人生如风,待细细柔风拂过脸庞,你再想要享受风的凉爽舒畅,只有追悔莫及;人生如梦,待一夜甜美的好梦惊醒,你再想要享受美梦的舒适惬意,只有空悲切!所以,人生需要反省!
人生需要理智的反省。
理智的反省犹如一盏明灯,指引迷失在黑暗中的我们去寻找前进的方向。吕蒙因孙权苦口婆心的劝学而发奋读书,在正确的反省下颇有成就,从武夫到文武双全,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的将军,吕蒙的蜕变见证了理智反省自己的重要性。
人生需要及时的.反省。
或扪心,或忧虑,或警戒,或鼓励,我们都需要及时反省。就像贫瘠的土地需要及时灌溉,错过一渠清水,庄稼便会枯萎;又如一辆新车需要及时检修,过度的损耗,将提前结束它的生命。美国成功人士富兰克林有钱后便骄傲起来,一次他去拜访一位朋友,昂首阔步走到门口,直接撞到门檐上,临走时他的朋友送他一句话:做人要懂得低头。于是富兰克林及时反省,生活中一直谦虚好学,终成一代伟人。
人生需要深刻的反省。
深刻地反省人生,犹如树木的成长中剔除不必要的枝节,成长路上才能消耗最少的能量。二十一岁便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正是从母亲的猝死中深刻反省,用纸折了一艘名为“写作号”的小舟,将自己从母亲死亡的阴影里挣脱出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成长中反省,在不断反省中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需要理智、及时、深刻的反省!反省,让自己变得优秀;反省,让生活绚丽多彩!
【篇二:一个成长】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题记
我独步在广富林郊野公园的小道上,天一直是这样,闷得厉害,偶尔有一阵风袭来,带起的地面上的沙沙的落叶划过我的脸,痒的厉害。
好不容易地才瞅见俩人影,凑得贼近,起初以为一对伴侣!他们俩呀,走得贼慢!
啊,完全符合我的推测。我只好低着头,扫着地上的落叶,以表达我的羞涩。
结果我们的距离越拉越近,没忍住又瞅了一眼,现在完了——俩男的。但突然又想成了“同性恋”,但我错了。
他们竟直呼我名字,于是我便才一眼认出来了他们,是张三和吕蒙。
他们就是这样,平时总粘在一起,经常还带上我。
这回给撞上了,正巧一路上没人聊。于是咱三又缠上了……
我们似乎是在这块巴掌打的地里绕圈子,又聊天聊地,小到夸克粒子,大到宇宙悖论。
秋风拂过,不再那样闷人了,也不痒了。
“去瀑布!去瀑布!”吕蒙指着那块巴掌大的地图喊道。实际上要跨整个公园,估计得有五六公里。
张三嘴里反对,说太远了,说剩下的活动时间太短了。其实走在最前头的便是他。
一会儿,张三抓过吕蒙手上的地图,很快开始盘算着路线,就这样走过了半个公园,前面出现了三支小岔路口,然而如此巴掌大的地图岂看的来?时间也在飞逝着,我提醒他只剩下半小时了。
张三也许因为我的这么一哟嗬,便急了,于是随便选了一条小路,便带我们跑去。
秋风刮去了吕蒙的草帽,他赶紧扑过去,赶紧擒住被风戏弄的帽子;而我则是像只猴子似的抓着瘙痒的皮肤;张三则是拼了命似的赶路……
张三一直这样赶路,我们也一起着他。
直到路尽头的那堵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其实在岔口的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殊不知已经偏离了目的地好远好远。
张三只是钝在那儿,用空洞的双眼望着小道尽头的那堵墙……
“走呀!再不走就完了!”我直催着着张三往集合点赶。
张三这次跟在最后面,而这次拼了命赶路带头的是我。回去的路上,张三一语不发。
风是迎着我们扑来的,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这段回去的路很长很长……
最终我们还是迟到归队了。
归程的车上,我塞给张三一包山楂片,而他慢慢悠悠地接过,又潦草地啃着……车一晃一晃的,把他手中的山楂片撒了一地……
我看向他,而他也斜向我,相叙一笑……百媚生!哈哈!
我想他不会忘记这个秋,虽一脸沮丧,但兴致依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便是成长。
【篇三: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我的好朋友小东:
你好!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收到你的来信,我很高兴。虽然我俩自从小学毕业后就一直没见面了,但是我们的书信往来不绝,让我感觉我们的友谊更加坚固了。你在信中说最近甚是苦恼,因为你爱上了玩游戏。周末回家,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当初你只是想放松一下面对中考的紧张情绪,你以为自己只是偶尔玩玩,不会影响学习。但是后来越玩越上瘾,为了冲关可以不吃不睡。所以导致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差。面对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嘲笑。你也好想改变现状,重新找回那个自律的自己。
我亲爱的同窗,首先,我非常欣赏你自我反思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认自己的不足且愿意改变的。恭喜你,你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我也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我也想帮助你找回自律。你如果能体会到自律的乐趣,你肯定会成功的。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那才能快乐。受到约束,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活着也没意思。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来和你回忆一下语文书中两个古人的自律的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吕蒙。我们知道一介武夫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学习,也被他推辞了。后来孙权现身说法终于说服了吕蒙,最终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我想吕蒙肯定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正是他不断地约束自己,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才有了鲁肃那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赞叹。吕蒙因为自身的自律,除了收获别人的赞美,也收获了内心的充实与自信。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他的那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所表现出来的自豪与快乐!
自律虽然让自己看似不自由了,但自己约束自己后,却收获了很多其他的东西。自律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自律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自律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收获快乐。小东,你觉得呢?
第二个我想和你分享的故事是宋濂学习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宋濂是大学问家,他并非出身豪门,相反他出身非常贫寒,穷得无从致书以观。这样的他是如何做到自律并最终成功的呢?书中说他“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就是凭借这种自己约束自己,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艰苦也坚持学习的自律精神,他才成为了大学问家。这样的他,抄书苦、从师苦、求学也苦。哪来的快乐啊?这样的自律让人害怕。但是宋濂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觉得所有的苦都不是苦,因为读书让他快乐,自律让他有乐趣啊!
也许你会说古人的境界太高,你无法做到。但是其实先从一件小事做起,你也能体会到自律的好处。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背一些文科的知识点,每天五点钟就起床背。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好辛苦,老是想继续睡觉。但是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充实有意义的一天从背书开始,我必须加油!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的约束,在上一次的月考中,我居然在年级里进步了五十名。这更加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发现不仅记住了很多知识,而且我的记忆力也好了很多。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小东,咱们一起坚持自律,好吗?
最后,我想用两句名言与你共勉。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松下幸之助还说“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自律的人,感受自律带给我们的成功与快乐。让我们相约在更高的学府相遇吧!
祝:
中考必胜!
自律常伴!
笑口常开!
你永远的好朋友:小华
2020年7月20日
【篇四:碎片也可以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常看到有人开着电脑,拿着手机,不时看几眼手机,发几个消息,再看看电脑,敲几下键盘。忙得恨不得多生几只眼睛,多长几只手才够用。
时间被快节奏的生活分割成零零碎碎的碎片,人们仿佛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
古人那种“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离现代人越来越远。
于是有人感叹“如果能回到古代多好!”回到那慢节奏的生活,过一过“闲敲棋子落灯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日子。
其实,这只是古人生活的一个方面。碎片化的生活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身为朝廷官员每天都有很多公务要处理,没有完整的时间去读书学习,去做文章。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代文坛领袖的呢?欧阳修道出了他的秘密。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他利用这“三上”的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持之以恒,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三国时的吕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他只是一介武夫,只知斗勇,不知谋略。孙权劝他读书,他说军中事务忙,没时间。孙权说,你再忙,有我忙吗?我每天要处理多少政务,千头万绪,仍挤出一切时间读书。吕蒙很惭愧,从此在军务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读书。终于成为有勇有谋的一代名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名言就由他而来。
所以,古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都在大把挥霍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是古人的名言。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关键是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让碎片化时间产生化学反应,为我们服务,就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五:孙权劝学】
天上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随着散发下的光芒可以看到几棵枯树和正在休息的士兵,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帐篷散落在地上,在空中看,煞是壮观。
吕蒙账中,之见两个英俊潇洒的男子在谈话,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紧张,这是高层统治者才有的气质。读过三国就不难看出来他们是吕蒙和孙权了。
只见孙权缓缓的的拿起一杯清茶,慢慢的喝下,然后对大臣吕蒙说:“子明啊,你可听说过文武双全这个词”“臣听过”“其实我这次来找你就是给你提个意见。”“主公提意见我当然欢迎”“其实,我看你武艺已经登峰造级,但是武义还是一窍不同啊,我打算然你学习一下历史。”“恕臣直言,臣有太多军务要做。”“你说你忙,你有我忙吗?我身为一国之君,天天要批奏折,我都这么忙了,我还要抽时间读书,因为我知道,读书是有好处的,从明天开始,你要读一个时辰的书,我五天后来检查。”“好吧!”吕蒙说。
一段时间后,鲁肃也来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齐坐在孙权的大营里。交谈间,鲁肃渐渐发现了吕蒙的进步,大吃一惊:“吕蒙你今天的才略,跟以前那个阿蒙万全不一样了。”“现在都是读书人了,怎么还拿以前的眼光看我,还有你发现的太晚了吧。鲁肃心想:“这样的朋友不交不行啊,于是拜了吕蒙的母亲。”两人结伴而去。
【篇六:读书有用吗?】
我常常在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书会怎么样呢?古人的智慧得不到很好的保存,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仅限于口头相传,世界文化也就难以交汇,那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好生活恐怕要迟到一个世纪了。
读书绝对不是无用的,它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孙权的手下吕蒙虽然武艺高强,却是个文盲,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吕蒙从此静下心来读书。书读多了,脑子也更灵活了。有一次,吕蒙就趁关羽被麻痹,出其不意打败关羽,大获全胜。孙权知道后不禁赞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便是知识带来的智慧。
读书在我眼里是有用的,我从小就爱读书,“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我把书籍当成营养品,每次写完作业都会宅在家里读书,不出远门都能尽观天下奇景,知晓古今奇事。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还使我变得更开朗聪明,生活中很多难题也迎刃而解。
读书能让我们更有智慧,更有头脑,读书也是放松心情的好办法,让我们静静地去读一本书,去感受那沁人心脾的书香吧!
【篇七:成功只眷顾勤奋的人】
树林爱怜早起的鸟儿,为它们送上丰美的虫子;雨露疼惜农民的艰辛,滋养他们插在田里的每一株秧苗。勤者,上帝即使关闭了他的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惰者,即使天资聪颖,也会怠倦上苍的赐予,难以出类拔萃。
老师曾对我们说过:“学习努力的人不一定有好的成绩,但不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有好成绩。你可以有目标,但绝不可以眼高手低。你可以有理想,但绝不可以好高骛远。”简短的三句话,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警诫。我们其实都在争夺那块天上掉下的馅饼,只不过它会落在更勤奋的人的手里。
我们羡慕那些成功人士,但我们没法看见他们在光辉银幕后的汗水,以及那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我们看到了他们灿烂夺目的一面,但我们没法看见他们埋头专研一摞摞资料,到处奔波时的辛苦。吕蒙没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但他在孙权的引导下开始自学。正是他勤能补拙的学习态度,才有了后来让鲁肃刮目相看,有勇有谋,后人熟知的吕蒙。
海伦·凯勒不到周岁便再也没有得到光明,听到音乐,享受发声的自由。但她一点一点地克制自己的痛苦与烦躁,让莎莉文老师牵着她的手,走向内心的光明与真知。她勤奋了88个春秋,付出了远超常人的艰辛和努力,终于让梦在哈佛启程远航。
仲永的“泯然众人”,过错不全在他父亲,也是因为他的过于自足自大,泯灭了他心中存有的求知欲望和勤奋的种子。他出名了一时,却未能流芳百世。“神童”的称号更应冠予那些勤奋的孩子。
我想,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有能力也有条件成为一个勤奋的人。我知道,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只有懂得付出,只有在成长路上持之以恒地勤奋,只有在学习的历程中戒骄戒躁,才有可能让成功的种子萌生出全新的力量。
成功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在这些有准备的人中,勤奋定然一直都相伴相随,而勤奋是抵达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阳光对幼苗的爱怜,是因为幼苗破土而出的勇气。就像成功对人们的眷顾,是因为人们拥有的那颗时刻准备的勤奋的心。
【篇八: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关羽】
有这样一个人,他武艺高强,曾有过“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他义气深重,十分看重“义”这个字;《三国》中这样描写他:“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人便是关公关云长。
关云长又名关羽,此人曾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结为兄弟,发下誓言,不是一起生下来,但愿一起死去。关羽果然允现了这个诺言。当时是,刘备战败,各路人马都弃他而去。他让关公守下邳,关羽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后来,他被曹操擒了,在他手下干事,但是他还是说:“得到了皇叔消息,我再远也要投奔。”曹操看他如此重义,便想拉拢这个人才。一次,他见关云长袍子旧了,便让人做了新的给他。而关羽只把新袍穿在里面,仍把旧袍穿在外面。曹操疑惑,说:“云长为何如此勤俭?”云长正色道:“我不敢有了丞相的新袍而忘了哥哥的旧袍哇!”曹操听了,次日,又把吕布骑过的赤兔马给了他,关羽也只是说:“我有了这马,就能更快见到兄长了!”后来,他得知了刘备所在,不远千里,便是来投奔刘备了。
虽然关羽很讲义气,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骄傲自大。如,有一次吕蒙设下一计,自己托病不出,让陆逊给关公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很无能,要关公网开一面,多多包容。关羽轻信了,便把一半士兵调到了荆州,谁知,这次出战的正是吕蒙。关羽没办法,只好占死在麦城。
三国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不同的评价。但这就是我眼中的关羽,你呢?
【篇九:一生,一笔,一念——读《玉泉山关公显圣》有感】
硝烟三国,风云变幻,诸侯争霸,群雄逐鹿。三国是刀光剑影的铿锵碰撞,是烽火连天的勇武拼杀,更是运筹帷幄的决胜千里,羽扇轻摇的八面捷报,斗智斗勇,尔虞我诈,历史的尘埃拭尽了他昔日的风华正茂,但勇士之魂,义士之节,何曾破灭?
关云长败走麦城,玉泉山关公显圣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吴主一反盟约,吕蒙白衣渡江,关羽一败失荆州,在吴魏两军夹击的压力下二败失四冢,节节败退,终于在吴军的追击之下迫不得已退守麦城,向上庸刘封孟达求援未果,单刀百骑突围时被擒。在吴主孙权封地,金钱,官爵的威逼利诱下毅然决然地抒发了自己”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平生之志,没有优美传神的诗词歌赋,没有语惊四座的豪言壮语,单是寥寥数语,惊得旁将拔刀而侍,单是一声怒喝,唬得吕蒙肝胆欲裂,断头台前云长英勇就义,玉泉山上关羽英魂不朽。
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从只只相形见绌的文字里喷薄而出,激荡着我的头脑,沸腾着我的热血,怦动着我的心。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关羽为何不“暂屈于吴,别作良图”呢?昔日在曹,因垂怜家兄漂泊半世才换来的妻妾,约三事权且屈身,斩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过关斩将直寻家兄。但是这一次,他什么也没有,义子关平呢?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亲眷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一人携着屈辱回成都?不,他不甘,身留一剑答君王,剑刃,沙场,才是一个败军之将真正的归宿。人亦云:“刚极易折”,是的,他刚,断头台前犹然骂吴狗;是的,他折,剑刃前英勇就义,但是,他的意志何曾瓦解,他的精神又何曾磨灭?他的血液,那一腔沸腾的血液,那流淌在每个川蜀战将胸腔里的血液,却依旧,川流不息。
英雄史诗,震心动魄,昔人已逝,但留给我们的,是用血肉铸就的佳话,细品三国,人生如画,一生,一笔,一画,无论笔尖的点画,笔锋的尽展,浓墨的渲染,水墨的衬接。一幅画成功与否,只有每一念之间,但每逢一生的抉择之笔,若是苟且偷生,这一笔必然歪歪扭扭,丑态百出,就算画的本身有十二分的神韵,只因这一笔,便化为一张废纸,若是坚守死节,这一笔必然形神兼备,刚柔并济,整幅画因此绝世一笔而流芳百世。人生的价值正在于为正道而献身,为自己的信仰而坚守笃行。世界苍茫,人何渺小。世界同样是每个人的十字路口,权财名利的各种诱惑,总会左右你的思想,但是坚持前行的人,必然会得到全人类乃至全世界的尊敬!
笔,在我手中,未来,也渐渐在我手中根深蒂固,一生,一笔,一念,挥洒一砚丹青,攥笔,点染,飘舞,挥洒,以信念为尺,尺量缤纷人生,以正义为规,规划明朗前途,尽情流泻这一生的水墨丹青!
【篇十:当吕蒙遇到方仲永】
一个月黑人静的夜晚,吕蒙从酒楼里走出,来到院子里的竹林散步。
走着走着,忽然,他透过一排高耸的竹子,看到里面隐约有个人影,可当时已是深夜,根本看不清他是谁。吕蒙带着自己的疑惑,悄悄拨开竹子,只见一位农夫,坐在一块石头上叹着气,月光投下的是一个落寞的身影。
吕蒙看他这个模样,不禁上前问道:“你为何要在这里唉声叹气?”农夫一听,转头便见吕蒙正站在他身后,一愣,随即又赶忙回道:“将军,我叫方仲永,是山下村里的一位农夫,我小时候天资过人,天赋极高,不管别人指哪个物品,我都能立马作出一首诗,然而我父亲知道了我的才能后,把我当成赚钱工具,到处带我去别人家作诗赚钱,不让我学习,如今,我已和常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能种田养家。现在我感慨万分啊!”
吕蒙听闻后有些震惊,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以前是一个很不爱读书的人,认为书里的东西都没什么用。如果不是孙大人当初献身说法,劝我读书,我也不会像现在那么博学多才。”
看着方仲永十分吃惊的神情,吕蒙接着说:“我当初没有任何学识,但靠自己努力,勤奋学习,发愤图强,最终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有文化有抱负的人。学习是不分时间和年龄,只要肯学,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你现在学习还不算迟,只要你勤奋好学,一定可以成功的。”
方仲永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感激地说:“谢谢您给我鼓励,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果然不出所料,五年后,方仲永成为了一位有很高学问的儒士,在京城里赫赫有名。
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而不在于天赋,不是人人都有天赋,但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