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作文
校规公正明辨道德作文900字12-31
哈佛楼大火后,学生将违规带出馆外、已成珍本的图书交还学校,校长表达感谢后将其开除。校长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与校规相冲突之时,该如何作为?私以为,校长的做法、学生所受待遇是妥当、公平的。学生为私人目的违反校规,将珍藏图书带出馆外。倘若事件到此结束,毫无异议地,学生从校规与道德两方面来说都应受惩治。但哈佛楼发生了大火,使学生带出的书籍成为孤本。到此,学生违规行为该被如何处理?...
让绿永驻世界作文650字12-31
绿,是生命的象征,是活力的象征。可是身边的绿却在一点一点的消逝。夏日的绿海,被炽热的太阳渲染得光彩动人。高耸入云的雨林绿的醉人,茂密的树林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透过树缝的阳光如同绿海上点缀的粼粼微波,在绿海中格外引人注目;树叶在风的摇曳下,发出簌簌的响声,鸟鸣婉转悦耳……突然,一切的一切都被打破了。嘈杂的伐木声从远处传来,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轰然倒下,受惊的小鸟赶紧从树上飞出,在空中乱窜。声音越...
文化之殇作文1000字12-30
翻开历史,王道士笨拙地用石灰粉刷看起来暗乎乎的壁画,用铁锤砸着着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这是余秋雨笔下的敦煌之殇,令人无比痛心。我们曾指责王道士的贪恋薄利,批判他的愚昧无知。可是,如果从毁坏文化的角度看,一个小小的道士也就是在大漠风尘中加速了几面壁画的风化,也就是给灿烂的敦煌文化划下了几道伤痕罢了。今天,世人对文化的践踏,相比于王道士,真正是有过之而不及。...
利益与道德作文700字12-29
很多人认为利益与道德之间是不能划等的。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孔子鼓励救人后而拿了相应报酬的弟子。却批评了行善却默默无闻的弟子。这不经让我感到很困惑。这似乎与我们理解的做法不一样。难道一代圣人孔子也会犯错吗?我却认为利益固然重要。但也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我认为在道德之上的利益是可取的。这个观点让我想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陶渊明不愿在官场与世俗同流合污,义无反顾的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但是他...
我们的共享时代作文800字12-28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生活也正以日新月异的趋势改变。共享单车替代了上下班必堵的汽车,共享书店替代了毫无新意的老式书店,共享时代占据了报纸、新闻的头条。过去,一家人苦苦奋斗大半辈子只为了一辆汽车,过去,在书店只看不买十有八九会被营业员赶走,过去,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浪费于其中。一个焕然一新的模式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从共享单车开始,人们只要扫一扫便可以使用小黄车,到达目的地后再将小黄车停靠于附近,便于附近的...
伟大的自我意识作文500字12-26
“伟大的自我意识不是为了个体,而是为了人类。”尼采如是说。特斯拉撕毁交流电证书,说:“让全世界人民免费使用我的交流电。”特斯拉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世界人民。他没有借交流电的名义大赚一笔,而是为了能够让每一个人免费使用交流电,撕毁了交流电专利证书。在另外的场合,他说道:“引导我做一切事情的欲望,是驾驭自然力量为人类服务的欲望。”正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许多伟大的人放弃了名利,放弃了奢华的一生,...
毛泽东作文650字12-24
说起毛泽东,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他是谁呢?有人说,他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华儿女永远的、最伟大的导师,是泱泱中华之中最伟大、最无私,顶天立地的一个巨人。民族在他手中复兴,中华在他手中崛起。他把沉睡的雄狮唤醒,把零碎的山河整理归一,把中华赤子们引向光明……毛主席是爱国的。他青年时期,不怕腐败政府的强权,领导人们开展爱国运动。打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国民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毛主席...
心要在焉作文900字12-23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造就了钱钟书先生出色的学问,不慕金钱名利,一心钻研学术,心有所止,心在焉。心无旁骛,孜孜以求,以一种“初学者心态”行事;专心致志,凝神于一,方能成境界。我以为,心要在焉,方能成大器。心要在焉,即强调专注。古时弈者尚需专注,沉心静气。褪去浮华纷扰,付出全情于自己的热爱,去追寻,去达到,而没有利益大套的专注,乃是现实所需。莫言在获诺奖之前并不为众人所知。那时他声名不响,作品也少...
推窗见绿作文700字12-23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一份生命的喜悦;当夏日的酷热包围你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一份心灵的宁静;当秋天万物凋零时,你依然能够推窗见绿,那绿便是种在人们心中的希望;当冬天白雪覆盖大地时,推窗见绿,获得的是对松柏坚持的感悟。推窗见绿,是一种明澈的心境,是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没有勇气推开那扇窗,便永远见不到绿,只能在阴暗潮湿里徘徊,最后自己也被黑暗侵蚀。很多人信奉利益至上的信条,心中充斥着...
别样的考试作文作文500字12-23
语文课上,老师严肃地说“今天下午考试,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同学们听了议论纷纷,有人说:”不会吧!又要考试?”有人说:“要考试?希望简单一些!”到了下午,老师站在门口,故意把一片碎纸扔到了门边,第一个同学走过来,注视了那一片碎纸一会儿,紧皱眉头,然后默默地走开了。第二个同学走到门边,说:“谁这么没有素质,把垃圾扔在这里!”最后一个同学走过来,看见了那一片碎纸,弯下腰去,把它捡了起来,扔到了垃圾桶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