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相关作文
读《童年》有感作文700字12-01
童年如画,记录着精彩的瞬间;童年如歌,跳动着欢快的音符;童年如海,翻动着我们快乐的回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童年,有着幸福的过往。可是,不久前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它让我产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我要长大。《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它真实描绘了俄国社会生活,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甚至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书中的主人公...
走近杜甫作文800字11-30
杜甫,这位于“万万多难”中成长起来的“诗圣”,是唯一一位可以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但他却并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他用沉郁悲怆的声音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他的诗被铭刻在历史长卷中,永不磨灭,就连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郁壮美的长诗。杜甫早年的生活与盛唐接轨,他怀着与其他大唐仕子一样的理想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更兼具几分在唐朝巅峰时期生活的骄傲,使得他即使经历几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
读《青铜葵花》有感作文550字11-25
《青铜葵花》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倾心之作。我看过很多他写的书,其中最喜欢《青铜葵花》,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当生活中出现各种困难时,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城市女孩葵花和一个乡下男孩青铜,在一个特殊的机缘下相遇,并一起度过各种苦难。而这苦难的过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值得我们久久回味……故事里的青铜是一位十分疼爱妹妹的好哥哥。因为家里穷,没办法供两个人上学。为了让葵花上...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作文750字11-24
我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看完之际,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很不是滋味,也使我颇有感触。回头想想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比起石娃,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自私。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偏僻的乡村,有一个孩子叫做:石娃。因为母亲去世的早,家里的经济有困难。只能在他和姐姐中选一个人去上学,于是父亲就决定用“转铜勺”的方式来决定。石娃有幸读...
苦难之于我们作文650字11-22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是先贤的智慧与哲学,可见人生经历的困难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正所谓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苦难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苦难助人增强毅力助人取得成功,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拨之志。可见成大事者也应有直面苦难的勇气与毅力,正苦难让人体会生活美好从而懂得更加珍惜这种美...
苦难造就人生作文800字11-21
"从沙城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这是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到的一句话。人生中的苦难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高士其是一位著名的科普学家,在国外留学时的他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地打破了一个装有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病毒不慎侵入了他的小脑,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饱受病毒摧残的他难道就从此一蹶不振?不,他没有。虽然他日夜被病毒折磨,但他依然坚持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800字11-20
同学们,生活丰富多彩,有快乐也有苦难;有成长的痛,也有错失的憾。生活往往充满了挫折,如果我们因为一次失败,便放弃了生活的希望,那么我们还如何进步呢?只有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我们才能拥有甜,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才能在生活的高楼中更上一层楼。就如同那令人记忆深刻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地获得成功。只有经历众多磨难,我们的心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才能体会...
星空下的遐想作文1000字11-18
急速地奔跑着,溅起的水花沾湿了我的裤腿。渐渐地,只有脚步声和喘息声在耳边融绕,我逐渐慢下来、停下来,面对着街边一段挂满爬山虎的墙。时正深秋,爬山虎的残枝枯蔓在昏黄的路灯下越发显得斑驳。墙角下,我强忍着在眼眶中打转的眼泪;抬起头来,星空仿佛变得模糊了;思绪跨过迷离的星河,离我越来越远。我伸出手,想要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然而星空中的一抹亮光越来越远,我只能在星空下任凭泪水滑落……像是从梦中惊醒一样,我...
关于品味的作文作文2000字11-18
【篇一:品味】但凡我一笑世俗之间,仰天长啸,唯我逍遥。红尘琐事,功名蝇利,一切的一切,为何偏要享受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万事之愁?一盏淡酒,捧于手心,坐窗台看东边升日,辞今日之忧,读读书,呤呤小诗,任风吹冷,却仍散着浓浓醇香的那么一小盏。生活,生活真好,我品味这方正于天地之间的美好,任细水长流这一片东方巨土之上。“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家居门外五杨柳,自居五枊先生的陶潜,质性自然的他,真的俊逸让我...
以吃苦为话题的优秀作文作文600字11-16
随着人的不断成长,责任越来越重,需要吃饭的艰辛相对增加。没有人能享受生活,也没有人会永远吃苦。一个没吃过苦的人,往往是失败者,一个经常吃苦的人,往往是成功者。没吃过苦的人的培养是你未来成功的动力。比如《矿井里的孩子》的作者蔡鹤成先生,一个矿工家庭出身的孩子,你能想象他是怎么爬到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的吗?他从6岁开始和父母出去打工,所以8岁开始上学上课。不过他周末也去山上摘野菜和一些东西在学校卖,帮家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