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相关作文
语文常考作文作文750字09-18
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千里马,缺少的,是欣赏千里马的伯乐;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伯乐,缺少的,是拥有欣赏的心灵;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欣赏美丽的眼睛。所以,究其根因,是要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因为学会了欣赏,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千里马,借他人之力成绩自己的功绩;它可以使你学会欣赏芬芳世界,修炼自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回望三国,在风起云涌,战火连年的历史里,刘备为成就蜀国大业,于茅庐三请诸葛亮。起...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650字09-15
诸葛亮的名字妇孺皆知,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因为他的忠心。诸葛亮的半辈子可以说都在报恩。到底是多大的恩情才能让这样能人异士如此?其实也不大,就只是被三顾茅庐与临终托孤之恩而已。诸葛亮为报刘备的恩情,忠心的辅助烂泥似的阿斗,只盼完成刘备的宏图大志。只可惜诸葛亮心愿未了便去了。诸葛亮的忠心日月可鉴,世人皆为之感动。但也有人不赞同他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是愚忠,这样不值得。三顾茅庐是不算什么恩情,...
描写关羽作文650字09-13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深入人心,其中,关羽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作为刘备的左右手之一,关羽绝对是个忠臣。在第二十五回中,关羽不管曹操的权力有多大,不顾生命危险,在屯土山与曹操约三事:“一者,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只有曹操答应了这三件事,关羽才肯降服,可见其对关羽如此忠心耿耿,不愧...
我的偶像作文500字09-13
“偶像”是当下风靡校园的一个热闹事情。“影视明星”,“流行歌曲”,“体坛健将”等等,令广大青少年“追星族”们魂牵梦萦,如痴如醉。在我心中,也有过偶像。小时候还在上幼儿园时,幼稚地可笑。那时候,我经常看动画片。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十分经典,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毛毛躁躁的孙悟空,他降妖除魔的样子真可谓是“帅呆了”!那时虽然不懂事,但朦胧之中感觉孙悟空就是我的偶像。刚进入小学,老爸比较喜...
蜀汉相国——诸葛武侯作文1000字09-12
他文韬武略亦通岐黄,他刚正不阿忠君卫国,结东吴,治蜀地,平南蛮,战曹魏,隆中巧说三分天下之计,蜀川泪言北伐出师之表,他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以至于最后命丧五丈原,世间众人乃至后人皆只能无比惋惜的叹一句:将星陨落,天命难违。诸葛亮,字孔明,乃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可是,他人生的前半期,却并不是那么辉煌可道的,少年时的诸葛亮,虽出身琅琊望族,却幼年时就成了孤儿,幸得叔父收养,而此...
了不起的巴蜀文化作文650字09-10
从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到现在中国一带一路的伟大创举,中国人民的智慧成果世代不息地与世界人民共享着。长江流域的文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绚烂多姿的巴蜀文化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源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名人巨匠灿若星辰。《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孔...
草船借箭作文450字09-09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令人意外说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马上与诸葛亮下了军令状。周瑜看来诸葛亮是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所以他必死无疑。诸葛亮走了后,周瑜让鲁肃去查看动静,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造出十万支箭?”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你借我二十只船,船全用青布,各束草把千余个两全,这一切我自有妙用,但你不能告诉给周瑜...
读《诫子书》有感作文450字09-04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古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有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让我深有体会。这是诸葛亮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传诵。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心不静,身子当然也不会静,心身静不下,学习就学不好,你心身不静,你学习上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的,这样你就不能实现你的远大理想。总之,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
缩写课文《草船借箭》作文400字09-04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欲致其死地,就想方设法设计诸葛亮。一日,周瑜与众文武商讨与曹操交战之事,他问诸葛亮。:“先生,我们和曹操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周瑜诸葛亮回答道:“弓箭最好。”周瑜又说:“对,可军中缺箭,先生能否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只箭?”诸葛亮立即应允道:“十天?岂不误了大事?我只需三天。”说完,还立下军令状。周瑜私下里对鲁肃说:“我得吩咐造箭工匠们故意拖延,叫他准造不成,好治他的罪。你去打探...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1000字09-02
历史似梦,轻盈若飞花,飘渺如浮云,一次次目断苍穹,不知何处才是天尽头?历史的尽头,又在何处?英雄的时代暗淡了,英雄的背影远去了。慨叹之外,是他们的是非功过,既然担当生前事,难免身后评。于是,千百年之后,我们有了新的眼光去重审历史。在这种新生的历史观之下,便有了新生的声音:“诸葛村夫不过一个政客而已。”“蜀汉亡国,亡于诸葛亮。”“权倾朝野诸葛奸臣。”……诸葛亮在这一个个“还原历史”的呼声中走下了神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