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书的议论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书本本,言簇簇,山青水秀浪花跳。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前不见古人的灿烂诗文。他们在历史的丹青之上踩下了深深的足迹,淌过了浅浅的墨汁,烙上了清晰的笔迹。文思极其敏捷,行文极其畅达,他们似乎笔下如有神,挥洒笔墨行云流水。读起来,耳目一新,文采飞扬,此时“荡胸生层云”,“便引诗情到碧霄”之感便油然而生,“红日覆云霞万里,西山紫日映小溪”跃然纸上,更有美不胜收之悦。不过,这点鸡毛蒜皮岂敢同文学巨擎们相提并论。不过,我心中跳跃着欢快步伐的浪花已得到了满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簇簇”。书本中丰富的内涵怎么可能才有几篇文字,更有历史无穷熏陶的文艺才具有更大的魅力。
三国恨,由义生。这样一部写尽人事沧桑的悲歌,我读来,滋味是美的,回味是甜的。书中百态汇聚成一个“义”,无论是仁义,还是忠义,是道义,还是孝义,都是慷慨激昂。叹又从何说起呢?
至于《满江红》里岳将军的恨,是万民之恨,臣子之恨。最后的“朝天阙”与开头的`“仰天长啸”是如此豪迈悲壮。从这曲词中体会到的快乐,带上了几分沉重。
书本中的快乐,回味无穷。为什么读书会使人高瞻远瞩,那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上,泛在碧波荡漾的书海之中。
【篇二:总想为你唱首歌】
总想为你唱首歌,唱出我对你的情感,唱出你的伟大,唱出你的美好……那平和幽默的曲调是你的内在神韵;歌词是你朴实的外在表现;曲辞结合是你最真实的写照。
曲——神韵
“听说隔壁家李婶的儿子从美国回来了,开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上还坐着一个漂亮女娃,白白嫩嫩的,长得挺水灵,挺不错的……李婶的儿子真有出息啊……”大家都在小声议论中。这时,一个听力不好的人却蹦出这样一番话来;“什么,李婶的儿子从‘米国’回来了,还晒得黑不溜秋的,还带了一个女儿回来,又胖又不好看,唉,真是不争气啊……”顿时,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起来,连连“称赞”她的耳朵和口才。你呢,也坐在一边乐呵呵地笑起来!
歌词——形态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各家各户都开始忙活着买新衣,制佳肴……
你的儿女纷纷提着大包小包回家看你,个个都给你买了新衣裳,新鞋袜。由于年轻人都有一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思想,于是,儿女们就开始帮你清理衣橱。把那些旧了点,缝缝补补的,掉了颜色的“陈年旧物”给翻了出来扔掉。刚刚找到一批想扔掉时,你恰逢其时地赶过来制止:“那些衣服还可以穿的,干嘛要扔掉呢?我还舍不得就这样扔掉它们……”
“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况且我们现在给你买了这么多又新又好的衣服,你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子女们说,“扔了算了吧!”
“不行就是不行!你们知道吗,在你们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每天都在不断地缝补衣服,缝了又拆,拆了又缝……正是这样我才过得舒心一些。再说,难道有钱了就要忘记节俭了吗?”
儿女们默然了!
曲词结合——最真实的你
在平日里你耐心地教育别人;困难时,你从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总想为你唱首歌,来赞美你;总想唱首曲调平和的歌来送给你,表达出我的心情和感受。奶奶,我总想为你唱首歌,因为我爱你,我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