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相关作文
梦说作文800字04-18
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它寄托着一个人的希望;梦想是一件毁人心志的事物,一旦它随着岁月的冲刷,袒露出从一开始就错误的选择,也许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梦境。读过席慕蓉的一篇文章。美术课老师向着一群追随美术梦的年轻人,亲切地说:“美术的境界是没有墙的,探究无止境。”于是一个年轻人怀揣着一颗可以拥覆蓝天的身心投入进了美术的境界,可是几年后他两眼无神地回到老师的身边,一副穷酸破败的落魄样,老师只好无奈地回答说:...
像山那样思考作文800字04-17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山。它以其厚重的底蕴孕育出大千世界的繁华美丽,神妙莫测的景象淡出山的境界。一曰静。寂静地思考,沉默的储备,默默地收集落红衰绿。史铁生像山那样思考,当他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废弃的古园里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朱红淡褪,高墙坍圮,玉砌雕阑散落的环境和走过他车辙的母亲的脚印像山一样让他清楚:坚忍地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去。培根说过“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
与经典对话作文1000字04-15
我喜欢看书,更注重经典。看书给我带来了人生所必需的自信、勇气、意志、爱心……关于童话,安徒生有一句名言。他说:“童话并不是专门为儿童而写的,它应该给全人类带来爱心和良知。”的确,每读一次《海的女儿》,我都会有新的感悟。小时候初次读到这本书时,我为小美人鱼的命运感到不公;后来再次阅读,我为跌宕曲折的故事而着迷;现在,当我再一次静静地读完它,我不禁为人类拥有爱情的伟大力量而感到震撼!同样,有些看似简单...
雨中泪作文500字04-14
花开花落,总有盛衰之时;世间尘事,总有悲欢以待。上帝在创造人类及万物时,给予他们七情六欲,主要是让他们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而佛家却以七情六欲四大皆空为最高境界。母亲,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以前的我很小很小,小得只会数10个数或百个数的时候。我总感觉……总感觉母亲的七情六欲并不完整。因为,我整天都会哭,在那个幼小的年龄我就会的,母亲却不会。母亲真的不会哭?不。她会,她的哭泣声只有寂寞的黑夜听到过...
感悟今天作文400字04-14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转,太阳落下以后,第二天又从地平线上升起,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一天。可是,在这变化不停的世界中,在这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你是否会有所感悟呢?会不会想过要抓紧时间,去做些什么事呢?还是就这样,每天漫无目的地活着?我觉得,生为人,就要去努力奋斗,打拼出一番崭新的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使自己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是不是也有人感觉,做到这样很困难?当然,肯定不能一下子就做到这种境界,这是需要一天天、一...
勤于学,恒于学作文650字04-13
学,是一种修生技能。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中度过,对于学习,我有两种观点——勤和恒。勤于学,顾名思议就是勤劳地学。勤奋地学习能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充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世界熔光焕发。勤学是没有捷径可行的,无时无刻地学就是对勤学最好的诠释。要怎么做到勤学呢?我认为是除书本之外的东西,不仅在书海中得到充沛的文化知识,还要把书中的文化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人书合一。比如,“将心比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
三年级作文放风筝作文550字04-13
今天是放风筝日,以我的经验,已经可以凑成风筝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了。你想,第一境界:站得高,望得远,等我们将风筝向天空高高抛起,放长线让它飞得更高时,不就是站的高吗?当它飞到大气层上,当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它的踪影时(那就是断线啦),它肯定就是望得远啦!这句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净天涯路”不就是一个意思吗?那第二呢?很简单,为了成功,愿意付出一切,我亲爱的风筝,在我一次放长线的时候,...
放下的智慧作文750字04-09
人生得失,全在取舍。梭罗曾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的确,放下是一种智慧,是看尽世俗利弊后的坦然,是大隐于市的淡泊。放下,便是新境界的开始。放下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人人皆为名利所左右,放不下面子,放不下身段,从而错失了多少美景。放下,不仅放下了世俗之心,更是放下了遮蔽本心的阴霾。一次放下,不知可收获多少纯净无瑕的景色。文学大家莫言先生懂得放下,在...
低下头我能看见天作文800字04-07
人的肢体语言很奇妙,同一个动作,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意蕴。“低头”这一举动,在许多人看来,可能代表的是屈服或是妥协;但在我看来,它却有另外一些不同的含义。低下头,首先看到的是自己,这意味着我们能即刻反躬自省。古人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说,足以说明自察和反省于修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辨是非,明得失,勤纠错,修养自能逐步提升。君子就是这样修炼而成的,...
对碎片化信息的细思揣摩作文800字04-0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的确被碎片化了。似乎所有人都在朋友圈与微博的信息流中游走着、思索着。有些自封的有识之士,发现了现代人的迷茫,便不遗余力地宣传,要求众人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远离碎片化的信息。然而,盲目地摒弃碎片化的生活果真可取吗?如何做到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才是当代人最应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碎片化的信息都十分浅薄,没有深层次的道理。其实并非如此。碎片化的信息古已有之。《论语》中大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