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哈姆雷特七年级读书笔记】
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他可谓是将世上所有的悲惨都聚集在了这位可怜的王子身上。
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杀害,母亲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己的轼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己,朋友,母亲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全吞噬了。这一连串悲剧都是源自欲望和仇恨。叔叔的贪婪欲望使他作出了违背天理伦常之事,也招致了自己亲侄子的无法泯灭的仇恨,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无法避免的祸根,直至最后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万分,又因父亲的鬼魂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于是步步谋划,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亲报仇,却又要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发生,母亲、爱人、朋友、自己都一并失去了。
莎士比亚仿佛在用这样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运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再刺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是使自己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人类对仇恨的诅咒与排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同样也向人们阐述仇恨比罪恶本身更罪恶。无论是怎样的理由,举起仇恨就是一切罪恶与不幸的开端。虽然了结这个道理,人类却又不曾摆脱这个幽灵,不断有人为了仇恨害人害己,即使是无尽的鲜血也没能洗刷掉它的存在。
《哈姆雷特》不断的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演绎,电影一部又一部,人们却百看不厌,源于《哈姆雷特》紧凑的戏剧情节,高潮迭起,惊喜不断,所有的紧张气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后才会得到缓解。多种多样对大师作品的演绎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惊喜和意外,对于仇恨的解释,对莎士比亚的解释。即使有一些并不太尽如人意,人们依旧对次充满好奇。因为莎士比亚,因为这位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都是对人生新的体验,这就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时刻提行这人们这把剑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双刃剑,舍弃它比拿起他来捍卫自己明智得多。
【篇二:书香世界】
书,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书香,在空气中飘散。尽管那里也有丑陋,可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就是这种残缺美,让我感悟了人生。
这本让我感悟人生,让我真正成熟的书,就是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如同一只爬行的蜗牛,永远到不了终点。
很多人都读不懂这本意义深刻的书,我也是一样。本来,我以为朱丽叶在寻找罗密欧时说:“罗密欧,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是为了寻找他,但只有在无人的地方大声朗读出这句话时,我才明白: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他们俩的爱情也是一样,虽然两家是世仇,但是,不还能照样爱下去吗?
我终于明白了,尽管有的人反对,但也不能放弃,虽然失败了,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依然可以努力,不能因为某人的一句话而失去信心、希望。
我的姐姐已经二十六岁了,她和一个人相爱了,但她妈妈却极力反对,但是他们俩没有放弃,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连结婚证都办好了。
为了安慰小姨,我给她介绍了莎士比亚的那本书,想让她读懂里面的道理。果然,她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同意了姐姐的决定。
而且,这本书是我从另外一本书里发现的。本来,我没有在意它,但是,当我又看了一遍之后,突然发现了作者就是为了介绍这本书而写的,但是他把书隐藏得太深了,或许他认为,只有发现这本书,才有资格读,才能发现书中的道理。
经过这本书的“滋润”,我更加喜欢融入进书香这个“世界”里了。我的读书量也越来越多了呢!
【篇三:传统离我们有多远】
面对当前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日益盛行,而传统文化、文学名著逐渐脱离传统的现象,我们不禁会问一个问题:传统离我们有多远?
所谓传统,即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习俗与文化。因此,传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种认为它脱离实际、远离现实,不接地气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至今,是因为它符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而文学名著就是极好的载体,阅读文学名著,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读中国的文学名著,可以汲取生命的营养。一部《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虽受宫刑却发奋著书,书中的一字一句都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都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的兴衰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揭示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对人生、社会有益的指导。这告诉我们,传统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读国外的文学名著,可以从西方先进的思想中获得生命的智慧。一部《哈姆雷特》,让我们看到莎士比亚独特的幽默、超凡的智慧。书中的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向我们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人和人生的思考,对今天仍有极大的影响力。而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更是说明了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独特的魅力和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这些理由,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远离喧嚣,静下心来,读一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吗?
传统离我们有多远?当我们问起这个问题时,就表明传统文化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时刻了。传统是任何文化生存发展的根基,试想,一棵没有根基的树怎能茁壮成长?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如何能自立自强?无论何时,都要让传统留在我们身边,回首可见。
【篇四:隐形的力量】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然而,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迈入小康社会的今天,越来越感觉到内心的空虚,精神的疲惫,因为人们普遍缺少了一种神奇而又隐形的力量,那就是—文学的力量。
现如今,很多国人喜欢“比富”,见面便问“你有几套房子?你有几辆车?”人们疯狂地追求着各种奢侈的物品,追求着财富,抛弃了精神上的补给。房价不停地涨,而书籍却无人应求。在美国,买路虎的不一定家里很有钱,而买新教科书的一定是富二代,因为书比车还要贵。精神上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而金钱财富在挥霍中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学习医学。他立志学成医学,因为他想用他的医术去减轻别人的痛苦。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让他看到中国人真正的痛处并不是来自疾病,而是来自精神上。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学的力量去唤醒中华民族去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就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狂人日记》、《呐喊》等一系列具有深度思想的作品。文学,它有着一种力量,带你走出不断下陷的泥潭。
文学是伟大的,它的重要性是很多事物所不可比拟的。英国在18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占领了整个印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而他们也拥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他的戏剧在今天仍是人们喜爱、观赏和研究的重点。相比之下,英国人说:“我们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苹果公司的创办人乔布斯先生,先后领导和推出了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和生活方式。然而,他却说:“我愿意用我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由此可见,文学所具有的巨大魅力与力量。
文学,它拥有一种隐形的力量,可以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与财富、科技相比,缺失没有什么用处,但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变得富足,为你的科技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是一门艺术。
所以,投身于文学的天空,尽情地翱翔,去感受它那隐形的巨大力量吧!
【篇五: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离不开电子产品。甚至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电子产品的天下,机不离人,人不离机。”随之而来,碎片化的生活也悄悄向我们靠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有好有坏,就像不倒翁摇摆不定。
碎片化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不安定。看综艺节目时,不会从头到尾地仔细观看,体会不出其间的内涵与人情;在做奥数题时,容易被打断,断了头绪;在跑步时,来了条微信,以至于疏忽了导航的指引,一直往前跑,一不小心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来了个狗吃屎;正在看武侠小说,开水凉好了,妈妈叫我过去吃药。自上周六开始,我就得了感冒,每天早晚要抽出10分钟的时间吃药,难道这就是老天给我安排的碎片化生活吗?即使我在看小说的好段时,也要无奈地放下手中的小说,去吃药。吃完药后,整个人昏沉沉的,小说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最终那个好段也只看到了一点点,病情却还加重了。我稍有点讨厌碎片化的生活了,多么希望该干嘛时就干嘛,不要三心二意,否则都会有影响。
但如今的快生活节奏,却又似乎离不开碎片化。不过,有时候,碎片化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可能是件好事。就像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将抛弃他。”在莎士比亚那个年代,网络是没有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快。但那时的他们,不是很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读书做事吗?现在的我们,在上厕所时,拿本漫画书看几页;洗澡时,用防水袋装着IPAD立在架子上一边洗澡一边看新闻…也将碎片时间好好地利用起来,去充实并完善自己。在坐车去学校的公车上,拿着今天要背诵、要默写的作业过目一下,加强记忆;在体验课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下起倾盆大雨,回到教室,拿起作业,选做几道难题,利用好碎片时间对我一个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碎片化的时间对大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烤面包时,父母已洗漱完毕;堵车时,妈妈会打开音乐,放松一下心情…碎片化生活,有好的,有坏的,有利又有弊,就看我们如何掌控它。利用它做善事,千万莫做坏事,否则等于浪费了时间,浪费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好好珍惜并利用碎片时间,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篇六: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莎士比亚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的是诚信,如果想他人诚信,就必须从自身做起。
星期六的早上,我早早地起床了。而爸爸妈妈因为不用上班,赖在床上不起来,没人给我做早饭,无奈之举我只能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零花钱去买早饭。
到了早餐店,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使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毫不犹豫地点了一份小笼包。小笼包的味道实在是令人抗拒不了。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三两口就全吃完了。然后,我又像一个大佬一样,掏出十元钱给老板。老板快速将十元钱放入柜子,随后又拿出五元钱给我,我看向手中的钱撒腿就跑。因为我知道小笼包要十元钱,我给老板十元,而她又给我五元,我赚了。
我跑着跑着,脑海里蹦出两个小人,一黑一白实在可爱。白小人对我说:“潘霖霖,那是别人的血汗钱,是别人起早贪黑挣来的,你怎么可以占为己有呢?快点快点还回去。”黑小人听了,急忙对我说:“潘霖霖别听他的,才五元钱而已,又不是什么巨款?有什么好还的,说不定你还还回去,还会被老板当小偷,到时候把你抓起来。你就应该拿着这五块钱,这样子就可以去买小零食,多好呀!”我的心仿佛被黑小人勾去似的,我把钱正要塞到口袋里时,白小人急了眼,对我吼到:“潘霖霖,你忘记老师和父母曾对你的教导吗?做人要诚实守信。”黑小人怒了,双眼死死瞪着白小人,嘴巴都气歪了,一气之下,一脚把白小人踢得灰飞烟灭、魂飞魄散。转过来对我说:“去吧!去花掉吧!”我彻彻底底把钱放入口袋了。
这时,我看见一个男人跟一个女士走过时,男人顺走了女士的钱包,这是偷,是犯法的。可是我跟偷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人都这样,人类会走向灭亡吗?莎士比亚说过:“如果要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我决定要从自身做起。
我走向早餐店,向老板坦白一切,本以为老板会训斥我一顿,没想到老板还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如果人人都诚信,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
【篇七:何必不懂装懂】
听过这么一个笑话:
问:你认为莎士比亚怎么样?
甲:还行,只是口感不如“人头马”。
乙:嗨!莎士比亚是一种甜点,不是酒。
可怜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的巨星,去被两个无知之人说成是“穿肠之物”,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笑话虽短,道理不浅,它告诫我们:“不要不懂装懂。”
想到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羞于脸面而不敢去问的人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它会抑制我们的发展,使我们失去了“求知欲”,为“知”是最可怕的无知。
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意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那些真正的大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可见,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越是强烈,才会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另一些不懂装懂的人无一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头来真正的受害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其实,不懂装懂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很了解,必然有很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不懂装懂,就像给不足之处盖了层遮羞布,施了障眼法,等到了真相大白的那天,装懂者究竟要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代价。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自吹自擂的登徒子等。
汉代鸿儒董仲舒曰:“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所以,我们要敢于承认不足,敢于自我解剖,要有疑就问,有意识去问,有胆量去问。学习是由不懂到懂的唯一途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弄懂了每个问题,才不会犯不懂装懂的毛病。
【篇八:哈姆雷特七年级读书笔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它主要讲述了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为了谋取权位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皇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当得知真相后,哈姆雷特复了仇,但自己也命丧黄泉。
这本书既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英国颠倒混乱的时局不满,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阶级与普通百姓为了争夺权力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问题的观点。
这的确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剧本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他起初以为,命运变化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给高贵的人带来灾祸。他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但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完全信靠天意。通过展现哈姆雷特的两种命运观,莎士比亚不仅否定了对待命运两种极端看法,而且显示了正确对待命运的恰当态度: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的偶然性,而在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在剧中,哈姆雷特扮演着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然而,遭遇变故后的哈姆雷特先是没能节制自己的悲愤,接着又一再抱怨命运不公。这对身为丹麦王子的他而言,无疑是个大问题。
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暴露了他的缺陷,这,无疑是悲剧的开端。
【篇九:一句名言的启示】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
上学起,妈妈天天在我耳边唠叨:“要多看书,看书对你的作文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
我却向来不信。那时,我每天连半个小时的阅读量也没有。每逢妈妈又在说这句话时,我心里便想:难道,书籍真的有那么神奇?
但有一天,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涵义。
那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每个周末,语文老师布置作文时,我都很头疼。“天啊,好难呀!”我都这样感叹,没有哪一次例外。老师怎么会知道我们这么惧怕作文,又怎么可能因为我们头疼就不让我们写作文呢?
那时,我拿到一个题目就要想很久。终于想到了要写的事,好不容易开写,想用的好词好句也要想许久,就像挤牙膏,半天只能挤出一点点。好不容易写完了,自己一看全文,简直不敢直视了。
我把作文的草稿拿给妈妈看,自己立刻跑到一边去,生怕妈妈骂我。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妈妈高喊:“过来!”我不安地跑到妈妈身边,“这里用词不当,这里,语句不通顺,还有那里,描写不生动……”
当时,我听得脑子全乱了。
我知道,这种情况都是因为我平时少看书,阅读量不够,导致我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到了四年级的暑假,时间比较充裕,每天下午和晚上我都强迫自己看会儿书。
渐渐地,到五年级了,第一篇作文,写我的心爱之物,我写了自己看书的经历,半个小时就写完了。给妈妈看,妈妈评价:“又快又好!”顿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睡觉时,又想起了那句莎士比亚的名言,觉得真有道理,它告诉我们,应该要多读书,学习才会有进步。
【篇十:活出自己的精彩】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种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活出自己的精彩,在自己失意时告诉自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虽然不及“行到云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苏轼,但是都有闪光点,因此秀出自己自信的一面,笑看挫折。
美国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在2008年击败对手麦凯恩,顺利当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在他当选总统的对外发布会上宣布:“我非常感谢我的对手麦凯恩,他使我不停歇地向我的梦想前进,他虽败犹荣”。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奥巴马他自己的特色,他活出自己的精彩,赢得世人的掌声和赞扬。
“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一个词那就是现在”正是由于这句话莎士比亚把握时机,一举成为英国人们心中最伟大的话剧家。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要以昨日为沉思碑,明日为航标,把握现在,努力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浙江卫视的大型节目《中国好声音》正在火爆上映着,每位参赛者都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着。不管世人的眼光如何,不管他们是否有“好声音”,但是他们都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活出一个真正精彩的自我。
活出自己的精彩,不管环境有多么的混乱,我们都应该有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环境也许能磨炼人的意志,但环境不能改变属于自身的那些特色光芒。就像“诗仙”李白、陶渊明那样子,污浊不堪的环境使他们厌倦了黑暗的官场,他们选择了远离,因此我们才会领略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因此不要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活出独特的真实的你。
我们都是几何体中的一个点,位置不同,我们的一切也就会相异,因此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活出自己的精彩。
奥巴马因活出自己的精彩,获得了世人的掌声;莎士比亚因活出自己的精彩,成为一代伟人……
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