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相关作文
合欢花啊开吧作文250字10-31
外头的雨,还在下……原本开的灿烂的合欢花也低垂着漂亮的头颅……这是第几次合欢花开了?好像已经是第六次了吧?还记得我们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相遇,两个臭味相投的小鬼头一起拉钩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被老师批评,一起挑灯夜战,一起……记得有一首歌:''栀子花开呀开,是淡淡轻轻纯纯的爱……''虽然不是栀子花,但窗外的合欢花依旧可以见证我们的友谊……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们曾经''长沙破浪会...
我以语文学习为乐趣作文500字10-29
我喜爱语文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语文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文的能力,更能带给我们许多的喜悦和哀伤。课本固然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块园地,而如果你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在课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报刊视频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不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并以此辐射到课外,到大自...
珍惜青春作文650字10-28
一对翅膀已长齐了白色的羽毛,夏天的风告诉我们雨季要来了,青春派来使者告诉我们:这是最美的季节,最耀眼的舞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时光匆匆地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又能抓住多少,当回忆往事没有多少的时候,我们又将会有多少叹息和遗憾。在这一个花一样的年龄,雨一般的季节里,挥霍与遗憾,这两个词就不应该出现在青春这部字典里。现在的我们就像是一张储存卡,不管它有多大,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的空间...
另一种鼓点作文1000字10-27
周国平先生把人生比作穿行在林间的小路。行走在树林间,参天的大树遮蔽了对前方道路可能性的判断。于是乎,我想,大多数人便会循着前人留下的足迹,尽管面前小路交叉,充满了选择的自由和未知的可能。但总有一些人,愿意踏上那未知的小径。“不紧跟队列行进。”梭罗如是阐释,“大抵是听到了另一种鼓点。”这另一种鼓点,或激昂或低沉,却总是密密地锤在行走人的心头,振奋着他前进,而不必一步三回头,心生后悔。那便是对未知世界...
藏在心里的那些话作文600字10-26
我的心中总是有着不愿说出来的话,这些话了我被我们埋在心里的最深处,被慢慢的遗忘。但是,有些话也会一直被我们记在心中。还有的,被人们作为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辫子就有了一种“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的说法。人们会常常会把自己心中的一些话,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没错,很多时候有不希望说出来的话,那就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可曾还记得?那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岳飞从小就心怀壮志...
路,就在脚下作文500字10-21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题记道路纵横交错在我们生活之中,有宽阔的大道,有泥泞的小路,更有山间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然而,我们该如何选择呢?鲁迅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走出来的。当我们跨过广阔的原野,穿过严遮的丛莽,征服高山小溪,路也就出来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遍地都是别人开辟的道路。有人沿着平坦宽阔的大陆,健步如飞,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有人沿崎岖的小道,奋力攀登,尝试着达到山顶的...
幽幽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10-15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缜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书,或许早就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了吧。是它散发出的幽幽书香,陪伴了我的成长。或许是年少无知,亦或是不懂人情。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刨拫问底,对待新鲜事情都不免窥探一番,所以科普类的书籍成为了我的首选。寻《儿童百科全书》,让我只知道科学技术的伟大;探《十万个为什么》,让我明白了世界的奇妙;再寻《科学经典》,我仿佛遨游再奇妙的遐想世界中不能自拔...
和你一起笑作文200字10-15
中国古代史中有一张张带笑的面孔,感染着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同李白一起为他终赏识而笑,感受他的壮志豪情,看他得意之色,满布面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与谭嗣同一起,听着他无畏的笑,为他的爱国之情而心潮澎湃,为它悲惨的命运而叹息。“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我和晏殊一道微笑着看农家少女们在梨花雨中嬉闹,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青春的美妙。古代、现代,不论什么时候,他们...
过桥作文1000字10-06
在这七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取得了许多较大的成功。不过,这些成功,我却渐渐淡忘了。唯有一个小小的成功却让我念念不忘。这个小小的成功是发生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虽说时隔多年,但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正值稻谷收割的时候,在农村,每家的小孩都要下田帮忙,生活在农村的我也不例外。到我家的田需要渡过一条小河,而过河必须走过一座用竹搭起的桥。每次当我要过桥到我家的田的时候,我总看着桥下的那条河,总觉得它很...
夸夸我们的古迹作文800字10-02
时光飞逝,历史犹在。一座悠久的城墙印证千年沧桑;一座楼阁演绎壮志豪情。看阁流丹,下临无地。古迹的存在,影响着我们,源远流长,唤起内心的感悟。从北京的元大都来到了赵武灵王的灵柩——丛台。“连接非一,故名丛台。”古典的亭榭坐落不均,一条蛇形的城墙环绕在中央的工地上,护起了整个丛台,犹如一副全身披战甲的勇气形象。丛台周围被一片碧绿的水域包围,阳光斜射起来,映着蓝天,显得高大威武。站在丛台上,眺望远方的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