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放相关作文

【篇一:暑假做饭作文】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发生了一件事,我妈妈说她今天中午不做饭!我只好自己做饭。

等到了中午,我的妈妈出去了,我独自在家里。还说我的姐姐在别的地方上课,中午也不回来了。说完之后,便把门开开走了。过了一会儿,我想了想,今天中午吃什么?我想吃面条,但我不会做,我想吃米饭……但我也不会做。实在没办法,只好鼓起勇气来做米饭,我绞尽脑汁地回想妈妈做米饭的东西和都要干什么?

做米饭的第一步,先把米放在碗里洗一洗。第二步,把洗好的米放在电饭煲里蒸。第三步,做和米饭一起吃的菜。你想完之后我急急忙忙的准备材料,做完之后,看了看颜色,有点不太对,我吃了一口,我立刻把米吐了,说:"好难吃呀!"忽然听见开门声,我伤心的'去开门,没想到的是,看见妈妈手里提着一碗饭,原来是给我吃。

但是妈妈闻到了一股糊的味儿,原来是菜还没有关火。我把米饭和菜都倒在了垃圾桶里,还是吃妈妈给我带了饭。

【篇二:与“星期六”一起走过的日子】

初春,一个充满希望的字眼,散发着无限的活力,万物复苏,地上洒着一片新绿,树上点缀着无数繁星,空中传来鸟儿悦耳的歌声。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已到。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我经历了一场美丽的相遇。

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下午,我看见了它,它是如此的雪白,以至于我两眼放光,它那水灵灵的大眼睛让我着迷,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生命!最终,我多了一个伙伴,它有了一个家。

它就是我的宠物白鸽“星期六”。

它住的地方虽有些简陋,但食槽、洗澡水、鸟巢也样样齐全。吃的虽没有“大鱼大肉”,但小米、大米、小麦等谷物也不少给。就这样,它在我家勉强住下了。

有时,我会把食物放在手上,让“星期六”过来啄食。刚开始它很怕生,不敢靠近,渐渐地也就熟悉了,过来啄我手上的食物。“星期六”的尖尖小嘴触碰在我手上的感觉痒痒的,但却没有想上去抓的冲动。不一会儿,它吃完了,走开了。我站起来看着它,突然感到,自己以前不喜欢喂养的小动物,却近在咫尺,而且觉得它并不讨厌。

每天上学,无论有多急,都会抓一把米放到食槽里,只有这样,心里才能踏实;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去抓把米扔进食槽里,这仿佛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到现在还存着呢!

“星期六”在我家熟悉了以后,便开始了“走街串巷”。刚开始还只是去邻居家“串串门”,但马上它就连隔着十几户人家的地儿也都串过了,我们为了防止它以后会“串”更远的“门”,就在它每次想串门的时候把它赶回来,它也识趣,我还没赶呢它就回来了,真是既好玩又有趣!

有一次我没看住它,等发现它不见的时候才慌忙去找,我表面镇定,可内心却是一团乱麻:它去哪儿了?会不会被别人捉去了?还是被黄鼠狼吃了?不过每次都能找到它。每次找到它时,我就会用它听不懂的人类语言乱骂一通,心里却是一阵欢喜。

快乐总会消失的,就像星期六总会过去一样。

那天早上,我去喂食的时候,发现它不在了,只留下几根雪白的羽毛。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它,家里顿时少了一个“咕咕咕”的喧闹;从那以后,我开始憎恨黄鼠狼,连个骨头都没有留,我想为“星期六”做个坟墓都不能如愿。

虽然“星期六”已不在,但它陪我走过了半年的美好时光,也给我留下了半年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好比人生路上那些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异常绚丽。

【篇三:喂鸡】

小时候,爸爸总是爱带我到乡下老家玩。

在老家,我最好的玩伴不是那条忠厚老实的看家狗小黑,不是那窝毛色洁白温顺可爱的小白兔,而是那群叽叽喳喳的鸡。

鸡很聪明,它们知道只要我来了,它们就可以饱餐一顿,因为在老家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喂鸡。

“奶奶,我要喂鸡!”

“好好好,你这孩子,这么喜欢鸡,这就给你拿米去。”奶奶迈着小脚进屋了。

于是我便端着装满米粒的银碗到门前的空地。那些鸡眼尖得很,见我端着米碗出来,就扑腾着翅膀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我抓起一把米往空中一扬,就下起了“米雨”,落在地上,也落在鸡的身上。这些亮晶晶的米对它们的诱惑可大着呢,有时甚至不用招呼,它们就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啄食,偶尔也会因为争食产生矛盾而打起架来,但很快就和解了。它们吃完米粒还围在我的脚边“咕咕咕”不肯离去,十分有趣。

我发现,鸡在吃食时似乎也有规矩,总是公鸡先开始吃,公鸡看起来比较有绅士风度,吃了几颗会停一下,左右看看,再低头吃几颗;而母鸡就没有这样的涵养,似饿极了,飞扑过来眼疾手快只管吃到肚子里,好像忘记了细细品尝。

有时我会坐在凳子上,把米粒放到自己的鞋面上,鸡也不害怕,到我的脚上来啄食,正好给我“按摩”了,痒痒的,逗得我咯咯咯地笑。

奶奶也爱喂鸡,童心未泯的她喜欢抓一把米放在自己手心,然后口中“喽喽喽”地唤几声,鸡就循声而来,在她的手上品尝美食。看着鸡挤在一起争抢奶奶手里的食物,别有风趣。

整个童年,我和鸡可以玩得不亦乐乎,“喽喽喽”的唤鸡声,“咕咕咕”的争食声,“扑扑扑”的拍翅声,“咯咯咯”的笑声,好不热闹。

我的童年,就在喂鸡这样有趣的时光里慢慢成长。

【篇四: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大家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粽子了,我也喜欢吃粽子,但我却不会包,每年都是吃妈妈包。我下定决心: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学会包粽子。

于是,我们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和我在洗粽叶,妈妈则准备蛋黄、肉、笋干和糯米等等材料。

准备工作做完后,就可以来包粽子了,妈妈说,她做什么,我就学她做什么。

妈妈拿了两片粽叶,一大一小,我学着她一起做,她又把两片粽子卷起来,放上米、放上一点香菇、还要再放上一个蛋黄。可是,第一次,我米放太多了,又要重新来,第二次,我卷的时候没有卷好,刚刚放米,米就从洞里“逃”了出去。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我如果下定了决心,那么我一定要去做到的。

于是,第三次,我终于包好的时候,准备把它绑在绳子上时,可是我却没绑稳,它从绳子上掉了下来,一看妈妈——她都包了七八个了。我这一次包的十分认真,第四次,我终于成功了,于是我又迅速多包了几个,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我每次包的都比上次包的还好,包得又快又好看,我的技术逐渐变高了,跟妈妈一样了。

此时的粽子正在锅里煮,闻着香味,我的口水都快流了下来。正是这件事让我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篇五:当家真难】

今天,爸爸妈妈有急事出门了,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早上,我过得很开心,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和小朋友玩,还能看电视呢!可自在了!

中午,可真忙呀!要洗菜、烧饭等,光洗菜就洗了半个小时,累得我腰都抬不起来了,可我以前看我外婆洗菜很轻松的,原来外婆每天都这么累。

要烧饭了,我先放水,再放米,然后再按开关。米放进锅后,就要炒菜了。炒菜可不是什么好事,烟可大了,呛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烧完饭,我累得筋疲力尽,我先吃了口饭,不一会儿我又吐出来,可真硬!又吃了口菜,又太淡,没办法,中饭只能吃方便面了,边吃方便面,嘴里边说:“早上怎么过得这么快。”

下午可把我饿坏了,一直睡到晚上,才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我,原来是妈妈回来了,那时已经有七点了,外婆也早就回来做好饭了,我狼吞虎咽的吃着饭,心想:“我以后再也不当家了。”

当家可真不是个好事情,外婆可真辛苦呀!同学们,你们当过家吗?如果当过家,一定很累吧。

【篇六:那一次我下厨】

翻开我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迈出蹒跚的步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烧菜。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妈妈有事出去了,得中午12点以后才能回来,爸爸在外地工作,中午没人给我烧饭了。哈哈,我决定自己烧一次饭。

没到十点,我就开始动手了。先烧米饭吧!我先从米箱里舀了两勺米,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我慢慢地淘好了米,然后把淘好的米放进电饭煲,插上插头,按下烧饭按钮,这就大功告成了!

要烧菜了,冰箱里有鸡蛋和西红柿,我决定烧个西红柿炒鸡蛋。我先把西红柿洗干净了,切成一大片一大片的,然后拿了个鸡蛋在碗沿上敲了一下,“砰”的一声,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流进了碗里。要打鸡蛋了,我的筷子不停地旋转着,发出叮叮的声音,要开始烧了。我先把火打开,在锅里倒了些油,突然“呲”的一声,把我吓得后退了三步,我赶紧把西红柿倒了进去,生硬地翻炒了几下,接着把打好的鸡蛋也倒了进去,继续翻炒,最后我在加盐时加了满满一勺盐,觉得加多了,又赶紧去拿水,结果撒了一地的水。一不小心“扑通”,我摔在了地上。我赶紧踉跄地拿来抹布,把地上的水擦干了。等我回过神来,闻到了一股焦味,原来番茄炒蛋烧焦了。我立即关掉了煤气,把菜盛了出来。这时电饭煲里的饭也已经烧好了,我立马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饭。

虽然我的菜烧得有点咸,有些焦,但是吃起来也许是因为自己烧的,感觉味道还真不错呢!这就是我第一次做菜,第一次做家庭“主妇”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