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时隔三十多年,现在的互联网与从前相比,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的互联网已然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然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却依旧带来一些缺点,例如:“碎片化”。
“碎片化”,原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的零快。而现在则是讲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的碎片切分,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被切分了呢?那就拿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来说吧!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只要到看书时便会开始犯困。就算好不容易在大脑的强制性的要求下拿起了书,却无法提起精神来看,又或者心中会涌起一阵强烈的烦躁感让你不得不放下书,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地方上。然后就再也不会想拿那本书来看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碎片化”的表现,因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所接触的网络的文章太多,而那些文章大多的缺乏内涵。仅仅只是一些事实的集合,没有逻辑感。发消息者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收藏率,与收看率而写,其目的并非是要帮助我们,回答我们的问题。大家可能也不知道这些信息,消息与文章就是那些被人们称为的“文字垃圾”。长此以久的生活在这些“文字垃圾”的熏陶下的结果,就如同刚刚的例子中的结果一样:对文章会失去兴趣,心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对所有的文章产生烦躁感与厌恶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碎片阅读”。
我不知道如果精卫没有填海,如果孙悟空没有随唐僧取经,贾宝玉没有喜欢林黛玉,中国古代故事中的美丽之处消失了,人们的生活会不会由此而改变。但是我们若是依旧在碎片化的环境中生活,我可以清晰的知道,我们的生活一定不会美好。你可以设想一下,若是在纳兰容若那时就有手机的话,那么在卢氏死后就可以在微信中向朋友诉苦,也就不会写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这么美的诗句了。
若是朱自清的时代也有手机,那么在他看到小草等植物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就会马上刷朋友圈说:今天我见到小草从底下冒了出来再附张图,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春》这样优美的散文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在碎片化的时代好好的成长。所以我相信,人们也是时候来反思自己了。
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一定会是好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能值得我们学习的,关键时候我们还是得适当的学会“取益避害”!
【篇二:最美的馈赠】
繁星点点,陪伴着天幕下孤单的月儿,这是星星对月亮最美的馈赠;海上灯塔,指引着迷失方向的船只,温柔的光亮是最美的馈赠;白衣天使,挽救无数的患者,他们的承担是最美的馈赠……在疫情期间,我收获了同学的关心陪伴、老师的谆谆教导、看到了医者无私的奉献,这些都是生活给我的最美馈赠。
馈赠•陪伴
“乖,认真听课,完成你的学习任务。”她如同一个小大人一样“训导”我。
在这个单调的疫情期间,生活让我感觉枯燥无味。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同学陪伴着我。她总会在恰当的时间出言相劝,激发我对学习的兴趣。每一句话都让我如沐春风,倍感舒适。她就像星儿陪伴月亮一样陪伴着我。
她的默默陪伴是最美的馈赠,带给我前行的力量。
馈赠•奉献
落日的余晖照在我的脸庞上,我的嘴角不自觉地溢出一抹微笑。
独自在家学习,倍感无聊之际,我收到老师让我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消息。大家充满期待。
课堂上,我如愿见到老师久违的笑容。她那双眼睛不如往日那般灵动,蕴含着丝丝疲倦。课堂上,她开朗的性格和趣味的语言让同学们自然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曾经的烦躁感早已不复存在。
教师们默默的奉献是最美的馈赠,为在黑暗中前行的我们提供了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馈赠•承担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披白色衣袍,来往于生死一线,救死扶伤,被称赞为“白衣天使”。他们面对危险,选择承担。
广元市25人组成的医疗队响应国家号召向武汉挺进。一位男士向大巴车内的妻子望去,柔和的目光中满含不舍。离别之际,向车内的妻子喊到:“你平安回来,我保证包一年家务。”面对丈夫孩子气的承诺,妻子的眼角也流出泪水,她何尝舍得离去呢?可为了拯救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小家,她无畏地面对前路的未知凶险,毅然选择承担。
医者的奉献精神令人深深感动,他们放弃了与亲人团聚,与病魔抗争,给社会带来温暖,深深打动我的心弦。
生活中这些最美的馈赠,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支冰淇淋,寒冷冬日里的一杯奶茶,给我带来了爱与温暖,也激励我努力奋进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篇三:我后悔了】
黑夜吞噬了一切的景物,豆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发出了噼啪的声响,使在白炽灯照耀下的我显得更加孤单无助。
“我已经长大了,不用你们再管了!”随着我话音落下的,还有“嘭”的一声沉重的关门声。
我像一只发狂的野兽,站在血泊中无限地撕扯着父母对我的爱。
我再次钻进了那个令我沉迷的虚拟世界里,不禁为我渴望已久的自由拍手称快。
当我再次抬起头来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我感到有些饿了,才恋恋不舍地将手机放在一边,去寻找食物。
打开房门,父母不在家,我欣喜万分。拿起早上剩下的馒头,开始狼吞虎咽,不到五分钟,馒头便被我吃的一干二净。略一擦手,我就又钻进那个令我沉迷的虚拟世界里。
随着玩游戏时间的延长,我已经失去了刚拿到手机时的兴奋感,虚无、烦躁感也随之而来,静下心来开始反省自己:“我做的对吗?用这样的方式获得玩游戏的时间值得吗?”越想心越烦,索性手机一扔,躺在床上睡觉。
我睡得着吗?答案是否定的。只好又坐在床上,打开灯发呆。白天的一幕幕,如同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看着洁白的墙壁,不知何时在我的脑海里已变成了惨白,在黑夜的衬托下又显出几分恐怖。
雨还在下,下个不停,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不过,我——后悔了。
【篇四:静美如秋】
飞鸟归山林,落日入东海。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在李健的歌词里,心升明月的秋天唯美如画。
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古代文人墨客无不对秋天赞不绝口。但是秋天也带着忧思的成分,毕竟当夕阳西下时,断肠人在天涯。
我认为秋天的美是安静的,没有喧嚣与浮华,回归了大自然最本质的含义。落叶归根,春去秋还,满满的归宿感。
秋之静美在于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哪个季节会像秋天那样充满朴素的意味。它就像我们穿着一件朴实的衣服,不再跟人比较谁更美丽,也不再对世界有太多不现实的幻想,只是静静地等待大地枯黄,慢慢叶落满地,飘散归土。我正是喜欢秋天的这种美,所以我的内心非常地平和,不再过多地羡慕别人,跟人比较,因为真的很累,放下心中杂念,心静就好。
秋之静美在于它的安详如归。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总给我一种烦躁感,甚至心情非常不自在,连思绪都变得躁动。而到了秋天,仿佛大自然的手正在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颊,我感到悠然自得,没有心烦气躁,没有心慌意乱。
秋之静美在于它的坦然面对。我们都清楚,一年四季,春夏为盛,秋冬为衰,秋天是过渡到冬天的季节。按理会比较忧伤,比较落寞,但是秋天的安静淡然展现了它宽广的胸怀。它让我明白冬天的寒冷是迟早会到来的,不必去害怕,只需直面。
我们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学习秋的淡定从容,不慌不忙,无所畏惧。要知道人生就是不断遭遇困难又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别想太多,让我们一起享受静美如秋。
【篇五:一起走过的日子】
你陪我走过融融春日,走过炎炎酷夏,走过人生的苦闷和不如意,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至今为止,我还是很喜欢你。
一起走过融融春日。春日,在这个人们所喜爱的季节里,你抽出了新芽,嫩嫩的,绿绿的,毛茸茸的小头不停地转动着,新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这抹绿色,又为世界增添了一点颜色,也让我的心情变得绚烂。
一起走过炎炎夏日。夏日,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令人窒息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草坪虽然绿油油的,但看起来没有一点活力。走在回家的路上,背着重重的书包,太阳似乎又更热烈了,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种煎熬,身上的汗水使得全身不舒服,又看着街上匆忙的行人,心中十分烦躁。渴望着得到一片清凉。突然想着那条树荫大道,又不甚欢喜,不觉加快了步伐。终于!终于走到了大道!心中的烦躁感顿时烟消云散,有的只是凉爽的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大口大口地吮吸着这点清凉。放开双手,触摸着拂过的微风,那感觉无比美妙。再看着你清澈的脸庞,心中不禁愉悦。那时候,最好的日子就是走过林荫的路。谢谢你,为我遮挡赤日。
一起走过人生的苦闷和不如意。每当我感到无助或想要哭泣时,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那些绿油油的生命,此时此刻正在欢喜着,努力地生长着,不畏炎阳,不畏风雨地生长着。我又有什么资格抱怨?于是,抬头,奋力前进。
你陪着我走过那么多的日子,那些愉快的日子,那些困难的日子,那些无助的日子,你都在。
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感情,风雨会验证最暖的陪伴,至少现在,我还很喜欢你—大树。
【篇六:心坎】
我的心里有一个坎,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心头,我迈不过去。——题记
天阴沉沉的,看了看日期,马上就要开学了,叹了口气,放下了手机。
当我正在看电视的时候,父亲走过来说让我告诉母亲,要开学了,准备好学费。我应了一声,打算到下午再和母亲说,我走进房间,拿起手机,玩起了游戏。
听到父亲在打电话,和母亲打电话。当时我很天真的以为没有什么。可过了一会儿,他越说越激动,以至吵了起来,越吵越烈。最后我只听到一句:“你把你儿子丢到这里管过吗?生了当没生一样,让你交学费都那么拖,以后怎么办?”然后挂断了电话。
游戏角色死亡了,屏幕一片灰暗,似乎想要连同房间里正在扩散的阴暗,将我一起吞噬。父亲的声音传了进来,句句如针,扎得我的胸口生痛:“以后不要跟你娘联系了,他把你丢在这里,管都不管,她不是你娘!”这是气话,当时我是这样告诫自己的。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听到那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儿子,你清好东西,搬到我这里来……”后面我没听。“妈,等一下我到你那里去拿钱,爸那说的都是气话,爸他一个人负担太重了,你消消气,别哭了。我马上过来,”我安抚着母亲。
出了房间,走到门口:“爸,我出去了。”没有听见父亲的回应。
坐在公交车上,想到这几年父母为我劳累奔波,我也苦苦学习。想忆起以前,可过去就像窗外飞逝的景物。想保留,却怎么也抓不住。母亲微微发福的身影,父亲头上斑斑点点的白发,他们劳累的身影。虽此刻未亲眼见到,但是无论如何都感觉得到啊!我一点忙都帮不上,一点点都不能!无力感、烦躁感、悲伤感一齐涌上心头,成为了那条坎。
到了母亲那,发现母亲已经没有哭了,但是红肿的眼睛却掩饰不住母亲当时的愤怒与悲伤。母亲走了过来,把钱给了我。“爸他说的是气话,不要太在意。”“我知道!”母亲轻轻的说道。
“等下一起吃顿饭吧!”母亲直定定地望着我。
“不了,等下爸又要生气了。”
走出妈妈的家,天还是阴沉沉的,就如那道坎压在我心头。微风拂面,一股难以言语感涌上心头,使我哽咽。
但我知道跨过今天这个坎,我依然要走向远方。
【篇七:怎么面对青春】
在昏暗的房间中关上门,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电脑前。挪开椅子发出尖利刺人的声音在这,封尘的空间里显得有些突兀,烦躁感从心头滋生缓缓的压迫过来。
拉开窗帘的一角,一道微细的光线横穿过房间,在空气中舞动的灰尘,被光线分割。透过狭窄的缝隙,望到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感觉有一股气流从心口涌动,仿佛要冲开肉体的束缚,然后被我生生的咽下。
多少次要哭的时候,泪水在眼眶打转。面对青春我无能为力,尝试过压抑这种情绪,反更猛烈了。在饭桌前无尽的抑郁,挑食,总是挑食。他们厌烦我,我也不看好他们。是啊,我的确好吃懒做,在那些敲这桌子唉声叹气的人面前,发出青春期的挑衅。烦躁,无尽的烦躁。在听见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在背后强调“坏”这个字眼的时候,似乎无法控制了,所以改了要和他们和谈的本意。
有时感觉自己身处大雾中,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手足无措,孤苦无依的蜷缩着。迷茫的快要崩溃了,再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
不知道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人,会喜欢做在教室最偏僻的一角,望着窗外惨淡的天空,眼神空洞,想象着地狱的颜色,灵魂的颜色。生活围绕着看不完的小说和动漫,讨厌灼热的阳光,似乎害怕被灼伤。
老爱打那些诗歌的草稿,写忧伤的句子。有的时候正义凛然的像个小孩,有时冷漠的自觉悲凉。我们该怎么面对这变幻无常的青春呢。个中奥妙,还是要自己体会吧。
【篇八:聆听仲夏夜的心曲】
夏夜是喧闹的,天上是群星的舞会,四周是各种动物与昆虫的大合唱,阳台上,风铃“叮——叮——叮”地吟唱着仲夏夜的心曲。
炎热的夏总是会让人感到烦躁,一股无名的怒气在身体里燃烧着,却根本无处发泄。阳光成了让人恐惧,痛恨的东西。夏,我吹着空调,昏昏沉沉地看着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
一天晚上我打开可乐时,被喷了一身。气急败坏的我带着一股子怒气,赶快换了衣服,并粗暴地把衣服洗干净。在阳台晾衣服时,我心中莫名其妙的烦躁感上升到了顶点。我把嘴撇向一边,是不是发出些不耐烦的感叹,然后把挂好了衣服的衣架狠狠地“砸”在晾衣杆上。无处发泄地不痛快感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我想起了前两天买来挂在阳台上得风铃,于是跑去推开窗,让风轻轻“吻”在风铃上。玻璃制的风铃轻轻摇晃它透明娇小的身躯,发出“叮——叮——叮”的清脆明快的声音。每个音都那么简短,却能在心中百转千回,余音拉得悠长——我仿佛嗅到了夏的气息。“叮——叮——叮——”风铃的声音渐渐减小,却愈发地扣人心弦,小小的音符荡漾开来变成了华丽的乐章——我听到了夏的心曲,像是丝丝甘冽的清泉沁入心脾,闷热的感觉被驱散了一大半,心里已是明镜止水。
炎热只是夏的表象吧,若是细细聆听风铃所传达的夏的心曲,就会发现,淡定不羁才是夏的内心。夏之所以炎热,或许是想用这种火热的方式教会我们,无论是多么让人躁动不安的环境,内心都要似一泓湖水般波澜不惊,才能发现萦绕在世间的明晰清透的真理之音。
夏夜是凝聚的,只有阳台上的风铃,“叮——叮——叮”地浅唱着仲夏夜的心曲……
【篇九:最美心头一亮时】
傍晚的夕云衬着即将逝去的辉阳,灯火再次闪烁了起来,繁星伴随着明月映上天幕。蒙上了一层夜的面纱,带来了一片令人陶醉的寂静,车辆快速地飞驰着,灯火充斥了整个城市。
路边昏暗的灯火孤独地照应着幽静的道路,萤火虫在草丛里肆乱的飞舞,飞蛾们徜徉在光源下,跳着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舞蹈,一切是那么富有生机,可又是那么冷清孤独,卑渺的昆虫都可以这么忘我,那我们是不是连它们都不如了呢、
喧闹的车鸣唤醒了熟睡的城市,嘈杂的噪音使人打心底就能感受到一种烦躁感,不少渴望安静的人群相聚在这里,伴随着那些昆虫,一起享受夜的寂静。
走在这畦道上,深幽的冷基调却显得格外突出,漫步在这里,一种难以说出的怡静感从心里泵发而出。正当我想独自享受这片宁静s时,前面的长椅上,我注意到了一个身影,我先前走去,那是一位小姑娘,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我疑惑着,为什么她回来这么偏僻的城外,我的好奇心使我继续观望了下去,她仰卧在长椅上,时不时地向左右看去,貌似在等某个人似的。
微风抚起了她的长发,那一顺飘扬在空中,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还有一丝丝感伤和担忧。这事,我听见了远处传来的脚步声,两个流浪汉慢慢浮现在了我的视野。
“小姑娘,你怎么又来了,不用带这些东西,城外很危险,快回家吧”“请你们收下这个吧”那一刻我明白了,她的担忧和感伤的起因,此刻,仿佛整个郊外充斥了她的关怀和爱心,感情在那一刻升华……
那是多么寂静而又不失温情的圣地啊……这份真挚的情感,相信无论是每个人见到,都会被触碰的。
指导教师:谢伟
【篇十: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听人说学习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生活中,就有很多因为不想学习,而倒致成绩不好的人。比如我。
有时候,我上课老是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做笔记,所以成绩非常不稳定,考试总是考不好。
有次期中考试,我语文考得了75分,妈妈爸爸都非常地失望。然后给我们班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害得我成绩这么差!班主任严肃又生气:“她最近啊,上课老是不认真听课,又不做笔记,成绩怎么上得去呢?你们做家长的,多督促督促她吧!”妈妈谢过班主任:“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一定加强叮嘱她。”
就这样,我回家就被妈妈、爸爸狠狠地骂了一顿:“……我告诉你,从今天起,你给我去上补习班!不能再玩手机、看电视,更没有周末可以休息。”
果然,之后的每个周末,妈妈都是在送我去补习班的路上。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很无聊,很无趣。于是就更加不喜欢学习了。我就进入了越厌学越觉得无趣,越无趣越不想学习的死循环中。就在我最颓废的时候,一位老师骂醒了我:“你学习是为你自己,不是为别人,以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靠你现在的努力。”我听了如醍醐灌顶。
就这样,我每一节课都会打起精神听课,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后来我每一次考试都能考得90分以上。我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慢慢进步呢!原本我觉得语文很难的,我现在都觉得很简单了!甚至每学完一课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像吃到了一种美味。看着那一张张高分试卷,内心满满的成就感。再也没有那种烦躁感。
原来,学习真的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因此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生活处处都是美好,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他们都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美好。就比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