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美食】
家乡的美食我的家乡在广西,要说到美食啊,那还真不少呢!南宁的老友粉;梧州的龟苓膏;桂林的米粉;贺州的田螺煲;柳州的螺蛳粉……数不胜数,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它们——香!
老友粉是我的最爱,我妈妈从小吃到大,我们俩都百吃不厌呢。老友粉味道那叫一个赞,看相也不差——晶莹剔透的面条浸在洒满葱花的汤水里,绿绿的香菜伴着一粒粒饱满的花生夹在里面,姜丝和蒜末藏在它们下面,别说是吃上一碗,就是看上一眼都叫人垂涎欲滴了。
老友粉的做法很简单;先起油锅放姜丝、蒜末、豆鼓茸炝炒,炒出香味后就把调好味的牛肉片倒进去翻炒,直到变身为止,然后加入酸笋炒一会儿。接着加入高汤或水烧开,把湿面放进去,捞散后加青菜,煮开后捞出来,撒上葱花,喜欢吃辣的客人就叫上一勺辣椒油或胡椒粉,喜欢吃酸的客人还可以倒上一勺米醋。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老友粉就做成了。
听我妈妈说,老友粉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它还有一个起源故事呢;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每天光顾周记茶馆喝茶,跟周记茶馆的老板关系很好,两人很聊得来,时时扯家常,开玩笑。有一天,老翁因为感冒而没有去周记茶馆,周记茶馆的老板就用精致面条、佐料一爆香的蒜末、豆鼓、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了一碗香味扑鼻的面条,送给这位老翁吃。老翁趁热后出了一身的汗,后背都湿了,豆大的汗滴从他的头上往下流。之后他病状减轻,感冒都好了。因此,此面就定名为老友粉。老友粉开胃驱寒,深受食客们的喜爱而经久不衰。
每次吃完老友粉后的我还会情不自禁地咂咂嘴,还想再吃上一碗,可是肚子的内存已经不够了呀……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面,心里真不是滋味……
听了我的介绍,想必同学们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赶快行动吧。
【篇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学会了“宅”,但我“宅”的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村子,未曾去欣赏过外面的世界。风土人情是什么?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但我看来就只是风中充满泥土与人情味的气息,可如今的我却不那么认为了。
“感德”二字说出来是何等简单,可是却那么令人难以想象,倘若你不曾去过那儿便是你的遗憾了。它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神秘,也如那潺潺流水般清纯,原来这儿与别处不同。
刚刚到感德高速出口,还沉浸在车窗外的小世界中,便被远处的巨石震撼到。一下车,茶馆的工作人员接待我们,带我们观赏茶馆。一进门迎面吹来淡淡的花香,不远处的几个小亭子吸引着我们。小草丛中有只石做的松鼠,待工作人员接通电源才知那是个音箱,兴许是我们的到达整个茶馆变得热闹了,他们泡着感德特产的茶,伴着浓浓的茶香味一杯杯送到我们手中,诉说着那感德的故事。茶馆是个大园,工作人员生活在这里,要说感德兴盛什么,当然非茶莫属了,茶馆无茶怎能坐镇于此,茶馆不仅有茶还有那独特的美景。
第一次到达茶馆心中无比激动,看那山,那水,山高而不陡,那水清澈见底,天空似乎也伴随着一切的变化。顿时,我感到似乎哪儿有些不一样。
如今的水啊,能见到清澈的河流那是有“眼福”的,而在以前却是小巫见大巫。是什么改变了环境?是我们人类,原来不同在这里。倾听着风的声音,似乎在说:“看啊,这就是感德的人们,这就是感德风景。”说完了,他又悄悄的走了,徒留下一道浓浓的茶香,那香气不像香水般刺鼻反而清新让人回味。
漫山是树,这在感德如一日三餐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远远望去,那满山新植的小树,为人们创造着新鲜的空气,倘若早起的人儿来呼吸着空气,该会有怎样的感慨!工业的生产,环境的污染连天空也受着影响,然而这里的世界却与外面不同。虽说感德是茶业之乡,但也是因为他们注重环境保护才会以茶叶而出名,因环境而得美誉吧!
天气原本阴阴的,兴许它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这不,下起了牛毛般的细雨,滋润着茶叶与感德的人们,那梦一般美好的感德陪同着它,不久就能释怀了吧。感德的人们淳朴好客,一进感德扑鼻而来的不仅仅只有茶香还有那茶人的气息混合着,他们世世代代以茶为生,因茶而耕,是茶叶养育了他们,但也是他们传播着茶文化。
原来像风一样传播着的是那般永不停息的茶文化。顿时觉得风中不仅只有泥土与人情味,还蕴含着浓浓的茶香,这里是他们的家,这里,有他们的爱,这里的风土人情我会把他放到心上去。
【篇三:十一欢乐之旅】
国庆放了七天假,我觉得这个国庆应该这样说,叫“国庆七天乐,周二最快乐!“
国庆放假的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就开着车来到了无锡的亲戚家,吃过中饭,大家经过讨论,一致决定去无锡的荡口古镇游玩,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那是因为爸爸说很多地方都有古镇,特别想看看无锡的古镇是什么样子的,呵呵呵。开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子,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哇,这里真大啊!”我惊叹道,”哎呀”妈妈突然叫道,我连忙问:“妈妈,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忘带了?”不是,妈妈说,”是我今天穿错了鞋子,不能进去和你们一起玩了,我就在外面等你们回来吧,”好吧,我只好和大家一起去古镇里面玩了“。
我们来到了古镇里面,一眼望去,路真的是好长啊,这条路绕着中心的大湖,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走了好久都没有走到尽头,好累啊,爸爸决定暂时小歇一会,来到了一个小茶馆坐了下来,我和小妹妹坐在一个麻将桌前,玩起了找花的游戏,我一下就找了好几个花,最终我以五比三的成绩获得了胜利,同时大家也休息的差不多了,便又继续走上了“环游古镇的道路”。
我们边吃边走,看到了很多古代时候的建筑物,还吃到了很多的特产,最特别的就是这里的桂花糕了,真的有桂花的香味,又走了很久,终于走出来了,我们在外面的咖啡馆找到了妈妈,给妈妈说着里面看到的、吃到的、玩到的事情。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已到了家。
【篇四:春到长虹公园】
一夜之间,大地换上了春装:小草从长久的的冬眠中苏醒了;垂柳对着湖面梳理着柔美的头发;晨风中混着花香草香和泥土的气息……四处都体现了一个讯息——春天来了。
星期天,我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去长虹公园踏青。一进公园,万物都在向我们表示欢迎。
喂金鱼,放风筝,吃春卷。玩的不亦乐乎的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到临湖的一个茶馆稍作休息。一进屋,清新的木香铺面而来,从圆形的大窗户可以看到外面婀娜多姿的垂柳和水波粼粼的湖面。音箱里飘出轻柔的钢琴曲,茶馆里的每个人都流露出安闲洽意的神情。服务员姐姐端着盘子轻轻地在木地板上走,柔声询问顾客需要什么。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声音,气氛——安宁而平和。
我和小伙伴们小声说笑,在找座位,我陶醉于这优雅的环境中。一不小心,一个茶杯被我的衣摆推到了地上,茶杯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惨叫,一个白净的小伙子与他的朋友停止了谈笑,因为茶水打湿了他的白衬衫!那一瞬间,时间好像都凝固了,周围的人停止了谈笑,服务员姐姐停止了舞蹈般优美的“舞步”,只有音乐在肆无忌惮地流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愣在了那里,面面相窥,不知如何是好。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来春天的味道。
在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小伙子已经用雪白的手帕拂去了残留的茶叶,细声问我:“小朋友,有没有被烫到?”看着小伙子友善的笑容,那声音轻轻地拂去了我心头的担忧。我还是心有芥蒂地回了一句:“没,没有。那个,您,您没事吧?”小伙子笑着摇摇头,什么都没发生过似得继续和朋友谈笑。服务员姐姐也再次露出了专业的微笑,步调轻盈地走到我的面前,轻轻带走了地上的碎片,擦净桌子,又到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然后带着我们走到一个空桌子前,柔声为我们需要什么。客人们也什么没有发生过似得继续欣赏窗外迷人的春光。一缕阳光从窗户打进屋子,好似照进我的心房,我的心——温暖而平均。
目睹这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分:春天来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环境让我的身体暖了;今天小木屋发生的事,让我的心也暖了。
【篇五:古镇乐趣多】
春,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一阵阵春风吹来,多舒服呀!何必把自己埋在汽车尾气中呢,去福德湾这个美丽而又饱含乐趣的古镇里享受春光吧!
来到福德湾,几棵刚刚抽出枝条的小树如同一个个小福娃,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走进古镇,一根大杆子立在路中央,上面挂着许多牌子,为我们指路,先是一家没有名字的小店,店里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手可巧了,做出一件工艺品:有一位正在倒热水的妈妈两眼很慈,热水源源不断地从小水壶中流出来。有一位正在磨米的老奶奶,她手握石磨把,慢慢地转着石磨。还有许多老夫妇用灵巧双手做出来的工艺品可引人了,不来多可惜!
绕过一棵大树,走上几阶木楼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小茶馆。几张桌子,每一张上面都撑着一把大伞。在木平台边上,有一方小池,听着鱼儿在水中戏耍,令人心旷神怡。每相邻的桌子之间都有一座小花坛,分别有不同的花种上,喝着茶,一转头,便可闻到浓郁的花香,古色古香的茶伴着浓香的花香,这样美的地方,怎可不去?
走过小茶馆就来到了小池的岸边。有几个小摊卖着小网子,让孩子们去池边捞小鱼、蝌蚪,看着鱼儿在小盒子中游动,多兴奋呀!孩子捕着鱼的心情一定很愉快吧,你们不想试试吗?
在福德湾中淌洋,仿佛被那古镇气息给包围,真如人间仙境。我建议今年春游到福德湾领略古镇气息大这亲自去看看吧!
【篇六:青春路上永远的记忆】
转眼间,话剧演出结束已一个多月,而我却仍然无法忘却那些点点滴滴,舞台上一盏盏耀眼的灯,舞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以及那些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些人、那些事注定会成为我记忆之海中珍贵的明珠。
说到话剧社,得追忆到高一时。那时看过高二学姐学哥表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这项活动的确很感兴趣。听说话剧社招人,便抱着试一试甚至可以说是凑热闹的心态去了。那天,我第一次看了《茶馆》,相比《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更显得“接地气”多了,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却多了一种思想上的深邃。那是几个时代的悲剧,那是中华民族对封建统治的抗争和对国家崛起的追求和努力。我喜欢上了这部话剧,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那个面试的小小讲台。当我迈着颤抖的双腿走下讲台时,听到的是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赞赏声。我知道我成功了,我仿佛看到自己站在大礼堂里顶着耀眼的灯光,享受着如雷的掌声……
然而,成功的道路总避免不了曲折。排练开始仅半个月,我便开始动摇了,我们的排练费时太多,每当看着班主任皱着的眉头,看着成堆的未完成的作业时,我都想过放弃。
《茶馆》需要的演员也实在太多,每次排练总会有一些人因某些原因不能到。班主任的不情愿,家长的不支持,排练时演员的不齐,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举步维艰。
那是公演前的某一天,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没来参加排练,失望的老师终于忍不住,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我们把演出只看成负担,想尽办法去推辞去躲避,排练根本不再有继续的必要了。”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过来,我们怀着热爱,带着无数面试失败的同学的希望坚持下来,不就是想为那些弟弟妹妹们献上爱心吗?不就是要去享受表演的快乐吗?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快乐投入进去,我们岂不是连自己的初衷都违背了?从那以后,我们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干。苦尽甘来,我们终于取得了演出的巨大成功。
回看这次话剧排演过程,虽然艰辛,收获却是丰厚的,我结识了一群亲密的伙伴,为公益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为人生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篇七:消失】
如今的魔都,正值共享时代。大街上穿梭横行的共享单车,新研发的共享汽车,刚开业的共享餐厅……一切皆为共享时代的产物。人们不断地与他人分享着各类资源……原本以为全世界都处于共享时代的“穹顶之下”,但我错了——有一个地方不一样。
我是在回家路上看到的。
雨后,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左手边的道路旁围了一圈栅栏,栅栏旁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道:“骑楼老街,修建于清顺治年间……”哦,是一个景点,我心里想着,边推开栅门,走进老街。
雨后的老街,空气格外清新。坐上一旁的三轮车,观赏着含着南洋气韵的街。“师傅,麻烦您开得慢一点。”轻轻撩开帘子,透过车窗,只见朦胧雾气间,隐约透着砌在屋檐上的瓦片,斑斑驳驳却依旧坚持着固执的黑色,与之相衬的,是一块块白砖砌成的一面面墙。色彩的碰撞调和之中,蕴含着几分泼墨山水的写意。
三轮车的轮子滚过潮湿的青石板街,我抬起头,望着灰蓝色的天,不禁回想起平日在上海所见之景:外滩的街头,原本海派文化的产物——黄包车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崭新的摩拜单车。地铁站的出口处,原本笑眼盈盈的三轮车夫已改行换业了。街头更多的是共享单车的身影,人们正共同享用着这共享时代的新型资源。它们也成为魔都的又一道风景。这摩登的先进感与眼前质朴无华的老街及颇具韵味的三轮车真是相去甚远。
下了三轮车,兀自地走着,发现这老街上最多的,还是那檐上挂着旗帜的茶馆。兴许这与海南人地作息习惯有关,海南人喜欢喝茶,尤其是老人们。
年迈的老头老太常坐在茶馆里的八仙凳上,面前则通常摆着一套白瓷茶具。他们总是盼望拉扯着身边的人聊些什么:曾经的青葱岁月,友人间的家长里短,亦或是有出息的儿女们,这永不过时的谈资中裹挟着几分怀念,几分期待,几分感伤,随着袅袅婷婷的青烟缓缓升腾,又渐渐地散开。静谧不了多久,一些逗趣的话题又惹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再平常不过的茶馆在当时当下是成了与友人谈心之佳所。如今的上海,随着城市步调的加快,共享资源无疑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接二连三的共享餐厅的开业,为人们的用餐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人们更好地分享了社会上的资源。但与此同时,霓虹灯下悠闲尔雅的茶馆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无处谋生。人们在追逐共享时代的摩登感的同时,却忘却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一个能放松身心,悠闲地吃一顿饭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追赶共享时代的潮流,骑“摩拜”再晒朋友圈,去某网红的“共享餐厅”吃一顿饭……人们在享用共享资源之际,忘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享与交流。
怀着一腔惬意满足走出茶馆,踏上呢喃的夜色沐浴着的街,茶香依旧浸透在凉凉的空气中,最终也淡淡地逝去。哎,我只能希望,在共享资源发展之际,一个地区原有地特色与文化,人们原有的心态与生活情调,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不会被共享时代所吞噬,不会自己消失。
【篇八:小笔盖找工作】
一天,一个小笔盖被扔到了地上,肯定是个粗心鬼掉的,笔盖失去了工作,很伤心,于是决定去找工作。
当笔盖在大街上徘徊的时候,发现瓶子也需要盖子,于是自告奋勇地说:“瓶子大哥,我来当你的盖子吧!”瓶子带着嘲讽的口气说:“你这么小,给我当盖子?直接就掉我肚子里了,真是自不量力。”小笔盖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小笔盖在一家茶馆看到很多杯子,对,杯子也是需要盖子的,于是就对一只青花瓷小茶碗说:“杯子老弟,我给你当盖子好吗?”青花瓷一看是小笔盖,好意地说:“我们不用盖子,这样客人喝水更方便,再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在这里,看,不远处有所学校,也许那里有适合你需要的工作。”小笔盖谢过青花瓷就走了。
学校里可真热闹,小笔盖来到一个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边说边找着什么东西,“我的笔盖丢了,弄了一书包的笔油,我说什么也要找到笔盖。”小笔盖听到了小男孩所说的话,高兴地跳到了小男孩的面前。只见小男孩眼前一亮,高兴地叫道:“找到了,找到了!”
小笔盖终于如愿以偿,满意地笑了!
【篇九:寻古·金刚碑】
缙云山有一巨石,高6米,宽2米,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尊者,来到此山建寺,金刚力士相助,建成后,遗留一石,形似为碑,后唐人题名“金刚碑”。著名散文大师梁实秋也是因为这“金刚碑”著成《雅舍小品》。而如今,这里残亘断壁,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之地。
经历一番波折,我目睹到它的美,映入眼帘的是清新的绿,是耳目一新的绿。仿佛倘洋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没有红砖黛瓦,没有热闹繁华,只是一种淡淡的凄凉之味。它的美就直白的,是历史的沉重,昔日的繁华景貌,如今的残败,染上独特的韵味,婉转明烈。
漫步在这一草一木之间,行走在这蜿蜒小道之上,品味着脚下那条沧桑的路,是由青石铺成。因为岁月沉淀,磨去棱角,如同安静的小孩,青石板上密布了青苔。一伏一平的路,盘踞而上,石块不规则地铺着,大大小小,散发着原始的味道。在当下,我们走过的路是“一马平川”少了自然的灵气,不觉有味,可踏着这样的路,颇有一番乐趣。这便是原始的美。
这里房屋连成一片,桥街相连。木质窗户上立着如同爪牙般狰狞的碎玻璃。墙面由一砖一瓦一石堆积,混合着芳香的泥土。青苔染绿石头,爬山虎蔓延在这座古朴的村落,藤蔓垂挂在房前,如同帘子。房屋不规则地排列,浓浓的一股“散”的韵味。与众不同的是一家茶馆,招牌上苍劲有力地写着四个大字“龙溪茶馆”吊在房梁上。往里走,可以看见一扇支木窗门的大窗户,旁边的之竹篓插着一束干枯的花。时光仿佛凝固,我好像看到人来人往的茶馆里,有人在高谈阔论;有人在说天道地;有人在谈笑风生;还有人轻呡浓茶,听说书先生侃侃而谈。在他身后,是龙飞凤舞的大字“日进斗金”和一幅对联“和气集宏财,香茗敬贵客”,可谓入木三分、妙笔生花。
假如时光能倒转,想必这里会是一片繁荣昌盛,可惜物是人非,当年的盛景不复眼前。现在这里只剩刻着木纹的房屋。让人忍不住叹息。
伴随着汨汨的溪流,在山水之间行走。一路上随处可见的牌子,写着“远离危房”,路过饱经风霜的房屋。这条小溪一直伴随我们前行。它淌过拳头大的鹅卵石,“咕”发出如音律般美妙的铃声,沁人心脾。溪面上闪着粼粼的光,如同是星钻闪耀。岸边杂草丛生,凉风习习,吹拂着摇曳的绿草,溪面映出了一点一点的绿,翠色欲流,苍翠欲滴。衬着溪上的古桥,苍老而伟岸。
老树挺拔,盘根交错,山林里偶尔传来鸡鸣鸟叫,十分寥落。但无一不显出质朴天然。如今,这里只留一人在此处安家。开发商将要把这里打造成商业街。想到这美不仅将遗失于世,我不仅为它惋惜。
金刚碑,这座被时光年月所遗忘的古镇,独具一格,天下无双。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曾拥有一段无比辉煌的历史,而如今败落。这些是岁月沉淀的美,是空旷原始的美,它有的不仅是静谧,还是古镇本有的风貌和灵魂。
我想:它让人感觉美的,是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本真山水之中,这份“真”,净化了心灵,洗涤了灵魂,让人们感受到纯朴自然的淋浴,这便是它纯粹、自然、本真的美,美得撼动人心;美得让人如痴如醉……
【篇十:秋菊】
有人喜欢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人喜欢骄艳无比的梅花,有人喜欢香气十足的桂花,但我唯独喜欢秋菊。
秋菊有很多颜色,如黄的、白的等等。许多植物的花在秋天的时候就凋谢了,但是秋菊不会,依然芬芳的开着。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茶馆喝茶,我们到了茶馆后,我就问爸爸为什么喝菊花茶,爸爸说:“喝菊花茶的好处有许多,如可以抗疲劳,清热解毒,护肤养颜等。”爸爸还说:“我每次一喝菊花茶的时候,我就想起保卫祖国的军人,每天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的保卫国家,非常坚强,菊花就具有这样的精神。”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菊花,菊花虽然就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他有许多花朵没有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菊花坚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