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别样乡村情】
一条小溪,犹如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碧绿的群山间划过一道蓝色的飘带。两排高很矮不同却排列得十分整齐的房屋色彩明丽,这就是骑龙村。
清晨,刺眼的阳光照进房间。翻身还想继续睡,外面响起了村民谈笑风生的声音。鸡叫声,鸭叫声此起彼伏,它们也起这么早!
耀眼的阳光下,鸡鸭排着队,在田野间跳着“迪斯科”,鸟儿放声欢叫,但闻其声而不见其影,也许它们藏在高高的枝头,躲在浓密的叶间吧!
正值仲夏,田野里鹅黄嫩绿。碧绿的玉米,绿绿的丝瓜藤,还有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我们这儿没有菜场,菜都是从开着车的小菜贩那儿买的。车子绕完村子,就到后面的龙清寺去卖了。每每车子开来,村民们一拥而上,挑挑拣拣,小贩满脸赔笑,热闹极了!
一晃眼,一上午过去了。下午,孩子们纷纷跳入溪中游泳。一个个犹如小鸭子,扎进水里,好一会儿才探出头,抖抖头上的水,不住地乐。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冰凉刺骨,被太阳照得暖洋洋的。搭石上几个捣衣的妇女说笑着,快乐无比。
夕阳染红了天空,群山也被映红,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这不是为了要呼吸新鲜空气,而是要迎接“背饭碗”的人。“背饭碗”就是,盛一碗饭,在村里串门,边聊天边吃,偶尔会被邀请尝尝别家的菜。
夜色笼罩大地。星星闪现,密密麻麻,根本分不清哪是飞机,哪是星星了。搬几把椅子,坐在院子里,凉爽的晚风轻拂面颊,甭提有多惬意呢!
夜深人静,纺织娘和蟋蟀唱起了催眠曲,皎洁的月光下,是人们沉睡中的笑脸……
【篇二:搭石仿写】
【篇一:搭石之上的人们】
胡子宸
清晨,天还没亮,山沟里,村庄里,都是黑黑的,突然,一道光刺破黑暗,是谁呢?
原来,是一群拿着小煤油灯的孩子,他们背着小书包,脖子上系着红领巾-他们要走好几里路,去山对面的学校里上学。孩子们走到一条小溪边,提着灯左看看,右看看,像在寻找着什么。在微弱的灯光里,一块大石头进入了孩子们的视线。原来是搭石,孩子们提着灯,一个个踮起脚尖,从一块块搭石之上小心的急速走了过去,没有溅起一丝水花。孩子们走远了,搭石又恢复了宁静。
天大亮了,村里的人们开始了外出劳动了,放鸭子的人也出门了,他要把鸭赶到一个水塘里去。他不紧不慢,挥着手中土黄色的长竹竿,把鸭一只只向前赶,鸭们东倒西歪的走着。来到搭石边,鸭们一只只无须主人提醒便跳进了水里,顺水游到了池塘,而放鸭人却不慌不忙,撸起裤脚,从搭石上轻松地走了过去,顺着一条小路走到了池塘,一边走一边叫着鸭子。
晚饭的时间到了,炊烟从房顶升起,外出劳作的人们也回家了,只有一条小黄狗没回家。它正小心翼翼地站在一块搭石上,向来往的水流吠叫,突然,它滑入了水里,它赶忙用爪子抠住搭石,才不会水流冲走,它慢慢抬起一只脚爪,又放在搭石上,打一个滚,又回到了搭石上。大约是被吓怕了,它夹起尾巴,头也不抬,悲鸣着,冲回了自己的小巢,一边走一边甩着身子,想把身上的水甩掉。
一排排搭石,构成了人与动物共享的通道,也联结着乡亲们的好情感。
【篇二:小溪中的爱心搭石头】
曹立扬
在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庄,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小溪旁野花盛开,芳香四溢,野草随着风摆动,飘浮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在平时,人们只要把鞋子脱下,把裤腿卷上,就可以过河了。在炎炎夏日,冰凉的溪水可以带给脚的清凉。但在秋、冬季节的时候,双脚走过差不多水都要结冰的小溪时,一点儿不注意就会着凉,患上感冒,让人时不时地打个大喷嚏。这可怎么办呢?聪明节俭的人们想到:筑桥太费人力、资金。要不如把大小合适的石头摆在溪中,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小溪旁聚集着村民,他们正在找大小合适、长短均匀的十二块石头。经过细细挑选,十二块平整又相仿的石头“光荣上任”。村民中的大力士将这些“担负重任”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搬到小溪上。他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腿,用磨出许多茧子的双手用力地抬起石头,一块接着一块陆续搬到小溪。不一会儿,小溪以崭新的面貌与大家相见了。村长,老书记都亲自走了几个来回,并取名叫做“搭石”。
一开始,人们对于搭石很感兴趣,每次都要多踏几个来回,可日子久了,人们便觉得习惯了,就很自然的走过。但这是天然石块,用久了可能会有一些磨损,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有可能长出青苔,这样会使其不稳,让人打滑。所以,有些热心的人就让不稳的石头“退休”,再重新从岸边找来体质好的石头顶上这项工作。
在人们的眼中,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走搭石的奇异方式。最常见的是小孩儿哭着闹着走上搭石。几乎每一天,都有胆小的孩子在搭石上哭闹。可孩子的父母缺少育儿经验,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就在此时,一位和蔼可亲的叔叔走了过来。见状,二话不说,一手抱着小孩,一手轻柔地摸着他的头,还一边安慰他。走过小溪,把小孩放下,便道声“拜拜”匆忙而去。
要是有两人面对面相向而行,年轻的对年长的做了一个“过来”的手势,而另一个便面带笑容快步走来,非要说几句方言才肯离去。咚咚的声音好像是一首乐曲,在哗哗的溪声的伴奏之下,显得格外动听。
整个村庄的人亲热得像一家人,在这不起眼的搭石上展现出了一份份爱心。
【篇三:溪中的搭石】
徐子卓
我们老家的搭石,一年四季都平稳地摆在水中,由这一头到那一头,只要五块石块。每块石头需又高又大,不然会被水淹没。不过,每当雨季到来,溪水会涨过搭石,就不能走上去了,但也不可脱鞋挽裤,那时水非常冷,一不小心,腿脚会被冻得活动不开。搭石在水中斜着摆上一排,间隔约一尺,已经被泥土固定在水中,人们便踏上石头,在小溪两旁来来往往。搭石,便形成了。
搭石,是一个个小小的风景。冬季时,人们便将搭石多次固定。如果有块石头被冲走,尽管是白发苍苍,手脚不便的老人,也会在岸上精心挑选石头,一再放入水中,直到石头选对了才走过搭石。
老家的搭石与别处的搭石有一点不同。搭石,摆在水中,虽是天然石块,但一点儿也不会晃动。不过,石头表面难免有一些不平整,走上去有一点磨脚,所以不能慢走也不能快走。搭石只有一排,经过的人多了,人们自觉排好队伍,不约而同地用同一种脚步行走。溪水流动的声音,脚步轻快地声音,真像是搭石的乐曲!溪水潺潺,脚步轻轻,周围静得出奇,给人一种奇妙的音乐。
乡村人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假如两个人在搭石中遇见,两边并不发声,只是某一个人站在搭石的边上,两脚缩紧,双手放在背后,而另一个人就利用搭石一旁的空隙走过去,再用方言说一些家常话,两人便是好朋友了。如果是一位有残疾的人坐着轮椅来到搭石旁,人们就请两位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一人抱起轮椅,一人抱起残疾人,两人走在搭石上踏踏的声音十分动听……
搭石,连接着外界人与乡亲们不能抹去的亲情,还连接着世间的美好。
【篇四:搭石】
金闻涛
背着竹筐,脱鞋挽裤,夏末初秋之际,一群群纯朴的村民,在村庄无名小溪上,摆起了搭石。
以前的搭石,由于是天然石块,绝大多数已经在汛期被山洪冲走了,只留下了一些坚固的搭石,人们便以它们为样本,找一些和它尺寸差不多大小的石头,挖一个浅坑,埋上去,这样不易脱落。
人们对搭石要求极高,不能有青苔,必须方正平整,更换简便……只要是年轻力壮的人,只要发现搭石有以上的问题,都要换一块搭石,使所有的搭石都安全。
搭石,连接了两岸村民,朴实和善良来到了另一块土地上。
假如遇上外乡人,背着沉重的行李,满头大汗,疲惫不堪,要过河,村民便接过他的行李,减轻他的负担,并告诉他“紧走搭石慢过桥”的道理,以及此地的风土人情,活像一个导游。
假如一只全身湿透,饥肠辘辘的流浪狗来走搭石,人们就会脱下外衣,包住流浪狗,把它吊在肚子上,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走过搭石,生怕震到了小狗。
假如遇上年幼无知的小孩来走搭石,人们便伏下身子,把他背在肩膀上,一边唱着小歌,安抚孩子,一边走过搭石。
这些美好的事情常年在这一条无名小溪上演,人们也习惯做这些事了。
一排排搭石,蕴含着人们纯朴的气息。
【篇五:搭石】
陈妍羽
我的家乡有条无名小溪,七八个村庄分别遍布在各方。那的树木苍翠欲滴,野花零零星星。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有人在小溪里溺水后,小村庄里的人们就开始摆起搭石来。年轻人摆起搭石出了汗也不顾,顽皮的小孩找搭石弄脏了手也不去管。不一会儿,小溪里就出现一座搭石桥了。可万一其中的一块松动了怎么办呢?村长必定召集村民换掉那一块石头,也因此有了溪中的欢声笑语。不过,若是你出去有什么事,也要脱鞋挽裤,在凉凉的水里检查一下石头才能安心上路。
有了搭石桥,那一定也有人行走吧!只要在我们村的人就会知道这几个场景:假如有两个人走不同的方向,那其中一个肯定会招招手,表示自己先过来。如果双方还有很多时间,还会聊上几句再走。残疾人走搭石,乡村的人们不管小孩或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会上前帮忙。小孩用自己最大的力气扶残疾人过搭石。老人把自己平时常用的拐杖借给残疾人,残疾人若没有手,老人就会自己拿拐杖,搂着他,艰难地帮助过搭石。年轻人就更不必说了,一把抱起残疾人,大踏步向前走,送他过小溪,热心的还会送他回家呢!你看,乡村里的人们都把这些事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了。
一排排搭石,让人走,让人踏,它们凝结着乐于奉献的品德。
【篇六:搭石】
颜霁朗
从前有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江水碧绿、天空湛蓝、群山环绕。那里的人们总会在入秋后,在溪上摆上石头,石头之间间隔二尺左右,让其他家乡人过溪方便了起来,这就是山村的“搭石”。
今年又是到了秋天,人们纷纷前往小溪边,来寻找合适的石头,摆上它。农夫们在通行要道但有溪水的地方,找起合适的石头来。“必须要高于溪水水平面,必须平稳,必须让人的脚踩不出石头,又不能太大。”大家总结出这条经验来。
这些农夫们,找起石头来与种起菜来一样认真、仔细。找石头要求多,合适的石头也就少,于是农夫们便上山找石,凑齐石头。如果一天不凑齐,就找上三四天,非把石头挑好不可。
农夫们摆石头吧,更用心了!带上铁尺、手套、雨靴,马上下到小溪。先摆上一块石头,量二尺;再摆上一块石头,量二尺……干完了,即使满头大汗、肚子打鼓、脚也湿透,可一旦发现有个不稳的,便又换上一块,重新摆。日夜不停,废寝忘食,为了人们秋天过河方便,还继续摆,摆到不会摇,不会晃为止。
虽然摆好了搭石,但人们往往走搭石都还是很专注小心,因为那里人人都知道“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话。如果有人需要在走搭石时帮忙,家乡人便会去帮助。
你看,一个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了。他哇哇乱叫着:“水好深,石好抖,我怕摔下去!”一位伯伯恰好也走搭石。伯伯便会背起小孩,叫他闭上眼睛。自己走搭石虽更加困难,但他还是会把小孩安全送到岸。因为他知道,帮助小孩是他应该做的。
一个孕妇来走搭石遇到了困难,一个小伙子恰好也走搭石。于是,小伙子便会拉着孕妇,一步步向前走。虽然这样走搭石更累了,但他还是会把孕妇平安送到对岸,因为帮助孕妇也是他应该做的。
一位外乡客人提着行李来走搭石,即使这时没人来走搭石,但几个胆大的孩子还是会跑来帮助客人拉行李,客人想向孩子们道谢,小孩们一笑就走了,他们认为,帮助客人是应该的。
这个小山村确实很美,但这里的人更美。
【篇七:搭石】
梅朵
在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条涓涓流动的无名小溪,小溪两旁有着五六个村庄,几乎在每个村庄的门口都有一行搭石而就在这冰冷的搭石上,有满满的爱。
在夏天人们就是走亲访友或在别人家里坐坐客,也免不了要挽起裤脚,拎着自己的鞋子走到对岸,再穿上鞋子,快步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每当秋天来到的时候,人们就在岸边找来相对平整一点的天然石块,会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上摆上一排,再踩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而刘章爷爷的家乡有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不过在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的人们个个都是热心肠:每当有外乡人背着行李来到搭石前,一个路过的内乡人一定会帮他拎行李,快速地走过搭石,然后对那个外乡人说:“快过来吧,你只要记住一句话:紧走搭石慢过桥就行了。”于是那个外乡也快步的走过搭石,到他的朋友家去了。
也许你没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一个胆小的孩子要过溪,一个年轻力壮的内乡男人,便抱起孩子,一边说着别怕,一边走过搭石,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有满满的爱。
如果残疾人要走搭石,一定会先背他过溪,然后再返回去帮他拿回他自己的东西。
这冰冷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却包含着浓浓的爱。
【篇八:搭石,一道美丽的风景】
朱家瑞
在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处美丽的风景——搭石。
搭石,以字面上看,就是把石头挨个儿搭成一排。但真正搭石的意思并非如此。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过去之后,腿、脚全部湿辘辘的,那会多难受啊!秋凉以后,水流变冷,行走不便,人们就把大小合适的石头纵向排列在水中,间隔一致,任人行踏。这就是搭石。
搭石,由许多人走,由许多人踏。当有人走搭石有困难时,村里的人自然会来帮助。比如,在远处,有一个外乡人往搭石走来,还背着很多行李。村里的人必定帮他拎行李,并告诉他“紧走搭石慢过桥”。等他走过搭石,祝他旅途愉快,玩得开心!
再比如,有一个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村里人就会一边抱起他,一边安慰他说:“别怕!别怕!”让他顺利通过搭石,送他回家。
再如,有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伏下身子,背起老人,走过搭石,即使老人不道谢也不会生气,因为人们把这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
如果有一行人走搭石,动作会非常有节奏。前面的走过一块,后面的紧紧跟着踩上去,很有规律。奏出来的声音,像观众们随着音乐节奏的手声,无比清晰,与溪水会成了一首小曲,是这儿的村庄独有的小曲。
搭石为什么说是美丽的风景?因为它包含的是村里人的热情!
【篇九:连接情感的爱心桥】
金宸伊
总是能在村庄的溪边,赫然看见溪水中一些三三两两的石头,它们不比桥那么光滑,走上去歪歪斜斜的,十分不舒坦。山洪暴发或是连日下暴雨后,村里的人来来去去就得趟水过去。夏末初秋天气一天天变冷,树上的黄叶慢慢飘落,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每当这个时候溪水就变得冰冷刺骨,人们不能再趟水了,于是便找了一些光滑方实一点的石头,铺在溪水中,这便是“搭石”。
搭石是自然形成的石头,踩上去难免会有不平稳,勤劳的村民们丝毫不吝啬力气,上工下工时,只要感到哪块石头有松动的迹象,便会毫不犹豫的重新把它固定一番,有时觉得还是不保险,甚至会再次到河岸边精挑细选,找到了更合适的石头,再回来换下原先那块。
淳朴的村民们,总是会帮助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人或胆小的人过搭石。
一位外乡人扑哧扑哧地喘着粗气,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的从远处的田埂上走来。正午的太阳依然还是有一些些火辣辣的,外乡人急匆匆地赶路,一边从衣服口袋里斯文地掏出一条白手绢擦汗。听见小溪哗哗的流水声,他加快了脚步,心想可以在那儿掬一捧水休息休息,脸上浮现一丝得意的笑容。
来到溪边,他却傻了眼,溪面上只有一长排搭石,这可怎么过去呀?他垂头丧气的坐在岸边的芦苇丛里,想不出办法。他时不时的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亲戚家,望眼欲穿的盯着那座房子。屋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使他认定亲戚一定在生火做饭,迎接他的到来。
过了好久好久,外乡人认为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了,于是只能收拾起行李准备回家。正在这时,溪对面飘过来的阵阵说笑声……他抬起头,待那些人走近了,仔细一瞧,个个都穿着朴素的衣服,晒得黝黑的,脸上透着淳朴的笑容,人人扛着锄头拎着筐子,一定是这里的村民了。这些人看见站在那儿茫然无措的外乡人,二话不说拎包,便大跨步的又走回了溪那边,外乡人见状大喜,连忙也跟了上去。到了对岸,外乡人又是鞠躬又是道谢,时间不早啦,村民们又和外乡人聊了几句家常话,便一个个的匆匆奔向田里,外乡人则喜气洋洋的去亲戚家。
傍晚,从田间归来的人们都听见了一阵哭声,他们循着声音找去,看见一位正哭得伤心的女孩,原来她早晨与伙伴们一起出来玩耍走散了,天黑下来她不敢走搭石,十分害怕。
一位壮汉走过来,拉着女孩的手,准备带她过搭石。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紧紧的闭上眼睛,可走到了溪中央,一股急流松动了女孩脚底下的石头,她害怕得颤抖起来,突然石头更猛烈的摇晃起来,女孩吓得两腿发抖,也不顾干净了,一屁股坐在了又湿又滑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大颗大颗的泪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再后来是小声的啜泣,她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抹着眼泪,最后竟变成了嚎啕大哭,眼泪汇成小河般流进了溪水里。壮汉呆立在那里,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幡然醒悟,无奈的摇了摇头,招手示意另一个同伴过来帮忙,两人手臂搭手臂组成一个安全舒适的摇篮让女孩躺在上面。虽然水很凉很凉,但她的心却暖,很暖……
那一块块冰凉的石头,原本静静地躺在河岸边毫无用处,但当它成为了搭石,就成了连接乡亲们情感的美好桥梁。
【篇三:操场上的笑声】
我们在体育活动课上玩过许多游戏:“木头人”、“打野鸭”、“贴膏药”、“老鹰抓小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搭石过桥”。
这个游戏是这么玩的:把许多个小圈圈摆成“V”字形,依次排列,两边各铺上一张垫子,作为河的两岸。然后把同学们分成两组,每组选一个人往前走,要是中途碰到了另外一队的人,就要用“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输的一方后退,赢的一方前进。如果先到了另外一组的垫子上,这组就加一分。
做这个游戏时,我有些忐忑不安,想:万一我们组一个都没过去怎么办啊?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准备上“战场”。终于,听见“嘀!”的一声哨音,比赛开始了!我们组的成员前进、退后,再前进、退后……终于,轮到我了!我刚踩过五个圈就撞上了陆思源。我的老天,怎么办!他可是个游戏高手!我只好壮着胆子跟他比。果然,不出所料,我输了,只好赶快跑回来。看着前面的同学一个个地到了对面,对面的同学一个个地过来,我心里越来越着急。又轮到我了,可是,我还没来得及走出去一步,下课铃就响了。看着我们组以2比3输给了另一个小组,我真想再玩一次,把比分扳回来啊!
次活动让我意犹未尽,操场上的笑声在我心头久久回响……
【篇四:描写古巷的作文】
古巷深深,小径通幽;流水哗哗,小桥人家;石板青青,古韵绍兴。今天我们一起去走了古老的巷子。
踏着青石板路向前走,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两旁小小的,朴实的房屋并排着,中间只留下一条狭狭的,只容纳三个人可过的“羊肠小道”。那些房屋像一个个“老者”,见证着小巷岁月的磨砺,那饱经风霜的沧桑岁月。古巷更像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久久不肯露面,对我来说,陌生,这条巷子,我从未走过。
往里走,不一会儿,就走出了巷子,来到了热闹非凡的,满是小店商铺的仓桥直街。哗哗流淌的河水声,古老的石板桥,不由让我忆起了以前学过的课文“小桥流水人家”“搭石”。再往前,古老的巷子和现代化装饰的商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像古老旧绍兴的模样,身处小巷中,现在的仓桥直街早已盖过了充满绍兴浓郁气息的老房子,那些古色古香的韵味,取而代之的是耳目一新的面貌,焕然一新的人和物。
走出小巷,黄黄的石板路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那已经有几十年的,充满痕迹的老房子,还令我牵挂。
一块块石板,衬出了独有特点的绍兴;一座座老房子,映出了绍兴特有的古韵;一座座小桥,现出了我的绍兴情,我的家乡心……
【篇五:听花开的声音】
风轻轻地吹,吹走了屋顶上的灰尘,吹绿了树尖上的嫩芽,吹进了花儿的心里。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所有声音都是那么的优美动听。
春天的一切都显示着生命的音韵。静静地闭上眼,细细地品味着这些独特的,富有创造力的声音。树叶沙沙的在对春姑娘倾诉;小鸟儿忘情地唱着歌;被人踩着搭石过路的小溪,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每一丝味道,每一种声音,每一处变化都是那么特别,让人忘却一切烦恼。而生命的气息,则在刹那间的声音中挥去了惊讶。细细地听,细细地品,体味生命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奇。
白玉兰在我环顾四周时,悄悄地绽放了。那白的有些温润的花瓣,隐隐地带着点香气,清新淡雅,却又馥郁迷人。它招来了蜜蜂的翩翩起舞,引来了游人的驻足停留。玉兰树斜斜的伸展着枝干,既不霸道,也不委屈。它无叶无绿,只是朵朵优雅宁静的绽放。更有古人赞它“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靠近这美丽圣洁的花儿,闭上眼睛,用睫毛感受花开山动的微风,侧耳倾听那花苞争相开放的声音,更清晰了,更醉人了。
听!花开的声音!纵使珍贵的生命只有短短的数月,而它却把自己最美妙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地。
花悄悄地开了,又悄悄地落下。那声音依然那么美。
【篇六:我的语文老师】
在众多的老师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毛老师。
记得毛老师第一次走进我们教室时,同学们就被她那强大的气场给吸引住了。她中等的身姿,头发卷卷的,如波浪般一层层。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色眼镜,双眼炯炯有神。最有特色的是毛老师的笑容,像一朵绽放的莲花,温暖着我们每个孩子的心灵。
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和难忘的记忆。她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幽默风趣,在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上也很有一套。我们可喜欢听她的语文课啦!每当我们遇到难懂的词语,老师都会用一些通俗有趣的家乡话来解释,十分搞笑。她还经常请“小演员”上台表演课本中的内容。记得上周五的第二节课,大家手捧着课本,生硬地读着《搭石》,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县城,对于课文中描写的乡间生活不是很理解。于是,老师请了陈榆航、黄梓轩和我一起上讲台表演村民背老人走搭石过河的过程。老师选我扮演老人,她取下自己的棉质围巾缠在我头上,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在欢笑声中,我们把课文的内容理解得非常深刻。
毛老师上课很有趣,但有时对我们也很严厉。有一回,老师正在神采飞扬地讲课,突然发现有人在讲小话,她双眼一瞪,二话不说就拿起戒尺朝那两个同学走过去,“啪、啪”几下,我们都吓得胆战心惊,大气都不敢出,心想那两个同学肯定皮开肉绽了,却没想到老师下不了手,敲在了桌子上……
“一把戒尺,三尺讲台,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这说的就是我们敬爱的毛老师!
【篇七:故乡的小溪】
几天前,我去桂花城玩,绕过一个游泳池,走上一段小木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看着看着,便想起了家乡的那条小溪。
我的家乡在河南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山上绿树成荫,树下朵朵花儿盛开,时不时有几只动物从树下跑过。清晨树枝间,鸟儿放开嗓子尽情歌唱。一条小溪从山上下来,终年潺潺地流着。
记忆中,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我一到老家,堂哥就来看我,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聊天,聊着聊着,便聊到了那条小溪,他告诉我,小溪里有一些小鱼、小虾在水里游动,还有许多小螃蟹在爬。我听了蠢蠢欲动,便让哥哥带我去玩。
到了小溪边,我连凉鞋也顾不得脱,就跳进了小溪,双手在水里摸了起来。不一会儿,我抓住了一条鱼,正准备放入桶里,可是那条鱼在我手里挣扎,一不小心,双手一滑,鱼跳入半空,落入水中,快速地游走了。我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猜想:“这么大的石头,底下一定藏着很多鱼和虾吧。”我叫上堂哥一起合力搬那块石,“三、二、一。”我们使劲一搬,果然。一条大鱼正在下面躲着呢,我们已经惊动了它,它正想逃跑。我和哥哥快速放下石头,同时向它扑去。结果我和哥哥的头撞在一起。我抓住了那条大鱼的尾巴,哥哥抓住了它的身子和头,我们俩齐心协力把它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木桶里。
这时,我们又发现了石头上有一些碧绿的苔藓,苔藓上停着许多螺,我和哥哥一人抓了一大把,欣喜若狂地放入木桶里。
有时,我跟哥哥玩泼水游戏,泼得满身都是水,为了不被爸爸妈妈骂,于是就在小山后面晒太阳,等到晒到全身都干了以后再回家,或者骑着三轮车转一圈。有时,也会在小溪上铺一层搭石,过了几天,我们再回去,就会发现小溪里的水已经漫过了我们搭的石头。我很开心,因为我们又能再搭一遍了。有时,我也会搭一座石头堡垒,拿一个桶,到河边去打一桶水,然后拎回来,再倒在上面。故意把堡垒冲垮,如果没塌,那就再来一次,直到塌了为止。这样我们就能重搭了。
现在,因为我学业忙,不能经常回去,但是那条小溪已经构成了我生命中的记忆,已经成为了我对家乡的一种永远的回望啊。
【篇八:登嵩山】
假日,爸爸会带我去登嵩山。
站在嵩山脚下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我们是沿着登山步道登嵩山的。一踏上步道,就听见溪流声在耳边响起。“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悦耳的水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
沿着曲折向上的步道,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郁郁葱葱的松树,像卫兵一样挺立在步道两旁。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像彩色的雨滴一样,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走了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与山路相遇的小溪旁。小溪的水清澈见底,一只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一排搭石整齐地排列在溪水中。踩着搭石过了小溪,我们继续向上攀登。路旁的溪流声越来越大。一直沿着步道走上去,原来在水流的最上面有一个大水库。水漫过大坝从高处飞泄下来,发出“哗哗”的声音,清脆响亮。
过了水库,再走一里多的路程,就来到了嵩山停车场附近。路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平坦的龟背很宽阔,能坐下十几个人呢!
在停车场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从公路返回。沿着盘曲的公路往山下走,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沿路两旁,树木高大笔直,郁郁葱葱,奇形怪状的大石头夹杂其中。公路旁有一块约5米高,6米长的巨石,特别引人注目。我们走下公路,爬到到了巨石上面。站在这块石头上,向南远眺,可以看见掩映在绿树下的登封市城区。“啊!真美啊!”我赞叹。
我喜欢嵩山,更喜欢我的家乡登封。
【篇九:漫画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姓沈,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沈老师。
沈老师人近中年,个子略矮,体形稍胖,一看就知道是位和葛可亲的好老师。
沈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从薄薄的镜片中流露出慈爱的光芒,那一副近视眼镜,不正是沈老师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的写照吗?
沈老师讲课很不错,我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老师上课时读课文,读得生动形象,仿佛我也进入了语文书,和里面的人物一起玩耍;和许地山尝花生;和琦君一起摇桂花;和刘章一起走搭石……最初的时候,我在语文课上不怎么举手发言。在沈老师的不断鼓励下,现在我上课时都积极举手发言,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的语文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也更加喜欢上沈老师的课了。
沈老师对我们学习要求也十分严厉。不管是谁,要是他布置的作业,哪怕有一点点的错误,也要让那个同学把错误改到不错。刚开始,大家感觉不理解,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毕竟沈老师是为了大家着想,是为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成绩着想。渐渐地,同学们就没有什么抱怨了,也越来越敬佩沈老师的严格、认真了。
关于沈老师的事就像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尽,说也说不完。我敬佩我的老师。
【篇十:美丽的东塔湖】
冬天的寒冷,你可以在这里无视它,感受春天般的温暖,这是多么神奇,这里是何方圣地呢?那就是家乡的东塔湖。
为什么叫东塔湖呢?因为湖的旁边是东塔。看!一旁山上的东塔直入云天,它足有10层,是六边形的,一层比一层小,呈锥子型,最上面还有一个“宝葫芦”,还不知道是葫芦娃的几兄弟呢!远看东塔,它像一根定海神针,保护着家乡的人民。
跟上我的步伐,我们即将来到环湖小路。环湖小路为了融入风景,环保工人早已为小路涂上了彩色的油漆,一段是绿色的,一段又是红色的。上面还有各种花色的图案,有跳舞的彝族姑娘,有运动健儿,真是丰富。旁边的一排排路灯,像一位老爷爷在提水;又像一排排士兵在欢迎我们来到东塔湖。
你可能以为小路旁只有电灯,那就错了,小路旁还有木茼蒿,那木茼蒿随处可见,这一丛还没谢,那一丛就开了,像是在媲美。木茼蒿茎如龙,瓣为凤,好看极了。他们在风中舞蹈,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俗话说的好,有花就有蜂,“嗡嗡嗡”,小蜜蜂来采蜜了,这么多的好花,不知道落哪朵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蝴蝶也不时来热闹热闹。
早晨的湖水上有一层簿簿的雾,你会像神仙一样在仙境玩耍,湖水表面有一层层波纹。蓝天倒映在湖水里,分不清哪面是湖,哪面是天。湖中间还有一排搭石,把湖水分成了两半,可中间的缝隙让它们又连在一起。
美丽的东塔湖让我留恋往返,它的美丽总是“勾引”我想去细细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