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相关作文

【篇一:寻找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恰如其分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浸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我似乎感觉到年味儿淡了,不同于小时候那般满怀欢乐了。我想要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童年时过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年到头来各种大鱼大肉摆满了饭桌。而我最为怀念的便是腊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经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红枣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锅中,用汤匙来回上下翻动着这一粒粒颗颗分明光泽的谷物,加入没过滴的清水,再改上锅盖,等到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个小汤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赤豆和红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处腊八粥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吃腊八粥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怪不得每次吃腊八粥的时候,便开始全身发热呢。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里,窗外已经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我赶紧丢下了碗筷,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奔向烂漫的红色天地。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缤纷夺目,一束束礼炮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花儿,幽暗的夜空顿时变得色彩斑斓,那礼花在空中盘旋呼啸了几周便愈来愈暗消失殆尽了。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整个子里灯火通明,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每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接着新的一年。这噼里啪啦热闹的声音,给新年添上了一抹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关怀。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年味其实无处不在。

【篇二:我家乡的春节作文】

在我的老家辽宁,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腊月一到,这儿就变得红火、热闹极了。

在除夕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上鲜红的春联,“福”字,窗户上也贴上了精巧的窗花。妈妈和姥姥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爸爸和我则在“大扫除”。到了晚上,亲戚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大盘大盘的饺子冒着热气,引得大家食欲大动,一下子就所剩无几。餐桌上的佳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我最爱吃的猪肉炖粉条是重头戏。大块大块的骨头肉、酸菜、豆腐、粉丝都在一个大锅里面煮,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冒着热气,吃下一碗保你热乎乎的。

年夜饭后,小孩子都会拿着花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舞龙舞狮。广场上张灯结彩,欢天喜地,也有一些小贩在卖冰糖葫芦、糖人、花灯、泥人之类的玩具。一直到深夜,人们欣赏完绚丽的烟花,才回到早已烧暖的炕上睡觉。

等到第二天早上,村里就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锣打鼓声,一听,便知道是扭秧歌的队伍来了。这时,路边挨挨挤挤,站满了爱热闹的人们,观赏他们精彩的表演。秧歌队里的女孩们穿着鲜红的裙子,有的在转手怕、有的在耍特技、更有的在翻跟头……青年们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来回走动,犹如我们踩在平地上,丝毫感受不到一点异样,赢得了周围人的阵阵掌声。有些淘气的孩子,学着他们的样子,扭动腰肢,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东北的春节是快乐的,是热闹的,是温馨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篇三:年味】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鲁迅先生的年味是阵阵年糕香,老舍先生的年味是一串串的腊香粥香,沈从文先生的年味是“烧灯”节的弥天亮光,那我们的年味又是什么呢?

大年的到来,让整个城市都变了装,门前的大桥上高高挂满了大红灯笼,它们耀眼的光芒照得人睁不开眼,但又让回家的人感到心里暖烘烘的;家家户户口在门前贴春联,挂“福”字,想着来年福气临门而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整个城市在大家的忙碌中变了个样,这不就是这座城市的年味儿吗?

大年初一,一觉醒来,便能看到一群人们在小区的街道边搬来一箱箱的,有“一炮冲天”、“红红火火”、“五福临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烟花爆竹,于是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让夜晚快点到来。终于熬到晚上,只见“嗖”的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天空,接着“成百上千”的烟花共同点燃,五颜六色的烟花腾飞到天空,然后绽放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苏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不就是人们共度新年的年味儿吗?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拜年要红包了。尤其是孩子们接过红包的那一刻,心里那叫一个“美”,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张张从红包里抽出来的钞票,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盘算着又可以买什么心仪很久的礼物了。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年味儿吗?

过年的时候,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饺子,它也是过年的象征。把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形的饺子皮,饺子皮在擀面杖下欢快的飞舞着,尽情的展示着自己旋转的舞姿。裹着各种馅的饺子,形同一个个金元宝,迫不及待的想跳入滚开的开水中,快快熟透,好早入人们的嘴里,好让好运快点降临到人们的头上。

近些年来,时常有人抱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因为他没有用心去发现,其实,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它就在你身边。

【篇四:我的春节】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个人心中都对春节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和独特的年味儿。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名人们眼中的春节,我也想起了我儿时眼中的春节,想起了许多过春节的趣事。

进入腊月,年关将至,让我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包点心。点心是从农村的大集上买回来的,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买,以前物质匮乏也没有鲜奶啊,八宝粥这些东西,过年就放上两包点心,无外乎再放上几个苹果,就这样走亲戚。买回来的点心是散装的,所以要动手自己包装起来,于是,我爹我娘加上我齐动手,妹妹小,也守在一边看着,我知道,她还有一个目的,等装完点心,她就可以吃剩下的点心沫子。我爹找来钢锯,再点起蜡烛,就开始包,我和我娘负责把点心先十块一摞摞好,再慢慢把它放在包装袋里,通常放两摞,只捡整块的放,我爹则负责技术活儿,把装好点心的包装袋烙起口来。只见他先拿小钢锯往点燃的蜡烛上烫一烫,再迅速比着将两面的塑料纸对齐烙一烙,塑料遇热就粘在一起,一包美观美味的点心就做好了。等做完点心,天也就不早了,但我们却还没有困意,剩下不能装的'碎点心沫子,就归我跟妹妹了。

还有许多关于过春节的记忆,一些风俗现在还在延续着,例如蒸年糕蒸馒头,赶年集买年货,贴对联贴落门钱等。现如今虽然年味儿淡了许多,但国家变得强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的父母也不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到了年关就愁苦了,这是以前老一辈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的每一天,既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又要守住老祖宗的精气神儿,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受全世界尊重的中国人!

【篇五:年味】

过了腊八,年味儿逐渐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新衣服,瓜果蔬菜,对联……大伙儿都忙得不亦乐乎。那彩虹桥和大街小巷都置办起了中国结和红灯笼,每到傍晚,路边的中国结和红灯笼就会亮起来,为春节增添了更浓的年味儿。爸妈便带我去超市打年货。超市里的人可多了,老人们都带着自己的小孙孙,背着背篓,在给孩子挑零食;家庭主妇则在一旁挑选打折的蔬菜和需要的生活用品;而我则跑到中国结那儿。中国结的样式可多了,如意结、铜钱结、祥云结……寓意着中国人民心连心,代表团结幸福平安。

过年当然少不了亲戚朋友的红包。每当走访亲戚家时,他们都会和气的走到我跟前,说一番祝福的话语,便把红包塞到我手中。虽然脸上显示出难为情的样子,但心里却乐滋滋的了。记得小时候,一次姑姑给了我红包,我迫不及待地就打开数着红包里的钱。事后妈妈才告诉我这是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原来领红包也是一种学问。

年三十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年夜饭终于来临了!

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今年的年夜饭特别的丰富,刚炖好的腊肉诱惑着你的味蕾,炸得金黄的酥肉显示着它无穷的魅力,就连那毫不起眼的苕丸子也会让你胃口大增。大家互相敬酒,以表祝福,不能喝酒的小孩便以水代酒,其乐融融。晚饭过后,大人们开始打麻将,小孩们就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不亦乐乎。“十,九,八……二,一”只听见电视里烟花鞭炮一齐炸响,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年三十转钟到二十四点,预示农历新年的到来,新的一年我由衷祝愿国家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父母长辈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自己体魄强健,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六:年味儿】

无论是儿时还是现在,多愁善感的我总是既盼望着过年,又不想过年。过年时总觉得时间好快呀,我还没有玩够呢,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又老了一岁,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保护他们了。如今,年越来越近了,我不由得又开始感慨万千了:“时光时光慢些走吧,不要让父母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母所牵挂的孩子长大了……”

不知不觉,我又迎来了2018。从小到大,第一次亲眼见到,苞米花是怎么炸出来的?过去只知道《熊出没》里边的光头强,炸爆米花时可爱的熊大熊二,却把炸爆米花机当成了一个破坏森林的新武器。眼前,一个黑黑的炉子,真的有些像大炮哎,把糖和米装进去,加热到恰到好处,接着那个一直沉默着摇着“大炮”的爆米花老人,站起身,把大炮的一头链接到事先准备好的长袋子里,他的脚一踩,“砰”的一声,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便风姿绰约地展现在眼前了。小孩子早捂上耳朵跑得远远的,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连忙捂上怀抱中孩子的耳朵,而那些小孩子呢,却兴奋得摇头晃脑。我们家的大黄狗也吓得夹着尾巴朝家的方向跑去。我端着饺子看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切,几个小孩子站在我身旁,张大了嘴巴,我很配合的把饺子送进他们的口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2017年就要画上句号了。面对围在爆米花老人身旁的这一群朴实的村民,我又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这里的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却很朴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家人健健康康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在这片故土上,每天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满足。

已经进入腊月,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篇七:年味】

烟花依旧那么绚丽,鞭炮依旧那么响亮。随着一声声鞭炮声,我们送走了2017,2018也就接踵而至。

“二十五,担萝卜,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阎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过大年。”每当小朋友们充满期待的唱起这首童谣时,新年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了,大人们一如既往的忙碌了起来,忙着快马加鞭地采购各种菜肴。过年全家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年三十大家都开始忙着准备年夜饭了。厨房里炊烟袅袅,锅盖也迫不及待的在跳着欢快的舞蹈,看姑姑手起刀落,萝卜变成一块块,手一扬,萝卜落入平底锅的怀抱,顷刻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炖萝卜。鸡鸭鱼肉也像萝卜一样变成了一道道美食。菜肴上撒点葱花,放点油,鲜香四溢。一会儿的饭桌上,锅碗瓢盆中满是鸡鸭鱼肉,琳琅满目,而炖萝卜在一桌肉菜中分外醒目。窗外,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响声,一团彩球在黑暗中快速上升着,留下一道烟痕,随后在空中绽放开来,天空瞬间变得五光十色,绚丽无比,好像变成了一个大花园。除夕的夜晚,变得如同白昼。但在短短的一瞬间,花儿就枯萎了,但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

除夕这一天,街上却出现了少有的宁静。商铺大多数都紧闭店门,余下一两家开门的店子也是在匆匆忙忙地清着东西,即将打烊,准备回家过年去。但所有的店门不约而同无一例外的贴上了春联。街上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只有那些小孩手中拿着烟花在追逐着,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家每户的窗上都贴满了大大的福字,门上贴好了春联,处处是年的味道。

有人说:“炊烟袅袅,家的味道。分外妖娆,冬的味道。天荒地老,爱的味道。喜上眉梢,笑的味道。两肋插刀,情的味道。美酒佳肴,年的味道。”年,是那么美好。古人也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在人们心中,总是那么重要。

外面,烟花灿烂,闻着鞭炮味儿,我突然觉得,空气中是满满的年味儿。除夕,是最忙碌的假期,也是最快乐的假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年,除夕都是如此的快乐。

【篇八:拾掇年味】

喜欢春节,是因为那充满年味,充满温馨,到处繁花似锦的热闹。热闹的背后虽是时间悄悄飞逝,却仍喜欢那暖洋洋的年味儿。那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的热闹深处,承载着人们一年四季的收获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再远的跋涉和再大的风雪都阻挡不了人们回乡的脚步。

经年寒暑如白驹过隙般匆匆飞逝,岁月却赋予我们多少喜怒哀乐,多少不曾留住的清风残月、离梦晓歌。一到过年,所有人的情感都奔着和美团圆而去。插一根鞭炮在泥土里,泥土随炮声飞溅,一张张小脸乐开了花。我们便同那渐暖的春风一同栖居在这富饶而慈敛的年味里,山欢水笑,露重情长。

水饺那细腻甜美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瞧!那鼓财的香菇馅饺子,那勤财的芹菜馅饺子,那百财的白菜陷饺子……五花八门,寓意深远,与那大街小巷里此起彼伏的祝福声、欢笑声,成了最美的音符。

自打腊八便开始盼:盼那红鞭炮,盼那红灯笼,盼那红新装……。我怀着一颗单纯而透明的心,享受树影绰约的美好,暮色的曼妙无垠,晚风的习习吹拂;享受年味弥漫的夜空和弯弯树梢后冉冉升起的银月。乾坤之中,所有的希望充盈着润泽、芬芳与和谐,凝结成了四海澄明的纯洁,徐徐地化作一腔隽永如斯的幽情。

倚舟坐睡梦华胥,淋漓襟袖墨携新。

举眼一望,雾霾散去后的云层,正被晚霞映衬得忽浓忽淡,亦明亦暗,充满了温柔和煦的光晕,暗夜的帷幕虽已垂落,那温馨的年味却又添了几许。

【篇九:我家的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了令人期盼的除夕夜。这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中与亲人们欢聚一堂。

贴春联,看春晚,吃团圆饭,守岁到凌晨,是我们家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流程。在2018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之际,我们便一起来到了天宁寺烧香祈福。寺庙前的人可真多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们都摩肩接踵,排着熙熙攘攘的队伍,等待着。进寺时,工作人员给了我3根香,走到香炉前我把香点燃,双手合实,向菩萨跪拜,希望我们能在崭新的2018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初一,最令我兴奋的事情就是回妈妈山东滕州老家过年。我们载着满满一后备箱礼品,带着爷爷奶奶,开始了“高速之旅”,路上我不停地想象着到家时的情景:一年未见的亲人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的吃着团圆饭;小朋友们一起在外面放着花式鞭炮;外公带着我们一起爬山等等。我越想越激动!终于来到了村口,我远远地望到外公家门口高挂着两个火红的灯笼,灯笼底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公!他听到我们下高速后,便一直站在寒风中等待。车还没停稳,他就迎了上来。我抬起头,看到他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但笑容还是那么的慈祥。

“外公!”我拥进他那宽大而又温暖的胸怀。

“哎,我的外孙,回来了!”他抚摸着我的头,答道。

我们跑进屋,看到许多亲戚朋友都已经坐在家中。屋里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入乡随俗,我和表哥表弟们以下跪磕头的方式向长辈们拜年,拿到压岁钱后,我便拉着几个小朋友奔向村里的小卖部。买了几盒炮后,我们欢天喜地的玩起了花式放炮,点着后抛向半空“啪”的一声;插在泥土里“嘣”的一声;塞进石缝里“轰”的一声,各个脸上乐开了花儿。

“开饭了,开饭了!”

话音刚落,大家二话不说,直奔餐厅。哇!不愧为好客山东满满一桌菜。其中猪、羊、鸡、鸭、鹅都是外公自家养的,看着丰盛的饭菜“小馋猫”——我,擦了擦口水,等亲戚朋友们都来齐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吃着就这“满汉全席”!

最后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屋顶的大平台上,一个个手拿魔术弹,欣喜若狂!大家一齐放炮,那场面哟,可谓是五光十色!有的,像蒲公英,撒满天空;有的,像火箭,一飞冲天;有的,像花朵,绽放在璀璨的夜空中……大家也欢呼雀跃,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的车厢里又装满了核桃、红枣、花生,瓜子等地方特产,临行前又看到火红的灯笼下外公的身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们依依不舍!不舍的,是与朋友们一起噼里啪啦地放鞭炮;不舍的,是与这些亲人欢聚一堂;不舍的,是这个温馨的家;不舍的,是这浓烈的年味……

【篇十:除夕】

中国人每年都会有那么特别的几天,这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几天,是远方游子最想归家的几天,这几天也是我们孩子们最开心的几天。对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

当我们收拾书包开始享受寒假生活的时候,当满大街的吆喝叫卖声响起时,看着忙碌的人们开始办年货时,听着乡村屠宰师傅的喊叫声,夹杂着案子上牲口的嘶叫声,伴着从远处灶台边飘来的一缕缕清香,我知道年越来越近了。

终于,除夕夜踏着欢快的脚步来了,她点亮各家各户的大红灯笼,刷新每家每户的红对联,她让每个忙碌的人面带微笑。今年我们早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就挂好灯笼,贴好对联,做好了年三十才做的事。听爸爸说今年的立春在除夕这一天,相传立春这一天不能贴对联,虽无科学道理,为了遵从习俗,我和爸爸也“迷信”了一回。莫不是人们盼春心切,早早的年味儿十足吧。

除夕还有一个最大的期盼,那就是一大桌让我们垂涎欲滴的年夜大餐。以往,我们早早就回到老家,大人们忙着洗菜,切菜,氽菜,蒸炸烹煮,哗哗的流水声,砰砰案板的撞击声,滋溜下油锅声,每种声音响起时,我们小孩都会搓着鼻子流着口水想着上桌时的狼吞虎咽。今年,我们却没有往年的忙碌,反而多了一份悠闲,既不用贴对联、挂灯笼,又不用做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我们没回老家,三伯请我们所有人到饭店团圆。感觉今天的时间过得好慢,我掐着指头算时间,终于到下午五点半了,我和妹妹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平时熙熙攘攘的街道今天空空如也,人们都回家团年了。走进大厅,耀眼的灯光,红红的灯笼,好多陌生的面孔,大家都围坐在桌子旁,说着笑着,大屏幕上锣鼓喧天,处处弥漫着年的气息。整个大厅放眼望去,大概有五十多桌,妈妈感叹“如今的人们都知道解放自己,在忙碌中学会放松,年夜饭都不在家做了。”可是我却感觉没有往年热闹,缺少家的味道。爸爸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渊远的历史,她是游子回家的信念,是孩子们欢快的笑脸,更是维系亲情的重要枢纽。哦,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在哪儿吃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人们在一起就好。

今年,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除夕,但愿今后的“年”越过越有滋味,越过越开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