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夜已至深,睡眼朦胧的我猛地坐起,呆呆的望着自己粗壮的大手,回忆着刚才的梦,发现那是童年,那是伏在父亲背上的童年。
门缝中隐约一道光出现,笔尖与纸张摩擦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推门望去,父亲的背稍弯了,黑发中增了少许的银丝,在柔细的风中摇曳,伏在桌台的他被岁月打磨得很苍老。电光在脑海闪过,刚才的梦仿佛就发现在昨天,如幻灯片在脑里放映。已至床边,闭上眼,感受“昨天”的美好。
蝉鸣响彻的夏天,总是喜欢伏在父亲背上,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我张着双臂,仰着头,似乎能把天上的星星抓下来用玻璃罐装着照明,童真幼稚的我觉得天离地并不远,繁星闪闪的天空伸手就能碰到。父亲也竭力把我举得最高,在他背上我感觉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指着父亲说找他是我的小兵,欢声笑语传满了整个庭院。衣服浸湿了,都还在数着星星,深蓝的天空被我一只手撑着。
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我因玩耍摔了胳膊,父亲背着我去最近的诊所,手一直用力地托着我。雨与血交融着,雨与泪融汇着,雨与汗交错着。仰头,心里默念着“手能把乌云抬走”,就这样神奇的。雨渐渐小了,如牛毛,如细丝,似乎天体会到父亲的艰辛,晴空便被我一只手撑着。
转眼间,父亲老了,曾经在肩上的童年已变成回忆。父亲已无力再让我在他的背上,嬉闹一番,我与父亲已经齐高,似乎伸手也能碰到天,但已不是那片天。
是高大的父亲让我有过如此美好的感受,但我已揭开藏在心里朦胧的面纱,“天壤之别”这个词在心里与记忆做着顽抗斗争,虽说现实摆在眼前,但我还是相信曾经留下的美好。
我相信一伸手就能碰到天,天虽遥不可及,但在父亲高大坚实的背上,天地之间屈屈伸手就能碰到。
写字声停了,我也安然入睡了……
【篇二:换课】
午睡醒来,整个人还昏昏沉沉,梦游般地走在广场上。
到教室时,“大部队”已经排好了队伍,大家都拿着美术箱,有几位同学与我一样,有些无精打采,有几位却十分精神地在嬉戏打闹……走进教室,我习惯性地对了对课表,哦是体育课呢。我拿上水杯,快步走去,于此同时,上课铃也打响了,我索性准备着跑过去,但还未走出教室的门,便与一个熟悉的身影相撞。哦,原来是小琪啊,见她气喘吁吁的样子,应该有很急的事吧,接着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楼胡……下节……是美术课……听……他们说……是换课了……我们快走吧!”美术课?我先是惊了一下,又回想起刚才大家都拿着美术箱,便三步并作两步地拿好美术箱,与小琪小跑着奔向美术教室。
走廊上有种莫名的安静,自己仓促的呼吸与有规律的心跳,在这样的环境也就更加显著。我们班的教室与美术教室隔着不短的距离,但也称不上长,可这屈屈几百米,却让我觉得跑了几个世纪。拎着沉重的美术箱,我们俩就如此跌跌撞撞地跑到了美术教室。正想喊“报告”,却发现教室里除了老师以外空无一人。小琪问了问美术老师怎么回事,老师有些奇怪的说:“下节课才是你们班的呀!”我迅速理了理思绪,那么说,也就是体育和美术根本没有换课?我和小琪互相对视一眼,赶紧放下美术箱,向广场飞奔。刚才还是无精打采的我,此时似乎“满血复活”了。广场上上课的班不计其数,我们俩只能眯着眼睛,一个班、一个班地找过去。终于在主席台旁发现了我们班那位十分具有“标志性”的路队长,那么,那就是我们班喽!我一面为找到而高兴,一面狂奔过去。
“报……告”我们走到队伍前喊到,体育老师并没有回应,“报告”,我用短促而轻的声音又说了一次,老师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我们俩,又转回去严肃地说:“报什么告啊,半节课都过去了来报告!”老师停了停,又说:“干什么去了,你们俩?”小琪抢先回答:“我们以为是美术课,跑到美术教室去了!”“你们跑去那儿了?”老师指头美术教室的方向,又朝我看,我一个劲儿地点头。老师嘀咕了句“算你们跑步了”就又转过身去,喊了声“归队”,便又继续上课……
第二天的下午,我回到教室又晚了,听旁边同学在说信息课换成音乐课了,我马上敏感起来:嗯?换课?
【篇三:握不破的鸡蛋】
今天早上第三节课的时候,语文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握不破的鸡蛋。
我回到家里,从冰箱里取出一个生鸡蛋,心理很纳闷,这么小的一个鸡蛋,怎么会握不破呢?于是叫来爸爸、妈妈一起陪我做这个实验,还约定好,谁能握破鸡蛋,谁就是咱们家的大力士。
妈妈先来打头阵:“屈屈一个鸡蛋,怎么能逃过我的五指山呢?”说着,拿起鸡蛋放在手心,使劲地握着这个鸡蛋,而这个鸡蛋却始终完好无损,妈妈连忙败下阵来。轮到我了,我想,这个大力士称号非我莫属。于是拿起这个调皮的小东西,握在手心,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牙齿咬得咯咯响,也没有把这个坚硬无比的“石头”握碎,我也只好垂头丧气的败下阵来。关键时刻,还得看爸爸的,只见他弯着腰,屏住气,一幅迎接挑战的样子,当爸爸的脸也涨红了,连脖子上的青筋也冒出来了,眼睛瞪得像两个铜铃,累的筋疲力尽,这鸡蛋还是毫发无损,爸爸只好放弃了这场战斗。
我们想生鸡蛋握不破,熟鸡蛋总能容易握碎吧!妈妈拿出一个熟鸡蛋,我们依次我、妈妈、爸爸整装待发来握熟鸡蛋,可是熟鸡蛋也不听我们的使唤,依旧完整无缺、毫无损伤。
我们全家放弃了这场比赛,上网一查,全部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原来鸡蛋是一个受力均匀的物体,能抵抗外界的阻力和冲击,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薄壳原理”。所以鸡蛋握在手心时,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位,压力减少了。不管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即时鸡蛋壳很薄,我们都握不破。我和爸爸、妈妈才恍然大悟。
【篇四:玩手机危害大】
在现在的社会中,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手机、平板和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也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了。
然而,这点东西对我们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影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视力直线下降,眼镜度数不断增高,和家人越来越疏远,导致离家出走,我对本班进行了一次调查,玩手机的人占全班的83%,不玩手机的只有那屈屈的17%。
而且在那17%的人当中,有75%的人是曾经玩过手机的,这样一来,只有3人是从来没有玩过手机,我还调查了那83%人中有40%是因为玩手机而导致近视的,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天天玩手机的人成绩都很一般,而周一到周五玩的人成绩跟天天玩的人差不多,只有周六周日玩的人成绩都不错,从来不玩的人成绩也都不错。
我还调查了玩手机当中有70%是玩游戏的,有20%是用来听音乐的,有10%是拿来用微信或QQ来聊天的。
我问过他们为什么要天天玩手机,有的说为了放松心情,在心中很悲伤的时候玩玩手机,因为他只能向手机来倾述自己心中的悲伤和忧愁,有的说为了打发时间,在无聊时玩一玩,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还有的说为了娱乐,打的时候很开心。可玩手机终归是不好的。
所以我最后劝说大家一句:“玩手机危害大,请您离开它”。
【篇五:假如我是一个盲人】
盲人的世界是没有光明的,而是黑暗的,正如课文中的盲童安静,竟然神奇的拢住了一只蝴蝶。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老师神秘地说:“现在,我们要做一个活动,是……”老师故意买了个关子,“体验一下当盲人的感受。”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张老师大喊一声安静,便带我们下楼。
老师讲了活动规则:第一轮朋友扶着自己上去到三楼再下来,第二轮朋友不扶,只在旁边提示保护,第三轮两个人一起闭眼上去班级,就结束了。
第一轮开始了,我的搭档屈华钰被蒙上眼睛,她紧紧握着我的手,她的手心黏糊糊的,不知道是不是紧张而出汗的缘故。上楼时,屈屈战战兢兢的一步一步慢慢走,屈屈不停的问:“到了没?前面有什么东西?”突然,前面插进来一位女同学,屈屈撞到了她,屈屈还傻乎乎拍了拍对方的肚子,疑惑不解的问我:“之之,这啥东西?软绵绵的。”我哭笑不得的回答:“那是邱于恬的肚子啦!”“吐血!”屈屈做了一个夸张的喷血动作,邱于恬也咯咯直笑。在我的热心帮助下,屈屈终于到了终点。
换我了,蒙上眼睛,眼前一片昏暗,看不见任何景物。我紧紧的扶着栏杆,腿伸得老长,试探前面有没有楼梯,如果有楼梯,我才敢小心翼翼的向前一步,我的脑子里似乎浮现了楼梯的画面,我想:可能是我整天爬楼梯,对楼梯很熟悉的缘故吧。刚下第一个台阶,我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热热的,啊!原来是别人的脚,我连忙向那个同学道歉,才继续往下走。下完楼梯,我一不小心踩空,站不稳,摔了个四脚朝天,刚站起来,又跘到了垃圾桶,头撞到了墙,脑袋里好像有一窝蜜蜂,嗡嗡直叫。终于,屈屈说:“之之,到了。”第一轮活动结束了,根据经验:一手扶栏杆,另一手在周围摸一摸,看看有没有人,脚要前后点地,试探有没有障碍物。这样,我后两关顺利过关了。
活动结束了,我体会到了当盲人的痛苦,他们看不见这美丽五彩的缤纷世界,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浪费时光,保护眼睛,帮助残疾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