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藏在心底的蛋花汤】
汤汁流过味蕾,温暖注于心田。
——题记
“娃娃,想喝蛋花汤吗?”
“嗯!”
每逢凛冽寒冬,外婆家是我定要去的。我被一方寂静的小院荡涤,也被一头暄暖的炕头温暖,同一块方厚的电视玩耍,还有一碗浓浓的蛋花汤……
那年寒冬,我没逃过流感的魔爪,以为去不了外婆家,喝不到蛋花汤了。霜痕上窗皎,雪色入户白,我的脸色也像房间般苍苍白白,心里也如冬风般凄凄惨惨。难过中我看到了匆匆赶来的外婆。
她眉皱如山,满头银发仿佛一夜间失去了光泽,仔细一看,却又沾染着雪化作的露水,脸上的皱纹似乎又多了几道。外婆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心里犹如烧开了一锅滚烫的水。她抿了抿嘴,夹忧低询:“娃娃,想喝蛋花汤吗?”“嗯!”
窗外雪已停落,看着外婆蹒跚步入厨房,心疼之下,我艰难地跟过去。外婆的动作缓慢,却很娴熟。
“咔”,蛋壳破裂,刹那间,犹如烟花绽放。蛋白顺势包裹着蛋黄倾泻而下。白光穿过窗,明朗稀疏,给蛋黄蛋白披上炫美外衣。
“噗”,蛋落入碗,恍惚间,似丝绸般滑过半空。我踮脚探望,蛋白清似明镜,蛋黄金若满月。
“叮”,水已烧开,外婆把水倾注进碗里,蛋白蛋黄瞬间沸腾,它们激动着交织、旋转、跳跃,碗里头,蛋花朵朵乍现,像极了春时的花海,惹人喜爱。临末,蛋花汤被葱花点缀,更令人垂涎欲滴。
“好啦,娃娃。”
汤汁入口,温暖蔓延全身,我幸福地笑了。
“外婆,等我长大了,也给您做蛋花汤。”
看着我笑,外婆也笑了,像碗里的花。我伫立墙边,静静地把这份爱藏于心底,它属于我,也属于外婆。
蛋花汤载满了我们祖孙情。擦伤了,外婆的蛋花汤可治愈我斑斑血迹的伤口;换牙了,外婆的蛋花汤能安抚我惶惶不安的情绪;怕黑了,外婆的蛋花汤会保护我栗栗危惧的心灵……
时间就像变戏法似的,把矮的拉高了,把高的压矮了,唯一不变的是那藏于心底香气氤氲的蛋花汤。
“外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您做蛋花汤。”
【篇二: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古老的城镇,古老的柏油马路,古老的梧桐树,番茄汁般的光芒在城镇的上空斜织着,城镇像一位古朴典雅的圣女,接受着上天的洗礼。城内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我骑着单车在这个生活了十六年的古城中穿梭着。熟悉的风,熟悉的胡同,熟悉的花香。风中夹杂着淡淡的青草味儿以及微微的湿意,在我鼻尖萦绕,勾走了我的魂儿。
在转角处我又看到那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夕阳西下,在光辉的渲染下她似乎成为了一尊塑像。熟桃般红肿的双眼里布满了焦急和慈爱。每一次路过时,总见她深深地凝视着我,嘴里咕咙着,不知说着什么。
月上柳梢头。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如水的清辉静静地倾泻在大地上。我独自在宁静的古道上散步,在转角处又再次停留,因为老太太家里飘来的花香牵引着我。走近一看,门口处黄米粒般的花儿一簇簇,散发出馨香,月光给它们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细纱,朦胧又别致。“姑娘进来吧。”沉醉在花香里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孩子,你要花吗?”老太太满脸皱纹的笑脸像深秋的黄菊。“嗯,这花真香!”我情不自禁地答道。“是呀,是我孙子带回来的!”欢快却带着深沉的叹息。“您孙子呢?”我不禁为自己的冒失吐了吐舌头。“他走了,永远也不回来了,永远也不回来了……”老太太低下了那满头白发的头,陷入了迷茫,但我仍可以看清她那噙满泪花的双眼,我忍不住问道:“那您呢?”“人老了,死也死在故乡,落叶归根!”我也陷入了沉思中,花儿的香气一股劲儿地往我鼻里钻,却弄得我酸酸的。
“孩子,这花送给你吧!”说完老太太便艰难地蹲下身子准备去摘。“不,老太太,那是您孙子给您留下的,我不能要!”“不用,它已经在我这里扎了根。”老太太指着自己的胸口。
月夜,好静,月光,好柔。银发,皱纹,胡同,花香……一切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熟悉的环境中蕴藏着祖孙情,它是最古老也是最珍贵的,这个风景超越了时空。
【篇三:邂逅】
寒风袭卷而来,要是能有一杯热奶茶,该多好啊。本该回家的我,被一股力量吸引进了一家奶茶店。
好暖和啊!抬头一瞥,看见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站在柜台前,比划着什么。我走上前去,老人看了我一眼,之后就一直盯着我看。我不解地打量了她一番,瘦削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宛如皱缩的的核桃般深沟密布,眼皮也耷拉了下来,比背影看上去老了许多,但背却不曾弯着。我点了一杯奶茶,在这期间,她却未曾离开。我很疑惑,她什么都没买,为什么还一直站在这儿。
奶茶刚到我手上,老人便兴奋地对营业员说:“就是这样的,我孙子爱喝的就是这样的。”原来,老人一直在比划的是这布丁。此时,老人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开来。我刚准备转身离开,老人便对我说:“小姑娘,谢谢你啊!”我很疑惑:“嗯?您为什么要谢我呢?”“要不是你点了这杯饮料,我还不知道要比划到什么时候呢。”谈话间,奶茶也好了。老人在我前面先出去的,我发现了老人一个奇怪的举动。她先将衣服拉开,把略有些烫的奶茶放进衣服里。原来她想把身体当做保温瓶,让奶茶一直暖着。这质朴,甚至有些笨拙的方法中,哪里不是浓浓的爱啊!
我一路上与老人同行,直到小区门口的补习班。老人停了下来,焦急地朝里望着,眉头皱着,皱纹变得更加明显了。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小男孩儿。此时,老人脸上的焦急烟消云散了,一双微微眯起的笑眼里净是万缕柔情。她从怀里掏出奶茶,小男孩儿高兴地跳了起来。老人看到小孙子这般高兴,自然也十分开心。
小孙子开心地喝着热奶茶,可这其中,不止是有奶茶的温度,还有老人身体的余温,最让人暖心的就是奶茶中那质朴的爱,
老人和孙子拉着手,男孩儿专注地喝着奶茶,丝毫没有察觉老人正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男孩儿很快乐,也很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处处为他着想,时时刻刻念着他的奶奶。老人也很快乐、幸福,因为孙子喜欢那杯奶茶,喜欢那样有余温的爱的奶茶。
那一天,天气不再寒冷,北风也不吹了,只因那浓浓的祖孙情。感谢,邂逅了你,也邂逅了暖。
【篇四:眉眼间的亲情】
春天如同一个灵动的精灵,把冬的寒冷寂寞变成了温柔与惬意,把单一的孤独变成了幸福与美丽。
温柔的午后,我呆呆地躺在长椅上,沐浴在阳光中。不经意地眯了眯眼,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她佝偻着背,正在织毛衣,满头的银丝中难以找到一抹黛色,一双粗糙的手宛如两只枯叶蝶在上下翩飞,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她就是我的奶奶。
看着奶奶日益弯曲的背,我的心头也是泛起一阵酸楚。我突发奇想:陪奶奶去散步吧。于是我轻轻起身,靠到奶奶身边柔声道:“奶奶,我们出去散步吧。”奶奶抬起了头,眉毛向上挑了挑,眨了几下眼睛,眼神里透露出了惊讶:“难得孙子有空陪我啊,走吧!”我的脸微微发烫。
走到大街上,人不是很多,大人们都趁着这难得的时间在家休息,只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和风拂过我的脸庞,带来春天特有的芳香和奶奶身上特有的的气味,也抚乱了奶奶的白发。我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奶奶,奶奶的背已无法挺直,走路也不快了,我知道,这都是辛苦的见证。
奶奶一有空就窝在椅子上织毛衣,为我们织!奶奶总是说没什么给我们的,她只会为我们织毛衣,来表达她的爱。每当我们穿着奶奶的毛衣,总有人夸赞这毛衣是多么的好,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奶奶的背才会弯,身体才会变得不好。想到这,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暖暖的爱,我下意识地握住了奶奶的手,奶奶的手是那样的温暖。奶奶楞了一下也紧紧地握住了我,她的眼神中溢满了幸福浑浊的眼睛里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如一弯浅水漾起了淡淡的涟漪,辉映着柔和的阳光,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
一路上,难得碰见几个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奶奶,奶奶也把我的手握得更紧了。不觉走到了一个红绿灯处,红灯亮着,我便和奶奶停了下来,互诉了几句心里话。
绿灯亮了,我想着奶奶的脚不太方便,便松开了奶奶的手,用两只手去挽着奶奶,这一刻,我在奶奶的眼睛里看到了晶莹的露珠,一下就盈满了眼眶。她的眼角不住地颤动,溢出了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奶奶慈爱地说:“我的孙子长大了,我也能靠着你了!”眼泪竟簌簌地流了下来。这一瞬,我明白了,奶奶希望的就是那一份平凡的祖孙情,仅此而已。我的眼前也朦胧了,什么也没说一把抱住了奶奶,一切都不言而喻!
阳光洒在祖孙俩身上,路旁的野花野草暗香浮动,伴随着我和奶奶……
【篇五:这样的感觉真好】
秋风伴着微凉吹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勾起我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记忆。
儿时老家门前有一条三、四米宽的河,鸭子总在里面嬉戏游玩,河对面是一大片的枫树林,一到秋天,枫叶有的金黄,有的火红,有的还伴着点青。枫叶自树上轻轻飘进大地的环抱,一层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松松的。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爷爷抱着我,穿过时而泥泞,时而湿滑的小路,绕个圈子到枫林里去游玩。满目的彤红,照得人心间暖滋滋的。爷爷放下我,任由我把枫叶铺就的路踩得“咔咔”作响,望着年少不知事的我,爷爷总是笑得很温暖,照在我心中,让我觉得比这入目似火的枫林还温暖。这样的感觉真好。
白驹过隙,时如流沙。一转眼,春去秋来,我已经长大了,爷爷却老了。那片枫林已在我心中淡去。繁重的学业,有趣的电玩,秀美的山河无一不在挤掉那片枫林,那份浓浓的祖孙情。
距离上次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回老家看爷爷了。一是因为老家有四十几分钟的车程;二是因为老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台旧电视。周围也没有什么便利店。习惯了城市花红柳绿、灯市如昼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老家的落后。
到了中秋,月圆人团圆的时候,我带着一丝不情愿和父母回到了老家。
爷爷的模样大致上没有变化,只是头发又白了几分,脸上的皱纹好像也多了点。只是那双眼,多了几分神采奕奕。
爷爷和奶奶摆上满满一桌子菜,说是满汉全席似乎过了点,但我却有这样的感觉。
爷爷老了,似乎更爱絮叨了,一桌子人就他一直在讲这些什么,我也没认真听。直到他轻轻抚着我的肩,回忆感慨道:“你小时候啊,可皮了,每到秋天就要我抱着你去枫林玩。枫林你记得不,就是咱家对面的那个。你在那儿还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带爷爷过去玩,爷爷对你好,你也要对爷爷好。我当时听了啊,直觉得你是个小滑头。”
爷爷还在说,可我已经恍忽了。枫林我还依稀记得,可是这话已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我早已忘记。爷爷他记得这般牢吗?我一时有些心酸,爷爷他竟那样爱我,爱我和他一起的时光,记住了我每一句话,而我已忘了那句要对他好的承诺。“爷爷,明天我们一起去枫林走走吧。”望着爷爷惊讶又欢喜的样子,我心中既愧疚又高兴。
愧疚的是我忽略了爷爷那么多年,高兴的是我又拾起了那份记忆,那片枫林,那段浓浓的祖孙情,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
【篇六:背影】
背影是一个经典的老题目了,因为有朱自清的《背影》在。我喜欢爷爷苍老的,带给我温馨童年的背影,它也在时光的浸润下更加厚实,深远,动人了。
“我来背你吧!爷爷有的是劲儿呢。”看着爷爷如今已经消瘦微驼的背影,我想起小时候他常对我说的话语。儿时懵懂的我,总是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坐在爷爷的肩上,让爷爷带我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时的爷爷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可是身体还是很健康,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臂膀,让我觉得爷爷是那么的高大,像是可以依靠的高山。每每爷爷把我高高地举起,让我坐在他的肩头,我总会高兴地喊着:“我是可以飞翔的天使哦!”现在我知道,是爷爷的肩膀和有力的手臂托起了我稚嫩的翅膀,给了我满满的骄傲和满足。那时候的幸福和喜悦像遇暖而化的蜜糖静静花开,甜腻的气味在周围的空气里扩散开来。
等我再长大一点的时候,爷爷只能背着我了,他再也举不动我了。我突然有些伤感,我拼命地长大,爷爷却老了。但趴在爷爷结实的脊背上,还是非常的惬意。我常常会在爷爷的背上睡着,爷爷察觉后并不叫醒我,只是用宽大的手更牢地拖住我,步子也放地更轻了,让我能够更安稳地酣睡。
静谧安详的童年乡村生活,多半是爷爷背着我度过的,在乡间的羊肠小道上,我们一起走过盛夏,迈过深秋,最后跑过寒冬,然后又迎来新春。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我们都遇上了。爷爷细碎,沉稳的脚步落满了我的整个童年。
如今的爷爷还是那般清瘦。我一直不曾忘了儿时的画面,幼小的女孩在老人的肩上谈天说地,两只肥胖的小手欢快地挥动着,眉宇间透着几分天真与快乐,还有极大的满足。老人有时也会和女孩说着他喜欢的三国和水浒,女孩总是听不明白,老人脸上泛起一丝笑意,拉碴的胡子动了动,笑了出来。
我所度过的本就是普通的生活,但我依然肯定岁月极美,只因有一段浓厚的祖孙情。
【篇七:缝纫机扣动我的心弦】
时间荡涤着过往,记忆如烟云般淡去。而那唯一扣动我心弦的,是承载着童年的缝纫机,是令人难忘的祖孙情。
推开仓库的大门,一股记忆的味道扑面而来。我快步走到一台缝纫机前,抹去上头的灰尘。闭上眼,轻轻拨动缝纫机的上轮,一遍又一遍。转动的上轮如时间的回转,如心灵的交织,渐渐的,便将我带进了如花般的童年。
红日初升,点点暖胸怀。
青瓦房,红砖墙。这就是我与外婆共度美好时光的水乡。一零年的那天,外婆从县上的商场里。搬回来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从此,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她的缝纫工作。记忆里,外婆的手艺非常高超,村里各色的破布料。只要经外婆一画,一剪,一挑,一缝,就会如出一新。而我呢,便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针线在外婆的手中翩翩起舞。手艺一好,做的衣服也就多。每当天刚微明,外婆便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了她的劳作。那时我们家虽不富裕,可我却被这小小的平凡暖了胸怀。
月色朦胧,缕缕动心弦。
那年过冬,天气特别寒冷。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我,只是如往常一样自顾自的玩耍。而外婆呢,却为了我的冷暖开始加班加点了。
夜幕降临,白雪纷飞。我早早地上了床睡觉。不知过了多久,当我迷糊地从睡梦中醒来时却还能听到缝纫机“哒哒”作响的声音。我走出房门,向正在工作的外婆问道:“你不累吗?”外婆抬头冲我一笑,说道:“不累,小鬼,怎么还不睡觉?”那时我哪里晓得,外婆的手早已冻得通红,双脚也已累得麻木了。至今,每当月色朦胧之时,我仍会忆那扣动我心弦的场景。
如今我已搬到城市来居住。商场中各色各样的衣服,怎么都没有外婆做的暖和。我知道,那是因为衣服中没有浓浓的情意。
那台缝纫机至今扣动着我的心弦,因为我清楚,它承载着我的童年,承载着那最朴实无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