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扬相关作文

【篇一:致敬奋斗的时光】

奋斗,由奋与斗两个字组成。奋指勤奋,斗指战斗。然而,奋斗的内涵又怎么能仅仅由“勤奋战斗”来一笔概括呢?

奋斗,就是向着目标奔跑的冲劲;是赌上自己时间、精力,甚至性命的勇气;是哪怕摔倒在地伤痕累累依然攀爬的姿态;是即使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仍要坚持的毅力。

两千多年前,一个瘦弱的人被拖进了天牢,他经受了作为一个男人最痛苦的刑罚。暗无天日中,他想起了自己父亲的遗愿,想起了自己费尽精力而收集的史料。他鼓起了勇气,将毕生的心血汇总于此。一个人,在阴冷、潮湿中完成了中国最伟大、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鲁迅名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叫司马迁,西汉人,用一生的奋斗换得后世无数人的致敬。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奋斗以成也。

超越海拔6000米,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时双肩包里藏着他的初心、誓言与未了的心愿。

16年里,钟扬平均每年有150多天在西藏。他在雪域高原上留下的脚印,绵延而曲折数十万公里。他的气息遍布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钟扬怀抱治学至深之心,在世界屋脊上,为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的空白奋斗一生。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钟扬身体多次报警,突发脑出血,却不顾病危,仅仅住院9个月,又背上了双肩包,回到西藏工作。

2017年9月25日深夜,赶往工作现场的钟扬罹车祸逝世,一颗种质学界的星星陨落了。

在生前的采访中他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他用一生无畏的奋斗,织就璀璨夺目的生命时光,更织就祖国种质科学的耀眼未来。在时光的流里,他无法被湮没,只会获得更多人的致敬。

“预备——”我站在一千米赛跑的起点上。

“跑!”我脚下一蹬,蹿了出去。

不管路途多远,我尽力奔跑。即使双腿酸胀,头昏眼花,我也依旧前行。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我在书桌前努力,用笔写下对未来的希望。渐渐地,我忘却了疲倦,沉浸在迷人的知识世界。

“考试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立马奋笔疾书,汗水随着耳边流下,我无暇擦干。渐入佳境,一抹满足的微笑出现在嘴角。

……

每个人都像是孤独的一本书,黄沙肆虐,冲刷着书上的每一笔。最后,只留下一个熠熠生辉的“奋斗”,凝聚成他独特的生命,这样的时光值得所有人致敬。

“奋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精华,可惜,很多时候却被世人渐渐淡化。人们忘了奋斗,转而追求“佛系”。很多人都想通过网络一夜成名,不愿品尝奋斗的果实。殊不知,这些印记像桌上的灰尘,一抹便一干二净;而奋斗的时光是金刚石上的刻字,永远生辉。

去吧,去开始奋斗吧!致敬奋斗的时光!

【篇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据报道: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占地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努力,绿化面积已达80%,变成了现代绿洲,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建国70年来,无数这样的奇迹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共同汇聚成中国奇迹,令世界嘱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奇迹,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起点上的新青年,理当扛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中华奇迹。

要想在新时代创造奇迹,少不了我们这代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精神力量,少不了学习时代楷模的坚守精神,少不了以“以国家为己任”的热血担当。

高尔基曾言:“人生没有等待出的美丽,只有拼搏而出辉煌。”我们要以一颗猛虎之心对待一切,去努力,去奋斗。人生如寄,飘渺若尘。倘若没有拼搏,人将轻如鸿毛,在现实中乱飞,只有有了拼搏坚守,才可到达成功的彼岸。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到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16年间行程超过50万公里,每年100多天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生命定格在53岁的钟扬,说过的这句话再一次诠释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生命底蕴。

他人的经历与奋斗在我们生活中起到导向作用,带领我们通往成功之门。他人的经历,可以给予我们动力,不被困难轻易打垮,可以给予我们方法,在成功之路上披荆斩棘。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在自己创立解析几式之后说:“我取得的成就的原因,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一向是个谦虚好学的人,在学习,为人处事方面,我都喜欢已史为鉴,这使我收获甚大。

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是创造奇迹的根本源泉。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强于欧洲,则国强于欧洲。”要做到以下几点,必须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为根基。埋名50年的将军林俊德,临死前十几个小时,仍戴上呼吸面罩,浑身插满导管,为我国核事业工作,他的爱国之心受到世人赞扬。十多日前,我国“两弹元勋”于敏以其爱国之心,在其去世前两个小时,仍在审阅我国核工程最新信息。他们所创造的一切奇迹,都源于他们那一颗“以国家为己任”的忠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我练习乐器时,总是以猛虎之心行事,永不言弃,总把牛顿等伟人作为榜样,数年如一日的练习。即使是嘴唇磨出了血丝也阻止不了我前进的足迹。正是这样造就了我湖南省第二的奇迹成绩。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怀着爱国之心,以他人为榜样,奋力前进,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我们人身价值,使伟人的中国在世界东方展现雄姿!

【篇三:走向深处】

“静水深流”。

是的,平静的水总是缓缓流入地底深处。当它浸入到每一寸土壤的缝隙里时,它就永远不会干涸。水往低处流,人应向“深处”走。生命的辉煌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处。走向深处,应作为我们毕生的追求。

走向深处,是对价值的追求。

一处偏远的山村,孩子在一位面带笑容的年轻老师的带领下,读着拼音。他们是生长于山村中的花朵,而张玉滚是扎根在这份土地的园丁。在十几年前,大学毕业后的他,本可以安然稳定地在城市里做一名人民教师,而他毅然选择了大山,一呆就是十多年。最初,可能他也没有准备常年在山村里教书,但是望着山村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他明白这就是他奉献青春的地方了。山村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有时他一人带好几门课,在他坚持下,他送走了一批批孩子,也送走了无数不断流动的老师。只有他坚守在落后的山村学校,扎根偏远山村十几年,为山村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里,他以渺小的生命发出了无限的光和热,他已经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已经走向了生命的深处。

走向深处,是对生命的探问。

钟扬教授,他既是一位教育专家,一位植物学家,也是一名青藏高原的宠儿。当初,他以援藏干部的身份踏上了这片净土。他的专业领域是种子研究,日复一日,他与团队在高原上收集、研究、总结。多年时间里,他收集四千多万颗种子,丰富了世界种子基因库,为植物种子学做出重大贡献。钟扬以脚为尺,丈量着青藏高原。在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完成了对植物的探问,更是对自己生命的探问。从他走进高原深处,直至他的生命走向尽头,他把自己奉献给了高原。他的生命,是有深度的。

走向深处,是对责任的担当。

在如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任何外国船舰想要侵犯我国领土时,都会被一只无形的“眼”监视得无所遁形,而这只“眼”的创造者就是刘永坦。他是一位雷达研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以前,中国的雷达领域并不算发达,那时的刘永坦就在思考,中国那么长的海岸线,全面监管很困难,难道不能有一种对海雷达来守护海疆吗?有这个想法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研究。当时国外也没有这项技术。朋友劝他说,别继续了,资金投入大还不一定见成果,太难了!但他没有放弃,主动承担守卫祖国的责任,最终为祖国的海岸竖起一座无边屏障。他在责任担当中,走向生命的最深处,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

张玉滚,钟扬,刘永坦,引领我们走向深处。走向深处,生命便成就了高度;走向深处,心灵得到升华;走向深处,精神得以永恒的留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