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世相关作文

【篇一:这就是幸福】

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追求过幸福,也未曾对幸福的内涵苦思冥想想过。因为我知道,只要我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是幸福。

“你抓稳了,抓住我的手……”在一片嘈杂的3路车上,惟独这句话显的那样清楚,仿佛就在耳边。

那是一个老妇人抓住身边的丈夫时的情景。年过花甲的老人明显没有多大的力量,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护着自己心爱的妻子。他们把外世的人潮涌动,外世的推推挤挤都用自己的肩膀挡在了外面。手是已经青筋暴出,明显没有年轻时的强壮,却多了一份成熟。看着,看着,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诧异——原来爱也可以是这样子的。

晚上,我在灯下看着《简爱》,沉浸在主人公的幸福之中。脑中不禁又想起了那个足可以让时间止步的瞬间。“唔,好香……”抬头一看,只见妈妈手中端着一杯红茶,那是我最爱的。“困了就早点睡吧。不要太累了……”看着桌上妈妈为我泡的茶,一缕一缕清烟飘了起来,不免有些许的幸福感。

一转眼已经到高中阶段了,每天晚上都是妈妈陪在我的身旁,端茶递水的。一会儿又是牛奶、水果的,我对之视而不见,只管抱怨自己有多么多么的累,全然不顾妈妈的辛苦。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是来透支妈妈的身体的。从小在蜜罐中长大的人对幸福视而不见,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呐。

幸福,的确不用苦思冥想,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身边平淡地发生着的就是幸福。

【篇二:落叶】

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秋天,独自一人走在古道小径上,凹凸不平的小径面早已铺满了片片的落叶。仿佛自己和这小径已与外世隔绝,没有喧闹,没有浮华,有的只是偶尔吹过的微风轻轻地抚过脸颊,脚步踩在落叶上,软软地,轻轻地……

走着走着,俯身下来,捡起一片落叶,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慢慢地,静静地审视着它,好像在窥探一个历经沧桑后的老人的心事……

突然发觉,原来自己还不如一片小小的叶子。叶子的生命虽短暂,但毕竟辉煌过,灿烂过,它可以无怨无悔地脱离大树,回到大地的怀抱,因为它在这个人世留下了很多印迹,至少能证明它曾经存在过。而我呢?我留下了什么?在这漫长的十七个春秋里,我留下了什么?我来这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真愿做一片叶子,叶子的生命如此简单,又如此令人佩服。小小的嫩芽经历狂风暴雨的考验,成长为一片苍翠欲滴的树叶,然后,尽情享受阳光和细雨的滋润,为大树之根输送自己的全部,一次又一次,迎来了凉爽的秋风,渐渐地秋风由凉爽变为刺骨,树叶的使命即将完成,生命的最后一刻即将到来。终于,秋风无情地将它从树枝拽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树叶依旧完美地演绎着生命的结局,它在空中旋转,旋转,跳出生命最美的舞蹈,轻轻地,轻轻地落在地上……

树叶以坚强不屈,默默无闻完成了它的使命,演绎了精彩人生,给人世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精神。

明白了,原来人来到这个世上,也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但必须留下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曾到过。诗人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句;伟人留下惊世骇俗的壮举;音乐家留下了婉转动人的歌曲;小说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那我呢?壮举?歌曲?还是其它?仍旧凝视手中的落叶,噢,原来人应留下的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脚印,一幕幕坚持到底的情景,只要认真演绎自己的人生,无悔度过,留下的即是永恒。

漫漫人生路,我愿踏着落叶走下去……

【篇三:师恩难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老师的呕心沥血的教育下,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知道这其中包着多少汗水和艰辛,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老师的爱,如大海一般滔滔不绝,老师的插柳之恩,我终身难报。老师的爱,虽不是阳光但却可以温暖我们的心;虽不是雨露,却能滋润我们的心田;虽不是灯火,却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学会感恩吧!感恩是一种外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言语,一个问候,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这些都是感恩的表现。人生在世,除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应该感谢以外,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老师。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正在学校上课。正当上到一半时,我的肚子开始翻江倒海起来。我捂着肚子,感到一阵阵剧烈的疼痛。老师马上注意到了我,她发现我脸色发青,与平常大不一样。于是,她快步走了下来,轻声问我:“你怎么了呀?”我听了这话,心里感到很温暖,小声地回答道:“老师,我肚子疼。”老师听了后立刻安排同学们自习,然后领着我去医院。正当我走到班门口时,我的肚子又疼了起来,不由自主地蹲了下去,老师见状急了,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不一会儿,她俯下身子,想背着我走。她说:“快上来!”我听了后,说:“老师,可是……老师立刻打断我的话说:“没什么可是,快上来。”我只好爬了上去。老师站了起来,背着我走,她走得很慢,额头上不时冒出晶莹的汗珠。我心想:我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与老师的体重相差无已了,老师怎能背得动我呢?过了一会儿,一位骑着摩托车的男老师正好与我们相遇。老师喊到:“李老师,孩子肚子疼,要上医院,你能载我们去吗?”李老师说:“好快上来。”老师把我扶上车,坐着车来到了医院。然后去看医生,看医生,看完之后还不停地为我端茶送水。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

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不能一一例举。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我们要向您那样,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老师您赐予我的恩德我终生难报,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

【篇四:入山与出山】

先人为躲避外世纷扰,举族遁入山林,绝迹于世。

后人为冲破闭塞,劈山凿道,斫榛焚茅,只为取得与外界微茫的联系。

大山是一堵屏障,横亘在人与社会之间。它斩断了社会对个人的纷扰与逼压,为渴慕宁静、伤痕累累的避世者保存了最后的清静之所;却也剪断了渴望展翅高飞、摆脱桎梏者的羽翼,令其望洋兴叹。入山与出山,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抉择,而这座大山,便是永远高悬于世人心间凝重而无可奈何的矛盾,是进是退,是出是入。

大凡圣人与俗人都避不开这一矛盾。春风得意时,我们一心乘风破浪,策马扬鞭,许下宏图大志,唯恐时不我待;而一入阴郁之境,膨胀之心又急剧坍塌萎缩,陷于低迷的循环,只愿沉入暗处独饮伤痛。入世如孔子,亦知道之不行,“吾已矣夫”,“乘桴浮于海”;豁达如苏轼,念起宦海沉浮、人生漂泊,亦长歌当哭,“孤客自悲凉”,“归来欲断无肠”。面对进与退这一人生矛盾,没有人能真正豁达释怀,一笑了之。人生于世,个人与外世的周旋本布满荆棘,时而畅通,时而坎坷,而情随世迁,感慨系之。

人的天性中有保全自我的因素,又有出山入世的欲望。人们不甘囿于自我的孤寂,试图融入社会的大酱缸中。然而,入世意味着要与社会缔结契约,势必要让渡部分权利,侵占完全的自我。这一缺损引发人们自保的天性,产生对外界的斥力。当世界不断压缩自我,裹挟个人往不情愿的方向前进,以至陷个人于绝境时,人于是不堪其扰,退却之心遂生。人们便是在这一对吸力与斥力间,在个人与社会的碰撞、交融、分离中,在进与退的矛盾运动中,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一面高歌奋力前进,一面不时忧虑地回望。

进退之难终不可免,人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是两者间微妙的平衡,在人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点。五胡乱华之际,河西学者遁入祁连山谷,凿窟耕读,于乱世中开化一方,保存文脉,传承儒学道统;于起用时赴命东迁,为国制礼作乐,为后世之一统熔铸文化根基。河西儒者真正践行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准则,坚守了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孤傲厌世者为全身之察察,逃入山间云深不知处;鸢飞戾天者为争名逐利,全身扑入泥潭与世人皆浊。在进与退间保持平衡,或许是在山麓搭一间栖身小屋,进则出山,退则入山,永远与社会他人保持联系,却不陷入纷争之旋涡。

在南非荒漠有一种生石花,休眠期时与砂石无异,而短暂的雨季一到,立刻花开艳丽,于转瞬之际享尽绚烂至极,随后归于沉睡。在进退间周旋,就如生石花,逢时则生,时去则凋。世界不能为我们所掌控,我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面对旋转飞驰的世界的态度。

前人为退而入山,后人为进而出山。人类数千年的沧桑历史便凝炼于这一出入轮回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