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财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而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宽容。
曾几何时,我因为过于较真,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和他人大动干戈,所以总是和别人搞不好关系,生活中一直缺少阳光。“阴风怒号”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
夏日的一天,外面骄阳似火,树叶都被晒蔫了,可是我还要来上课,坐在这个像火炉一样的教室里埋头写作业。突然钢笔堵住了,可作业堆积如山。大热天里我的心情本来就烦躁,拿起钢笔使劲一甩,糟糕!一大滴墨水溅到了同桌的白衬衣上。我诚惶诚恐,连连道歉。他见我如此不安,却淡然一笑,说“没关系,就当添了一朵小花吧。”透过同桌那坦然的目光,我知道了什么是宽容。
天刚刚亮,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在拥挤的校园小路上跑着,一不小心把旁边的同学踩了一下。本以为这下完了,对方肯定会大动干戈。我忙转过身,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就在这一刹那,我们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他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对不起的应该是我,打断了你前进的步伐。”望着同学友善的笑容,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它是一种雅量,也是一种风度,更是我宝贵的财富。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一次次告诉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公交车上,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坐在我的旁边,那孩子“哇哇”地哭着,哭得我心烦意乱,我对他们母女俩产生了极其厌恶的表情,整车的人都同我一样。车子慢慢地向前行进,一个急刹车,我身子向前一晃,那对母女也是。那孩子“哇哇”地一声吐了,脏物正好溅到了我的身上。我顿时火冒三丈,刚想去指责那母女俩,可脑海中出现了同桌原谅我、同学不责怪我的场景,我的火气一下消失了。我面带微笑说了声“没关系”,并拿起纸巾擦那孩子身上的脏物,之后又擦了擦自己身上的,车上的乘客都注视着我并竖起了大拇指,此时此刻我特别高兴,终于体会到了宽容的乐趣。
宽容,是一种优雅,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心态,也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它将会伴随我一生。
【篇二:读《品三国》有感】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又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在三国前前后后九十年这一段历史中,烽火连天,饿殍遍野,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然而,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因此,魏蜀吴三国刚一灭亡,史书的记载就众说纷纭,学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国历史的戏剧性让它成为了史学文学家们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对象。
有那么一个人,他雅量,机敏,风趣,深沉却又狡诈,诡谲,冷酷,残忍。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个性十足又如此富戏剧性。不难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很好,很多史学文学家都不喜欢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我看来,让他们痛恨的,还是曹操说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么一句话。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反过来说,但是这真的做得到吗?也就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了出来,至少,他是一个“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
《三国演义》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写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说是对曹操的一个评价。乱世如三国,曹操身处其中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枭雄了。但无论是枭雄还是能臣,曹操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初中时曾经学过一首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没有足够的雅量,又怎能写出如此气势的诗赋?怎能成为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业?
在各类正史野史中,经常会谈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讥笑……似乎他始终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错了事,打了败战,曹操也会笑。因为他豁达开朗,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风趣与可爱。据《三国志》载,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场,都争先恐后伸长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只耳朵,只不过多了点智慧!”在战场上,曹操仍然如此洒脱风趣,更不用说在平时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国》中,作者易中天从一个更平民化,更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和分析三国故事。历史总是真真假假,是非纷争,无人说得清。但在《品三国》中,你将看到一段段更客观、更全面的三国史,一个个更客观、更全面的人物。
【篇三:《世说新语》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我被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穷知识,它让我眼界大开。
《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则。多以人物评论、做人道理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为主。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雅量第六”中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只有七岁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他回答道:“树在路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当我读这则故事,读到前半部分时,第一反应是,王戎怎么这么笨,有这么多的果子,为什么就不愿去摘呢?整则故事读完的时候,我要为王戎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点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见的“迷惑”。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这则小故事,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一个故事。爸爸出差从海南回来,带回了一个大大的菠萝蜜。我初见菠萝蜜时,只见它浑身长满了小疙瘩,又粗又长,像个长满“青春痘”的大冬瓜。我边看边摇头,爸爸见我对它充满了“敌意”。他告诉我,别看它长的丑,它的味道却特别的鲜美。我头摇的像拨浪鼓,嘴巴里一直说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当爸爸打开它后,我的味蕾瞬间被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后来,我尝了一口,便从此爱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光凭着外表或是现象,就急着去下结论,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一句话,也蕴含着大道理。在“轻诋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意思是:过去人们评论韩康伯说:“胳膊肘粗壮,但是没有什么刚气、骨头。它从人的体格外貌上去轻视诋毁别人,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这则小故事警世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的外型体貌上评论他人。这样不但让别人“受伤”,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优秀!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只要你愿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阅新语、明事理!
【篇四:那朵美丽的浪花】
人生就好比一条长长的江河,河面上时不时会掀起几朵彩色的浪花,每一朵都那么美丽,那样让人沉思。——题记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我真正明白这句话的缘由是在一次偶然的相见。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的去刷饭盒,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班里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我去与他们“约会”。可今天不知怎么,池边的人格外的多。我心里开始急躁起来,整个人就像是在一处即发的火山。
终于按捺不住焦急的我,找了个空,开始往里钻。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千幸万苦,终于挤到了水池边。我开始刷了。三下五除二,告成!转身……只觉身子往左一歪,一脚踏进了池边的污水中,并且手也按到了水池里,更可恶的是自己的脸上也被溅了脏兮兮的污水。怒火顿时冲上来头顶,我立马回头寻找那可恶的“恶贼”,是一个小男孩。我狠狠的瞪着他,真恨不得痛骂他一顿,但怕违犯纪律,没敢。可能是我太凶了,把他吓得浑身直哆嗦,怯怯的看着我,结结巴巴的说:“对……对不起,我……我不……我不是故意的。”说着眼里泛起了亮晶晶的浪花。
突然,我好想从他眼里看到了自己。
那是,我刚入学,碰到了一个九年级的大姐姐,她比我还惨,脏水溅到了她的花裙子上,当时我被吓得连“对不起”都没说。可她并没有怪我,而是冲我笑笑,问我有没有磕到。那一刻,我多么感激那位大姐姐。
那么,我现在是不是有点可恶呢?我不自觉眨了眨眼说:“没关系。”总说有点勉强。它诧异了,看到他那副摸样,我不由得笑。“刚才逗你玩呢,真没关系。”他似乎相信了,也冲我笑了笑,两个小酒窝也跳了出来。
回到教室,作业做的出奇的顺利。
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雅量容人,宽容处事,人生就会精彩!
【篇五:微笑我的最爱】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他对所有的观众说:“微笑,就是伏尔泰。”“平静是这位哲学家伟大的一面,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有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读了这篇演讲词后,使我有了深深的体会。我感到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一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
我爱微笑,微笑能让我在生活中,学习上变得坚强,让我能够勇敢地面对失败以及面对生活中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
《傅雷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
爱因斯坦小时曾经被认为是笨小孩,后来在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人发现他身上有什么天才的影子,他是在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和失败后才成为大科学家。
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把失败变成成功的垫脚石。有了这样的理念和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
这些足以证明我爱微笑以及微笑对我一生的重要作用。
像我一样,让微笑成为自己的最爱吧!
【篇六:给人才合适的位置】
不禁佩服孟孙君的独到眼光,作为孟孙君打猎的随从,秦西巴无疑是失职的。把费了几多周折打来的猎物轻易放掉,还是在没有经过上级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决定的,这怎么能说是称职?难怪孟孙君要发脾气。而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又是孟孙君的智慧所在:一个对动物也如此善良的人,必定是教书育人的好材料。我们可以大胆推断,秦西巴的善心也会感染孩子,孩子长大后会是善待臣民的一世明主吧。
从革职到任命重职,孟孙君深刻懂得治国之道:给人合适的位置,方能尽其才,方能让国家的齿轮正常运转。国家尚且如此,我们生活中的各色机构、企业不更是如此吗?善于交际、口才出众的人可以从事销售;性格内敛、热爱钻研的人可以投身研究;能察人观事、判断敏锐的,可以做人事工作。总之,人人各显其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是每个决策者都向往的状态。
所以,我们不妨从孟孙君那取经,看看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首先,孟孙君有他评价人才的准则,对于不同的位置,他知道在其位的人应该具有何种品质。如何打猎的随从,就应该忠于职守,听从上级命令,否则行阵失和,对于打猎这样带有危险性的活动,后果不堪设想。而教师的职位则适合善良的人,维护孩子的纯真,用纯良之心让孩子耳濡目染。有了这样的准则在心,方有在实践中观察部下的品性的基础。
其次,便是善于观察、学会欣赏,人各有优点,正如千里马需要伯乐的赏识。人的才能潜力也需要挖掘。孟孙君正是这样一位伯乐,在秦西巴的身上看到了他的善良,才有了召回他做太子老师的美谈。
最后,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孟孙君的雅量。如果他是哪种气量狭窄之辈,秦西巴非但无官可做,恐怕性命难保吧。人才实践中的错误还要用宽广的心来对待才好,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给人才合适的位置,让小到企业,大到官家的各类组织高速运转,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篇七:宽容】
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它可以包容人间万物,可以与人为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我真正明白这些却是缘于一次偶然。
那一次是我发高烧,妈妈带我去医院,挂的是急诊。正值流感高发期,诊室门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伍,见我十分难受,妈妈的坏心情也展露在眉间。
就在这时,一个阿姨牵着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小哥哥蹿到了队伍前面,将我和妈妈还有其他人拨开,径直挤到医生跟前,诉说起孩子的病情来。一下子,刚刚还安静的队伍开了锅:“干嘛呢?人家都排着队呢!”“就是,什么人呢?你家孩子生病别人家孩子就没病?”……
那位阿姨脸一下子涨红了,但她显然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似乎在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跟医生商量着。医生也许是发现病情确实很严重,便先进行了处置。从诊室出来,那位阿姨并没有走,而是在大家面前鞠了一躬,说:“实在对不起大家,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耽误大家了。”
“哼,一句对不起就完了?谁不是来看病的?什么素质啊!”后面的人并不买账,不依不饶。就在这时,一位抱着孩子的老奶奶站了出来,说:“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来看病的,都是为了孩子,这孩子病的也真是挺重的,都互相理解一下吧。”果然,两三分钟后,人群突然安静下来了,可能是大家也联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吧,反正我是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当时也是突然发病,妈妈也是顾不得许多夹了塞,当时后面的人并没有说什么。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将心比心,什么叫宽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用心去抒写高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