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答案为题】
深夜苦赶语文学测,写得可谓是心力憔悴。胡乱翻出名曰“参考答案”的救星,满心希望自批完后可以尽早睡觉。
“参考答案”的几页纸是一种古老的牛皮黄纸,很容易使头脑不清醒的我浮想联翩。这本参考答案是一颗灵动的乒乓球,在教室里同学们的手中颠来跳去;这本参考答案是一汪澄清的鸡蛋黄,在“抄答案党”的本子上糊出个奇特却不失和谐的图案,顺着接触面粘滞地下滑、滴落,“糊”了;这本参考答案是代表中丹田的金黄小太阳,为人身之重穴,练习册之核心,一旦它被摧毁,整个个体便奄奄一息。在我昏黄的台灯下,它的颜色看似有些萎靡不振,这难道是古代名画上皮肤光洁鲜亮的美女随纸质变化而锐变成的蜡黄?莫非此答案气数已尽?
再细瞧答案上的字,个个循规蹈矩,方方正正,被一条毫无个性的线划成了两半。儒家学说最遭人诟病的,不就是“安分守己”?孔老夫子本意也好,后代帝王曲解而为己用也罢。
终于强打起精神,勉强过阅答案上的内容,与自己的答案对比,有些竟草率了许多。再动动脑,居然发现了答案上几个不尽如意之处。提笔为它添改,心中不禁叹道:“这岂不是假的答案?”此世界竟有答案泛泛而谈,曰“突出强调主人公的人格伟大”,这俗世竟有如此超脱现实之论,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抄答案的人儿呵,见到了这等答案,岂不大跌眼睛,捶胸顿足?
答案,不可全信。不然君为何曰“参考答案”?
人们口中的“答案”,是一些长者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在谈笑风生中被传播播种,更有人是用这“答案”教训后生小子。有一类人“学习”长者,照抄照搬,成为一个毫无个性的复制品,可谓是辜负了长者总结经验的一番好意!
答案之作用,自批是也,对照一番,纠错知对。“答案”中的不足之处改过,为己用,成为自己的答案。参考答案有了,你自己对人生思考的答案在哪里?
收好东西,我却不是那么困了。我思考到了一些重要问题的答案。
【篇二:生命的芳香】
春风和熙,阳光明媚,这便是春。
我看着窗外熹微的晨光点点,云雾聚拢了又拨开,融着雪水的浩浩江河泛着粼粼波光,可是有一朵花却含着花苞低垂着头。
它慢慢地攒起花瓣,小心翼翼地一片片散开,恨不得吸收太阳所有的光和热。可太阳只吝啬地给他一星半点。黄昏时分,夕阳已残,徒留一弯剪影。可它的花却仍是血红。
“可能是初春阳光还不浓烈的缘故,罢了,等仲春时再开也不迟。”它自言自语道。
突然,一个小男孩不小心将它折断。这样也罢,就在春中逝去。可他却用透明胶将它的断枝连接在一起。
它知道它的水分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日渐消瘦的花枝也因不堪重负一点点地弯垂下去。
可随着春日的渐长,花丛中的花开齐了,如温婉着敛着笑的白梨,绰约娇艳、光彩灼灼的桃花和各种姹紫嫣红的花一齐盛开着,似五彩云蔓延着。它们的香交织在一起,在阳光洒不到的云间升腾,欢脱着……
它怅然着,迷茫着,不甘自己敛在百花中。微风拂过,其它的花都迎风起舞,它却痛苦到只剩一丝与母枝相连。“坚持!”它对自己说道。它使劲浑身气数地笑着,对着太阳笑着,恨不得尽数吸收太阳的光和热。可它只感到灼热和焦躁。它笑着、笑着,累的僵了。
终于,它又开放了。本该是清新活泼的花,现在却是满面倦容。花儿悄悄地开放,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它因不堪重负而变了形,是那样的瘦弱憔悴,可它仍对着太阳挤出了笑容。
残花开出的花是畸形的,却又掩不住它的那种美,那种与那些一气呵成、花开满枝的花相比的坚韧不屈的美,而这种美,恰恰是别的花所没有的。
我嗅着残花的芳香,幡然醒悟,这残花不正是我心之所向吗?
【篇三:倾听历史的声音】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一个国家的国歌在时代将更迭之际才终是颂定了,一如梦中天朝大国盛世气象。
他蜷缩于极夜与四季交汇之处,痴痴凝望这片土地,侧耳倾听这颂歌,神态安详仿佛经年。
还未流传开来的声音便如奔赴极乐世界一般,自殿宇辉煌金顶之上升向空中,与一个千秋的梦一同俯瞰九州大地。
金瓯尚在,但已非当年。北方是初秋彻骨的寒意,两条奔流的大江将无尽屈辱与悲戚卷入滚滚逝水,她们的脊梁上满布北国鹰鹫暴戾的爪烙下的痕迹,身后抵着沙皇的权杖。而东方孤狼昂首四望,咸腥的海水腐蚀着台湾宝岛赤裸的躯体,百年前“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的痴心妄想竟以如此方式付诸实现。哈尔滨的天空中弥漫着久久未曾散去的新鲜的死亡气息,瘟疫与战乱,呻吟与奔逃,连带江南近在眼前的水患,将“同袍遭幸”作了笑话。苍穹仍在,然而风雨飘摇;海阔天空,然而早作他属……纵观神州,何以金瓯永巩、社稷永葆?
帝王将相匿于宫墙的阴影之中,人民无处可藏,便游荡在颓败的田间与街头。江山易主前夕,他们向天祈愿。有些祈祷社稷永存,有些仅仅祈祷岁月静好。
然而国之将亡,气数尽矣,一切幡然悔悟恨不当初皆已无力回天。这便是历史对一个沉浮百年的王朝的最终判决。因而人们也就只剩了在残垣断壁、满目颓唐间为他们从未历过的太平盛世而慨叹。
倾听着世间百态,他依旧安详如初,无动于衷,仿佛民生潦倒与他无关。此时也确实与他无关。
金瓯永巩,这是滔滔大浪间荡气回肠的历史之声。同时也是现实之声啊,他想,曾经的当下成了当下的未来,历史转尽千年气数,竟又回到原点。
也正因如此,将做亡国奴的人们才将其歌颂。一曲自欺欺人的丧歌,承载着强弩之末的悲凉、血泪描摹的悲壮与关于明日盛世的绝望中仍存的希望。
历史终是扼杀了大清王朝,于是武昌起义的炮火燃遍了湖广,于是齿爪尚还颤抖的睡狮将东方孤狼赶出这片土地,于是一个崭新的国家于白骨之上拔地而起。
于是雄狮猛醒。他于晨光将至之时轻笑不语。
金瓯终是安定了,失地固然是难以再回返,然而今日国土,再难动其分毫。国之将兴,不在于天佑,在于民佑。当下的人民才真切地触及了盛世景象,才终是见得真熙皞的时代。现世安稳,从此为我所得;海阔天空,从此为我所有。
时代涌动着钢铁洪流,新生的灵魂们将目光迎向无限可能的未来——那是历史的授意,是新生命的号召——再无人于惆怅之间长歌怀盛世。《巩金瓯》本就未流传开来,更无须作为前朝腐秽予以革除,因而就被掩埋在历史荒寂的断壁残垣与森森白骨之中,湮没于尘埃,《义勇军进行曲》取而代之。
贫弱中歌颂盛世,富强中歌颂抗争,历史的声音与当下的情状并不见得相同。这也是历史的智慧之处:给盛世以覆灭,给苦难以新生,而后端居一旁,聆听自己一手创造的史诗乐章——每一个崭新的时代都标志着一部惊世著作的诞生。
然而在铿锵的鼓点之中,他却不曾随时代变迁而改变,而是随洪流具象成独立的形体。
他自认为是历史的衍生,而人民将他视作是历史的精髓与荣光。他伴历史而生,且随之永生;然而又超越历史,迎向当下,迎向未来。他的去留由历史定夺,他主宰着历史的命运。
他蜷缩于苍茫夜色,静等曙光降临。
他有常人的骨血,有常人的悲欢。
他是血肉铸成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