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东山书院旧址】
东山书院,坐落在我的家乡东台山下。因为杰出领袖————-毛泽东少年在此读过书,所以就远近闻名。现在是国家4A红色旅游景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和妈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游东山书院旧址的旅行。刚下车,雄伟壮观。幽静的东山书院就映入了我们的眼中。
来到东山书院门口,就看见有工人叔叔阿姨们在忙碌着,他们是为了纪念毛主席120周岁,而在一丝不苟的工作着。是在这里修个广场呢!再看右边的牌子上刻着:全国AAAA级旅游胜地,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再往里走就是操场。操场上有一架滑滑梯和爬杆。接着,就是大厅。大厅里摆着孔子先生的雕像。而雕像两边就是学生宿舍。仔细一看,只有毛主席的床上有厚厚的被子。从大厅往里走就是毛主席的教室。一进教室就看见后墙上写着:“业精业勤”。这四个大字。教室里摆放着32张整整齐齐的桌椅,课桌看上去很旧,但一尘不染。我激动地坐在毛主席的座位上,好象我来到了哪个年代,同学们是那么认真地听课,多么刻苦地学习,学习他们刻苦的精神,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一份力量。想起:毛主席离开韶山来乡求学,曾赋诗一首:孩儿立志去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来乡求学时的毛主席,是怀着一种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以及坚定执着的信仰。
最后我和妈妈来到了谭政爷爷的纪念馆。一进门就看见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永远的丰碑”。我们大家都知道谭政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大将。
啊!谭政大将和毛主席是多么伟大啊!我们以后学习毛主席和谭政大将的爱国精神,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篇二:游东山】
3月3日的早上,我来到了东山。昨晚的一场雨,让东山披上了一层轻纱,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来到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层楼高的牌坊,上面写着“翠岚挹秀”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左右两边种着许多棵梅树。梅花开得正艳,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梅花的花瓣是粉红色的,形如卵形,只有半个指甲盖那么大。因为昨晚的一场大雨,花瓣被打落到了地上,地上就像铺了条红地毯。
欣赏完梅花,沿着弯曲的小径向山上走去,看到的是一座漂亮精致的石拱桥,桥身只有一米多宽,两边的桥栏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花瓣已经全展开了。石拱桥的东面,有一个小池子,池子的周围堆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方石头。方石头是土黄色的,它的上方,钻出许多野花野草,红的、绿的,给颜色单调的方石头增添了许多色彩。方石头的中间,有一块三层楼高的大石头,上面有四个红色的大字:“上善若水”。池水碧绿碧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池水中的水藻空隙间还有两三条小鱼儿在悠闲地嬉戏玩耍呢!
踏着坚硬的石阶,继续往上走,不一会儿便到了山顶,我看到的是一座七层高的宝塔,第一层的上端,刻着“智标塔”三个字,门口有两位保安。我们凭身份证进入了塔内。第一层的四周张贴着许多东山的旧照。台阶是木头做的,红棕色,很高、很窄、很陡。我紧紧地抓住栏杆,生怕自己掉下去。到了塔顶,从一扇小门走出去,一阵凉风吹在我脸上,真冷。放眼望去,整个海宁尽收眼底,房子小得成了火柴盒,人群小得成了蚂蚁,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它们,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智标塔下来,我们一路往山脚下走去,仿佛后面有人推我,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东山真美,可惜还有许多景点没有看,下次一定还要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