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放学了,一句句动听的曲子从唢呐中传出来,这是我在练习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几天前,王老师在班级里说:“我们马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体育节了,这次我们班级入场方队选的主题是红色抗战。入场式时要请高佳一和郑知皓同学来吹奏唢呐。”我一听就蒙了,妈妈怎么没有告诉我啊?
放学后,才知道是家委会商量好的,让我和高佳一一起为体育节表演助兴。我问爸爸:“爸爸,你觉得我们的这个主题吹哪个曲子好呢?”“不如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吧,这就是关于抗战的曲子。”不愧是我爸爸,如此聪明。这么快就想到合适的曲子了。
爸爸给我们写好了谱子,马上就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听,前面一段旋律舒缓、动听,而后又渐渐地快了起来。仔细一想,这不正是红军打仗时的情景吗?这一个个快速的音符,不就是战斗中子弹飞出的声音吗?再听,结尾缓慢而又高亢,不就是红军胜利时欢舞的样子吗?
我被爸爸这美妙的唢呐声陶醉了。爸爸刚吹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唢呐开始练习了。起初,我吹的不像爸爸那样动听,节奏感不强。慢慢地,经过反复练习,尝试改变自己的运气方法,终于掌握了吹奏的一些技巧,吹得越来越熟练了。又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我已经吹的滚瓜烂熟了。
马上就到体育节了,看我的表现吧!
【篇二:回忆霜花】
霜花是大自然绘在玻璃上的艺术品。一个玉朔脂凝的世界,一个给人留下无穷回味和深深思索的世界,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有了看霜花的奢好,百看不厌,只觉得对霜花产生了一种好奇,一种说不出的兴趣。
顶着早霜我和姥姥小姨来到,玉米地,一起剥玉米,我一看到玉米棒子上挂满了白霜,这真让我望而生畏,我知道这霜就是让我冻手啊!不敢伸手剥。可姥姥和小姨确满不在乎,伸手就剥玉米,我一点没办法也没有,只好硬着头皮伸出手去剥,这时姥姥他们已经剥了一筐了,小弟可有办法,只见他用脚一踢在用手一翻,把玉米棒上的霜就踢掉了,小弟剥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我和姥姥来到市场一看,热气腾腾的包子上面盖了一层被,被子上面有一道一道的霜纹,也接满了霜花。卖粥的老奶奶头发上,睫毛,眉毛上,都挂满了霜,卖猪肉的案板上也结满了霜花。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放在案子上的大猪头,嘴上,鼻子上,大眼睛的睫毛上,都挂满了霜,就像玉雕一样。卖秋菜的老农坐在车上带着棉帽子,帽子上也都挂满了一层薄薄的霜花。
尽管深秋那么冷,可那些扭秧歌的人们特别不怕冷。吹唢呐的是我姥爷,那悠扬的曲调欢快的很,在看看姥爷那唢呐都已经挂上了白霜花,可是姥爷就是不在意。他那如醉如痴的样子很是陶醉,他那鼓着圆圆的腮帮子,就像塞进两个小苹果。打鼓的是小弟,那欢快的鼓点打的真棒,细瞧小弟的头发上,后背上也挂满了一层白霜花。那些扭秧歌儿的老奶奶,叔叔,阿姨们扭得格外起劲儿,再细瞧,他们手上的扇子,也挂满了霜花。转过头看看扭秧歌儿的姥姥那一朝一式伴着鼓点儿和唢呐声,妩媚极了。早晨出来锻炼的老年人们,他们的头发上,也挂满了白霜。登起山来像小伙子一样,健步如飞。
这大自然赋予的霜花,竟能描绘出单纯而复杂的人生,我又考察起霜花的名字来,霜花,经霜而成,滋山川之泽,吸寒风之烈芳,受明之精华,悄悄来到世上,又悄悄离开,清洁如初,曰霜花也。
【篇三:拾掇年味】
喜欢春节,是因为那充满年味,充满温馨,到处繁花似锦的热闹。热闹的背后虽是时间悄悄飞逝,却仍喜欢那暖洋洋的年味儿。那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的热闹深处,承载着人们一年四季的收获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再远的跋涉和再大的风雪都阻挡不了人们回乡的脚步。
经年寒暑如白驹过隙般匆匆飞逝,岁月却赋予我们多少喜怒哀乐,多少不曾留住的清风残月、离梦晓歌。一到过年,所有人的情感都奔着和美团圆而去。插一根鞭炮在泥土里,泥土随炮声飞溅,一张张小脸乐开了花。我们便同那渐暖的春风一同栖居在这富饶而慈敛的年味里,山欢水笑,露重情长。
水饺那细腻甜美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瞧!那鼓财的香菇馅饺子,那勤财的芹菜馅饺子,那百财的白菜陷饺子……五花八门,寓意深远,与那大街小巷里此起彼伏的祝福声、欢笑声,成了最美的音符。
自打腊八便开始盼:盼那红鞭炮,盼那红灯笼,盼那红新装……。我怀着一颗单纯而透明的心,享受树影绰约的美好,暮色的曼妙无垠,晚风的习习吹拂;享受年味弥漫的夜空和弯弯树梢后冉冉升起的银月。乾坤之中,所有的希望充盈着润泽、芬芳与和谐,凝结成了四海澄明的纯洁,徐徐地化作一腔隽永如斯的幽情。
倚舟坐睡梦华胥,淋漓襟袖墨携新。
举眼一望,雾霾散去后的云层,正被晚霞映衬得忽浓忽淡,亦明亦暗,充满了温柔和煦的光晕,暗夜的帷幕虽已垂落,那温馨的年味却又添了几许。
【篇四:闹元宵】
早晨,一阵阵锣鼓声、唢呐声、小号声组成的交响乐传入我的耳畔。今天试试么日子呢?原来今天就是让我期盼已久的元宵佳节。
我一骨碌爬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了衣服,匆匆忙忙扒拉了几口早饭,之后便奔向了大街。今天正热闹呀!赶红火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大街,一看前面的大人挡住了视线,我弓着腰从大人的肘腋下三下五除二就钻在了前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下翻飞的花伞和甩动的绸扇,我不禁眼花缭乱,就好像自己在五彩缤纷的梦中。刚瞩目那秧歌队中俊美飘逸的婆姨,又赞叹那腰鼓队里俊朗洒脱的后生。这时,一阵阵熟悉的乐曲流入我的耳际,原来是《西游记》的主题曲呀!“唰”的一声,我的脑袋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见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迈着方步走来了,只见孙猴子摆弄着金箍棒,嘴里叼着牙签,东张西望,不住地做着鬼脸,别提有多神奇了。猪八戒扇动着大耳朵,摇动着那颗猪头,肩上扛着九齿钉耙,你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如果“猴老二”不在,他真把自己当成“猪老二”了。还有沙和尚……
随后,安塞的腰鼓队过来了,安塞腰鼓依然不失横山老腰鼓的传承,带着泥土的芬芳,带劲的扭动着。好一个安塞腰鼓,如火山爆发,如山崩地裂,如巨石粉碎,即使在冬天,也会让人感到一丝暖意……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下午踏着夕阳的余晖来了。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来到横山的中心——政府广场。整个广场被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得人睁不开眼,那礼品的诱惑真是大呀!“无底洞”三个字打一成语,此时信息在我的脑海中来回转动,脑子里豁然蹦出“深不见底”这么一个成语,我向爸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急中生智,扯掉了谜面,我迫不及待的去兑奖处,工作人员将两包汤圆递给了我,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爸爸还不住得夸我呢!
时间快到了午夜,我们一家恋恋不舍的走向回家路,这个元宵节过得真快乐啊!
【篇五:唢呐声声】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当听到凄惨的唢呐声响起,我就明白有人落架了,要办丧事了。现在,丧葬的习俗依然沿袭不变。
在本地,人们都对逝者十分尊敬。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有个好老子,就有个好喜事;有个好儿子,就有个好丧事。”所以不仅为了孝道,还是为了面子。因此人们一般将丧事办得很隆重。
一般,办丧事是从一声声唢呐开始的,这是在告诉人们要办丧事了,左邻右舍的人们会自发到逝者家里帮忙张罗后事。
然后,人们就开始布置灵堂,灵堂一定要扫干净。之后,在灵堂中放逝者的棺材,逝者长子买的花圈,长明烛,香台。然后将逝者的身上擦洗干净,换好灵服。移到棺材中,再用棺罩罩好。
之后,就开始采办办丧事的食材,请厨师,还必需杀一头猪。
到了中午,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了,逝者亲朋一般都要买花圈和火纸。说起火纸,这一般都是我们这里的人认为逝者到阴间需要过路钱。所以后辈一般给逝者烧大量的火纸来彰显孝道。
这时,丧歌队就辛苦了,丧歌队一班都用鼓,锣,唢呐来演奏,有的唱歌。比如说天地开场,日吉良辰,鲁班到此,修此华堂。还有许多的歌词,又比如在结束时唱的歌词:天上金鸡叫,地上紫鸡啼。看看天大亮,正是收场时等许多的丧乐歌词。
这些歌词有的优美,有的婉转,有的凄惨,有的悲痛。总之各有特色。
慢慢的,伴随着各有特色的丧乐和悲凉婉转的唢呐声,我们到了夜晚。此时有三个大活动,游时,打丧鼓,守灵。
首先开始游时。游时就是由丧乐队带领逝者主要亲人,围绕着用办丧事的凳子所摆成的“奠”字和灵堂来回转七圈。祈求逝者到阴间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其次就是打丧鼓。打丧鼓是由一位老人来办的。每一个村都有专门的打丧鼓的老人。只见一位老人便打丧鼓边唱着词。词一般都是传唱的老故事,也有随口创作的。有一次,我们村有办丧事的人家,我就在他家听过打丧鼓,并且我就记下了一部分词。例如:秀才到此,做篇文章。歌郎到此,开下歌场。慢慢的,到了结束的时候,词是这样的: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亡者安葬后,孝誉万年兴。唱完之后就结束了打丧鼓。
最后就是守灵,人们都相信这是被逝者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都坐在灵堂里。并且不时地点香和烧纸。并且一守就是一夜。对于我这样的好动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
一夜就这样就过去了,只要耐下性子,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第二天早饭过后,就是要开馆了,只见棺材一开,唢呐声四起,哭声绵绵,前来吊唁的人们依次走看完了就得封棺。然后用八个人将棺材抬往提前选好的墓地。本地采用的是土葬。这是因为人们都相信“落叶归根”这句话。
将逝者安葬好后,丧乐队散去。一大堆花圈簇拥着新添的坟墓,似在替亲人守护亡灵。之后亲人的祭奠,还有“烧七”。最隆重的是五个七天后的“烧五七”,主要亲戚都到场给逝者放鞭炮烧纸钱,自此一场丧事才算结束了。
岁月流逝,唢呐吹了又停,停了又吹,一声一声响在家乡的村落,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篇六:仰望最初的天空】
昨夜的雪又下了一整夜,雪花白得透明,一点一点的飞落在世界的角落,有一点的纷乱,将远处的景物描绘的朦朦胧胧,最初的世界或许也就是这样了吧,像是婴幼儿的内心,一片雪白,还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
窗花紧贴在边缘,温度并不算是太冷,阳光隔着玻璃透射进来,泛着橘黄色的光。我已经很久没有打过雪仗了,并不是很怀念。我想要顺着风的方向,找到那个繁华落尽的世界,就像是现在一样,远处的风呼啸而来,席卷着我最后的安宁。车鸣声开始作响,本来平整的雪面开始被压上一层一层的印记,人们开始活动,夜里的安宁已然不在。
我并不懂什么是安宁而又快乐的生活,只是很向往。血管一点一点的搏动,血液在我的体内无限循环,转了一圈又一圈。路面被清扫了出来,两侧的积雪变得污浊不堪,混着树叶以及污水,看起来很脏,其实的确也很脏。我很喜欢走在雪面上,听那种“嘎吱,嘎吱”的声响。雪花盘旋在空中,一点一点的没了力气,缓缓下坠,落在地面上随后消失。这几天听说,葬了许多的人。远处的唢呐声,悠扬的传来,带着悲凉,好像还有一些浅浅的呜咽声。
我放弃了儿时所有的梦想,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重新确立,变得有些恍惚了。自远方来的游子,带着满身的疲惫,流落他乡的感觉,应该是很疲惫的。我依旧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天空变得湛蓝,没有白云,干枯的枝桠上,错落的站着几个鸟,我并不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所有的相遇,都像是一种注定,或许没有注定这一说,但是我还是想相信。我做事很不干脆,就像是现在一样,虽然旁边的那个很烦人,但我还是下不了决心打还是不打他,这样的自己令我很烦恼。不知道何时学会的事情,我可以一直独自一人,风席卷了雪花,它开始纷纷扬扬的往下落,直到融化。
从秋天起我便开始期盼着冬天,我是一个固执的人,有时会感觉自己不可理喻,但那终究是我,我可以厌恶自己吗。
我想要直视前方,那一片辽阔无垠的天地,我想要没有负担的,轻松地活一辈子,不过那好像不太可能,婴幼儿的内心,纯洁无瑕,是透明的,我苦苦的追寻了好久,却依旧没有找到那一片属于我的天空。乌云覆盖了一大片的天空,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都有自己的事情,他们毫不留恋的走过,他们在追寻着什么。
我最初的天空,在哪儿?
大王庄中学九年级四班 高洁
【篇七:走进端午】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味飘香的传统佳节,我们在苏东坡的这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意境中一起走进端午节。
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菜场或超市采购艾草和“五红”,把艾草挂在家门口或中堂,把五红摆上饭桌,已经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挂上艾草,摆上五红,憧憬未来。
端午,赛龙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东台堤西地区,唢呐声、击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锣响,两条船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河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跳跃,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带着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学着包粽子,将对屈原这位爱国主义诗人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声,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儿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弥漫着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篇八:精彩的开幕式】
10月30日是我们枫小学子的盛会,这一天,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开始啦!
今年体育节的主题是“小文小雅,畅想世界”。开幕式上,每个班都会表演一个小节目,展示班级同学们的风采。有的班级表演《草船借箭》,有的班级表演《西游记》,有的班级展示诗画才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表演机械舞的班级,使用废旧的纸箱,给它绘上颜色,套在身上,来一段机械舞,真是“最佳创意”啊!
我们班的小节目展示的主题是“红色抗战”。一入场,全班同学立刻把精力放到自己的表演上,同学们身着红军服,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主席台走去,个个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每个同学都抬头挺胸,个个精神抖擞,步伐铿锵有力。如果你来到现场,你一定会觉得这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群战士离开了营地,奔赴战场。
表演时更是令人啧啧赞叹:同学们的腰鼓一响,气势顿时就出来了!接着,郑知皓和高佳一吹奏了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那抑扬顿挫的旋律,一下就吸引了全操场人的目光。扭秧歌的同学伴随着唢呐声翩翩起舞,挥红旗的同学动作整齐,烘托了热烈的气氛!一首乐曲吹奏完毕,舞蹈也接近了尾声,同学们回到队伍里。最后,我们异口同声喊起了嘹亮的口号,这口号响亮有力:
秋风吹,战鼓擂,我们五班怕过谁?
【篇九:百鸟朝凤观后感】
师兄们告诉焦三爷,天鸣病得厉害。焦三爷略加思索,说:“游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劳吧。”说完,他背朝人们,剧烈地咳嗽几下。片刻,他转回身,捧起唢呐,坚定而又大声地说:“《百鸟朝凤》,敬送亡人。”
唢呐声响起,抑扬顿挫,真好似百鸟朝见凤凰。天鸣的鸟叫也是惟妙惟肖。渐渐地,天鸣愣住了,他看见一股殷红的鲜血在锈迹斑驳的唢呐管上流着,是那么刺眼!一股,两股,天鸣毅然拿走师父的唢呐,三爷再也没忍住,“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吐在地上。但他顾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迹,大吼一声:“拿鼓来!天鸣,你继续吹!”说着,便“咚咚咚”地敲了起来。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么坚决!那么无畏!
我的眼泪从眼角悄然滑落。这个坚毅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
焦三爷是在用生命吹唢呐呀!他不顾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决然地吹响《百鸟朝凤》,这不仅是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对唢呐艺术刻骨铭心的热爱啊!他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
为什么焦师傅能用生命吹唢呐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传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鲜血告诉乡亲们,不要忘记唢呐;告诉天鸣,不要气馁,牢牢守护唢呐的技艺,八百里秦川不能没有唢呐!
现在,只要一打开收音机、电视机,就听到或摇滚或悠扬的西洋乐曲,它们就像细菌一样无处不在,肆意侵占着民族乐器的世界。许多民俗艺术正在远离我们,濒临失传。
庆幸的是,又有人开始重视民族乐器,唢呐艺术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些曾经拼了性命保全民俗技艺的民间艺人们,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了吧?
《百鸟朝凤》告诉我们,民族文化才是我们的根,我们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瑰宝重新绽放光芒!
【篇十:藏韵】
“藏”字,写起来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字,但如果在其中细细品味,却另有一番风情。那一笔笔笔画,险峻而层叠,陡峭但又不失壮美,浩然而直冲云天,仿佛置身在一片山、人、字,浑合在一起的重重而又崇崇山峦之中。
只见一个个身着长袍的藏族人,正在篝火旁尽情的舞蹈。
此时,一声高亢激昂的歌调在我身边响起,使一通晦涩难懂的藏语编织成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酒歌。我不自觉地来到他们的中间,他们也是热情的与我共舞,使我接受这神圣而又富有民族风情的仪式。
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升起,十几个相貌秀美的女孩配合着高亢粗犷的男声唱着,有如凤鸣般回荡在山间。此时,男女混搭的声音仿佛是一条可以通往任何地方的天路一样引人入胜,同时延伸进每个人的心中。走进村寨,热情的藏族人带我走进他们的家中。黄金似的酥油茶散发出淡淡醇香。美味的糌粑也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黄昏时刻,回到白雪皑皑的山脉,一抹淡青色淡隐其中。雪莲花,青绿的花瓣给予了她绝美冷傲的容颜,屹立在雪山之巅。在夕阳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具有仙气,如一位袅袅娜娜的仙子正在款款走来。
晚上,点燃火把,藏戏就随着钹与唢呐声中开始了。不需要舞台,不需要场地,只要面具与衣服就能让多才多艺的藏族人演绎出一场精彩的藏戏。一具具色彩鲜亮的面具,代表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泾渭分明,使这一场藏戏演了一个通宵。
我望着缓缓升起的太阳,望着初阳给予这片山峦的黎明,缓缓的睁开眼,移开那个神奇的“藏”字。但心,却早已飞到了那崇崇山峦之中,望着藏族人那形形色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