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追忆童心,收获人生】
提起《西游记》,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但它是我小时候经常最爱看的电视剧和最爱读的一本书,它伴随着我快乐的成长,也让我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趣。
上小学时,我偏爱读《西游记》,喜欢孙悟空的勇敢;总是想着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孙悟空那样,有七十二般变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喜欢猪八戒的乐观,幽默,可爱,总是让人看到他傻乎乎的样子;还喜欢沙僧的老实苦干,还有唐僧的慈悲情怀。
还记得那时,我和伙伴们总会在一起角色扮演,我往往会充当孙悟空,有一次做猪八戒被孙悟空一拳,从椅子上打下来。小时候总会有些男生气儿,喜欢和男孩家在一起玩这活泼的游戏。这便是最活泼顽皮的游戏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知不觉中,它便随着我走过了愉快的小学时光。读着一行行精简的文字,品着一页又一页精炼的语句,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如同取经,取经成功了,就意味着人生中远大的目标实现了。是啊,回首过去的时光,还真有点儿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了正果。登入了初中的大门,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翻开那早已泛黄的书页,细细品味着,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此时取经之人的精神,会在梦中变成我人生的态度与信条,逐而成为现实。
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英雄成长的过程,也让我从中学到他求学的坚毅和勤勉。他在菩提祖师那儿习得本事,成为众猴之王,他求学之艰辛,求学之心诚,以及他跟随祖师学道之后,他一收好动的习性,勉励戒躁而为。与师兄弟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挑水运浆,从中可见他的勤勉和勇敢,起始时除学习礼仪和基础知识外,总是做些杂事,但他从没有抱怨之心,谁能不说这是个好学的孩子?
当今社会的我们,看到孙悟空的勤勉和勇敢,难道我们就不深思一下,我们就没有学习他之心吗?他的这些品质可以造福人类,为人类做出贡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最终达到了造福人类的目标。悟空是聪明勇敢的化身,是我们心中的崇高英雄形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叩开了初中的门闸,渐渐地也迷上了《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但我还是始终喜欢《西游记》,因为这本书伴我成长,给我别人体会不到的启迪。这本书不仅让我收获到了对人生的态度与做人的道德水准,也让我收获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学习不是为了消遣时间,而是从中收获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从书中,我收获了成长,收获了人生的意蕴深长。
【篇二:我的老师】
作文班的王老师长得非常漂亮,烫了一头卷发,穿着一身绿色的裙子,眼睛外面戴着一副眼镜,手腕上还戴着一块手表,经常拿着一把扇子,老师叫它“魔道祖师”。
老师有时会给我们讲故事,她很幽默,像听相声一样让我们开心,有时我们像小兔子,而她象一只大老虎一样,好像马上就要吃掉我们似的,那种眼神用一个虎视眈眈来形容真是最恰当了。
老师讲课也非常生动,经常用比喻,一会儿说买菜,一会儿说大便,实在有点儿不好听,一会儿又是生孩子,反正没有你听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但是我们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实在太神奇了。
老师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在大家不遵守课堂纪律时,会像一只母老虎一样吼我们,但我知道她是为我们好,也就不计较了。
老师,我还有个小小的提议,请您做一个纸盒子,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提议写一个小纸条,您每天都看一下,有什么要改进的。这样我们的课就会越来越好了,希望您能做到。
老师您就像春雨一样,而我们就是小草,是您抚养着我们成长,我喜欢您!
【篇三:虚掩着的门】
一只猴的灵性有多高?
那是菩提祖师对于尚在求学的孙悟空的考验。午夜三更,祖帅禅房虚掩着的门前,孙悟空也曾犹豫徘徊过,若不是禅房内祖师的一声轻唤,此扇虚掩着的门,便成了他永世为猴的遗憾。
但毕竟,这只猴子来过,有想要潜心求学的渴望。推开这扇门,它从此上天入地,有更大的天地要等他去闯荡,此生非猴。
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我甘愿以身试险,一如飞蛾扑火的节烈般的绝决。我思故我在,我不愿沿着前人的脚步附和着充满沧桑的金玉良言,谨慎的踏出每一步。也许,我会在我的路上尽头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与感悟。推开这扇门,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尽相同,你一定要亲自推开看一看,机会是准备给有准备的人,但当你整装待发之时,却又碍于权威的压迫,你是有苦难言还是能勇敢上前一步,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在他死后才被发现,迫于宗教的压迫,使他迟迟没能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因此,如果没有坚决的勇气,即使你无论面对多少个虚掩着的门都会望而却步,徒留几声悲叹与唏嘘。
许自己以“万里觅诸侯,匹马戍凉州”的自信吧!许自已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因为盛世难求,韶华易逝,此处虚掩着的门,也绝非时时都虚掩,但也不忘告诉自己,你就是唯一被等待的人。
推开这扇门,让你的人生轨迹踏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遍这世间每一处的风景。因为我们不甘愿做一个平凡人。短暂的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生平庸,到头来却还安慰自己平淡才是真。若没能推开这扇门,我们也不会发现那些平庸之间的伟大,伴随着青春的启航,我搭乘一独木舟勇闯出这一次的不平凡。在我们还没有体验过初恋的甜蜜,尽兴的疯狂,抒写过永恒的青春箴言以及那些单薄的寂寞时光,那就不能叫做青春。韩寒,用一本《三重门》推开了应试教育的这一扇门,为我们清楚的展现了现代学生需要推开的三扇门。在这三重门前而我们还未能完全推开。有人说韩寒没有被应试教育茶毒,但这何尝不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平凡人对于这个固有的体制的撼动?或许,我们可以看作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反抗,冒险本性的表达,只是我们被关在了门外,始终都没来得及看一眼门“内”的风景。
推开这扇门,我们无畏收获与失落。正因为对门内事物的一无所知,便心生更强烈的欲望去一探究竟。我们无畏在推门后是潘多拉魔王盒的诅还是阿里巴巴与大盗芝麻开门后的狂喜。
推开这扇门,我辈岂是蓬嵩人,然后仰天大笑出门去。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渴望有多深?人生的舞台上已经演绎着这一切。
【篇四:魔道祖师读后感】
《魔道祖师》,其实第一次接触魔道不是潘子钰和翟佳慧的推荐,而是因为一首《在下名叫蓝忘机》好奇去搜了蓝忘机这个人物,然后看了魔道。
在魔道里,有人迫不得已背叛仙门,与之为敌;有人因情而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有人因年幼被碾段一根手指,杀人满门,不留活口,说不留一个活口,就连一条狗命都不留,却为一清风明月空守一城八年,等一不归魂;有的人因清风明月,上善若水,被屠白雪阁满门,最后被做成凶尸;有人因身世,被挫骨扬灰,生前却滴血未沾……有的人与所爱之人在一起了,有的人却最终成了故事的‘牺牲品’。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忘羡一曲终,曲终人不散。
只羡忘羡不羡仙。
我仿佛看到了魏无羡在乱葬岗痛苦的挣扎,看到了蓝湛那三十年间的问灵:“尚在否?在何方?可归乎?”,皆无魂答应;仿佛看到了江晚吟在失去母亲的时候撕心裂肺的哭喊;看到了薛成美死后还紧紧捏住那颗发黑的饴糖……
在这部小说里我觉得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魏无羡了吧,毕竟是男主,但是,一开始喜欢魏无羡的我开始觉得秀妈描述的魏无羡其实……与不是那么好,我开始觉得魏无羡太逞强了,逞强到把江家都害了,觉得魏无羡太不负责任了。也觉得江厌离为什么要叫世上最好的师姐,而不是……世上最好的姐姐……
通过魔道,我知道了要舎取,不要一意孤行。也许会成功,但也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很大很大的代价,但也许会有一丝的成功几率。
《魔道祖师》是一部玄幻小说,也是一部把人物塑造得很立体,能让人为之欢笑,为之哭泣!
【篇五:邂逅美丽人性】
我曾踏遍山水,领略大好山河;亦曾不远万里,感受人土风情。可这些却不及我心中那一本本早已翻旧的书。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书的痴迷,对书中情节的魂牵梦萦。浮世万千,吾爱有三:一为日,二为月,三为书;日为朝,月为暮,书为朝朝暮暮。人们兜兜转转不过为了“功名钱财”,腰缠万贯和世人的一言一语于他们来说太过重要。与其物质上的快乐,倒不如精神上的快乐让我能得到满足。
前段日子看了一本小说——《魔道祖师》,作者手法虽稚嫩,却也不乏许多道理;随时本小说,但每个人物的背后也隐隐有着深意。
主人公之一的魏婴,字无羡,为人洒脱,不拘一节。他说的一句话至今仍在我心头晃荡:是非掌握在自己手里,名誉掌握在别人手里,不要过多在意得失。他本人也的确如话中所讲去做。在书中,他修炼鬼道,面对世人的谴责,他不以为然,只为了变得强大而去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现在在这社会里,有太多人为了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不论是非,不择手段,太过看重那些得失成败。回顾魏婴,他虽手握千万条人命,可哪一条又是枉死的呢?我认为人生在世,就该如魏婴一样活得洒脱,才不枉这一世。
再说另一位主角。名叫蓝湛,字忘机,号含光君,是姑苏蓝氏的正派弟子,为人端正雅和。书中对他的一句评价是:有匪君子,照世如珠,景行含光,逢乱必出。前三句大抵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意思吧。可单是这“逢乱必出”的名号却让我佩服不已。后来通读全书,我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大概是哪里有祸乱,他就会去除害。不像其他仙门世家,自诩为标杆楷模,但不是遇见大祸害,就不会除。现在的许多人不也是这样吗,眼里只有一些无甚重要的大事,却连弯腰捡个垃圾都不会。我们心中不仅要有那些重要的大事,也要有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网上查看书迷留言时,看到一句话“只羡忘羡不羡仙”。我想世人都应当做到魏婴和蓝湛的高尚品质,不当一个“闲散神仙”。
再来谈谈其中一个性格较为突出的配角。世人皆道云梦江氏家主江澄心狠手辣,带着人亲自端了他师兄魏婴的老巢,且亲手灭了魏婴。殊不知在魏婴身死的十三年里,江澄天天拿着魏婴的陈情笛思念他。在那十三年里,他一面寻找着魏婴的魂魄,一面抚养着父母双亡的外甥,苦苦支撑者家门。谁又能想到,心狠如江澄,内心也仍然有柔软的地方。世上有太多的人只凭一面,便妄下断论,实在伤人心,殊不知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一面。
这世界如此美丽,一本《魔道祖师》让我邂逅了美丽的人性。
【篇六:遇见优秀作文精彩】
“头戴金冠光映映,明眸闪动辨浊清。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想称。”不经意间在文学长河遇见了你,便不再停歇追寻你的步伐,不断遇见更好的你。
牙牙学语之时,我稚嫩的小手一把就抓住了《西游记》,我清亮的双眸里映出了你的光彩,经久不息。再大些时我从注音读本及影视剧的完美诠释中勾勒出你的轮廓。那时的我惊羡于你的神通广大、神采奕奕、威风凛凛,你是我幼小心灵中的英雄。
随着时间的失衡,我一遍遍重温着那一段取经路,我又遇见了一个更具“人”格美的你,在菩提祖师身旁,我见证你的蜕变。你消磨了一些顽劣、潜心刻苦求学仙法,那勤恳好学、对祖师的赤诚感恩之心为你增色不少。在南天门内外、花果山前后,我遇见了勇敢的你。你敢于揭露天宫虚伪丑恶嘴脸,能把那些摆臭架子的天兵天将戏弄得团团转,你敢于和位高权重者抗争,一人独挡十万天兵天将。这就是我、吴承恩老先生及明朝劳苦大众们都崇敬不已的,大闹天宫怎不是大快人心的?
在唐僧的紧箍咒下,我遇见了衷心耿耿而隐忍的你。你竭尽全国保护师父却被误解而倍爱痛苦,但你仍在师父与两师弟前行时,忧心忡忡。在师父水深火热时,第一时间冲出来护师父周全,随即冰释前嫌。“始终如一、坚定使命”你做到了,这就是齐天大圣!
不知是影视剧有意思加的细节,还是吴承恩老先生意欲于些,我细心地遇见了在对穷苦百姓时,你把他们款待你们师徒的包含中自己的那份省出来给孩童,你善良的品质在熠熠闪光,我的心头也倏然涌起一股热流。有了如此的人格美,你难道还不是个英雄吗?
于我,在生活道路也遇到了“八十一难”,但你却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在作业繁多、任务繁重、心情烦躁时,在我跑步将要放弃时,我就仿佛遇见你同行而能量倍增。在我戴上牙齿矫正器难忍时,我的思绪就遇上了耐住五行山重压、忍住紧箍剧痛而涅槃的你,我便也能泰然处之了。我也一直奉行着六小龄童那句话“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因为遇见你,我的童年变得丰富,我的人生之路被铺就得更灿烂!
【篇七:对《西游记》的看法】
《西游记》由明朝作家吴承恩写作而成。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块灵石,乃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这时那块灵石碎了,里面出来一只猴子,这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孙行者。猴子想学长生不老术,让它的猴子猴孙们永远不死。所以,它去找菩提祖师,并拜他为师。祖师答应了,想传授它法术,但是它又不想学了,因为它发现祖师那里并没有长生不死的法术。后来,它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结果被唐僧救出。后来,唐僧与孙悟空又收了猪八戒、沙和尚,它们师徒四人踏上了取经之路。
《西游记》这本书内容庞杂,佛,道,儒三家的思想与内容融合其中。这本书以奇特丰富的艺术想象使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幽默搞笑的艺术语言构成了一座独具匠心的城堡。从他们的全新故事中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通过种种人物关系表现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敢和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争斗,为自己争来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他不惧怕任何妖魔鬼怪,绝不放过一个妖怪,面对困难不低头。
86版《西游记》改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虽然这部电视剧中有许多情节与原著不一样,但整体还是表演得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从这部电视剧可以看出,剧组拍这部电视剧特别用心。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表演得如此生动形象,已经非常不错了。
事实上无论是原著,还是86版《西游记》,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两者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