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分】
像是一首没有前奏的歌曲,直接切入高潮——
春分,在惊蛰离去时,突然来袭。天空仍是一纸浅浅的蓝色,似是有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几丝游云是她的面纱,遮着一张绝美的脸,一张不愿诉说情感的脸。
地面上则是另一幅景象,各种色彩交杂在一起,好比宴会上的彩灯,炫着,闪着。大多是花,其次是树、草。而溪还是一贯保持着他那悠闲的态度,自顾自地向前走着,那一声声脚步却都化作一个个音符,飘在空中。
在溪的脚步声里,颜色们将绿奉为帝王。于是乎,这个原本在春分中毫不起眼的色彩,占据了春分的主调,奏起了专属于春分的狂欢曲。在哪都能寻到在这绿色里的狂欢曲。
尤其在山林。
徒步去山林吧,那里的每一个生灵,都有着一股春分的气息,存着一种神奇的灵性。沿着山路而上,一路上,春风卷着一星半点晨露的气息,扑面而来,冰凉的感觉让精神随之一振。
台阶旁的小草贪婪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几根草爬上了台阶。我大步越过,向山林深处而去。眼前的绿意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将这一片天地都收入自己的囊中,丝毫不留一丝空当。土地被植物分割着,他们争吵着所有权,让人不由自主地朝这边看看。相比之下,青苔就悠闲多了,懒洋洋的躺在石头上享受着一天里为数不多的阳光。蛰伏着的虫子,蠢蠢欲动着,追寻着什么——自己的早餐?还是什么呢?我不得而知。
继续向上走着,漫无目的地,为了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是为了探索,为了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我前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力量牵引着我前行。
沉思者,自己也行走着。只听一声鸟鸣,叫醒了所有沉睡着的。于是,整片林子,整座山,整个世界,都开始热闹起来。一些候鸟,一些离群的候鸟,都纷纷飞上了枝头,唱起了他们家乡的小调。几十种音调混杂在一起,占据了这个美妙的世界,也算独有一般风味。可能区域不同,可能相貌各异,但在它们的嗓音中,不难听出一些源自心中最热切的声音:兴奋、欢乐、激动……是的,它们都是热爱春天的。一只歌鸲响亮地唱起了自己王国的国歌,一只当地的喜鹊则用民间小调回应着它……
【篇二:有你的日子】
雨淋湿了天空,毁得很讲究,你说我不懂,那你为何放手?
——题记
或许没做完的梦最痛,迷路的后果来承受,恐怕只有书中的你才懂。你送我的笑脸,就让它伴我永远;你送我的眼泪,就让他留在雨天。迷路的出口,有了你才会有。
我与你的相遇,是梦的开始,你载我去那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与你同住在普罗旺斯的古堡中,倚在壁炉一旁,品味着香浓的咖啡,手捧一本小说,幻想自己的梦。也许还回到那神秘的西藏,无语那奇形怪状的经文,让滚烫的阳光在我肩上烙下幸福的花形,在丝絮般游云下倾听雄鹰旋过头顶扑翅的声音。你告诉过我——在一起叫梦,分开了叫痛,所以我们不分离。
说不上为什么,我已离不开你,有你的地方就会有我的存在。我不懂,他为何会抛弃你,将你拒之于千里之外,他说与你在一起太累,无法懂你,他只好选择放弃。
我缄默无语,他是畏者的表现。你像是一种特殊的“毒品”,让我渐渐上瘾,直到不能自拔,即使有毒,但我还是心甘情愿被“侵蚀”,也许“颓废”也是另一种美……
有了你,我不再孤独,不再对世界充满陌生感。是你,让我攀登上书的高峰;是你,让我潜入书的海洋,畅游在书的世界中。
你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从古到今,便有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而如今,你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散文,说明文,记叙文,还有另不少少女痴迷的校园小说和男孩羡慕的武打小说。
蓦然回首,我与你在一起已15年了,我享受着,我相信快乐的日子还会继续,愿你我在一起天长地久!
【篇三:幸福在当下】
夏日之炎热一夜被忽至的秋风驱走,致使我站在山顶后享有一阵接一阵的清风和微凉。这番“薄衾小枕凉天气”着实令人颇感爽快。
我站在山顶或是踮着脚望山下风光,或是仰头同白云娱乐,好一份宁静自得,闭目想之,这幸福,不是正在当下吗?
我总想着寻找幸福,恍然发觉,倒不如停下望望四处,用心感悟它的存在。
白日,一轮明晃晃的太阳毫不吝啬地挥洒它的光辉,走在校园平坦的操场上看着同学在绿茵上飞奔似风,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瞥见斑斑驳驳的阳光透过叶缝映在地面上,仰望飞鸟在碧天游云中展翼滑翔。我扭头看看身边谈笑风生的同学,两弯眉毛弯成了月。
幸福在当下,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青春之中,在一片勃勃生气之中。
候着放学铃那清脆的声响奔回了家,推开门,扑鼻而来的是饭菜的香气,迎面而来的是奶奶慈祥的面容。“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每每在这吃饭的时候最为显著,那点昏黄的光芒透过空气,透过胸腔,涌入我的心田使其满是温暖。
幸福在当下,在浓浓的人间烟火之中,在那海上灯塔般的温暖的家中。
饭后同父母和弟弟出门散步消食。走在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大街上,看来往各色的行人,与父母谈着一日的趣事,听弟弟与母亲欢笑不断。
转入小巷,感受拂面的风,听树叶晃着脑袋发出“沙沙”的声音。看着天空的皓月温柔地撒下缕缕月光,人间有味,果真是清欢。
幸福在当下,在漫步于夜幕下的城市时的点点滴滴,在对自在生活的感受之中。
追寻幸福,不总是在远方,而是在当下的生活中用双眼去发现诗意,发现其幸福。在你疲于奔命时回头看看,其实幸福就在当下。
【篇四:八年级语文作文】
是谁,让树枝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
是谁,让柳树舒展开了绿嫩的枝条?
是谁,让结冰的小溪慢慢融化,唱着悦耳的歌声?
早晨,暖喝的阳光铺满大地,金灿灿的阳光充斥着每个空间,我走在幽幽的小径上,观察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不知何时树枝上的绿芽纷纷露出尖叫来,多而稠密,一棵大树被点缀成嫩绿色。一阵微风吹过,树枝上嫩绿的芽一个接着一个毫无秩序地脱落下来,站在树底下的我屏住呼吸,这就是绿色的雨,它们在空中飞舞着,旋转着,一会儿,地面上满是绿芽片,落英缤纷就像一张嫩绿的大毯。
树儿变绿了,天空呢?我漫步在街道上,仰起头,晴朗的天,碧空万里,只有一小片白色贝壳般的游云,曼妙的飘着。在这无垠的湛蓝里,不见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不见了白天短夜晚长,是它,它来了。
我踏步在草坪上,草坪上有几朵花儿,它们面对着太阳嘻嘻的笑,是暖喝的阳光,是肥沃的土壤赋予了它们的生命。坚韧的小草破土而出,似乎是给了谁一个承诺,着急的冒出头来探望这个世界。
没错,它来了,春天,悄然无声的到来了!
是春天,让树枝的牙簇已经颇为肥壮;
是春天,让柳树舒展开了绿嫩的枝条;
是春条,让让结冰的小溪慢慢融化,唱着悦耳的歌声。
如果,你细致的观察身边植物的变化,你就不难发现,春天,离我们很近很近;不,春天,已经到了!
【篇五:文化根,何处寻】
你是否被现代的速食文化的洗礼而感到浮躁不已?你是否想找到一种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化根基?那你是否还能记得中国那“相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中国人对文化探寻的结果,是国人对文化思想反思的结晶。当我们今日处于资讯高度发达的电子时代和面临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阅读那“润物细无声”的古典小说,还有多少人依然诵读那“馀音嫋嫋”的经典诗歌,还有多少人仍然欣赏那“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中国书法?……
我们的90后代的孩子们心中的传统文化是什麽?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传统文化无疑是博大精深的。如《诗》、《书》、《礼》、《易》、《乐》、《春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六个方面,包括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又如以《史记》、《春秋》、《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史学专著,正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其思想之博大精深,实为罕见。因此,了知人性,了知自然,了知宇宙规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怎能在现代文明中被遗弃呢?
没有了“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没有了古韵的滋养,没有了豪迈的情操,难道就要在LOL、CF的游戏和韩国偶吧中彰显自己的潇洒不羁麽?没有了传统文化的酝酿,没有了温文尔雅的情怀,怎叫我们的青春完整?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们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如果我们要迎接更绚丽的未来,就必须站立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继往开来。当面对国事,你和我都要知道王夫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告诫;当面对未来,你我都应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儒家训言,当面临人生之惑,你我都要清楚“知人者智,自智者明”的道家哲学……面对国魂,我们要知道珍贵,知道珍惜,知道继承,并发扬光大。
常思将来,不忘过云。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精心呵护,让她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篇六:听见游云的呼吸】
当来到开阔的草原,迎面而来的是习习凉风,我不禁躺在草地上,对着广大的天空发呆。
云儿很自由,没有规律、没有约束,就像草原上飞奔的马、水里的鱼儿,每一朵云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又像一个个整齐的士兵,如层云一般,一朵朵云工整地在天空排队。而天气晴朗,无约束的云像各样的字体,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他们洁白干净,让人顿时安静下来,心仿佛找到了一丝慰藉。
他瞬间让我感到如婴儿般的重生,干净、对任何事没有忧虑,无约束、自由。
每当我受到了烦心事、无助绝望时,总会停下脚步,向天空凝望,云朵依然无拘无束,有时的无意,却会被他美丽的姿态所吸引。不过,最后他们总有一个归寂,不知在哪里停下了,化雨消失。
现在的学生、工作的人既有相似又有差别之处,我们有些人被染上了落月的霞光,有些人被染上灰暗的乌云,但我们都会和云一样在哪个城市漂泊着。这世界变化无常,可能因为一阵风,又到了另一个地方。
他是高贵、干净、纯洁的,在这个满是竞争的世界,他活了下来,而且他高贵而美好,不因为别人的干扰而迷失原来的自己,反而成为更加高贵的灵魂。
听一场云的呼吸,让原本在黑暗中哭泣无助的心回到那通往光明的路上,回归最初的自己。听听原来的自己,重拾那最干净的灵魂,这是一种幸福。
【篇七:月夜】
最后一抹晚霞飘散在天空,天渐渐黑了下来,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打开了她的月光口袋。
月光,宁静而意味深远。月亮从东方缓缓升起,宛如一个大银盘,虽不及太阳温暖明亮,却也能散发出浅浅银光,妆点了漆黑的夜,为夜空增添了典雅与宁静,为在漫漫长路上行走的人照亮了前进的路。
在月光的感召下,一颗又一颗闪烁着的星星出现了。我不知那颗离月亮很近,又大又亮的星星的名字,就叫它“伴月星”吧!其他的星星也纷纷出现,好像一层一层地向月亮围聚过来。突然,它们都停止了移动,发出多样的光芒。那“伴月星”最大最亮,和月光一样,是银白色的;其他的,它们不太大,不太亮,却显现出橙、蓝、红、黄等不同的颜色。
月亮越来越亮了。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出现了一些云,它们开始是层层叠着,然后像被犁铧犁过似的,成了整齐的“田地”。一片游云不知不觉地飘近了月亮,它先遮住了“伴月星”,又很快飘过“伴月星”,飘向月亮……
美丽的夜,静谧的夜,雅致的夜,华贵的夜,变化万千的夜……我爱这宁静的夜、典雅的月光。
【篇八:游云朝山】
今天是9月11号,周五这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们要去云朝山远足,根据老师介绍说云朝山不仅路很陡,而且山特别高,有三千多米哩!
一大清早,我们跑完步就过来早读,可我听到的不是读书声,而是热烈的讨论声,看来大家都很兴奋。终于出发了,我们迎着蒙蒙细雨,迈着轻快的脚步慢慢向前走,走着、走着,我想象云朝山是不是全是云。不知不觉我们翻过了许多小山包,可前面还有一个更加陡峭的山坡。但面对着罗老师对我们加油打气的呐喊声,我们全班都精神大振,不一会儿就登上了云朝山顶。
雨下大了,山上到处一片朦胧,感觉像孙悟空上了天似的,特别有趣!原来云朝山跟我之前想的不同呢,云朝山比云还高。我们好像都变成了神仙,下凡来这里游玩。在观音寺里我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有观音菩萨,有字画,还有古代时候留下来的石块,上面刻着我们不认识的字。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心里想,这次远足虽然辛苦,但有老师的鼓励,我和小伙伴手拉着手,一起加油,特别有意义。这次云朝山之旅让我终生难忘。
【篇九:星空下的遐想】
漆黑而冷清的夜晚,天空中仿佛闪着几点微弱的星光。我捧着一杯温热的花茶,茶的香气随着我的遐想飘到了另一个地方……
八年前……
夜深了。墨蓝墨蓝的天,像经清澈的水洗涤过,水灵灵,洁净净,既柔和又庄严;没有纱雾,没有游云,万里一碧的苍穹,只有闪闪烁烁的星星和和皎洁的明月,宛若无边的蓝缎上的撒印着数不清的碎玉小花儿。夜光,轻轻的地飘洒着。
“抓到你了哦!”我与小伙伴们正玩着捉迷藏,幽深的夜色笼罩着这片小山林,将我们与星空下的山林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星光温柔地洒在脸上,我抬起头怔怔地看向天空,一时间竟失了神。直到耳边传来小伙伴那一阵阵犹如天籁的呼唤,我才意识到自己不属于那片灿烂的星空。
“星空美吗?”同龄一位女孩看了看那另一个世界遥远而美丽的星辰。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八年后……
灯火通明的街道旁,车水马龙的街市里,人群的喧闹声依稀萦绕在我耳边,我不停地按揉着微微胀痛的太阳穴,抿了一口已有些凉意的花茶。抬头一望这城市里的星空,我不禁又怔住了。
这是浑浊的夜,没有月亮,只有几点若隐若现的微光,模糊之中透出几丝不相称的灯光。星空仿佛是一片死寂,让我的心忽地冷了下来,几乎没有了温度。城市中到处是欢声笑语、灯光闪烁,让原本冷寂的星空更显凄清了,我不忍继续看那冰凉的另一个世界了,只好低下头盯着桌上的茶杯。
八年前的星空下的现实成了八年后星空下的遐想。
那从前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及当年陪伴我的小伙伴们已在如今的星空下没了踪影。
只不过我遐想的星空啊,仿佛就在眼前……
【篇十:陈太丘与友期行续写】
太丘抬头望天:天中蓝如汪洋大海,不时几片游云飘过,太阳的光温柔不刺眼。
这正是一个出去游玩的好日子,于是他快步行入房中,拿出纸与毛笔,写了一封信与好友。信中写到:今天早晨天气甚好,不如相约于中午,出去走走?友人回信:那好,约定中午你家府中见面,不见不散。
离中午还有半个钟头,太丘收拾好,站在铜镜前:真个是仪表堂堂。一头墨发髻于头顶,脸上干干净净,浑然不像一个有儿子的父亲。身着一套米白衣裳,外头穿一件黑色长褂,朴朴素素,毫不张扬。太丘对于自己的衣着,面貌甚是满意,便出了门,于门口等待友人。
已近正午,友人却仍然没有到达。太丘面露疑惑之色,眉头紧紧拧在一起。或许是因为有什么事耽搁了?可我明明在早上便告知他中午相见,他也答应我了,怎么还未到来。太丘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急急赶到。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友人彬彬有礼地问元方:“你的父亲在不在家呀?”元方瞥了一眼他,冷淡的回答说:“家父在门外等待了您很久,您却迟迟不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闻言,一改之前礼貌的神态,眉毛一拧,眼睛一瞪,怒气冲冲地说:“真不是人呐!他与我写信说一起同行,我来了,他却先走了!”元方这次更为平静,说:“您与父亲相约于日中出发。您迟迟未到,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父亲,是没礼貌。”
友人听了元方的这一通话,愣了几秒,低下头来,颇为惭愧。友人本想拉住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走了,留友人一人在原地。
傍晚时分,太丘回到家中。他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神色,似是对这次游行的眷恋。忽抬头,见友人还立在家门口,赶忙跑去,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还在这里。友人知是太丘,连声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太丘忙止住他的话,将他引入房中,沏了一杯热茶给友人,说:“不打紧的,只要下次别再这样就行了。”友人忙说:“不会的,不会的。”太丘笑,友人也笑了。
此后,二人经常相约同行,友人再也没迟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