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带着勇气出发】
勇气,这个词历经千年沧桑却没有如枯索的枝桠般黑朽。它就如一柄永不熄灭的火炬,握紧它,可以越过西洋,翻过珠峰,跨越极地。
勇气成就了历代先贤,照亮勇士金石般的心。因为有勇气,才有了在雷雨中放飞金属风筝的富兰克林;因为有勇气,才有了在孤岛上顽强生存的鲁宾孙;因为有了勇气,才有了“荷戟独彷徨”的周树人;无数前人,他们怀揣着勇气,踏过高山大川,淌过江河湖海。在勇气的指引下,走出对迷茫的恐惧,挣脱对小己的束缚,冲破死亡的封锁线。不约而同地奔赴那巍巍人生之巅。
勇气不是伟人的专属,每一个平凡人都能因为心存勇气而变得可敬。若无勇气,何来身著单衣,手持铁锹的赳赳秦人?若是懦夫,何来汶川地震中勇往直前的军官将士?他们在危难时刻坚持勇气,在人人噤声时振臂高呼,平凡的人生开始熠熠生辉。带着勇气走在路上的人,世界会为他开路,江河为他改道绕行。活着是勇士,死后他的荣光将永存。
如今,勇气的火炬传到了我的手上。欲度关山,何惧狂澜?这句话时刻铭刻在我心中鞭策我,回首纯真童年几时好,向前看仿佛岁月悠悠无边;低眉处无奈流年似水,扬帆行有志风华如火。我不会为了过往而神伤,我要义无反顾地带着勇气,在每个清晨逆风而行,在每个黄昏冲刺奔腾,在每个残夜忘我苦读……
我相信,不论人生路上如何荆棘密布,只要有勇气,处处都是蓬勃如春,总有一天我能超越梦想,铁手出锋芒。
莫道征途路漫漫,愿效江水去不返。带着勇气出发,人生终将不朽。
【篇二:接受之后,拥抱成功】
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如意,如果一味的抱怨,那么你每天都是愁云密布的,每天抱着消极情绪生活,那么生活就会丧失动力。对于我们无力改变的事实,我们应试着接受,把困境变为顺境,把事实主动接受,我们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接受自己的不足,拥抱自己的成功。“我不美丽,所以不会有奇迹;我不聪明,所以要脚踏实地。”在一张白纸上,25岁的侯印超用嘴叼着笔写下了这段话。侯印超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4岁时他不幸被高压击中而截肢,失去了双臂。“我的童年并没有因为失去双手而蒙上阴影。”那时,他也想过放弃,有时写着写着眼泪就滴在了纸上。“我就是想要一个证明,想证明自己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为了这个“证明”,他努力了整整20年。
失去了双臂,竟然用嘴叼着笔写字,并取得成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生命活力。侯印超没有抱怨生命的不公,而是试着接受了这个不足,最终他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接受挫折,拥抱成功。巴尔扎克,一位文学界的巨人。谁会知道他的成功转折来自于接受嘲笑。当巴尔扎克把自己的作品拿给教授看时,教授冷冰冰地扔下一句话:“写作对于你这样的人说,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但他未曾放弃,而是接受了教授的这句嘲笑,更加奋力图强,创造了多个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史上的地位。巴尔扎克接受了嘲笑和挫折,并以之作为动力,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不接受自己的失败,就不会获得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可那个人人称畏的西楚霸王,如今安在平胸有大志,势要“彼可取而代也”所过无不残破,更令秦人大失所望,项羽一直在仰望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因而忽略了人心,看清了民意,终落下乌江自刎的下场,身名尽夫悲矣!正是因为项羽总想要得到,故忽略了所有,杀红了眼,失去了一切。他没有乐观的接受自己的失败,自己无颜面对失败,而走上了生命的尽头。
接受并不代表逆来顺受,而是要面对接受,用于创造,把自己的不足转化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接受之后,拥抱成功。
【篇三:故乡的风撩起了我的愁绪】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故乡的风,不只凌乱了江南的云,也撩起了我的愁绪。
秦人守根,乡土意识重,这大概与饮食习惯相干。陕西人爱吃面,特色面食也丰富,如岐山臊子面、回民牛肉面、陕北羊肉面、户县摆汤面等等。走,寻一家面馆去,以慰思乡的味蕾!
低头走进杨凌面店。忽然记起老家的杨凌蘸水面,杨凌是个地方,听外婆说是隋炀帝的墓穴呢!而这个杨凌面馆的杨凌怕是这家店老板的名字吧!
打量了一番,这家店店面比较大,周围刷着明黄的油漆,桌子也较考究。而老家的那家店刷着白油漆,已现些许沧桑;老旧的木桌椅处处刻着时光的痕迹。看着菜单,特意点了一碗面,静静地等着。周围并没有太多的人,说话的声音也很轻。在老家不管那家店,都是人,几个人一桌不时大声哄笑着。就算不认识的人,也总能攀谈几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秦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
面终于上来了:碗里的面,细细的;汤,淡淡的。看上去闻起来都是十分不错的。可我独独想着西北风中的那一碗杨凌蘸水面。这种面又宽又厚,一根能盛一大老碗,可吃起来特筋道,且越嚼越有味,面香会始终充塞你的鼻息。
爸妈在杭州打拼,我是吃着外婆做的杨凌蘸水面长大的。她先将面揉好,让面“发”上一个多小时。等面发好了,再用那种很长的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个大圆,而后将大圆切成一条一条又宽又长像裤带一样的面条。切好后就是把它煮熟的过程了。先在锅里烧上水,等水烧得咕噜咕噜响的时候把面下进去,当面和水一起翻腾时,把准备好的青菜或者芹菜放到水里烫一下,就可以捞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调配料汤了。西安的每家面馆的料汤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外婆做的是带有私房味的。在碗里放一些香醋、酱油、麻油、花椒等,然后再均匀地搅拌一下就好了。
当面上桌时,还袅袅着乳白的雾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味道也许没有饭店里的好吃,但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温馨的,家的味道。
来杭州就读以来,我也尝过许多面,却再也找不出这种感觉了。私房菜的味道是人的第二处胎记,纵使你远走天涯海角,青丝变白发,也许淡忘了是什么饭菜,但永远铭记的是童年飘散的香!
看着碗里细细的面条,浅浅地尝了尝,轻轻放下碗筷,独自走进凄迷的西风里。
【篇四:跟着课本去旅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快乐作文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分校新蕾培训四年级的曾锦萍,我去过桂林,去过坐龙峡等好些地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不久去的武冈云山了。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们开车从云山的山脚下出发,沿着山路蜿蜒盘旋,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这种S路转得我头晕眼花。过了不久,终于到了山上的停车场,我下车后一眼向山脚下望去,山脚下的房子就像蚂蚁一样大小了。接着,我们又向山顶继续步行出发。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路牌指示左边是秦人古道,右边是原始次森林,爸爸妈妈带着我选择往秦人古道出发,刚开始走的路还比较平整,后来石阶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石板,或着是些零星石块,走着走着有时连路都不见了,转个弯又出现一段石子路,有时候得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我和爸爸却总是走在最前面,只听见妈妈在后面吃力地喊着:“慢点,慢点,等等我!”我和爸爸一边继续前行一边偷着乐。
好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总算来到了玻璃栈桥,上面的人好多啊!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玻璃栈桥原来是修建在悬崖边上的,人走在上面就像凌空似的,有点恐怖,可是我却不怕,一马当先冲上去站在上面,试着跺了跺脚,看牢靠不牢靠。紧接着,我还在玻璃栈桥上练习了一会儿辟叉,爸爸赶紧给我咔嚓照了一张相片留作纪念。过一会我又走到玻璃栈桥的最里边,眺望远处的景色,只见连绵起伏的山岭,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簇一簇的山花,清香的空气,叽叽喳喳的小鸟们,真是美不胜收呀!
等爬完山下来的时候,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脚好酸痛,不过也算值得吧,痛并快乐着!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呢?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爬山的呢?
【篇五:以回味为题的作文】
我们的人生中,总有许多事值得回味。一本书,一个人,乃至一首短小的诗歌都会让我们回味无穷。
重读《苏东坡传》,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坚持和乐观。“乌台诗案”的黑幕,使苏轼差点生活失去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生命。但他就是他,被贬黄州,仍笑对生活。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身上的潇洒从容、乐观待事,深深影响了我。回味苏轼,让我懂得了豁达与乐观。
嵇康,这位“竹林七贤”之一的才子。重新回味他的一生,是为理想而活的一生。金属记载他临死前“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大雨后的洛阳,太阳被洗的有些惨淡,那个神色平静的人,很年轻,但似乎已经活够了。看着下面或愤然或哀叹的学生,他仿佛想起了之前的那个年轻人。他看着日晷,弹奏起那首《广陵散》,信手弹弦,挥肆洒脱,久久震撼了当场的人民。每当我想起嵇康,总会想起那首《广陵散》,使人叹,使人哀。少有人能够真正为自己的理想始终如一,活过一生,但嵇康做到了。回味他的一生,使我懂得理想的可贵。
回味申包胥,我理解了爱国。当他救济伍子胥时,却赫然发现,两个不同的人,为了恰恰相反的事业终其一生。一个要灭楚,一个要兴楚,一个满怀怨恨,一个一腔热血。当伍子胥的铁骑终于踏破郢都时,他已沦为乞丐,流落在秦国都城墙头。他一无所有,无能为力,只能撼墙而哭,七天七夜。这是撕心裂肺的哭啊,再铁石心肠的秦人也招架不住。秦哀公写了那首著名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人终于答应出兵。他的楚国有救了!回味申包胥的一生,为国家奔波,他让我明白了爱国。
回味历史,回味他们,我明白了许多,像苏轼一样乐观,向嵇康一样为理想努力,像申包胥一样爱国……
【篇六:我读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跨越千年的历史阻隔,我仿佛再次听到了耳畔边想起的秦国士兵的震天呐喊与一同报效国家的誓死决心。
这便是诗经的魅力,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过分的修辞,一幅惨烈艰苦的战斗场面便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仅三言两语,就将秦人不苟且偷生,而是奋起勇敢对敌的爱国情怀表露的一清二楚。
战争,中国文学史中最不缺的一种宏大场面。可虽多,却不尽好,而我独爱这一篇《无衣》,这是出征前士兵互相鼓励之言,更是他们面对强敌的勇敢宣言。即使环境再艰苦,甚至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衣服又如何?我同战友共穿一件便罢。君主命我们抗击戎敌,保家卫国,我便勇往无前,无所畏惧!只要你我同心协力,再强的劲敌也将被我们攻克!这种由诗中读出的战斗场面,如同从字里行间迸发出来,填满了我的内心。在那一刻,仿佛我就是那个征战在外的秦国士兵,国之生死存亡,家之和睦兴衰,朋之相见离别,田之丰硕荒芜都同时涌入我心间。顿时,我迟疑了,我不知是否应用生命的光辉去点亮那死亡的圣火,更不知是否应舍弃自己的一切去报效祖国。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顶着生活的巨压,毫无顾及地踏上那片注定没有归路的沙场,一次又一次地奏响生命的赞歌。
正是这首满满爱国的《无衣》,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流进鲜血只为国家的一丝胜利的人们的真情告白。那时秦人的团结勇敢,舍身忘死的拼搏精神,即使是千年的今天,这首可歌可泣的诗还是能唤起我们内心中的一丝激动。曾有人这样评价它:“英壮豪迈,非唐人出塞诗所及。”它不仅是《诗经》中的一段佳话,还是那些永埋入地下的勇士们的永远回忆。
【篇七:生与死】
星期天,我老家的王氏家族有一场白事要办,所以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回了老家。因为濮阳人很守旧,所以连白事都办得那么复杂。照我妈的意思,人死了,埋了就行了,没必要那么复杂。我是王氏家族的孝孙,能细致地观看整个过程。看完了以后,我不禁对生与死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生与死,向来是人们常讨论的问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所以便不得不谈。
有的人,一生下来,似乎便是为非作歹的。为何为非作歹?原因很简单。为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享尽荣华富贵。荣华富贵是很多人所想的!可就是有些人,把它看得太重了点!这些人大都是愚昧的。
但凡大彻大悟之人,绝不会如此,在他们看来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啊!人生易老,何必过于追求权财?就算你得权得势,富可敌国,权倾朝野,日子又能有几何?最多不过百年罢了,终究是“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又何必苦苦求之?
当然,“生是也,死亦是也。”这绝非我的本意。生无所求,死必憾!做“活死人”,一生碌碌无为是不可取的。我们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得长久,活出精彩。正所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万人景仰的人,大多穷困潦倒,绝非大富大贵之人。而那些贪得无厌的权贵们,要么是遗臭万年,要么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就那么几颗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首诗中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呢?这在他的另几句诗里便可找到答案……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永生”吧!道理很清楚,你是想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还是象和申为荣华富贵而不择手段?想要得到“永生”,就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只懂得“索取”。
是的,有一双眼睛,时刻在盯着我们,就像我们盯着古人一样,这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杜牧对秦之灭亡发出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秦人不正是为巩固其霸业,而施以暴政,终为后人所唾弃吗?
寓形宇内复几时,若无所为枉此生!抛开荣华富贵,唤醒内心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质,把一生过得轰轰烈烈吧!等到那个时候,你便清楚地明白“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篇八:自强立身之本】
有些人从出生起就被冠以一些标签:富二代、星二代……他们从一开始就光环笼罩,可谓是赢在起跑线上。我们这些零零后中的众多人想到这里都会气馁。尤其是事不如愿时,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努力点,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得自己没法与那些富二代比。
普通人如何去追赶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呢?那就是:不怨天尤人,笑在最后的才是赢家!暂时的领先并不代表什么,最后谁赢在终点线上,才是真正的赢家。一味的埋怨,一味的幻想都只是徒劳。你可能会说你在学庄周。可是人家庄周是梦蝶,而你只是做白日梦。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自强才是唯一的捷径。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国家,所以秦朝的君王嬴政又自称为秦始皇帝。虽然他功过三皇五帝,但你绝对无法想象,这样辉煌的秦朝先人们在周朝时有多么卑微。他们在周朝被流放到西边,成为一群炮灰。但秦人不甘于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一次次与西戎战斗,从炮灰升级成了大夫,又成诸侯,秦人靠自己与先烈的鲜血换取到诸候的地位。虽然周人始终不相信他们,把他们当炮灰看待,但他们却用行动证明,自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尽管它们可以依附西戎而安稳过日子,但他们选择以热血捍卫尊严。秦国在几百年后一统华夏。由此可见,自强是立身、立国之本。
丁玉坤患有先天性脊椎裂,条件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还差,但是这样的他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帮助了五十多名残疾人,使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吃饭。看啊,这就是榜样,正是有着这群没有赢在起跑线上,而靠着自强不息,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笑到了最后,同时,也让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自强,人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处于风华正茂的我们,如果下定决心了,就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同时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朋友,握紧拳头,上演“男儿当自强”真传;挺起胸膛,重塑现代版“谁说女子不如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