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相关作文

【篇一:东山森林公园】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罗阳镇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公园——东山森林公园,我们都称它为“东山公园”。只要你进去,一定会感觉心旷神怡,压力感顿时消失。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立在青青嫩嫩的小草之上的八个大字“东山省级森公园”七个大字,非常醒目,让人感觉很有气派。

我们沿着大路边步行往前走,来到了宽广的十二生肖广场,上面有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有勤奋工作的老黄牛;有欢快奔腾,雪白可爱的小白兔,有坚持守护主人的大黄狗;还有守护天界的龙等生肖。个个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吸引了很多游客观赏、拍照!

沿着水泥路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荷花池。正值夏天,荷花就会逐渐开放,7月中旬,荷花的姿态全部的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忽然,一阵风吹过,荷花开始翩翩起舞,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也跟着翩翩起舞。等风停了之后,荷花就开始停下她的舞步,满池的荷花,美的像幅画,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倒影美丽的身姿。

在荷花池的不远处,还有一个桃花园。在桃花原的入口,有一块石头,上面清楚地刻着“桃花园”三个红色大字。想象春天的时候桃花从树上落下,仿佛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一般,美丽无比……

沿着山路我们向山上爬去,山上风光无限好,可以众观博罗美景!

博罗的东山公园真美啊!我喜欢东山公园!

【篇二:小黑熊找妈妈】

小黑熊是一个顽皮并且十分任性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总喜欢只是别人,并且十分依赖熊妈妈。

只要是住在小黑熊家的附近,便每天都能听到小黑熊扯着嗓子喊道“妈妈,妈妈我饿了,快给我抓鱼吃!”“妈妈,妈妈我的裤子穿不上了!”“妈妈,妈妈……”

熊妈妈很无奈,却又十分疼爱小黑熊便只能事事顺从他。

一天清晨,直到太阳公公照到屁股小黑熊才渐渐醒来,还是像往常一样,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吵嚷道“妈妈!妈妈!”

可是回答他的,只有一屋子寂静。

小黑熊慌了神,找遍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没能寻到妈妈的踪影,他不知所措的放声大哭,哭到饥肠辘辘,只好自己穿上衣服,出门去找妈妈。

“大象伯伯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妈妈?”

大象伯伯摇了摇头。

小黑熊不气馁,继续问“梅花鹿阿姨,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妈妈?”

依旧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一连问了许多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见过小黑熊的妈妈,情急之下,小黑熊又呜呜的哭了起来。山羊奶奶走过来,虽小黑熊说。

“我看到你妈妈向东山那边去了。”

小黑熊泪眼朦胧,却闪着奇异的光彩“谢谢山羊奶奶!”

小黑熊开始了漫长的找妈妈之路,他游过一条又一条河流,饿了就自己抓鱼吃;独自穿过一片又一片森林,害怕时就为自己壮胆。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了东山,看到妈妈就在那里,慈爱的看着他,他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留下激动的泪水。

可是小黑熊,已经不会再哭了。

从今以后,他再也不是以前的他了。

【篇三:参观东山书院】

如果要用“志当存高远”这句名言来描写毛主席爷爷,那是最适合不过了,他从小就有着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而东山书院,也就是毛主席的母校,更是引导毛主席求学励志的起点。今天,我们四、六年级就有机会来参观东山书院。

到了那里,我们一个个像出了笼的小鸟,迫不及待地跑出了车里,一下车,我就见到那美丽的景色:古老的房屋,上面砌着青砖青瓦,让人感觉有清凉之爽,旁边的花草树木,在向我们点头呢!

这时,一位老师走出来,哦!她就是我们的导游。现在,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厅,里面全是关于毛主席爷爷的故事。在大厅中间,有一尊毛主席的铜像,那是毛主席爷爷年轻时候拿着一本书的铜像。忽然,我看见了一首诗,这是一首毛主席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写得真好,让我佩服不已。旁边有一副油画关于毛主席把自己的棉被和蚊帐给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的故事。这幅画,令我想起了关于毛主席爷爷的另一个故事:那天,正下着倾盆大雨,毛主席爷爷家的稻子必须要收回家来,毛主席的爸爸便让他去收回来。在毛泽东爷爷家旁边,住着一位老奶奶,大家都管她叫毛四阿婆,这位奶奶家也种了稻子,因为老奶奶家没别人,她必须自己去收稻子,刚一走出去,被毛主席爷爷看见了,毛主席爷爷一看,对老奶奶说:“毛四阿婆,我来帮你。”说完,一把抬起稻子背进了屋,而自己家的稻子却淋湿了,毛泽东爷爷却还是很快乐。这不正可以用卢梭说的:“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的,”这句话来形容毛主席爷爷吗?

接着,我们看见了一口井,听导游说,曾经毛主席和几位同学在这旁边坐,这时从井里跳出一只青蛙,于是作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这样子的: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随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爷爷上课的教室,教室面积宽广而又整齐,一排排座位齐刷刷地摆在我们面前。讲台上面,有两块重叠的黑板,上面吊着两根绳子,可以上下移动。毛主席的座位就在二组倒数第二个,但他学习还是很认真。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毛主席的自修室。它十分简陋,只有八张桌子和八张椅子,再加上一盏灯,便是自修室了。可以想象,当时毛主席爷爷那股非常热爱学习的劲。

参观完毕,我恋恋不舍地上了车。心想:毛泽东爷爷,您的品德让人赞叹!您的学习让人惊艳!我敬佩您!

【篇四:令人神往的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是毛泽东小时候的学校,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个求学的好地方。

书院里有条便河,上面有一座石桥,站在桥上看,水清澈见底。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黑白相间,有的全身金黄,有东全身乌黑。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欢乐极了。河边是环形跑道,上面铺着花岗岩石块,很长很长,大约有八百米。跑在跑道能感到自豪,因为这是毛泽东跑过的地方。

过了桥是操场,操场上有很多的体育器具,全是木头做的,很结实。

东山书院有个孔子像,上面有“万世师表”四个字。两旁墙壁写着:“博学笃志,切门近思”的校训。孔子像的左边是藏书楼,少年毛泽东最喜欢看《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申报》、《汉报》。孔子像的右边是卧室,学校规定一间屋两张床,每张床睡一人。他把被褥给了一位贫困工友,自己和表兄睡一张床。少年毛泽东从小就关心贫苦的人,难怪人民喜欢《东方红》这首歌。少年毛泽东求学的教室是书院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房子。室内高大、宽敞、明亮。少年毛泽东在第儿排倒数第二位。坐在这个位子上使人感到特别高兴。

东山书院不仅培养了伟人毛泽东,还培养了军事家陈赓,政治家谭政,还有名人黄国璋、汤璪真等。

现在的东山书院成为了人民神往的地方。

【篇五:东山书院导游词】

各位贵宾大家好,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或者可以叫我小刘。

我们这次要旅游的地点是东山书院,东山书院坐卧在湘乡市的偏前位置,东山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895年的东山精舍,最早由湘军将领刘锦堂和湘乡县本地士绅建立,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了。1900年改称东山书院,五年后更名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萧子暲等革命家以及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曾经在这里读书求学。建国后的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正式定名为东山学校,现在已经是一所有名的中学了。

它当初的作用是用来培养人才,以济当时之急的,可后来中国解放后,因为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此读书,这座学校并没有被拆掉,后而被后代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东山书院。

这次东山书院一日游就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你下次还来湘乡玩的话,请来湘乡市东方红学校236班来找我哦!大家拜拜!

【篇六:东山幼儿园】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他以前同事姚阿姨现在工作的地方——东山幼儿园。我很兴奋,他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幼儿园---南师附中幼儿园,只见一栋栋五颜六色的大楼呈现在我的眼前,走进去一瞧,一间间教室排成一溜。只不过和南师附中幼儿园有些不一样的是:大班在一楼,中班在二楼,小班在三楼,而南师附中的幼儿园是小班在一楼,中班在二楼,大班在三楼,而且东山幼儿园教室里不仅有饮水器、床、桌以外,还有许多女生过家家玩的玩具,男生观察昆虫用的放大镜和盒子,还有画画用的画笔,手工用的彩笔。南师附中幼儿园教室里只有桌、椅,饮水器和床,但有游戏室、观察室、绘画室和手工室。

三楼不仅有小班,还有他们活动的场所,活动场所里有许多玩的跳绳、滑梯、木马,小班的同学可以在活动场里玩耍。

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愉快地玩耍,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样子。刚来到幼儿园里,我不知所措,在幼儿园里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班级,放声大哭,被正在打扫的保洁阿姨听见了,就把我送回班级。

我既喜欢两全齐美的东山幼儿园也喜欢井井有条的南师附中幼儿园。

【篇七:摘枇杷】

在苏州这个自古被太湖水滋养得人杰地灵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东山枇杷西山杨梅。也就是说,吃枇杷要吃东山的,买杨梅则要买西山的。其中,东山的白玉枇杷可是名声在外,当然也是我的最爱。

东山的白玉枇杷之所以特别受欢迎,除了它跟普通枇杷一样营养价值高,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之外,当然还有它的特别之处:汁多、皮薄、肉白,最重要的是特别甜。这必须要归功于东山这块风水宝地特殊的水质及土壤。

初入东山,一切都那么恬静!恬静的阳光,恬静的枝叶,恬静的果实,再加上风和日丽,轻风拂面,耳畔只剩下叽叽喳喳的鸟啼声。阳光在枇杷叶间跳跃,直射到枇杷上,把枇杷照得如玉石般晶莹剔透,宛如一个个桔色的小灯笼,又像藏在树叶间的害羞的小姑娘。

站在树下,我发现所有的枇杷树上都盖着一张网。园主爷爷告诉我们,这是为了防止鸟儿把枇杷给偷吃了。这里的鸟儿可精了,专挑大的、甜的吃。爷爷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小筐,一把剪刀。我看着剪刀,心想:摘个枇杷,还要剪刀干嘛啊?一掰,不就掰下了吗?于是把剪刀往地上一扔,上手就摘……爷爷看见了,连忙阻止:“不要硬拽!要用剪刀连树枝一块儿剪下来,不然,枇杷很容易坏的。”原来如此,我吐吐舌头,乖乖地捡起剪刀,剪起果落。“咔嚓”一下,一对“双胞胎”应声落下。“哇!好大啊!”我迫不及待地扔下剪刀,三下五除二把皮剥去,一口下去,清甜的汁水和鲜嫩的果肉溢满整个口腔,好满足啊,真是百吃不厌!嘴里的枇杷还没咽下,眼睛已经在搜寻下一个目标了。

很快,低矮的枇杷都被摘完了。这时,爷爷扛来了一个大家伙——梯子。爸爸架好梯子,扶好,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爬了上去。上面的世界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枇杷相比下面的更大更黄。我看看这个,好黄啊!哎呀,那个更大!哎哟,还有“三胞胎”……真是看着哪个都好,恨不得全给摘下来带回家。摘枇杷看似轻松,其实还蛮累的,要从树缝里钻来钻去不说,胳膊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真是辛苦,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可是,看着小筐里的枇杷越来越多,满心都是丰收的喜悦感,这点苦就不怕啦!

夕阳西下,我们带着香甜的枇杷踏上归途,尽管手臂上被树枝划得伤痕累累。尽管累着,但很开心。

【篇八:清明时节三滴雨让我更心知真情】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世人才会怀念感激自己真正心爱的事物。

我的父亲,曾经因为年少轻狂而视其父为敌人,夺门而出,远走他乡。

往事·初落雨

那距今已远的陈年旧事,是从一席滴滴答答的雨帘中拉开序幕。在如此宁静的雨声中,摔门的巨响声显得格外刺耳。这一场是父亲及外爷的人生中下的最大的一场雨、下得最响的一场雨。那雨令人心痛,叫人发酸。父亲夺门而出后,却怎么也想不到半开的门下,是正拿着伞的站得僵直的外爷,呆呆地望着在雨中奔行的父亲的背影。雨落涟漪,滴在外爷的心。

如今·泪作雨

清明时节的雨,缠缠绵绵到人间。去往东山的行人断断续续。谁知天上的雨,是人们飘零的离愁别绪,凝作水滴,寄托思念。而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是不持伞的,任雨洒在身上,就如十几年前那般。也只是这时,他才会兀自流泪,也不知,他脸上汇成流的水,是泪还是雨。父亲常说:“少时轻狂,从未考虑过外爷,如今每每回想,满是悔恨与痛苦。”外爷对父亲的爱,是在其生前,永远在背后的眺望;父亲对外爷的爱,是在其死后,长久在墓前的思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回忆·心化雨

雨在清明,是能直透人的肉体,生生烙在灵魂上的。东山上一排又一排的坟,是一家人一夜又一夜的苦苦哀念,从山上望下,是一行又一行的泪人。他们中有多少人有着父亲般的遭遇和心中深深悔恨。他们上演的,是老套的真情故事,而其中又有多少个故事不叫人满怀心殇!

清明时节三滴雨,是回忆、悔恨、怀念。当世人真正怀念感激自己真正心爱的事物时,终究还是失去其的那刻。

我的父亲,他不会想到,当他出走之时,外爷泪如雨下,本想撑伞挽留,却因父爱深沉,不忍伤其自尊心,被迫檐下停留。

我的外爷,他不会知晓,在他走后每日,父亲日日想念,却已无法报其父爱,只能在口中碎碎念叨他的名字,回忆满篇。

而我,是心知真情,明白在父亲离家后,是外爷的深深父爱,每日戳穿他的条条脉络;而在外爷离世后,是父亲的沉沉悔恨,夜夜刺痛他的灵魂深处。这真情,包含着埋藏深处的父爱,蕴藏着想回报却不得的悔恨。

又是一年清明至,一座坟,隔着两代人,相距两世界。但是否这纷飞雨,会传递两人思,互报离愁别绪?

莫等空成影,再回忆逝去的时光。

勿要离别后,再追忆远走的故人。

只愿世人能早日领悟。

清明时节三滴雨,浸透我心,更知真情。

【篇九:苏州东山游记】

上个星期六,我们小记者一行有幸来到了风光旖旎的苏州东山。

更为幸运的是,我们有幸与当地的奶奶级的金牌导游王导同行,在她亲切生动的讲解下,我得知了我们所到的东山,是位于苏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畔的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伸展于太湖东首的一座长条形半岛,因其在太湖洞山与庭山以东而得名洞庭东山,也称为东洞庭山。

到了秋季,橘子熟了,东山的橘树很多,漫山遍野,成片都是。从山脚下望去,绕在半山腰上的橘林就像给东山围上了一条红腰带,难怪《橘子红了》的外景地设在这里。来到橘林,就看见许多橘树在列队欢迎我们,茂盛的树枝向四周展开,像撑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树上挂满了像灯笼似的橘子,有的淡黄色,有的深黄色,有的金黄色。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又黄又大的橘子,剥开果皮,果肉是那样的黄嫩,轻轻地送进嘴里,又轻轻地用牙齿一咬,顿时感到甜蜜喷香的果汁在唇齿间流淌,果肉格外嫩滑,差点连舌头也一起吞下去。那香甜的气味实在令人难舍,我一连吃了好几颗,真过瘾……

满足之余,鼻间不觉又嗅到一种清香,抬眼橘树林,却不禁发现一些异样,“咦?这是什么树?”我好奇地问。紧跟其后的导游奶奶不无自豪地介绍着,“这是琵琶树,这是茶树,这是银杏树……东山啊,它可是有名的四季花果山哪!”

这里不仅橘子香甜,四季花果飘香。而且还有厚重的人文底蕴,这不,我们在王导的引领下,又来到了东山陆巷古村。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也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村内曾有数以百计的厅堂宅第,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30余处,村中还有一条长达一里的明代古街,建有“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宝俭堂,它以小巧精雅著称,保持了苏州旧时官僚府第宅园相连的风貌。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桥,全园主次分明,也足以让我领略苏州古典园林的精巧。

这次东山行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体验到了摘橘子的快乐和陆巷古村的古风风情,也从花甲导游王导身上感受到了东山人的热情爽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

【篇十:游东山】

3月3日的早上,我来到了东山。昨晚的一场雨,让东山披上了一层轻纱,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来到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层楼高的牌坊,上面写着“翠岚挹秀”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左右两边种着许多棵梅树。梅花开得正艳,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梅花的花瓣是粉红色的,形如卵形,只有半个指甲盖那么大。因为昨晚的一场大雨,花瓣被打落到了地上,地上就像铺了条红地毯。

欣赏完梅花,沿着弯曲的小径向山上走去,看到的是一座漂亮精致的石拱桥,桥身只有一米多宽,两边的桥栏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花瓣已经全展开了。石拱桥的东面,有一个小池子,池子的周围堆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方石头。方石头是土黄色的,它的上方,钻出许多野花野草,红的、绿的,给颜色单调的方石头增添了许多色彩。方石头的中间,有一块三层楼高的大石头,上面有四个红色的大字:“上善若水”。池水碧绿碧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池水中的水藻空隙间还有两三条小鱼儿在悠闲地嬉戏玩耍呢!

踏着坚硬的石阶,继续往上走,不一会儿便到了山顶,我看到的是一座七层高的宝塔,第一层的上端,刻着“智标塔”三个字,门口有两位保安。我们凭身份证进入了塔内。第一层的四周张贴着许多东山的旧照。台阶是木头做的,红棕色,很高、很窄、很陡。我紧紧地抓住栏杆,生怕自己掉下去。到了塔顶,从一扇小门走出去,一阵凉风吹在我脸上,真冷。放眼望去,整个海宁尽收眼底,房子小得成了火柴盒,人群小得成了蚂蚁,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它们,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智标塔下来,我们一路往山脚下走去,仿佛后面有人推我,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东山真美,可惜还有许多景点没有看,下次一定还要来看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