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母亲】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像一个闹钟,提醒我写作业:妈妈像一件大衣,总带给我温暖。
我的妈妈个子不高,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她对我的疼爱和期待。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的性格带有一丝倔强。生活中由于忙于工作,在家里还有一些小懒惰。在小学时,每当中午回家,来到妈妈的屋子总是一团糟,有时实在看不下去就会收拾收拾,周五时,要是母亲的房子乱,她总是会让我帮他收拾,回家后,我还会得到十元的小费。正是因为她的“懒惰”,练就了我勤奋的习惯,也积累了我多年的“财富”。
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很包容我的人。在小学,我很爱买玩具,但买玩具总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因为我的母亲总会给我定一个目标,只要达到就会愿望成真,但我每次考试就是那么恰到“好处”——差一点。可我却并不慌,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一求情,母亲总会答应,现实也总是如此,虽然母亲很迁就我,但我也会努力去实现目标,不会让母亲失望。今年我考上了高新一中,这不是全宝鸡市最好的初中,但也算一所不错的学校,我的母亲不像我的父亲一样对我说一些嘲讽我的话,在她的话中,我听到的更多是勉励,感受到的目光总是那么意味深长。
我的母亲还是一个工作上很有责任心,也是很上进的人,每次下班回家后,电话还总是打个不停,处理安排各种事情。每次长假,她总是大部分时间在上班,好多次的旅行安排都泡汤了。她虽然这样辛苦,但她从不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每次买衣服总是我父亲强求她卖才买的,她自己买的衣服,总是特别便宜,她不追求名牌,也很少化妆,生活中是一个很节俭,朴素的人。
就像前文说的,我今年考上了高新一中,离开了母亲的悉心照顾,这时她便整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关心我:“吃饭了没?冷不冷啊?需要我和你爸去看你不?”每一句却都被我有时暴躁的心情听成一种唠叨,从而简单几句的回答便挂掉了电话,也许冷落了她那颗为我担心的心。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为我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一位朴素善良,而又伟大的人。
【篇二:喜欢上了“一休哥”】
文最近喜欢上了“一休哥”。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文问我:“妈,你小时候看过什么动画片啊?”
我想了一下说:“《聪明的一休》!”
“好看吗?”文继续问。
“嗯,还不错啊。”
“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啊?”
“我们在网上搜一下,应该能找到的。”我打开电脑,决定让文看一下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
在“优酷”上一下子就找到了“聪明的一休”,呀,有两百多集呢,真是福利啊。文和我一起看了第一集后,就喜欢上了聪明的“一休哥”。于是,我们便约定,每天晚上,看一集“一休哥”。
文说:“妈,你小时看的动画片也蛮好看的嘛!”
和文一起看“一休哥”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挺幸福的。每看完一集,我们会进行讨论:一休除了聪明,还很勇敢呢;李武靖虽然看起来很凶,但实际上也挺可爱的;师父表面上很严厉,其实对一休挺好的……
在有一集中,讲的是一个一休打工赚钱为妈妈买冻疮药的故事。文说,那个时候的冻疮药可真贵啊,一休抄了那么多经书,才买到一小盒冻疮药;还有,一休妈妈送给他的那双草鞋真好玩,我也想要一双那样的草鞋在雪里穿……
就这样,我们每天都期待睡前的半个小时,看一个关于一休的故事,享受一段一起分离的时光。
【篇三:惊喜】
我在做晚饭的时候,文跑进厨房,跟我聊天。
“妈,告诉你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文兴奋地说。
“什么事?”
“今天,我忘记带橡皮了。就跟我的同桌李**借。他竟然大方地说‘拿去用吧!’要是在以前,他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可能会说‘哼,没门!’。你说这算不算令人惊喜啊?”
“嗯,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啊!”我知道女儿惊喜的原因。
上个学期,李同学是因为顽皮,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要求老师不要安排自己的孩子与之同桌。于是,老师便安排文和他同桌,并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当时同意了。那时,我也问了文的意见。文说,没问题的,我很勇敢,虽然他有时候会欺侮我,但我真心帮助他的话,他一定能变成好孩子的。我跟文说,李同学肯定不是坏孩子,只是有时候调皮,可能因为自己一下子没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文点点头。在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文精心制作卫张卡片,送给她的同桌。我问她:“你为什么要把卡片送给他呢?”文说:“他太调皮了,很多同学不喜欢他,肯定不会把卡片送给他的。到时候,如果他没收到一张卡片,一定会很可怜的。”原来如此啊。
后来,文不断地跟我讲关于李同学的故事。譬如,在爱心义卖会上,李同学先是口口声声说绝对不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送给那些不认识的人,可是义卖会一开始,李同学就很大方地买了很多东西。偶尔,李同学会帮她捡起掉在地上东西……看来,李同学绝对不是坏孩子,只是有一点点调皮罢了。文说:“现在,我都和他成为朋友了!”
看到朋友好的表现,文当然会觉得惊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