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给我一个理由去远方】
没想到一晃,青春就过去了。
原以为乘舟远航,定会享受一番云帆沧海;原以为长亭远望,定能欣赏一番月色微凉;原以为茶烟尚绿,定可独揽一番云淡天长。后来才发现,我的原以为只是以为。
时光来之不易,最后也只能珍惜。我从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与无常。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以风的洒脱笑看过往,以花的恬淡随遇而安。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渐渐懂得世事的我们,看淡了红尘,了却了过往,在最美而又最平凡的人间。
是的,青春一晃就过去了。
我唯一能做的,便是以一段拙劣的文字来祭奠我那段流逝的岁月,青春是阵偶尔滑过的风,不经意间,已吹得我泪流满面。我拥有后悔,至少,我还有可以后悔的资格,我的痛苦,快乐,一切的一切,在时间面前却显得那么卑微,那么弱小,那么的不堪一击,甚至,我竟望不穿往事如烟。
那到底是个从来就想拥有,却未曾真正获得的梦。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心总盛开在那繁花簇锦的远方,可现实告诉我不能,一次次的否认,让我意识到我总在别人的脚步中逍遥度日,我被所有人的梦想裹挟着向前奔去,我知道没有办法,我只能把它藏在心里,我只能欺骗自己,也只能欺骗。
总说梦想,那是怎样神圣的一个词啊,诗酒趁年华,梦想也要如期开花。我认得这句话,因为那是我的梦,也许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也许这对我来说,一生足矣。我愿倾尽青春所有的运气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勇气去换取这样的时刻,我也希望,在我的背后,有繁星闪烁。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我喜欢村上春树的这句话,他告诉了我远方,让我明白了不负春光。旅程注定是孤独的,不过还好,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更希望来生,我可以站成孤独的远方。
我以为这是我的创作,我以为这是我的一生。
【篇二:旅程的风景】
那天偶然走近你,五月暖风正和煦,也许她的双手太多情,也许只是因为你,让我想一直留在这里。
水下周庄真的很美,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黛瓦粉墙,小桥流水……所以江南水乡的特征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在这朴素表面的背后,却又隐藏着多少被金钱所染指的心。黑心的饭馆,宰客的旅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又感到内心的失落。
直走到偏僻的街角,偶遇了一家不大的咖啡店。进入店中,发现它布置得很有格调。暗灰色的墙面,布艺的沙发,随意地靠着几个靠垫,不同的格子样式。四周墙面的橱窗里摆满了不同种类的书。搭配着柔和的灯光。店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动格外的放松与温馨。
进到店里,木质的吧台里坐着一位女子,她便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唯一的服务员。见我进来,冲我颔首微笑,并不像其他店里的店员,看见顾客上门就大声招呼,破坏了店里的安静与祥和。
我随意地点了份饮料,缩到店中的一角,静静地打量这里。发现这里真是一个怪胎。没有品种繁杂,打着土特产名号的昂贵菜品,只有用粉笔端端正正写着的饮料单。没有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涌来又退去的顾客,不多的顾客都安静地呆在自己的角落,捧着一本书,品着一杯散发着袅袅热气的咖啡,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宁静。
世界这个巨大的欢乐场,每天都迎来背负着自己梦想的人,他们的脸上带着各色的彩妆,伪善地面对他人。在人世里浮沉后,你一人躲进昏暗的角落,身心沉静。所以你固执地唱着你的远离俗世的歌谣,看着其他人在喧嚣里被淹没。你拿起酒杯对自己说:一杯敬朝阳,一杯过往。明天支撑着我的身体,让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过往厚重了我的肩膀,使我看透这人间的浮华,因为从不相信什么山高水长,人生苦短何必对这些念念不忘。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感谢自由给我平凡一生的说辞,成为我碌碌无为的借口。死亡是所有人的不变宿名,这一无法更改的结局,驱散了我在做选择时的迷茫。当到了最后一天,人生潦草收尾的时候,那些自以为清醒的通于世事的人,往往最是荒唐。
只有你,是我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篇三:老师,心中永远的太阳和月亮】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韩愈也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犹如黑夜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航行的方向。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我们看到老师红烛般的燃烧,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彰显出老师慷慨无私的奉献;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我们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宋代杨时和游酢拜见程颐时,他正在休息,两人便恭恭敬敬、一声不吭地在门外等候,此时正值三九严寒,程颐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一尺多深了。恶劣的天气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孔子的弟子子贡听到别人对孔子的贬低,非常气愤,当即将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真挚的情意尽显对老师的尊重。
古之先哲圣贤皆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尊师风范堪为后世楷模,后世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我们的老师呢?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听讲时的聚精会神,见面时热情的招呼……这些举手投足间的尊重,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老师的心。
听着老师沙哑的嗓音,我们的喉咙哽咽了,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们的心颤抖了。我们忘不了老师伏案备课的身影,忘不了老师慈祥的目光,忘不了老师温暖的话语。一股股暖流涌遍全身,注入我们的内心深处。老师,我们想对您说:“因为有您,我们的人生有了方向,不再迷茫;因为有您,我们的前行有了动力;不再颓丧;因为有您,我们的生活阳光明媚,不再乌云密布。谢谢您,老师——我心中永远的太阳和月亮。”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篇四:谢谢你,亲爱的文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恍惚间便过不惑之年。轻抚这四十多年的生命长卷,竟发现每一帧每一沓都写满了文字,或风花雪月,或如歌行板,或汪洋恣肆,一笔一划都镌刻着我生命旅途中的每一阕喜怒哀乐。是的,爱上文字,依恋它的素雅清欢,沉醉它的馥郁芬芳,成了我生命中最清晰的印记,也成了我生命中最幸福的际遇。
仍然记得年少时,文字梦不经意间在心田的悄然萌芽。年少的自己曾在《红楼梦》《三国演义》里瞎闯乱逛,曾在诗庄词媚中流连忘返,也曾在琼瑶金庸小说的缠绵悱恻和刀光剑影中沉迷,也曾在卷帙浩繁的《战争与和平》里与托尔斯泰一起苦苦思索探求,更在《二十四史》、诸子百家面前叹为观止、俯首称臣。阅读,手不释卷地阅读,成了我豆蔻年华最绵长馨香的记忆。而每每读到精彩之处,我总会用笔记录在摘抄本上,一摞摞的笔记本承载着文字伴我成长的过往。
掩卷长思之余,我也习惯将所思所想所悟所得诉诸笔端,也曾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曾“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蓦然回首,发现“文字之梦”已嫣然娉婷。是文字的不离不弃,让我安然度过那略显任性轻狂的青春岁月;是文字的宽容厚重,让我将肆意成长的岁月折叠成诗,任凭呢喃梦呓和快意放歌,青葱岁月便在文字的世界里诗意地栖息和纵情地驰骋。
后来的我,从事了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庆幸自己能够时时欣赏到学生那青涩却清新明亮、稚嫩却朝气蓬勃的文字,见证他们欣欣向荣的成长以及他们用文字记录的拔节跫音。在他们的文字里重逢当年的自己,在时间的旷野遇见那个最纯真美好的梦想,更让人欣慰的是,古老的中国汉字薪火相传和繁衍生息所衍生的无穷魅力。
感谢文字,它宁静的一隅,安放我无从寄寓的灵魂;感谢文字,让我的生命有了信仰和追求;感谢文字,让我原本素简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春之和煦,夏之绚烂,秋之静美,冬之庄敛,均在我生命的长卷里深情款款地告白和互诉衷肠。
在文字的朝圣路上,我一如从前的虔诚而执著;心灵的皈依之旅仍漫长而崎岖,但,我不再彷徨。有文字的相伴,一路吟诵一路欢歌,生命便在山高水长中蹁跹起舞。
谢谢你,亲爱的文字!
【篇五:最幸福的人】
走过岁月的山高水长,那个叫阿萍的小女孩,你是否安好?那一次活动,你用行动证明:你是最幸福的人。
初二那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南支教助学活动,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山村里,进行一对一的帮助。
我帮助的孩子叫阿萍,一场山体滑坡夺走了她的母亲,父亲瘫痪在床。在村长的带领下,我来到一个用树枝围起来的院子,一个小女孩从低矮土屋里跑出来,开心的笑容挂在脸上,竟没有一丝生活的艰辛。简单的问候之后,我拿出手机想拍张合影,阿萍愣了一下,问道:“这个发亮的瓦片是什么呀?”发亮的瓦片?原来她没有见过手机。我蹲下身去告诉她着是手机,我轻轻握住她的手,那只手,瘦瘦小小的,上面写满了沧桑与艰苦,布满了裂口与划痕。我点开“相机”,又点开“翻转”,她的脸跃然屏上,她惊叫一声,又凑近仔细观察,一只手梳梳头发,顺顺眉毛,对着自己笑了。她突然问我:“哥哥,‘手机’怎么写啊?”我一愣,在屏幕上一笔一划地写起来,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当“手机”两个字出现时,她用手指重新写一遍,抬起头大声说:“我会写字啦!”漆黑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喜悦。
阿萍随我去乘大巴车,然而,她被这个巨大的“铁家伙”吓住了,不敢向前。我陪她走进车里,她东张西望,好似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眼中充满了好奇。坐在座位上,我送给她一个书包和一本画册。打开第一页,她眼睛一亮,手指慢慢滑过天安门城楼的轮廓,她问我:“这是天安门吗?堂姐课本上有的”,看到我点点头,她的眼睛更亮了,有些骄傲地说:“堂姐告诉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接着,她一页接着一页,仔细地翻看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好似要穿过千山万水来到北京。
活动结束了,离别之时,阿萍突然趴在我耳边,轻轻地说:“谢谢你,我今天很幸福。”轻轻的一句话,好似一阵清风,吹拂进我的心里她明亮的眼睛里,充满着幸福。
阿萍,你用行动告诉我,你是最幸福的人,不像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已经没什么活不愿再对什么好奇了,幸福的事好像都已经发生了,自然已不再幸福。阿萍,感谢你,用行动证明——幸福的真谛!
【篇六:毅行】
红尘滚滚,记忆潇潇。所有的瞬间都将成为永恒。
太阳沉思着从地平线升起,俯下那带着金冠的前额。云儿乘着思绪慢慢地飘,时不时遮挡住耀眼的金光。寂静的土地中有百合萌生,枯萎的茉莉重新展开花瓣。这勃勃生机的样子让我不得不去赞叹他的美好。在这样一幅顶好的江南画轴上,有着这样一群更加富有生机的少年,讲画卷装点得更加美丽。
任耳边呼呼风啸。我们直将熟悉的青山绿水抛在身后。忽然谁的口哨惊动了树上的鸟,谁都歌声令路旁的花都为之唱和。汗水滴在衣领上,水印慢慢地缩小,只留下一点盐渍。每个人都已经很累了,重重的喘息声,淋漓的汗水。从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到现在都互相搀扶可是到山顶的时候,每个人脸上的笑靥,都是那样的好看。
我站在高处听着风,不得不觉得感慨。行于天地之间,我们如此渺小。在永恒与无限面前,我们苦旅流浪。沉云压境,这将会是一场风、雨、人的一场宿战。了然风雨本无须避,早已成了人存在的一场形态。飘茫无措,需要一个空旷而辽阔的未来。我漫无目的地循着惯性走,一走就是多少年华。于是满怀目的,于是漫无目的,于是孤寂,于是茫然。身后是一连串的脚印、叹息和未曾熄灭的火苗。或许青春就是这样,闷而狂。
我们总是在行走,在青春这样一条绵长有苦短的路上,四处流浪。没有山高水长。我们拼个头破,撞个血流,也亦是不怕的。偶或回顾起身后路,谈当时已惘然。翘首前瞻,天地悠悠,怆然涕泪流。我们对酒当歌,看路在脚下蜿蜒。
在每一双苍老的眼睛背后,发现人间正道是沧桑。变化与变化,分与分,秒与秒之间的我们追溯到一个绝对微小的时刻的时刻,那里有我们未逝而将逝的年华恬淡如水,无怨无悔。而正是这无怨无悔,我们行于天地间,趋向永远。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少年意气行罢。
【篇七:新春奏鸣曲】
时间仓促,而礼节繁复,新春的梵音在不动声色中奏响。在这绵延几百万公里,旷远苍茫的东方华夏,任凭那洋节多漂亮,多哗众取宠,未及我大天朝春节的半分矜贵。
寒假的日子过得行云流水,金线刺绣,描龙绣凤一般的浮华。春节的到来,使人世间的山高水长,一刹那化作虚无,亲朋好友从远方赶来,济济一堂,只为赴一场新年盛宴。环顾四方,入目的尽是满心满眼欢喜的红和雍容的黄。张扬恣意的泼墨狂草抒写着新年的欢欣和祝福,做工精细、花纹繁复的窗花镂刻着劳动人民对这一年一度,隆重节日的一片赤诚。
除夕的午后,日光慵懒似轻纱曼舞,天气有些阴冷。我领着弟弟奔赴超市,一方面购置些小的吃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享受免费的空调。在超市外,便闻其中人声鼎沸,好比闹市的吵嚷。进去一看,嗬!亏得我半世英名,竟在此等小事上遭遇滑铁卢。本指望除夕人稀物富,岂知这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你推着我,我挤着你,真像是一罐满满当当的沙丁鱼罐头!实是是找不到立足之地。我拽着弟弟左突右围,一边还要用眼睛搜罗着要买的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了,又要越过万人首,伸出我肥硕似腊肠的玉指擒获它。四面八方将我包裹其中的,全是些春联啊,灯笼啊,中国结之类,红啊黄的,有如一盘喷金吐红的番茄鸡蛋汤。那汤里还有一个我在艰难的浮沉。正当我阴暗地想着要寻个角落画个圈圈诅咒这人满为患的超市时,惊慌地发觉弟弟居然趁我抵御人群的一波波进攻时,跑得无影无踪了。突然,我注意到一个与弟弟穿着同色衣服的小男孩一闪而过,莫非就是他?我赶忙跟上他,跑到他面前一看,失望地发现居然不是。那男孩被我那万夫莫当,凌空一跃的气势一吓,竟然嚎啕大哭起来。我心急如焚,却又不得不忙着安慰这哭泣的小孩。抽身乏术啊!时局不随我愿啊!年终的霉运啊!我心里感叹万千。好不容易哄好了那嚎啕不止的男孩,我无奈地回到原地,急得团团转,只好沿着来时路找了。我果然料事如神!他居然如痴如醉地蹲在玩具专柜看着那威武矗立的擎天柱。我走过去气愤地责问他,他却一脸无辜地回望着我,我竟哭笑不得了。
待我们走出超市,已是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爆竹声声,如雷贯耳,华美的烟花照得夜空亮如白昼。“走,回家吃年夜饭去!”我招呼着弟弟。
感谢人间尚有团聚让我们感动泪落。
新年的梵音已经奏响,似是在对着行色匆匆的路人低吟浅唱:“回家吧,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