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相关作文

【篇一:厉害了我的哥】

在我们班里,有个人,他一米六的个子,瘦瘦的身子和大大的两颗松鼠牙,他就是——杜轩宇,他是唯一能让我说:“厉害了我的哥”的人。

那次黑板报的书法作品,便是他写的。看那儿!两幅,一幅是《千字文》的节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另一个,便是《陋室铭》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上面的小楷字灵动,委婉。横平竖直,都是对齐的,像是用尺子量过似的。

可能你会说不是现场写的不算数,没事,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自从……

在这个星期五,学校举行了书法周的活动。杜轩宇又报名了,去参加了活动。

这次,我亲眼目睹了他写隶书的样子。他先抽出了一张雪白的宣纸,舔了舔笔,然后一笔落下。一笔下来落在纸上,没有半点糊了现象,一笔下来就赛没写一般。他行云流水般的写了起来,写出的字秀丽不已,就像字帖上写得一样。写完了,展开一看,呀!隶书的优美,灵动都被这行云流水的“线条”概括得淋漓尽致。我对那幅字不吝赞美,大家也都是如此。

现在的杜轩宇早已考过10级的水平,10级啊!不是2级,不是5级,也不是7、8级!是10级啊!真是厉害了我的哥!

每每想这件事,我心中都不禁地啧啧赞叹,我多么想有那么一次机会,对他说:“真是厉害了我的哥!”而我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可以考到10级,也有人对我说:“真是厉害了我的哥!”我一定要向着这个目标为之奋斗,也要为之付出努力!

【篇二:游西安碑林博物馆】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西安游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有“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也不是汁水四溢酥脆可口的肉夹馍,而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汇集了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这让自幼学习书法的我,感觉像闯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一次过足了瘾。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字苍劲有力,非常好看。不过这个字少了一个撇,有人说这是题字的林则徐因为禁烟被朝廷撤职,心情郁闷,所以少写了一撇。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古代碑字可以不写撇。进了碑林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孝经。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隶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说实话,唐玄宗的字写的真不赖,风流力劲,被誉为唐代隶书的典范呢。

碑林里面有许多大书法家的真迹,比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曹全碑等。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里面却藏着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是不是很有趣呢?

碑林里各位书法大家的作品,让人如痴如醉。有些书法家的故事也让人忍俊不禁,大家都知道的草书大家张旭,据说一旦喝过酒极度兴奋的时候就会把笔一扔,直接用头发沾上墨来写字,是不是很疯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师法于他,颜真卿甚至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碑林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如果今后有机会去西安,一定要实地去参观一下哦!

【篇三:学书法的乐趣】

暑假里,我和妈妈参加了一个亲子书法班。这个书法班学隶书《曹全碑》,在微信上上课。每天看一集视频,自己练习,写好了交作业,作业拍照片传上去。老师会给我们点评,说哪里好,哪里不好。

写第一次作业时,我们练了很久都觉得不满意。妈妈说:“要不我们今天不交作业了吧?明天一起交。”我说:“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后来妈妈告诉我,她在作业自评里写上“今天孩子教育了我”这些话,老师还夸奖我呢!

从第二次课开始,老师说每天作业要写落款,写上年月日和作者。我练了很久也写不好,跑回房间去了。妈妈大声说:“那我帮你写吧?”我马上冲出来说:“不行!我写得再难看也要自己写!”我觉得自己有点不领情,妈妈听了却很高兴。

到了最后几节课,我总是有点不想写。妈妈说:“每天都要坚持,不想写可以少写一点。”于是我就坐下来写字。奇怪的是写了一会就觉得很想写下去,心里也不再生气,而且写了很多呢!

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我从来没有拿过毛笔,写字的时候手会发抖,笔画总是写不好。后来练习多了,觉得越来越好写。妈妈总是鼓励我,说我有进步。课程快要结束了,我已经爱上书法,写字的时候感觉很平静。上完课我还要继续练习,不然就得不到这些乐趣了。

【篇四:翰墨飘香】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耀进来,打开窗,微风伴随着阳光的温馨在书房里弥漫着。回到书桌前,铺开雪白的宣纸,倒上墨汁,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翩然起舞。阳光明媚,翰墨飘香,如此,甚好。

书法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门艺术,畅游在书法的世界里,我们既欣赏了无数名家名作,又陶冶了情操,修身养性。

初次与这古老的传统艺术结缘是在二年级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书法。那天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这墨香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目光转向讲台,老师提起笔,在纸上书写着,笔尖在纸上飞舞着,轻轻一按、一提、一个转折,一个散发着墨香的大字就出现眼前,霎时间,我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大概从那时起,我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师常说:“书法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确,书法仿佛真有种特殊的魔力,沉浸在书法的国度,我不再烦躁,极耐心地书写着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后来,我有从楷书慢慢迷上了隶书。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隶书既不像楷书工整严谨,又不像行草那般行云流水,这可让我好生不习惯。

起初我总是认为,隶书定与我无缘,我那急躁劲儿,怎适合隶书?带着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开始了练习隶书的征程。每天,阳光点点照耀在身上,淡淡墨香相伴。一个月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我临摹的隶书终于与帖有几分相像了。渐渐地,我迷醉在那古色古香的碑帖中,书法越发使我着迷,似乎有点不能自拔了。

提一支笔,蘸一点墨,铺一张纸,随心所欲地挥洒,墨香氤氲,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妙。

宁静岁月,与墨交友,甚好。

【篇五:汉字文化】

从古至今,汉字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们历史悠久,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再到行书。名人汪竹柏曾说过:“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有着自己的情感。望见“朝阳”两个字,便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望见“幽深”,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看见“冷霜”这个词,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哀”字一望皱眉;而“愁”字使人生忧,情绪低落;“乐”字使人想笑,心情愉快……这些汉字犹如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术师,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落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个个跳跃欢快的乐章。

使用汉字的朋友们,请去发展它,丰富它吧!历史和文明正向我们投来新的目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看看书,书本中蕴含着博大的知识和力量,还有财富。俗话说得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个,读书长知识。读书会使你从一张空白的纸,被汉字精灵变成一本有着巨大知识的书!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汉字是中国的瑰宝,中国人都为它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中华民族智慧的瑰宝。

【篇六:叙事作文】

在中华五千年的瑰宝中,有一门特殊的艺术叫汉字,汉字中又透露着一项珍贵的文明——书法!

书法要经过刻苦练习、仔细揣摩,才能下笔有神,字字突出主笔。古今闻名的书法家们哪一个不是经过刻苦练习而一举成名的!“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怀素”的草书《自叙帖》……哪一个不是闻名古今,响彻中外。在我的人生里,“书法”俨然是我的必修课。

我的父亲是最早教我写字的人,我至今还记得,四岁那年,父亲手握着铅笔,再厚厚的本上写下了一撇一捺。我也学着写,那时候写的.没有我父亲写的端庄。一撇一捺,是我最早认识的笔画,或者,坦坦荡荡地说一句:“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书法艺术进步很大,在班级里数一数二的,这令我感到异常的自豪与骄傲。我在书法的生涯中慢慢的度过了八个春秋,右手的手指不知道磨起过多少个包,流过多少滴汗。基本上,我的人生里充满了书法的奇思幻想。

四千多日子已从我手上溜去,难道时光匆匆吗?不,不是的,这四千多的日子里我虽然失去了漫漫时光,但一片真心换来的,是无可替代的一手好字。

隶书、章草、楷书、行书,时时刻刻,都有书法的韵律,与翰墨的飘香。隶书古色古香;章草凤舞龙翔;楷书秀气端庄;行书放纵流动。这些都是书法独创、独具、独有的特点。

渐渐地,感觉自己的书法造诣又深了一层。

后记:神秘的书法,无穷的源泉,形象的魅力,都给予了后人更多的追求。

【篇七:最美的旅行】

在城市的喧嚣中,它为我搭起心灵的宁静港湾,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美的旅行中,感悟它的真谛。

听一曲高山流水,品一盏香茗,观书法之精妙,不觉心平气和。此刻,焚香沐手,端坐于书案前,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双手捧砚,拂去一层灰尘,用心将墨块静静研磨。不一会儿,屋内墨香四溢。我铺开洁白无瑕的宣纸,轻提毫管,用其饱蘸墨汁,轻轻落笔的一刹那,便开始了一场美的旅行。

用笔尖轻抚宣纸,由细,到粗,一笔,两笔,三笔……一笔一画,不疾不徐,不紧不慢,收放自如,浑然天成于一字之中。若是强行做作,笔画则僵硬而呆滞,便无自然之机趣了。

将行笔的速度加快,书法有时需要一点随性,于是奇妙的变化在我的笔下出现。古人云:墨有五色,或浓,或淡,或润,或渴,或白,而笔画相应得变重,变轻,或是变得饱满,变得干涩,甚至是虚实相生,落于纸上,真正是变化无穷。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书体形态各不相同,给人以各异的美感。楷书法度严谨,笔画舒展;隶书波磔分明,古朴厚重;行书婉转流畅,清丽秀美;草书则如同李白诗所形容的那样“挥毫落纸如云烟”。畅游于书法的形态美中,我不禁怡然称快。

轻轻地钤上印,一幅书法作品呈现于面前。我凝视着一个个汉字,陷入了沉思。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一部分,数千年来,它一直是人们表达心灵的重要载体。思绪飞进历史的书页,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一个个书法大家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倏地,我明白了,书法更蕴含了处世做人之道:我们要像楷书那样,一身正气;像隶书那样,人生的每一笔都一丝不苟;像行书那样,适当顺其自然。墨香氤氲中,我品出了书法的真美所在。

因为书法,我得到了习字的快乐;因为书法,我得到了唯美的体验。在城市的喧嚣中,它为我搭起心灵的宁静港湾,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美的旅行中,感悟它的真谛。

【篇八:翰墨书香伴我成长】

研一盘翰墨,轻提毛笔,微微地一粘,洒下辉煌的字迹;走进书架,寻一本好书,用手轻捧而读之,立刻神清气爽。翰墨书香萦绕在我的心田,伴我成长。

毛笔字是我国的著名的古典艺术,它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中国的书法历史和中国的文字历史一样悠久。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每个字体就有了各自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的传统。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就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著作是书法家艺术实践的总结,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我首次接触毛笔字是在小学的校刊上,意外发现了毛笔字的魅力,从那以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毛笔字!我首先练习仿影和临帖,照着习字册上的字一笔一划地认真练习,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每天坚持练习毛笔字一个小时,从不间断。一次,正值盛夏,别的同学都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休息,而我则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到学校书法室练习。日积月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长进了不少,终于可以进行书法创作了。我和小伙伴们,把自己的零花钱凑起来,买了楷书、隶书、行书三本毛笔字字帖和宣纸。我们一有空就到书法室练习,尽管书法室内没有安装空调,冬冷夏热,但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坚持、坚持、再坚持,一学期后,我们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读《西游记》让我明白了,只有经过经过无数次坎坷,才能有所成就;读《朝花夕拾》让我知道了,旧社会的愚昧;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翰墨书香是我坚持的动力,是我向上的源泉,是我学习文化的导师,它伴随着我经历坎坷、伴随着我幸福成长,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篇九:难忘的夏令营】

这周,我去昌平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夏令营。

第一天

第一天,有一位文质彬彬的男老师给我们将讲座——刘老师。他给我们讲的主题是《汉字》。首先,他告诉我们:“汉字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7个阶段。”其次,便介绍这些书型的特点,比如:金文的特点就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隶书的特点就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楷书的特点就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的特点就是“行云流水,飘逸意识”……又举了几个字分别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表示出来,看看符不符合这些特点我开始有些不服气,但是经过老师的分析,终于心服口服了。最后,老师告诉我们:“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的难写、难记的特点……”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字体是超容易写、容易记的,但我更希望后人能够写出更简单的字体,把7大阶段改为8大阶段!加油吧,少年!

第二天

第二天,我们去爬蟒山,天气很清爽,很适合爬山,我便兴奋地跑了起来,不过不一会儿就累了,老师告诉我爬山要走“S”型路,要是直接往上走的话,当然会累了,我照老师说的方法走,果然比直接往上走轻便多了,走的也更快了,我想:原来爬山也有学问啊!突然,我的小心脏又开始“嘭嘭嘭”地“跳”,我明白了小心脏的意思了——蟒山里有蟒蛇,尤其是眼镜蛇,但又转眼一想,要是有蟒蛇,老师还会带我们来吗?突然,什么东西落到了我的头上,我吓得哇哇大叫:“蟒蛇——!蟒蛇——!”“这孩子犯什么神经?”旁边的初中大哥哥说。我把脑袋上的东西拿下来,原来是一个虫子,我交给老师,老师举起那个虫子对我们说:“这是蚕虫,也就是蚕的幼虫,在夏天的郊区里,处处都有蚕虫,生长周期是——蚕卵、蚁蚕、蚕蛹、蚕蛾,大概活50到60天不等,蚕给人类贡献的非常多:蚕茧里的蛹,可以榨油,蛹也可以炒食等等。”我又想到了品社课上品社老师给我们讲“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同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条,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蚕那种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第三天

第三天,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也是我最盼望的一天。因为今天要做很多有意思的项目:猜扑克、往返跑接力赛、穿越电网和用榫卯拼车。

夏令营一共有10个班,一个班一组,共有10组,在猜扑克和往返跑接力赛中,共有3次机会。猜扑克中,我们班分别获得了第3名、第4名和第1名的好成绩。往返跑接力赛中,我们班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年级组最佳奖。

穿越电网是有很多红色的光(射线),像蜘蛛网一样,你不能碰到这些红色的光,否则就得重新来,所以只有身体敏捷、灵便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当我开始时,同学们屏住气,但过了一会儿,同学们大叫:“腿腿腿,收起来!”一会儿又说:“往下压——!”“脚,都快碰到线了!”“喂,你的手!”“……”……我的脑袋都快爆炸了,我的汗从头上流下来,我变成了“斑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有些项目不需要身体敏捷、灵便,而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小巧的小手—用榫卯拼车。

老师给我们讲:”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也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老师刚发下材料,我就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把里面的像Lego一样的零碎的不规则的木块倒了出来,“这怎么可能拼成小汽车?”我心里想。老师好像猜出了我的小心思,微微一笑,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果然,我按照老师的方法终于拼成了小汽车,我使劲全力拉了拉又往地上砸了砸,果然又稳又牢固。榫卯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对前人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参加了这次夏令营,让我懂得了中国文字的文化与艺术;

让我懂得了蚕的生长周期和蚕的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时候,要懂得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让我懂得了要身体敏捷,有时也要有聪明的大脑和小巧的小手……总之,我参加的夏令营非常有意义!

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啊!

【篇十:我爱中国字】

大家好。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字,最初始就是我们的名字。千字文的开头有八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洪荒的洪,宇宙的宇——房洪宇。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爱中国字》。

点击查看源网页中国字,一种方块字,这些点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刚正与挺拔。

中国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超然的智慧。

它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屹立在世界文字之林的东方。

传说在上古黄帝时期,人们要记住一件事情,就在绳子上面打一个结,两件事情就打两个结,看见绳结就会想起了需要做的事情。时间一长绳结也多了要做的事情就会混淆甚至忘记了。

我们的古人很有智慧,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弊端。有个叫仓颉的人,下定决心要创造一种可以方便记事的文字。在一个冬天的午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仓颉外出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雪地里动物的脚印,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这让他异常的兴奋,这不就是文字吗?仓颉受到启发,以图形记录动物,山川,河流,创造了早期的文字——象形文字。黄帝听闻仓颉创造了文字,十分欣喜,召集所有部落首领前来学习,从此开启了华夏新的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文字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晋国有“蝌蚪文”,吴国有“鸟书”。文字不同,沟通就相当困难。如果穿越回那个春秋战国,学习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铭记一个人物——秦始皇。他统一中国后,中国的文字也统一了,笔画圆润流畅的小篆成为标准书写字体。

后来,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楷书、草书和行书相继出现。

古色古香的篆书、隶书;

流畅自然的行书;

端庄大方的楷书;

自由奔放的草书似凤舞龙翔。你最爱哪一种呢?

黄河的涌涌波涛,带走了多少星辰,流走了多少岁月。而中国的汉字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孔子用汉字讲述仁者爱人,流传千古;李白、杜甫用汉字吟哦唐诗;王羲之、颜真卿文笔风骨,流芳百世。

我坚信,我们中国的汉字将会更加发扬光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