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给妈妈挑刺】
“徐可!”唉?是谁在叫我?原来是我那气得满脸通红的老妈。咦,她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啊?还不是因为我这个淘气的女儿呀!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正好写到一个自己才学会的很难的字,心想:好久没有捉弄妈妈了,我不能让这个好机会从我身边溜过。我便问妈妈:“妈,梦寐以求的寐,怎么写?”妈妈一听我怎么好学,便在纸上写了一个“寐”。看起来是正确的,可我发现妈妈下面写的是“末”,最下面那一横写短了一些。我便告诉妈妈写错了。一开始妈妈还以为我是在帮她指点错误,便很高兴地重新写了一遍。这一次我用肉眼什么错误也看不出来。这时,我掏出了珍藏已久的放大镜,朝字上仔细地看,结果让我发现了宝盖头下面有一横写得太长了。我就告诉她那里又写错了。妈妈被我整的把嘴张得大大的,可以吞下一整个小橘子。然后请我吃一顿竹笋炒肉――就是用竹子打我的屁股。唉。“真的是太好吃了。”我一边挨打,一边想。
又过了一天,我让妈妈来读一下我新学的课文。嘿嘿,不用说,我又开始整她了!“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不出我意料之外,她把河出伏流的伏读成了fu(第一声)。好机会。我对她说:“那是fu(第二声)”“不对,不对。”我们争论起来。看来妈妈认为我又在耍她了。但是这回我还真没耍她,只是因为她一直都读不好声调而已,我要帮帮,让她把拼音读好呀!
唉,给妈妈“挑刺”,好累啊!不过这都是我对她满满的爱呀!
【篇二:读《苏东坡传》有感】
《巨人传》中曾写道:“人与人之间最使人心痛的,莫过于自己以诚恳的态度希望得到别人的善意和友好,结果却得到了恶意和伤害。”用这句话来形容苏轼再合适不过了。
绍圣元年,苏轼因洛蜀党争被贬惠州,船到岸边时,苏轼惊喜的发现那里的父老乡亲都站在码头上迎接他,他热泪盈眶的写下了《十月二日初到惠州》,所以虽然在惠州日子十分清贫,行动还受到管制,但他并不泄气,依然每天读书,还为惠州百姓做了几件好事。奸臣章淳见状,把苏轼贬到更偏远的海南。
宋元符三年,苏轼被赦,结束七年的流放从海南回到朝廷。章惇的儿子章援,害怕他的父亲对苏轼的迫害甚多而受到打击报复,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苏轼,请他宽恕。苏轼立即回信:“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这种既往不咎,重情重义,以德报怨的胸怀,实在是令我佩服,我可做不到这样。当年,苏轼、苏辙兄弟俩和章惇都是同榜进士,而且做了颇有情谊的好友。但在章惇当权后,因为政见的分歧,将苏轼降职免官。
章惇不但在事业上对苏轼打击,而且在生活上也对苏轼处处刁难,不让他住在官宿,苏轼只能租用民房。真是风餐露宿,备受摧残。这样的压迫,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是难以释怀的!但苏轼竟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反而用“更说何益”一笔带过。这种宽宏大量,实在是少见。
让人特别感动的还有,苏轼还常怀念与章惇的友谊,而且还为他的生活、健康而牵挂。在给章援的信中,苏轼叮嘱他好好照顾父亲章淳,苏轼还给生病的章惇寄去一些药方,嘱咐他多多保重自己。苏轼对章惇仍然像对老朋友那样关心,不计前嫌,如此宽广的胸襟,即使放在现在,又有几人能及?
现在的人,一个个只顾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社会上贪污腐败的风气盛行,世界上各事各物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人类也是越来有智慧的,但是人类的道德已经慢慢的丢失了。人们总是往前看,为什么不多回头学习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