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敲相关作文

【篇一:下雨的早晨】

天悄悄地、悄悄地亮了,晚上一直没停过的雨,还在一直下着。它们时而变得像小兔走路一样轻轻地,时而又像泰山压顶一样地轰响,真是一个魔术师!

早晨起床,我抬头一望,天空一片黑暗,阴沉沉的,下着大雨,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我见此情景,连忙从柜子里取出雨衣,又拿出雨伞,做好准备。天空仍然面不改色,还是黑着脸,一点儿也不领好心相劝,真固执!

这场调皮的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斜着飘,一会儿竖着下。我想:它真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在和天空玩耍,顺便吓吓那些胆小如鼠的人吧!我才不会上当呢!

吃完早饭,我看见雨终于冲出了乌云的重围,挣脱了残留的那一点点儿枷锁,“哗啦啦,哗啦啦”,快速地冲进了人间。它还嫌威力不够,又请来雷公相助,一雷一雨,显得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梳完头,穿上雨衣,背上书包,举起雨伞,我走上到学校的路。校园外面的积水,流在台阶旁的一些小缝里,形成一个个小水坑。雨敲打在水坑里,发出“叮当,哗啦”的声音,像在演奏一支美妙的歌曲。

来到操场,我们的活动场也变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有水洼,旁边的水管扑噜扑噜地吐着气,仿佛在应和着同学们琅琅的书声。

再过后,雨逐渐小了,天空中的乌云也散了,微风也吹进了教室,凉爽又舒适。同学们也纷纷进入课间操的活动中,但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篇二:“巨人”的肩膀】

花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阳光,就像我离不开“巨人”的肩膀。

你还记得吗?小时候的每次放学,你总会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的石堆旁等着我,用你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出校门的每一个人,直到看见我的那一刻你的目光才会变得柔和,那时,你总喜欢把我放在你你那宽厚的肩膀上,哼着小曲,行走在回家的道路上,那路不算长却凹凸不平,而你让我感受不到丝毫颠簸,“巨人”的肩膀是那样的平稳。

夏天的暴雨季,连绵的雨敲打窗户最可怕的是夏风的吼叫,每夜我都会在被子里蜷缩,听着窗外的吼叫而瑟瑟发抖,因为我感觉被子外面就是无尽而黑暗的、寒冷而可怕的,就是以这个状态直至每夜的十二点,那是我会感觉到一个宽厚而又温暖的肩膀停靠在我的身旁,搂着我知道我安然入睡,“巨人”的肩膀是那样的温暖。

秋天的麦香,给我以无尽的喜悦,而给你带来的却是一种力量,在田间地头奔走的你,好像不需要吃饭、不需要休息从不停息,每一个来回,你的脚步便会更加有力,这可能是因为你肩上的那个家,你从不叫苦叫累,也许是因为我吧!“巨人”的肩膀是那样的坚固。

我最亲爱的“巨人”,我最亲爱的爸爸,你的肩膀是无比的伟大,它给了我力量,它陪伴我长大。

每当我看见你肩上的那一道道伤疤,这些都是你为了这个家所受的惩罚吗?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为你分担一下,不要让你的肩上再一道疤、不要让你的肩膀渐渐瘦下。

父亲的肩膀是那么的伟大,它是我的避风港,我愿我的双手去修补它,让他再次成为一个完美无暇的避风港,可是这无法实现,你的头发已经白了,你的身体已经倦了,再也无法像小时候那样了,但你的肩膀还是温暖的、宽厚的、坚固的,我会好好的去爱护它。

我离不开你父亲因为你的肩膀真的很伟大。

【篇三:父亲】

那是一个雨夜,路上的街灯闪着幽暗的光。

雨敲打车窗,雨点落在玻璃上,一点,两点。

“什么时候的飞机?”父亲在电话里对一个同事问道。

“明天早上七点。”

我在后座,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之间的对话,知道父亲明天将要到外地工作,十几年从未离开过父亲的我心里不禁感到了一丝伤感。父亲把眉头拧成一团,回头瞥了我一眼,抿了抿嘴。

我明白父亲是为了这个家,不得不外出,但是我也明白父亲的不舍。

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明天一早的飞机,这也就是说,今晚是我和父亲相伴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我……”父亲放下了手中的电话,回头看了看我,“佳,我……”

“爸,你就放心去工作吧。”我的眼眶已经湿润,扭过了头,我不想让父亲看到我哭了,但眼泪太不争气,一串一串流下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父亲望了望窗外,转过头来故作轻松地说,“哈哈,不用担心,我会经常和你通电话的!”

我仍不适应——父亲的眼角皱纹更深了,头发也被岁月染成了一丝丝白色。我知道,父亲是想让我高兴起来,他不想让我知道他的不舍,他很清楚,我心中的父亲永远是高大乐观的,他觉得有关心我陪伴我的责任,他在努力树立这样的形象。

耳边的雨声渐渐大了,我的心越发沉重。

下车时,我们撑着伞,父亲紧紧地揽着我,看着闪动的雨点,不让雨水淋到我的身上,我们就这样相互依偎着,走在回家的路上。

【篇四:妈妈,我想你了】

我撑着脑袋,家里冷冷清清的气氛包裹了我。妈妈,我想你了!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教双班英语还当班主任,她的工作特别繁杂,经常是朝七晚六。我每天放学独自在家,总是孤零零地感受着这冻结的空气,心中空空如也。

那一天,外面下着冰冷的雨,天都快黑了。我一如既往地一个人在家,忍着饥饿写完了作业,便坐在沙发上呆呆地望着窗外。“噼里啪啦……”窗外的雨敲打着雨棚,也敲打着我的心。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还没有这么忙。“噼啪,噼啪……”一道雪亮的闪电划破了黑暗的长空。“妈妈!我怕!”我肩膀一缩,嘶叫一声。我抱紧妈妈,想让妈妈的温暖驱散我心底的恐惧。

突然,“噼啪,噼啪……。”,无比相似的闪电将我拉回了现实。“妈……”我缩着身子,怯生生地喊到一半,却发现她还没回来。望着这空落落的屋子,我的目光蓦地失落暗淡。我缩在角落里,双手抱着腿,把头深深地埋进去,抽泣了起来。好怀念我小时候,妈妈总是想尽办法陪伴着我,周末她会带我去公园,周一到周五,她会带我去散步,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而现在,屋里只有我一人,内心充满了恐惧。我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等待着妈妈回来。

我抬起头,外面已夜如漆,我的心跌宕起伏,思绪就像乱麻一样。

我走到阳台,望着夜空,对着一颗星星许愿:妈妈,你以后早点回来陪我,好吗………

【篇五: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变得金黄,淅沥的雨声早已变得稀松平常,一声叹息叩人心扉,屋中最后的那抹亮也已消失在暮光……

江南的雨就像是江南的美人儿,细雨绵绵,温婉连延,虽不烈,却是一杯醇香的酒,过一会儿,品尝的人便会倒在温柔乡,嘴里还念叨着:“但愿长醉不复醒”。

今天恰是天公作美,虽正值黄梅季节,却给了人们一个出门散心的好机会,我和家人道了别,便独自一人来到街市。酌一壶酒,品几块点心,我慢慢悠悠地在街上走着,边走边看这雨后的新鲜世界。走累了,就随便进一家勾栏,听曲儿看戏。“这黄梅天终于停了雨,可把我这个老头子给憋坏了。”“可不是吗,在家里左不过是看看孙儿们的功课,家里人聚在一起乐呵乐呵罢了。我看今儿个的天气,应该是不会再下雨了!”几个老翁聚在一桌互诉心中苦闷,我在一旁却因听到不会再下雨而欣喜不已。匆匆忙赶回家,便舒纸研墨,修书信一封,遨平日好友到家中一聚。不过半个时辰,家中小厮便带来了回帖,开始筹备起来。“把几年前我自己酿的黄梅酒从树下取出来。今日喝正是应了今日的景!兴尽之时定还可作得一两首小令,岂不是一举两得?”

一副棋局,一壶美酒,几碟下酒小菜,几贴名家书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终是坐下来,静静地享受这闲暇的时光,脑海中不断畅想待会儿好友相见时的欣喜之景。“呱!呱!”突如其来的蛙鸣却打破了这久违的宁静。“怎么回事?那些有点‘扰人’的小家伙怎么又叫起来了?不会是要下雨了吧!”内心忧虑着,我快步走出门去:天空虽不乌云密布,却是不再晴朗。空气中的湿润和闷热好像也加重了几分。我的心情也随这变幻莫测的天气,变得沉重起来。回到桌前,我不断祈祷一定不要让这场精心准备的小聚以落寞收场。可惜天不遂人愿,远处池塘中,青蛙的叫声越来越响亮……终于,那酒又要把世人灌醉了,好一场“一醉方休”。雨敲在麟麟千瓣的瓦上,夹着一股股细流沿着屋檐潺潺写下。我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暗暗摇头。虽然早已知晓雨拦住了好友赴约的道路,心中却不止一次地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下酒小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灯芯上的灯花拨了一回又一回,酒香弥漫在房间,愈浓愈醇……

百无聊赖之际,我只好手握黑白双子,与自己博弈。心中的怅然难免,但也无可奈何。也罢,也罢,这江南的夏夜如此美好静谧,何妨与这多情的梅雨,欢快的蛙鸣共度良宵呢?

【篇六:倾听雨的声音作文600字】

【篇一:倾听雨的声音】

雨,一个普通的名词,但如果你细心去听,却总会留下不同的情感。

医院。手术室内一位待产孕妇,与周围忙碌的医生与护士;手术室外,一群人不停地踱着步子,企盼着小生命的到来;窗外正下着倾盆大雨,雨敲打着地面所发出的声音也同时震动着手术室外人的心;在这紧要关头,这雨来得确实令人生厌。突然,屋内“哇”的一声哭声,将众人从这乱麻中救了出来。此时,再次倾听雨声,便与这哭声融合,谱写出了众人心中最美的乐曲。

车站。到处都挤满了人,这冷不丁的雨搅乱了众人忙碌的脚步,只好到这小小的车站避雨。雨敲打着地面,形成一圈圈涟漪;叮叮咚咚的雨打在人的心里如同一头小鹿不小心闯进狼的领域那般;雨越下越大,不少人打了的士准备离开;雨声也由小到大,由小锣转为大鼓,仿佛在为人们心中的慌乱“起鼓奏兴”;使人对雨产生些许厌恶之情。

屋内。正坐在床头读书的我被雨敲打窗户的声音惊醒,于是我便起坐而观之。不经意间下起的大雨使我冷不丁打了个寒噤,于是我手中捧起一杯热水,希望能为这湿冷的天气注入一股暖流。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屋内的我内心却相当地平静;午后闲来无事的我,只把这雨声当做一首舒缓的钢琴曲来欣赏。此时的雨声,不过是闲人聊以自慰的音乐。

倾听雨的声音,其实不论在医院、车站甚或屋内,雨的声音皆相同,却因每个人心情的不同,而使倾听雨后所产生的情感也大为不同。心中焦急,雨也跟着加大对地面地狂轰乱炸;心中慌乱,雨也不择时机地乱蹦;心中悠闲,雨也跟着润物细无声。倾听雨的声音,其实就是在听自己心底的声音,听雨后所留下的情感就是因为不同的心境而产生的;所以学会倾听雨的声音吧,那样便学会了倾听自己心的呼唤。

【篇二:倾听雨的声音作文】

我喜欢雨天。

我喜欢雨天,不是因为我多愁善感,是因为我喜欢雨的声音。喜欢丝雨拂在柳叶上簌簌的声音;喜欢细雨在玻璃窗上刻下道道转瞬即逝的纹路的声音;喜欢豆大的雨点撒在河面上叮叮咚咚的声音;喜欢暴雨挟卷着雷霆从空中落下砸在屋瓦上急骤的声音……

细草微风岸,我感受着上帝给人类的润泽。软雨如棉,雨丝象雾气一样包裹在身上,丝丝的凉意使每个毛孔都在无声的呐喊,都在贪婪的吸吮着这天降的甘霖。这时的雨,是无声的,可是我却能听到,听到她随风入夜的声音;听到她渗入我的血液,贯彻全身的声音。

敞开的玻璃窗前,手捧一杯淡淡的菊花茶,倾听造物主给万物制造的奇迹。这绝美的交响乐,不是在黑白键和五线谱上拨弄出来的。这仙界的泉水仿佛带有灵气,在草叶上,在树枝上,在汽车玻璃上,不间断的砸落。每一次都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每一次都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

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别人都在咒骂这该死的鬼天气,其实不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棉之后,就在这大自然的愤怒之中感受一下,感受它的力量,感受他的呼吸。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炸雷轰隆隆的将云上的水珠震落下来,斗折的闪电直接将乌云撕开,大雨倾盆,玉珠争先恐后的向地面冲去,啪啪啪,一时间好似锣鼓炸响,好似万马齐喑,大风将雨滴不规则的撒向地面,好像秋风扫落叶般溅起黑色的泥土留下满地的泥泞。黄河之水天上来,对这句话我终于有了体会。

片刻之后就是难得的寂静,我伸出手感受着雨残留的气息,除了一丝微凉,都不复存在。而那美轮美奂的听觉盛宴却在心潮里澎湃,在灵魂中荡涤。

【篇七:我独自在家】

那晚,外面又打雷又闪电,还下着倾盆大雨。爸爸生病了,妈妈陪爸爸去了医院,我独自在家写作业。

快十点了,要是以前我早就睡着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我坐在窗前,看着大雨像魔鬼一样想从窗户外面进来。

我很困了,只好到床上去。可是总觉得怪怪的。我坐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似乎有人在背后盯着我。

“有鬼!”

“怎么可能?这是我家!”

“有鬼!”

“不可能!”

……

两个小人在我的心中不停地打架,我只好躺在床上对自己说:“赶紧睡吧,睡着后就什么都不怕了。”

于是,我把灯拉灭,准备睡觉。可风偏不让我睡,它裹着雨抽打着窗户,好吓人啊!我赶紧把灯拉亮,可又觉得太浪费电,又把灯拉灭了。风呼呼地吹着,雨敲打着窗户,像有人在窗外不停地拍打,我又赶紧把灯拉亮。

就这样,我不停地关灯,拉灯,关灯,拉灯。但是,我还是睡不着觉。我只好用最笨的方法迫使自己睡觉——数绵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一百八十八只羊,一百八十九只羊……”可我还是睡不着。

我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可爸爸生病了,我给他们打电话就给他们添麻烦了。

还是起来看会儿书吧,也许书里的故事可以让我忘记害怕。我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刚好书上有怎样让人不害怕的方法。我知道了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害怕有时候是自己吓自己,有时候,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害怕。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

早上我一觉醒来,想起前晚发生的事,觉得很可笑。以后我独自在家,就不会自己吓自己了,我一定会变得更勇敢。

【篇八: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杨柳春风,潺潺流水,圈圈涟漪,雨敲青石,声声脆响。我闭上眼,品味着久久不散去的诗韵余香,仿佛就走进了梦中的江南,婉约而柔美……

行走在白墙黑瓦间,月亮还在与太阳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朦胧的意境,这时才感受到“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情画意。

我终于可以暂时摆脱作业的束缚,来一次全身心的放松。正值春光明媚,何不去湘湖闲游呢?

没走几步,我就被一片樱花林给吸引了,白中带着点粉红的花瓣摇曳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氛围中。一阵微风拂过几朵调皮的樱花,跑向了平静的湖面。在落水的那一刻,泛起了阵阵涟漪,白红两色亭亭的荷花交相映衬,斑斓地填满了池塘。这是一种多么巧妙的结合,在氤氲着清香的“樱花塘”中为人们平添了一种活泼而清爽的气息。

雨蒙蒙,风柔柔,春天的天气真是多变,刚刚还是阳光明媚的,现在竟飘下来了细细的雨丝,可真是不亦乐乎!

我继续向前走着,又看见了一种花!

它很小,小得一不注意就与它擦肩而过,它的花是颗粒状的,圆得跟汤圆一样,顶尖的花瓣最饱满最厚实,呈现出的是淡黄的色调,仿佛用指甲一掐就能掐出水来。下面的花朵长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半掩半露,藏着一丝娇羞。

我陶醉地看着。

生活在钢筋水泥之间的我,到处充满了城市的喧嚣,真的是无缘邂逅这种独特的美景。我只知道往前方不停地奔跑,忘记去慢看身边的景色,忘记去发现身边的诗意。平凡的景色中往往孕育着让人难以发现的美好,我们要时刻留心身边的美。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

【篇九:总是”新”雨敲”旧”窗】

计算机的思考模式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条从起始通向终点的直线,抛去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有利合适的决策。那人类又是怎样思考的呢?作为社会情感的结合体,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法脱离于主客观因素曲折地向目的地靠近。许多人类社会学家在面对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科技高速科技发展的今天都曾提出过类似的忧思,他们担心有一天人类会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变成一台台冰冷冷的机器,他们担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情感、价值观、道德感都在潜移默化间向计算机的思考方式接近。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可以完成人力所能做的全部职位时,人类唯一的优势便是情感。当理性思考成为社会主流时,人性的存在是多么难得。如果人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如何实现它并能顺利预测每一番波折,那么热情便不负存在。赛缪尔曾说:“岁月流逝,苍老只及肌肤,热情抛却,衰微必至灵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是得不到真正敬仰的。除了对生活的态度外,人的情感还表现在对其他成员的社会同理心上。无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还是哲学的层面来看人都是群居性的社会动物,而计算机却完全不需要依托于他物存在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个体。同理心的存在就像金字塔的底座,支撑起社会团体间的你来我往。一旦底座被摧毁,它所承载的所有社会联系也会崩塌殆尽,理性思考固然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又有什么不好,既保全人性又成全了理性。

其次,是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计算机的思考模式告诉我们,金钱、权利、名望是人生附加价值的体现,那追命逐利便是应贯彻到底的人生格言。这一类人,在现代我们称之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选择情有可原,却少了些人情味儿,教育是塑造一个人价值观最主要的渠道,那么学校最初目的是将我们改造为社会机器吗?这显然不是,海明威不就曾说过吗:“我渴望被理解,但终于意识到给予比收获更重要,爱人比被爱人更伟大。”若是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而活,那又与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描述的罪恶之境又有何分别?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类道德感的改变,计算机的思考模式固然让我们汲取知识的速度加快,但若只重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就会变得如赫尔曼、黑塞所言的那样缺少了有道德,有修养的客体,纵使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懂得爱与活力。缺乏了情感,同理心,价值观的依托,道德建设着实困难,所以可以说道德是建立在两者之上,更为高尚的追求,亦可以说两者的结合体。这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不可辜负,一是天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没有丰富的情感便无法欣赏夜空中闪耀的明星,没有情感、价值观的加持就更不必谈论道德了,辜负了最不应辜负的两样东西,又何足以语人生呢?

冰心先生曾言:“总是旧雨敲新窗”,而我今天将它改为“总是”新”雨敲”旧”窗”。人类的思考方式是旧窗,那么计算机、人工智能便是那新雨。它敲打在旧窗户上,改变了我们这些“老古董”。理性的思考模式固然有它优势、先进的一面,但若全盘“理化”,便完全脱离了窗台原有的样貌。纵使先进,纵使高效,可却不能称之为人了,机器尔尔。博取“理”与“情”之众长,兼顾人性与理性才是真正的进化。总是“新”雨敲“旧”窗,莫让那雨淋湿了少年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