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相关作文

【篇一:芙蕖说】

我曾多次在诗中提到门前的“双鲤池”,其实,这里的“双鲤池”是指小区里已经发臭的小水塘。为了行文方便,便把它们称作“双池鲤”。

双池鲤曾种有荷花。小时候,我常常坐在那儿,百般无赖地看着太阳从日中落在崦嵫山上,日影落在桑榆树上。有时候,泉水叮咚,阴霾遮住了天空,又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升烟”的韵律。母亲总笑我,说,我是周敦颐第二。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周敦颐是什么人物,还以为是哪朝奸臣呢!我一动怒,又跑到双池鲤那,发一个下午的呆。

后来长大了,我知道周敦颐是谁了。他在他的《爱莲说》中谈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不错,在他的诗中,将莲花比作君子。自古以来,莲花就以忠贞、素雅的形象屹立在诗坛中。我这时才明白母亲起这绰号的原因。荀子在他著作《王制》中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原来父母从小就喻意我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哪怕乘着一芥小小的舴艋,也要驭风踏破万里浪。

可怜莲花只在夏季开放,能真真品味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日子真的很少。蚊虫在这时候也最为猖狂,木藤缠络着的凉亭里,还有可怕的花蚊子,行人路过那儿,都要备上一小瓶蚊不叮。但尽管如此,也没扰乱我赏花的情趣。回来时,满身疙瘩,不停挠揉,到了半夜,其痛仍难忍,常常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无暇到双池鲤那发呆,后来听说荷花凋落,原来清流见底的双池鲤也变得污浊,我知道我失去了陪伴我儿时的地方。

如今的班主任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嘱托我写一首诗表达心境。我于是写下《秋夜听吹雨》来怀念陪伴我儿时的芙蕖:

寻常巷陌长风起,卷我屋前双池鲤。

星湖一夜水成纹,对此欲往东流逝。

我欲因之听吹雨,抱膝侧卧半身影。

遥望东南云横渡,寒雨连天未断绝。

昔日料峭不足惜,云罢雾霁苍龙起。

汉王挥鞭何雄哉,四面歌惨终破楚。

行人撑伞且徐行,秋雨漫漫洒尘土。

窗含桃李芳菲尽,随我梦回秦汉楚。

【篇二:观赏荷花】

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闲得有空就抓着彩笔涂来涂去。通常是什么也画不精,唯独画荷花时常常得到家人、老师的表扬。于是就常常画它,有半开半掩的,有尽情绽放的,总之各种情态都有。荷花那亭亭玉立的美就这样根植于我幼小的心中。

长大了些,读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我认识了荷花的秉性。是的,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我也和周敦颐一样,独爱莲花了。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爱它的濯清涟而不妖,爱它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爱它的根、茎、叶、花。

再后来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无数次的在大脑里想像着月光中荷花的别样图案,无数次的想像旧时江南人釆莲的盛况,回味着那些描写当时采莲盛况的诗句。闲来时常读几段,也下笔努力模仿过,但捧着本子左看右看总感觉少了荷花最吸引人的地方,想来想去还是因从前无缘一睹她芳容,因此写不出精髓来。一直惦念着哪天去看看真正的荷花,可又找不着好的地方。今年夏天倒有了机会,我和伙伴们一起有幸参加了荷花节。

那日的阳光很好,照得大家暖洋洋的,满心欢喜,却没想到荷花还未开满,第一片池子里尽是荷叶。偶尔有一两个冒尖儿出头的花骨朵,也因较远而看不真切。荷叶多,残败了的也多。许是想早一点领略大千世界,早早的开了,却也早早败了。倒是让人想起黛玉夸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也算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桥走,忽然就敞亮了,原先只有一边,现在两边都成了池塘。这里就有了荷花,远近高低开了不少。荷花荷叶互相映衬,也就有了杨万里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同行的人都拿出手机开始拍照留念,我也不免俗。它们不同姿态,各有风情,倒教我拍得酣畅淋漓。还是花骨朵儿的那几株情态十分可爱,粉嫩嫩的颜色像小娃娃的皮肤;半开半掩的荷花姑娘羞答答的,穿着浅粉的衣裳,绽开的那片花瓣像伸出的手臂,瓣尖儿那点白是纤纤玉手,好像在等待人邀请她舞一曲;最有人气、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尽情绽放的荷花,近看不必说,颜色已经又镀上了一层红,鹅黄色的藕心嵌在里面,自然是“颜值”惊人。远看才是意外之喜:一朵挨着一朵,灿若朝霞,微风过处,惊扰了一片,你挤挤我,我搡搡你,竟也摇得韵律十足。站得近些,风儿携着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惜别这一片胜地,走到了一处拐角,前面的伙伴突然蹲下,高兴地喊:“快来看呀!”我好奇凑过去看,发现了一位娇小的勇士。它从亭子的两条横栏之间探出花骨朵儿来,花杆子已经被压弯了,却还在为更美的风景而努力。所有人都将聚光灯对准它,感叹着它的顽强。这就是生命的力量,是呀,美好阳光的生命总是令人钦佩。

逛了一圈到了傍晚,想着要离去,心里十分不舍。借着晚霞用眼睛又将荷塘描摹了一遍,才依依不舍跟着大家回去。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乘着小舟,慢行于一片大大的荷塘。荷塘里,片片绿叶铺于水面,绿叶之上,千万朵荷花盛开,很是壮观。

我在花海里已目不暇接……

【篇三:人生的姿态】

“活着就好”是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里的一句话,这部小说将历史浓缩成个人的命运,它运用了悲悯情怀的伤感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无法被掌握的个人命运的伤感,像是被历史所掌握一般。花有千姿百态,而我们更应该有人生的姿态。

每个清晨听着同学们朗诵:“……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好一个“独爱”!这篇《爱莲说》是周敦颐表达自己对莲花忠贞的爱,纵使弱水三千,我亦只取一瓢饮。在那个媚俗易浊的世界中,周敦颐能保持她的这份矢志不渝的真性情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是他人生的姿态。活出自己的风格,虽被时事所掌握,却也能够做到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超脱。

历史的车轮转动,让我看到了更多的人生姿态:精忠报国的岳飞,他选择了一条艰难困苦的路,但他在这条路上毅然前行,拔足狂奔。晋代陶渊明更是如此,十三年的仕途让他看尽官场险恶,毅然辞官还乡。他热爱菊花如同周敦颐对莲花的情有独钟,他辞官归隐更是对自己洁净灵魂的捍卫。现代更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作家的巨臂,在国家沦陷,民族困苦时,他挺身而出与旧文化,旧势力“横眉冷对”,进行不屈的抗争。同时还要提防同党的冷枪暗箭,忍受着无法想象的悲凉,孤独。虽说如此,但他从不后悔,更没有退缩,坚强地奋斗着。这也是一种态度,充满坚强,斗争,爱国的人生姿态。

人生的姿态在于每个人的选择,和甘为这种选择做出坚贞捍卫的决心,这些选择是一种灵魂深处洁净的表现,每个人的光芒隐藏在这些人生的姿态下,人生的价值也都附属在这其中。

【篇四:爱莲说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读点经典》里的一篇文章,名叫《爱莲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宋代的周敦颐。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的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周敦颐先写晋代的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再写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因为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而周敦颐独爱莲,因为莲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周敦颐通过莲花与牡丹、菊花的对比,表现莲花的高洁,表达了周敦颐独特的的审美情操,以及对人云亦云之流俗的厌恶。周敦颐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会象莲花一样不与百花“争先恐后”以怒放,不嫉妒牡丹的富贵娇艳,静静以在池中过着自己的生活,高洁、谦虚、自信,这份平静的美丽让所有人折服,“中通外直”,“心胸宽广”,“不蔓不枝”,不攀附权势,确实让人产生敬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相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人总会赢得所有人的尊敬!

我应该像莲花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有爱心,要乐于帮助别人,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们,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社会很复杂,我要先做好一个学生,长大后进入社会才能做好一个社会的公民,做一个莲一样的人,高风亮节,清雅脱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的化身,相信莲教给我的品质,定能让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莲的品质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象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社会多做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让我从我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

【篇五:夏日即景】

望着外边的倾盆大雨,心情似乎也被感染了似的,微微有一些低落,低着头,听着“噼里啪啦”的雨声,思绪也渐渐飘向远方,听他们说,远处的荷花开了,可漂亮了呢!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荷花怎么样了,会安然度过这狂风暴雨吗?

心里莫名担心着,我思索片刻,迅速套上雨靴,拿了把伞,相池子跑去,满心都是那荷!

远远望去便看到满片的粉,在雨中依然绽放着,狂乱的雨点打在它身上,它却只是微微晃动两下,水煮从上滑落,丝毫不减它的风姿。满铺的荷叶上,雨水一滴一滴的会聚在一起,都快汇成塘了。

荷,它并不似其他的什么花,在雨中,它傲然接受一切,却活的比任何花都要好,都要精彩。

这时,脑中突然想起了不知在何时看过的一首诗,名字记不住了,但诗句却依旧清晰:“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好一个一一风荷举,将荷花的无限风华展现在我们面前。

也记得,有一篇很美的文章,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夏季,河里的荷花开了,作者为了看荷花翻墙逃课。当时,我还暗自肺腑,荷有这么大的魅力吗?竟然可以惹的人如此。现在却发现自己,居然也深深沉醉在荷的身影之中。

而一提起荷,必然要想起《爱莲说》,更是要提一提周敦颐这个人。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

周敦颐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许是因为,他与荷有着共同之处吧!

与一池的荷对视久了,不由得心也静,仿佛离开了尘世间的纷扰,只剩下了云淡风轻和满心畅意。

荷,它从不殷勤开放,一切只为自己,只为自己而开。

它,不似内敛,却只是含蓄,它不会一下子全然开放,突的把自己呈现在你面前,它仅是一瓣一瓣的,让你心急,无法等待,又时时刻刻让你无法忘怀,可能只有它自己知晓,一步一点才会让自己绽放的更加美。

虽然,它不是最美的,但却是最有风姿的,也许它不是最高贵的,但却是活得最真我的。

不知不觉,雨也停了,荷花上的雨珠一点一点的滑落,望着它,仿佛世间也只有它了。

【篇六: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从小就是在诗词中长大的,父亲经常在我耳边说起那诗词,其中记得最深的大概就是那《游子吟》吧,其中父亲让我永远都记住的一句话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父亲大概就是想让我记住“孝”字吧,因此现在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古典诗词了。

诗词可以读起来很悲伤,就像林黛玉的那首《葬花吟》也可以读起来很轻松,愉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起来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古代生活的画面,仅在这几句话中体现出来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出了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出自污泥的环境而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净而不妖艳。表现了诗人以清高为主,不愿与世俗玷污,不受恶气的传播,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敬仰之情。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诗人在恶陋环境中不受贿赂,不巴结别人,在简陋的屋舍里,能想出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不愿与世俗玷污,可以看出诗人心境之美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昏太阳已然落山,南山前只有那一丝余晖,背着筐走在回家的乡村道路上,两旁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菊花,白的像雪,红的像火,黄的像金。采上那一朵最大的,嗅,闻到了这世界上最奇妙的味道,清新的花香席卷了整个身体,以往的忧愁已烟消云散,与世俗无关。抬头一瞥,金黄的天空中诉说着一种自由的声音。写出了陶渊明与世俗隔绝,不愿与世人有来往,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亮高挂天空,照亮着森林。月光流泻,松香四溢,秋风送爽。带着些许的凉意。在幽林里,没有事情打扰自己,咦!听到了涓涓的流水声,寻声找去,只见一汪清泉从石缝中流出来,听着这无比奇妙的声音,把尘世的喧嚣与不安全抛向天边的人,同时也被月光照着,身体同时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情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躬耕田园的欢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伤别故园的哀伤,有约不来共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相约不至的寂寞;“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乡在风雪中愈加清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秋雨中更加缠绵,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传递望月怀人的惆怅。

诗词中,是中华文明的传承,百读不厌。读一首诗可以让我们穿越与诗人为伴享受报国的一腔热血,离家思乡的忧愁,对风景的喜爱,对友人的鼓励,对世间万物的情感,仅仅可以用几句话来展现出来。每一个字都是一种风景,这种大大小小的风景,构造出来,便以成了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

【篇七:面对碎片化的生活】

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自从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越来越乱了。常常有人刚看一会书,就拿起手机上网聊天,再用手机刷下当天新闻,然后再……难怪专家们常常说:21世纪其实就是碎片化的世纪。

面对碎片化的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选择“随遇而安”,一直碎片化下去;有的人效仿陶渊明,远离城市,逃避往没有网络的乡村,以此来静心。静心当然是好的,但是不释放是弄错了?因此,我们与其消防陶渊明,不如学习周敦颐。

周敦颐当时的时代与我们现在相似,但周敦颐既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逃避,他是洁身自好。我们也应如此。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两组年龄相同的孩子,一组相对比较沉稳、平静,另一组相对都很好动,难以将沉下心来。该实验持续了二十多年。最后相对比较平静的那组在职场上的成功率更高。难怪一位哲人说过:“静不下心的人是读不好书的。”片面点来说,读不好书的人在这个时代是难以成功的。可见静心对我们的重要性。

那么就会有人问了:“静心该怎样呢?”其实最重要的是限制手机的使用时间。现在的手机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高级。但是手机新闻却是越来越碎片化。网上聊天,看电视剧,玩游戏也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所以,我建议每天应只在一小段时间里才能使用手机的这些功能。在别的时间段里只能做别的事。

其次是尽可能的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避免在短时间内做很多的事。当你一直只做一件事,并且很专注的去做,这样你的心也就慢慢地沉静下来了。

最后但也很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每日习惯,我建议最好是读书。因为读书不仅能增加你的文学情操,更主要的是读书是需要静下心来读的。如果你想把一本书读完,那么在这之前,你的心就已经沉下来了。

那么静心又会怎样呢?很简单,当你沉下心后,你就不会收到那碎片化生活的影响了,同时,你会发现你做什么事都能条理清晰,浑然有序。这就是静心的力量。

所以,面对碎片化生活的来袭,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效仿陶渊明那样去逃避——毕竟那样的乡村很少或许还不太适合你。那样的话,和我一起静心,成为淤泥之中的一朵莲花吧!

【篇八:杨桃树】

呵护是什么?呵护是避雨的港湾,呵护是成长的摇篮,呵护是父母肩的小小幸福。在生活中,呵护着我们的事物千千万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喜欢莲花,而我喜欢那棵伴随我成长的杨桃树,那平凡中所蕴含的深情。

我家旁,有一棵高大挺秀的杨桃树,这是我父亲离开家在外工作时,他亲手栽下的。这棵树代表了父亲对我的爱。

经过我松土、施肥、浇水,现已长成一棵粗壮挺拔的大树。它拥有粗壮的枝干,有碧玉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四处蔓延,活像一把大雨伞。

它的果实更是美妙的。在炎热的太阳直射着一颗颗果实,果实们毫不辟易,而是团结起来,顽强的抵挡。远远望去,大树上一颗颗星星悬是一颗颗如灯笼似的杨桃的闪耀着,此时此刻令人留连往返。

杨桃的味道分酸甜两种。酸的让人直流口水,可一口咬下,果汁猛的酸人,使人眉头紧锁。但甜沁人心脾,那又软又脆的肉让人清新不已,赞叹不绝。

高大的它伴随着我的成长,呵护着我的成长。在一年炎热的夏天里,我经常躺在杨桃树底下乘凉,杨桃树把自己的叶片伸张为我遮挡炎热的太阳光。在凉爽的树叶底下,我吃着回味无穷的杨桃。杨桃用自己凉爽的果实和茂密的树叶为我带来凉爽夏天。这种情景,就像自己的父母在炎热的夏天中给予我凉爽。

在许多时候,我都会靠在这如父母般的杨桃树底下,向它诉说一些有趣的事情和一些伤心的事情。这真是我的诉说好对象。

杨桃树,这个给予我无限呵护的“亲人”,就如我的父母,倾听我的酸甜苦辣,陪我走过炎夏,度过寒冬。杨桃树上的每一片绿叶都满载着我的深情……

【篇九:染】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说君子处于污浊环境下不同流合污,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格,因而成为众多人的座右铭或目标。

然而,从古至今仍有人的心被“染”了,他们就是那些唯利是图不为民众办实事的腐败官员。在古代,腐败已见怪不怪,官官相护,让陶渊明隐退,让周敦颐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爱莲说》。在现代,仍没有完全杜绝这种风气,腐败事件时有发生,如:周永康严重违纪被立案侦查这一事件,而他昔日声称:“要管好自己,包括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当年毛泽东说的:“为人民服务!”的这种目标和口号,早已成为耳边风,早已对他们不起丝毫作用。一边虚情假意的装作为人名服务的好官,一边私底下收取贿赂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迟早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正义的审判!我们每个人都是正义的审判者,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可以检举他们,为习主席的反腐活动作贡献!

但是,总会有正义的人,他们的心也受到了“染”,是正义的感染,他们“不染”,不受那些腐败官员的的“染”,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唯利是图。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和人民真正需要的人,才能把精力全部用在本职工作上。在古代,陶渊明不能忍受腐败官员的种种恶行,决定辞官隐退,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坚持要做像莲花一样的君子,永远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受到“染”。那就是被称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2012年5月8日,张老师像往常一样送学生放学,突然,在离校门口不远的马路上,一辆失控的大客车向他们撞来,眼看就要撞到孩子们。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张丽丽老师不计个人安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孩子推开,自己却被大客车碾压过去,造成了高位截瘫的悲剧。可她却表示说,就算再遇上一次这样的情况,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正是这种行为,给人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正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人们的心又一次受到了“染”。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受到各种“染”,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所以,我们要像周敦颐那样,不受污浊所侵蚀,像张丽莉老师那样,舍己为人,创造一段被人所称赞的感人故事。

【篇十:小梦想】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就像一粒不起眼的浮尘,随风而去,随遇而安。你无法清晰地记住我的模样,也许你问过名字后,很久才能浮现出我对你微笑的画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太过平凡。

也因为我的普通,我无法有豪迈的行动,无法有壮气的语言,无法有磅礴的气势,甚至连梦想,也是平凡且微弱的。

于是,我安于宿命,编织着我一个又一个的小梦想。生活给了小梦想生命,给了他向上蓬勃的力量,但他从不沉浮于生活,不低头于命运。我于他的态度,就像周敦颐于莲一般,爱他,恋他,念他。也固执地认为,小梦想也如莲般的清高,也如莲般的出淤泥而不染。

虽然梦想不大,但我对其的态度依然认真。我用力地去追逐,也在其中不断地完成了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心灵思想的升华。正因为我爱他,所以我努力地让他从梦幻走进现实,一个又一个地让他们成真。

当然,有人会嘲笑,有人会讥讽。轻蔑道我这微小的梦想。比起他们豪迈的“大梦想”,我的梦想确是微中之微。但我从未觊觎他们的“大梦想”,因为当我回头看去时,我已为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小梦想而走出了无数步,而他们却抱着“离梦想太遥远”的心态而固步自封。

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说,我热爱并感谢我的小梦想。

他于我,也如同莲于周敦颐一般的重要,因为放弃他,便意味着我放弃了进步的理由。

其实,小梦想未尝不好。相信我,再卑微的梦想也值得被尊重,那些卑微的小梦想,请一定一定坚持下去,因为,小梦想的终点将会有大大的温暖的幸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