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此处风景独好】
熟悉的路,熟悉的灯光渐渐映入眼帘。飞快的穿过狭窄的弄堂,渐渐开阔。走过形形色色的店铺,穿过形形色色的人群,听着形形色色的声音,一时间不知自己身处何方。抬眼,头顶的飞檐早已退了漆,露出了土木色的木头本色。精巧的雕花也被时光抹平,失去了原本的细腻,但苏州古城的韵味还萦绕在檐上,不曾消失。
几经岁月,早已脆弱不堪的还有那桥。
那桥不曾太过留意,只知其名唤“大郎”,大郎桥,似一位深情女子对所爱之人轻轻的呢喃。这桥很短,三两步便跨过,也极窄,没有什么精美玲珑的雕饰,再没有更不起眼的桥了。
今天的桥却让我有些留恋。
两位老者,一个在桥上,一个在畔,站得很远,一根土黄且霉点斑斑的竹竿将两个连了起来。竹竿架在桥上与岸边,下面淌着一条细窄的河,其中那老奶奶探着身子,收竿上的干衣服并换上湿衣,上半身架空在河上似一片枯叶马上要摇摇晃晃的落下去。看得我心惊,更不用说那老爷爷了,挥舞着枯瘦的手,不停念叨着:“慢慢的,慢点,慢……”,老奶奶却满脸的笑,满脸的皱纹就像她身上蓝色水乡服的褶皱一样。
老奶奶黄褐色的手拉着衣服,把衣服从竹竿上扯下来,又把湿重的衣服从一个袖口进一个袖口出的套进去,重复着。一旁的老爷爷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似下一秒便要冲到对岸去。
衣服晾完也收完,老爷爷这才松了口气,一手拎起衣框一手拉起老奶奶,走了。他们身边不知走过多少人,人们都走得那么快,没人注意普通的他们,他们也不理会那些人,慢悠悠不急不燥的走着……
我也转过身,跨过桥走了。
【篇二:钓鱼的启示】
放假了,看见有人在邕江边钓鱼,我想起了以前。那年,我刚7岁,上小学二年级,我跟着父亲去我老家的鱼塘钓鱼。
来到鱼塘边,我们父子俩拿出钓鱼椅坐下,拿出鱼钩,再拿出鱼线,组装好之后,挂上事先准备好的饵料,万事具备,只欠抛竿了。
爸爸首先示范,紧接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甩了一竿,也还不错,吊钩顺利入水。看着浮标随着水波一上一下,我就老在期待,鱼什么时候上钩,可是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还是没有!我的心越来越不耐烦。约莫半小时后,终于有鱼上钩了,我看见浮标剧烈地晃动起来,我就猛地一收竿,咦,什么都没有,鱼跑了!
爸爸说:“钓鱼要有耐心,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耐心。”我恍然大悟,再一次甩竿,又过了半小时,我不耐烦了,但我记住了爸爸的话,要耐心。看见爸爸已经钓上来了两条大鱼,我心里想:一定不能让爸爸失望,要有耐心,沉住气,一定要钓上鱼来!最终,我钓到的第一条鱼上了岸,之前所有的不快,都在鱼出水时烟消云散了。
回想起这件事,我总是在想,钓鱼要有耐心,做事情,又何尝不是呢?
【篇三:钓螃蟹】
星期五,爸爸带我去了钱塘江钓螃蟹。
到了钱塘江,爸爸把带着鱼钩的鱼线抛出去,让我慢慢等。过了一会儿,我有点儿没耐心了,走来走去。可看到爸爸还是静静地等着,我就静了下来。刚静下来,鱼竿就动了一下,可爸爸说不要动,然后他就等了一会儿。最后鱼竿重重地沉了一下,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鱼竿,一只螃蟹就钓到了。没过多久一只螃蟹又上钩了,其他人都来看了。有人认为没东西,可里面确是两只螃蟹哦。最后太晚了,我帮爸爸收竿,结果一只螃蟹刚咬上钩,所以第三只螃蟹又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螃蟹的公、母很难分辨,公的腹部是尖的,母的腹部是圆的,腹有五条杠,有八只脚,真是“五花八门”。最有趣的是,我们把他带回家,再抓出来,它就跑走了。可我听到了它叽里咕噜的声音,我才把它从钢琴下找到。
我真喜欢这古灵精怪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