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如果在以前你问一个人他这一天干了什么,他也许会回答,上午看报纸,下午看电视,晚上睡觉,中间还有吃饭,上厕所。但如果你现在再问一个人他这一天的生活做了哪些事,就会听到一段很长的回答,人在一天里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就拿阅读来举例吧!以前,阅读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的看一遍,等到把这本书全部看完以后才重新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再进行阅读。但是现在,我们的阅读已经成为了碎片化阅读。每天,我们都会在微博、微信等渠道浏览到许多不同的信息,学到不同的知识,但这些文章不再是长篇大论,大多都是一些短小的文章。我们,就在这些文章中接受来自社会的消息。其实,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是有害的。恰恰因为其文章大多数都是十分短的,所以有许多知识是不可能在只有几十或几百字中讲透的,所以这些文章中的多数都是偏颇显浅的。而且,因为这种文章短,所以就可以读许多,这便会给你一种“我懂得很多”的错误的自信,当你与真正精通这方面知识的人讨论这方面的知识时,你便会发现自己其实懂得并不多。并且,因为文章讲的东西并不多,给你留下的印象也不深,你或许很快就会忘记它。如果连记住这个文章的时间也不久,那么就更加不会有思考了,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碎片化阅读有着它不好的一面,但事物总是两面性的,有不好,但也有优点。在阅读的广泛性上,碎片化阅读比传统的纸质阅读要强不少。毕竟,纸质书上的内容在书的主题确定之后便不会再改变了,但碎片化阅读不一样,你如感兴趣就可以多读些,你如不感兴趣就可以忽视不看。还有一点也是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带着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看,而纸质书携带起来就十分麻烦,像一些薄的书还好,要是都是像词典一样的书,那一定十分麻烦。其实,把碎片化阅读的优点与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先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在去买一本这方面的书籍,也就不会在遇到知识不深入的问题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要把握住碎片化生活所提供的好的条件,远离其不好的一面,这样碎片化的生活也就成为一个好的生活方式了。
【篇二:如何面对碎片化生活】
二十一世纪初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把人们逐步推向高效率、快节奏的碎片化时代。
如今,在大街上一边行走一边看手机的人不再少数,在地铁里有大数据统计93%的人是“低头族”。确实信息传媒中使我们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购物、阅读和交流等事,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
作为当代的一名学生,看似系统的完整的学习,也已被这个时代边缘化了:在我做作业遇到困难实在不懂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求助网络,跳出的解题思路和结果让我由衷感谢这网络平台;我也利用它查阅学习资料,寻求我感兴趣科目的各种零碎的知识;以前厚重的历史小说常常捧得我手臂酸痛,现在也可以在轻薄的电子产品上阅读五六页就放下,改日继续看。
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它的影响。当我专心浏览网上的解答时,常常会有各类广告插入,打断我的思路,并分散我的注意力;虽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能随时随地看上几页小说,却也失去了静心阅读所独有的安谧气氛;原本双休日是雷打不动探望外公外婆的日子,可自从我教会了他们使用微信后,美其名曰是我们能及时沟通、了解状况了,实际上是停止了双休日的探望,少了一份团聚的温情,使他们失去了天伦之乐啊;当我用手机拓展知识面时,虽然各类知识包罗万象,但又有无所不读之陋。由于信息量的广泛性、及时性,嘀嘀哒哒的呼唤声总让我经常对它们光顾几眼,心情也因此变得有些浮躁。
碎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辩证客观地看待碎片化生活有利于我们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处理简单的事务,学习的碎片化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前沿信息,带有目的地学碎片化知识,整合成系统,不失为学习的好方法。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合是未来我们需要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则是适应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从碎片中获取所需,而非被太多碎片转移注意力。身处碎片化时代是利是弊,关键还是自己怎么做,适者生存是不变的法则。